1、任何一个身残志坚、坚韧不屈的灵魂,比起同情来,更需要的是周围人发自心底的尊重和认可。
2、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史铁生怎么失去双腿的)。
3、史铁生开始写作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可以用电脑操作,他的每一篇稿子都是自己在病房里用自己的手写下来的,碰到一遍又一遍的改稿的要求,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独自在深夜中默默修改。他对文字的喜爱以及认真努力地写稿态度,多年后,终于让他挣得了可以养活自己的稿费。
4、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近似的)路上来了。
5、就这么一回两回的交流,陈希米和史铁生有了接触,陈希米被史铁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文采所打动,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并且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6、如果说在《我二十一岁那年》中是自己的不幸,那么在《我与地坛》中就是一个觉醒。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自己在失去双腿的那几年,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去路,仿佛忽然间什么都找不到了。这时候只能自己摇着轮椅进入地坛公园。
7、在史铁生的眼里,信仰并不是祈求福祉达成的途径。信者必须经历苦难的磨砺甚至煎熬,而信者就在这得度之间领会苦难的意义,从而实现信仰对于信者的恩惠。这正如上帝对约伯的重重考验,约伯的前面没有福乐作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当约伯质问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他为什么要遭受如此重的苦难?但上帝仍然没有给他福乐的许诺,而是谴责约伯不懂得苦难的意义。
8、史铁生本来有个优秀的童年。他1951年1月4日出生在北京,中学在清华附中就读,是学校里的顶尖学生。他体育也特别好,常常在比赛中拿第一名。(史铁生怎么失去双腿的)。
9、是不是非得经受巨大的磨难我们才会了解生命的本质,才会认真地思考那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欲望、生命、死亡……才会去关心那些平凡的人们,细微的心思?
10、以前似乎在哪看过关于史铁生的介绍,但都忘记了,甚至连他是残疾人都印象模糊。我喜欢那些即使遭受巨大不幸但最后内心仍充满了爱的人(即使一开始也和一般人那样的糟糕,但总会过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度过厄运,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坛”),和他们的作品。我认为他们的思想更比一般正常的作家更接近生命的本质。它们很容易地击中我内心脆弱的一面,让我为之颤栗。
11、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开始住院,后来病情日益严重就瘫痪了。
12、“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13、史铁生生于1951年,是北京人,汉族。1967年从清华附中初中毕业,两年后,也就是1969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务农,他插队的地方就是延安地区的清平湾。
14、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一对散步的老人感慨“没想到园子这么大。”所以我想在他自己去园子里读书的时候,母亲是不是一边跟着,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儿子,那母亲得有多么焦灼。
15、一俟白昼的魔法遁去,夜的自由到来,姓名脱落为一张扁平的画皮,剩下的东西才渐渐与我重合,虽似朦胧缥缈了,却真实起来。
16、 镜头的切换下,转到春季。镇静的古柏和被余晖铺满的地面则是我们拍摄的主画面。春季,本是个富有生机的季节,而地坛中,随着时间的流逝,琉璃剥蚀,朱红淡退,高墙坍塌…而经历了冬季的洗礼、春季的复苏、一年复一年的古柏,却仍依旧如此,无时不刻,站在那里,陪伴着作者。在日落的余晖下,连不美好的坎坷,比如地上的裂缝坑洼,都被余晖铺满、填满而灿烂。
17、事实上史铁生和我又开始了互相埋怨,睡不安寝食不甘味,他说能,我说不能,我说能,他又说不能。
18、生活从来就没有什么难事,难的是自己不敢面对。
19、但接下来的几天,疼痛加剧,特别是到了晚上,史铁生疼的都没有办法入睡,于是他没呆多久就回去治病了。在医院治疗了几天回来后,队里体谅他的身体情况便让他去当饲养员,让他平日中就放放牛,赶赶羊。当饲养员的这几年中,史铁生身体偶尔也有酸痛,但都不是很剧烈,因此他也没有很在意。
20、 镜头二:蚂蚁。一定要拍摄出它急匆匆行路的场景。首先这句原话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蚂蚁人格化,给予了它像人一样的神经思考。可以把这句话分成两部分,想透之前与之后。想透之前,它应是迷茫的。(作者在上边说过“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猛然间想透了什么”算是暗示下文作者想透了人的死。“转身疾步而去”我认为可以凸显出一种心情,它是有一种放松感、愉悦之情。史铁生写的这些小动物,即使它们一个个微不足道,但它们还是会忙碌的活着,生命状态就是如此缤纷多彩。这些给了史铁生一个启发从而悟出了人生道理。
21、与其精神消息相通的一位挚友,同样也是作家的韩少功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史铁生的笔下较少丑恶相与残酷相,显示出他出于通透的一种拒绝,和一种对人世至宥至慈的宽厚,他是一尊微笑的菩萨,他发现了人的生命可以无限,磨难正是命运,虚伪便是实在,万物其实与我一体。
22、史铁生之前的生活可以说是除了写作就是忍受病痛的折磨,但陈希米的到来,为他的生活带来了一束光。让他感受到了被人关怀的温暖以及爱情的美好。
23、我不只一次想象过自己突然失去手脚或者失明后的情景,当然,只是想象,要是亲身经历我有可能会拿把刀子(或者用其他方式)结果了自己 ,更不用说最终能恢复健康了。总之我在想的时候觉得我那时候应该会一身轻松,因为我有理由不去做那些世俗要求我必须去做的事情——有些时候能够不去做一件自己不爱做的事情比做爱做的事情更让人感到痛快。
24、 第三幅图,从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写到秋风里落叶的味道,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但这不仅是生命的力量,而是四季景色的更替和生命的永恒。从坎坷与灿烂,落寞与高歌,虽是不断变化着,却一直也体现出了那永恒的不变。
25、但两年后的一场大雨中,史铁生淋了雨就开始高烧不退,队里把他送到了北京的医院中住了院,过了几个月,21岁的史铁生出院了,只是他是被朋友抬出来的,他的双腿再也不能自由活动,他的轮椅人生就此开始了。
26、双脚无法给他自由,但是魂却给了他无限的力量,他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坚强,更多的是他的乐观和阔达。
27、 备注解释:我认为描写雨燕的第二个“譬如”是渺小个体抗衡巨大力量的颂歌。“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这群雨燕真是令人敬佩,它们不在和风融融,天朗气清之际出来翻飞,而是选择“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出来高歌”,并且以微尘之躯,对抗“天地”,让“天地”有了“苍凉”之色。这幅“雨燕高歌”图,因为“苍凉”二字又有了悲壮、壮阔、浩荡之感。所以我就赋予了我镜头下的雨燕一种顽强又不服命的精神,最终冲破束缚转换的下一个场景,也是对史铁生现实社会中走出失去双腿的阴影,逐渐开辟出文学这条道路的致敬。
28、他只是不强求什么,不做欲望的奴隶,因为欲望是无边的,人哪有完全“心满意足”的一天! 我以为新时期的青年作家中,史铁生是最了悟人生,最豁达,也最真诚的一个典型。
29、”所以,人是万不可追寻什么绝对的公平,永远的利益以及完全无忧无虑的所谓“幸福”的。
30、史铁生每次看到母亲这样的表现,又自责又难过。他不想再让家里人为他的委屈和伤心收拾残局了。
31、1972年一场大病导致史铁生的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也治疗无效。在21岁生日这一天,他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1974年他被安排进了北京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一直到1981年因为急性肾损伤而停止工作回家疗养。
32、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最可见的是他以自己亲身经历来创作,朴素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无一不是向人们传递着真实情感。
33、对此,我想用一句话来对他的表达:世界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34、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去世。
35、地坛对于史铁生来说,是一个可以独处、读书、看瓢虫、蚂蚁的存在:“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后来在很多小说中都写到一座冷落的古园,那也就是早先年他一个人去的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