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旧时穿的鞋,大多是自衲的布底鞋,款式有方口鞋、圆口鞋、松紧鞋、蚌壳棉鞋等。夏季穿木屐,冬季有草蒲鞋、芦花蒲鞋、布绳蒲鞋。雨天着钉鞋,谚云:“九月十三晴,钉鞋挂断绳”。意即农历九月十三日无雨,则属干旱年份。建国后,橡胶套鞋取代了木钉鞋,胶底解放鞋和运动鞋、皮鞋代替了布鞋,塑料或海绵拖鞋、凉鞋代替了木屐。现在,保暖鞋、休闲鞋、增高鞋等不断推陈出新,款式和功用越来越广。
2、 七期。从死者逝世之日起,亲属要七七四十九天守孝。其间,禁欲、素食、不理发,素服,不参与娱乐活动。富有之家逢七请道士或和尚、尼姑做道场,超度亡灵,并请纸作用芦管彩纸扎成房屋家俱后焚化。由道士推断接眚,一般在死后20天内,言此晚死者魂归。一般人家在“五七”时请道士念经超度,设筵招待前来祭奠之亲友。“收七”是指满七后将座台撤掉,亦称“撤座台”、“除孝”。
3、 旧时赌博有“搓麻将”、“玩沙蟹”、“摇宝”、“牌九”等多种形式,按赌额大小又有武赌和文赌之别,地痞流氓有聚赌抽头之分。春节赌局较大,与者人众。嗜赌成性,最终妻离子散倾家荡产的时有所闻。建国后,在较长时期内,赌博歪风基本刹住,但八十年代以后,麻将“复活”,“二八”新兴,赌博活动常有发生。d员干部带头参赌受到纪律处分的就有数起。
4、 送终。人之将死,直系亲属陪侍在侧,谓之送终。待其气绝,家属嚎啕大哭,即除去蚊帐,掷于屋面,待出殡后收下,谓之“升天”。(八十岁老太学吹打歇后语)。
5、 屋基填实后,先要立柱起架,以“四合舍”式竖屋。建国后改以山墙到顶搁梁称竖屋。是时,要贴对联,祭水木作祖师、上梁、献宝接宝、抛梁、唱赞歌、放爆仗。正梁上红绿绸布做成的“发禄”,内插“千年幸”,下挂一个“须头”,且穿上两个铜钿,再放一个装有现款的红纸包,作为上梁师傅的喜钱。
6、 元旦,每年1月1日,一元复始万象新,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放假一天庆贺。
7、 浇黄粪要避开初一与月半,据说浇了会得罪仙道鬼神。
8、 回丧、哭灵。入葬或火化回归叫“回丧”。凡丧家归来,必于门前焚稻草一束,人从上跨过而入,否则不吉利。一会儿,又要去土地庙烧香,称“回头香”,回来后设座供神主,名叫“座台”,也叫“灵台”,逢七一早,儿女要哭上几声,至终七而止,否则不吉利。
9、 宁跟讨饭的娘,勿跟做官的爷――母爱关心
10、 抛梁时,爆仗、鞭炮声连连不断,周围村民尤其是儿童都闻声赶来。木作师傅将盘里的馒头、糕、糖果、团子、粽子、枣子、甘蔗等物往人群里抛洒,抛完后边下梯边高唱:“一代一代又一代,步下云梯代代高。”抛梁的馒头意思是兴旺发达,糕为高高兴兴,糖即甜甜蜜蜜,团子团团圆圆,甘蔗称节节高,这些吃了以后据说身体健康,所以相帮、乡邻、儿童们无论大小都争先恐后地去抢。是夜,办竖屋酒宴请工匠亲友和相帮乡邻。
11、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个(家)伙;不是个成就(盛酒)的家伙
12、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13、 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是日,家家户户吃月饼、糖烧芋艿、红菱、鲜藕等。入夜,为祝愿合家团圆,都在院中设香案、供奉月饼,配以莲藕、红菱等时令瓜果,焚香点烛“斋月宫”。解放后,此举仍在少数善男信女中流行。
14、 端午节,又称“端阳”。旧时有喝雄黄酒、赛龙船、妇女头插艾叶、小孩额画“王”字等习俗,今仅传门挂菖蒲、艾蒿、蒜头以避邪驱毒,吃粽子以纪念屈子忌日。端午粽子,内容上有白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火腿粽等,形式上分四角粽、枕头粽等。老者戏传曰:“端午不吃粽,死仔无人送”。
15、 中国教师节,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通常由政府或学校举行表彰慰问活动,一些单位和个人还向学校捐资兴教助学。
16、 肚皮饿,吃麸皮;身上冷,着蓑衣。地主租米压得紧,种仔一年枉费心。
17、 侄儿女:对人称阿侄、侄囡直呼名字或乳名
18、 猪头肉,三勿精――喻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
19、 冲喜男女有婚约,而男方重病在床,遂央媒求女的过门到男家算是夫妻,以此冲喜,求得病好,却往往事与愿违。
20、 解放前,富户吃饱喝足加点心,鱼肉荤腥不断档。贫家则“大熟(稻谷)吃到穿棉袄,小熟(小麦)吃到知了叫”。“一段麦,一段米,一段瓜菜填肚皮”。解放后,生活口粮得到保证。但在60年代初,一度出现过“瓜菜代粮”、“麸糠代粮”的半饥不饱状况。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们逐步从吃饱转向吃好。餐桌上常有鱼肉蛋类等荤菜,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待客,皆备冷盆热炒,间隔甜食点心和水果,外加整鸡全鸭、蹄胖等大菜,辅以高档烟酒饮料。市场经济的逐渐开放搞活后,全国各地的蔬菜食品几乎都能在车坊农贸市场购得,车坊人的饮食结构已与城市居民并无两样,真空小包装、速冻、方便、罐头、脱水食品遍受青睐。近年来,保健滋补品大量进入百姓生活之中。
21、 算命卜吉,星家合婚称“问名”,选吉日把庚贴送到星相者家中,请其八字算命宫,合者称“占应”,反之则将八字退还,叫“还贴头”。
22、 铜钿眼里千跟朵――光想着要钱,贪财至极
23、 车坊历来盛行“攀小亲”风气,认为男孩不能早攀到亲,是其父母之耻辱,而“女儿落地就是外头人,早有婆家早放心。”八十年代中期经司法部门大力破除,此风得到扼止。但婚嫁礼仪仍循古之“六礼”,表现出吴县东部水乡特色。
24、 清末民初,服饰有着明显的等级区分。镇上人一般都穿长衫,称为“先生”的乡绅们一律长袍马褂,玄鞋白袜,瓜皮小帽,衣冠楚楚。乡下庄稼汉则穿短衫,外罩桌裙。解放前,穿衣戴帽着鞋全靠自家缝制,多子多女之家往往是:“大着新,二着旧,小着破衣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新中国成立后,衣料逐渐发生变化,用棉、丝、绸等制成中山装、列宁装、人民装、西装及各式裙子。“文革”期间,草绿色军装人人爱穿成一时风尚。70年代起,化纤类面料服装大量出现,占据主导地位。服装类型有中山装、青年装、旗袍、牛仔衫裤、滑雪衫、尼龙衫、晴纶衫等。90年代后,丝绸、毛呢、真皮服装大增,款式也不断更新,西装在城乡得到大众欢迎,爱美女性一年四季皆穿裙子。
25、 百日,周年。人死后百日名“小祥”,二周年为“大祥”。27个月为“禫祭”,子孙可穿上常服,名“除服”。倘家逢喜事则择日除服祭奠。
26、 算命旧时结婚前,先要“合八字”,平时生小孩、生病、破财或遭不测都要去算命。算命有瞎子算命、相面算命、拆字算命、街牌算命。
27、 为了便于生产劳动,车坊妇女服饰不受洋装异服的影响至今仍保持着数百年前的风貌:头戴三角布包,身穿大襟纽攀布衫,腰系白束裙,外罩青束腰,脚蹬绣花百纳鞋,外加盛暑乘凉时,胸围质朴无华花兜,别具特色,曾于1994年选送参加“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28、 出殡。大殓之日,门前贴有丧条,雇鼓手吹唢呐、鸣长号,僧道作法事,将棺材抬出家门送到墓地或祠堂时,大户人家出殡仪仗队伍绵延数里。并用铁铳开路,俨如迎神赛会。贫家则纸幢引路,小辈麻衣重孝,手执哭丧棒,沿路撒纸钱。
29、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30、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广大群众以雷锋为榜样,大做好人好事,并甘当无名英雄之风长盛不衰。八十年代后,学雷锋活动向纵深发展,每年3月,团委、个体劳动者协会、中小学、卫生院等部门都要组织团员青年在市镇街道或农贸市场等处开展“便民、为民、利民”服务,为群众义务修理自行车、半导体、晴雨伞和理发、量盘压、医疗咨询、裁剪服装等。见义勇为、捐款济贫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仅1990年~1993年间,团委就组织各类学雷锋活动189次,有1000余人参加;90年为筹建苏州革命博物馆5000元,91年为抢救沈雪芳募捐895元。1996年3月底,256名团员青年到高垫路义务植树900棵,填土护坡3360立方米,为集体节省建设资金10000元;同年10月下旬,开展为居金东同学治疗白血病募捐,10天中有1500人参加,共得捐款5500元。1997年,镇成教中心团员、学生为全市特困生捐款近千元,为学校图书馆捐书2000余册。在世纪末,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镇卫生院青年志愿者争做无偿献血的楷模,赵自恒、顾小虎、李小兵等人连续4年无偿献血,献血量总计都在2000CC以上。
31、 新轿在铜角、丝弦、二胡声中簇拥着抬进中门后,即行“结亲”仪式。点明龙凤花烛的人必须是新郎的同辈而且花烛双全的青年,插花烛的铜插上各套一只红桔,意为“花烛夫妻早结子”。吉时到,司礼朗声唱赋三呼三唱三请新贵人,参拜天地神灵、和合二圣、祖先尊长,行礼、恭揖成双揖。然后行“合卺酒”,在花烛导引下,新郎新娘牵住红绿牵巾,男退女进徐入洞房,其时,帮忙者把麻袋(现改用红纸)一只接一只传过去,新人踏在上面称为“传代”,一直行至新房外,好闹的青年把住房门“戤门肩”,向新郎讨香烟喜糖取乐。
32、 蔬菜是素食的当家品种,种类繁多,仅绿叶类就有青菜、菠菜、韭菜、芹菜、莴苣等,豆类有蚕豆、青豆、黄豆、绿豆等。豆制品除豆芽外,还有百叶、油豆腐、白豆腐、豆腐干等。水生植物茨菇、荸荠、藕、菱等,驰名苏州。瓜果类有冬瓜、南瓜、丝瓜、黄瓜、香瓜、西瓜、蕃茄、桃子、柿子等。此外,还有水面筋、面酱、竹笋及野生的荠菜、枸杞头、马兰头等。
33、 丈夫:对人称男的、伲××(儿女名)笃爷、伲男客
34、 店铺晚上关门,因关门与停业同义,故改称“打烊”。
35、 解放后,提倡火化,骨灰盛盒葬于公墓。治丧时农村一般雇用乐队吹打送灵,有的请和尚、居土念经。职工逝世,单位代表到家致奠,亲友邻里吊唁送现金或祭幛、花圈等。
36、 近年来,在青年人中兴起了自学进修,提高自身素质的热潮。1997年7月,50余名小学青年教师率先自学通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初级考试。2000年5月,车坊中心小学师资大专率由1990年的0%提高到45%,并有120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获奖。
37、 旧时婚礼充满祈子色彩,如婚后新娘有了身孕,俗称“上喜”,孕妇又称“有喜娘娘”。孩子不能生在娘家,否则破其财气,临产前,娘家备干果、彩蛋、摇篮和四季小衣衫服,尿布等送往男家,称“催生”。男家用各种形式向亲友预告喜讯。
38、 元宵节正月又称上元节。是日夜,各家各户吃用豆沙、百果等为馅做成的团子,叫“吃元宵”,并有挂灯、赏灯、耍龙舞狮、猜灯迷之玩乐。新年至此结束。
39、 新屋建成,尚有砌灶敬神,祭祖宗,搬迁置办进屋酒招待前来“送进屋”的亲友等风俗。
40、 国庆节,每年10月1日,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悬国旗拉横幅。2000年起法定假日由1天延长至三天,一般都要调整到7天,尽情欢度。
41、 车坊是鱼米之乡,以大米为主食,偶尔辅之面食。一日三餐,二顿“泡饭”,即早晚用剩饭加水稀释成粥。米制品主要有糕团、粽子、粉粥、炒米粉等。面制品主要有面条、面疙瘩、饺子、馄饨、面衣等。
42、 国际劳动妇女节,每年3月8日。通常由妇联组织各界妇女代表举行庆祝会、座谈会、演讲会、文娱联欢等,各单位均给女工发放生活用品以资纪念。
43、 车坊解放后,d和政府领导人民移风易俗,弘扬正气,宣传先进、新人、新事、新风尚层出不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得到稳固和发展,各类先进事迹有口皆碑。
44、 建国前,集镇房屋优于农村。车坊镇上,多数为砖瓦结构平房。农村住宅则半数是以竹木支架,泥土垒墙、稻草盖顶的低矮茅草屋,家境殷实者也是几房合一宅或三代合一宅。解放后,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人们总结为“60年代翻瓦房,70年代添走廊,80年代造楼房,90年代兴装璜,镇上建起商品房”。现在,农村和市镇居民住房都很宽敞,四周有弄道走道,内有卫生设备、组合家俱、家用电器,外有铝合金门窗、马赛克和瓷砖贴面,液化气替代了柴草煤球,做饭方便卫生。
45、 二月二龙抬头日,春雨将临,春耕在即。农家要吃油煎年糕,意在“吃了撑腰糕,一年到头不伤腰。”城镇居民亦喜吃撑腰糕,为求腰硬体健。识字人家,用红纸裁成一尺长、一寸阔大小的纸条,写上“二月滑虫倒入地,煎蟑螂来炒蚂蚁”字样,贴在灶上以诫诸虫。文盲农民则在灶边念几句咒语了事,此习已废。
46、 1981年4月始,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即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纪律、讲团结;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热爱d、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1986年又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职工、文明家庭和文明新风户等活动。长巨村、仁德村、金园村、朝前村、吴县市雄狮纺织品有限公司、吴县市三友制衣有限公司、吴县市工艺草织品总厂、粮管所、地税所、供电所、中心小学、卫生院、d校被评为1998~1999年度吴县市文明单位。1991~1996年共评选镇级“五好家庭”377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