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一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哪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韩愈最著名的代表作)。
2、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讽刺散文诗,由表及里,环环紧扣,反衬了作者经天纬地之才,于千难万难中提炼精华,书写瀚海一笔,流芳千古,为世人歇吁惊叹,撷取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明珠。(作者:凌波)
3、1956年7月至1961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4、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韩愈代表作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韩愈代表作品——《马说》《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5、1939年1月至1940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省委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1940年底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步行至延安。1946年任中共佳木斯市委书记,1949年月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6、屈原为战国时期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7、《宫市》篇。“宫市”是唐德宗贞元末年的一项弊政,《宫市》一文,写了宦官去街市为宫室购物时巧取豪夺的恶行,他们往往致使百姓“将物诣市……空手而归”。韩愈以“名为宫市,而实夺之”一言蔽之,但“谏官御史数奏疏谏”,德宗“不听”。直到唐顺宗永贞元年,“上初登位,禁之;至大赦,又明禁”。
8、《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童第德《韩集校铨》等。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
9、刘黻:斯文久矣叹荆榛,一疏披忠彻紫宸。不忍中原沦左袵,甘寻南土作累臣。邹轲以后功何逊,鲁道于今脉尚新。宇宙欲昏星斗落,空山韩木亦悲春。(韩愈最著名的代表作)。
10、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1、现在看来,时人“罪俳”,大概不止一个裴度。像柳宗元那样肯定《毛颖传》这类作品者恐是不多的。柳宗元“甚奇其书”,不是无缘无故。因为,自从六朝以来,俳谐之文如张敏的《头责子羽文》、沈约的《修竹弹甘蕉文》等等,虽有寓意,并不深远。而《毛颖传》一篇,则与前此诸作不同。虽说所写不过一篇“兔传”,实际则写一个多才多能而终被废弃之人。文章写到最后,韩愈对毛颖之“以老见疏”无限同情。这里又一次流露了韩愈痛惜人材不尽其用的一贯的思想。这样的俳谐之文,前所未有。
12、在韩愈看来,崔群是他平生交往之中一个没有缺点的朋友。但是,对于这样的朋友也有人怀疑。于是韩愈十分感叹,他说:“自古贤者少而不肖者多,自省事已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又不知无乃都不省记、任其死生寿夭邪?未可知也。”由崔群之贤,说到贤者不遇,而不贤者反而得势。这样的文章很像司马迁的《伯夷列传》。刘大魁说:“公与崔最相知,故有此家常本色之言,中间感贤士之不遇,尤为郁勃淋漓。”“感士不遇”本是历代文章的一个传统题目,韩愈这段文章是比“感士不遇”之文涉及者更为深广的。
13、祠坐北向南,头门额曰:林石家塾,为清咸丰九年(1859年)已未科殿试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钦点探花李文田所书。
14、这两部世界名著,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去读一读。
15、区寿年,广东罗定人。早年投入粤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在大名鼎鼎的第四军中任职,紧接着参加了南昌起义。1931年,任第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师长,奋起抵抗日军。
16、说自己就是写了个建议,就让皇上给贬到离京城八千里地的潮州去了,自己就是想做个好事,这把老骨头也就不爱惜了。你现在来看我,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要给我收尸了啊!
17、屈原为战国时期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8、说起铸剑大师,人们就会想到干将莫邪,但欧冶子其实也与他们齐名,著名的鱼肠剑、湛卢剑就是他铸造的。
19、为神讵(jù)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cuàn)下馀(yú)。
20、他精彩绝伦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其真不知马也。借物隐喻,针砭时弊,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暇想空间。
21、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2、二是对柳宗元仕途得失的考量。韩愈认为,柳宗元被贬,一贬就是十几年,“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最后死于荒僻之地,这是其仕途受挫之失;但韩愈又说,柳宗元被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这是其仕途受挫之得。假如柳宗元被贬时间不长,穷困未到极点,或能出人头地甚至“为将相一时”,但“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文章千古事,权势转瞬间。“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仕途之上,韩愈也曾数次受挫,他说的这些,可谓发自肺腑,感同身受。
23、关于此梦是韩愈在受人瞩目之后对人所讲述的,所以也不排除有附加成分。而梦中孟郊在旁拊掌而笑,也当属鼓励,而非嘲笑。大概是韩愈潜意识中希望有这样一位朋友,以至于后来见到孟郊,并与其关系密切后,就很自然地把梦中“拊掌而笑”者同密友孟郊联系起来了。
24、 那么,韩愈就是一位彻底的反佛斗士了?非也。
25、这就是位于豪贤路上区家子弟学习的地方,现在还完整得保留着。
26、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27、韩愈文章之“发言真率,无所畏避”,不仅表现于他在君主面前敢说真话,而且还表现于他不顾儒家的传统观念,敢讲违背旧说的话,甚至说了同自己别的文章互相矛盾的话。例如《读墨子》一文曾说“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这样的言论显然同他尊崇孔孟之道有所牴牾。对于这样的言论,前人指为“刺谬”,其实这正是韩愈虽然尊儒却不墨守的表现。
28、译文: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29、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30、 梦事中所讲的“丹篆”即为道教咒符之文,常以丹砂书之,笔画呈云迥篆书。韩愈明确反对佛教信仰,但颇信道教丹药。至于道教的符咒之文,实际上并无兴趣。对于韩愈梦中会出现“丹篆”,可理解为两点:第一就是韩愈对文学的追求所产生的梦魇,他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书法,笔势特别,所以便在梦中以人们常见的“丹篆”显示了出来;第二可能就是在暗喻韩愈等人所提倡的“古文”意趣,“丹篆”正是根据秦汉古文字大篆小篆之形演化而来的。一个文学家和思想家,其行为思想皆可影响其睡梦中的境况,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31、如果说一个祠堂古老,倒也不是什么拿得上台面的事情。但是有一点,这个区家祠绝对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这个祠堂是老广州城里最核心的祠堂。
32、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儿也看不见。
3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4、徐钧:排斥异端尊孔孟,推原人性胜荀杨。平生胆气尤奇伟,何止文章日月光。
35、千古名句:嗟哉吾d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36、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
37、区济文,1921年出生,广西贵县(今贵港)人。
38、维克多·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
39、前面咱们说了,韩愈带头发起了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所以,他的成就最大的方面还是古文的写作。代表作有《马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送李愿归盘谷序》等。其中的《马说》,咱们来读一下:
40、《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驿梁》
41、创作背景:这首诗开头两句点明时令,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字,生动传神。诗人即写了花,也写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后两句点明地点,这是生长在偏僻地方的石榴,没人去攀折损害他的花枝,殷红的石榴花繁多地落在青苔上,红青相衬,画面十分优美,使人觉得几多可爱和惋惜。其实诗人正是爱其无游人来赏,爱其满地“青苔”“绛英”,倘有人来赏,则车辙马蹄践踏得不堪了,还不如任其花开花落、果熟果烂,来得自然。委婉表达俩诗人孤独的心境。
42、曾巩,字子固,代表作《元丰类稿》《隆平集》
4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
44、2018年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发售啦!(点击查看详情~)
45、许学夷:①唐人之诗,皆由于悟入,得于造诣。若退之五七言古,虽奇险豪纵,快心露骨,实自才力强大得之,固不假悟入,亦不假造诣也。然详而论之,五言最工,而七言稍逊。②退之五七言古,字句奇险,皆有所本,然引用妥帖,殊无扭捏牵率之态。
46、世上有了伯乐,有了贤王的慧眼识珠,然后才能于万千中发现美玉,发现卓傲不群的千里马,发现定国安邦,为民驱策的志士能人。
47、韩愈还有一篇著名的《师说》,咱们也来读一下其中的片段:
48、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县)人。韩家曾是昌黎(在今属辽宁义县)地方的望族,所以他又自称昌黎人,后人则称他为韩昌黎。韩愈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长兄韩会抚养。可不久韩会又去世了,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小名十二郎。韩愈叔侄是由寡嫂郑氏抚养长大的,他们过着颠沛流离、含辛茹苦的生活。
49、祠堂的主功能之一就是学习。那个年代,来自全省甚至周边省份的各路考生都要来广州参加贡试选拔,别的家族即使是在广州城有住处,但是也没有区家这个方便,因为它的隔壁就是广东贡院,就像现在参加高考的学生,你家就在考场旁边,而别的学生需要租房子住酒店。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图就一目了然了。
50、韩愈在年少之时曾有一梦,梦中有一个人和一卷丹篆,自己被迫强行吞下丹篆,旁边还有一人在拊掌大笑,顿时觉得惊恐不已,随即便醒来了。
5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
52、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韩愈曾与客人共登华山,到达山巅后,发现四周险峻异常,估计没有办法迈步。在惊恐万分的情况写下遗书,发狂大哭。华山所在的华阴县县令想尽办法,才将其救下。
53、赏析:诗写僻境,以画意出之,写忧愤,以曲笔出之。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54、译文: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55、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代表作《欧阳文忠公集》
56、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
57、惠洪:予尝熟味退之诗,真出自然,其用事深密,高出老杜之上。
58、 其《表》攻击佛教徒“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汉末《牟子理惑论》就早已对当时攻击、非难佛教的这个话题进行过辨析。数百年间佛教早已将中华传统思想吸进自己的教义之中。如对君臣之义,牟子说沙门“修道德、崇仁义”与圣人无异。晋高僧道安更以佛教“佐化”为己任,提出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原则。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赞叹玄奘取经的大功德,肯定玄奘译经“泽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到韩愈生活的时代,皇室尊崇佛教,高僧大德为朝廷和万民求福祉,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至于“父子之情”,牟子就说过“至于成佛,父子兄弟皆得渡也”才是“大孝”。佛经里劝孝的内容很多,如《佛升㣼利天为母说法经》、《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等,更多的散在各种经文中。初唐四杰的杨炯就有《盂兰盆赋》,详细记述了武则天在如意元年亲自将盂兰盆恭送佛寺的一次盛大法会。到现在,虽然许多人已不知道“盂兰盆节”,但七月十五祭祖还是城乡传统习俗之一。所以到中唐了,韩愈还攻击佛教“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是有点像抡完三板斧的程咬金,属乱劈乱砍了。
59、广州人都知道有一个陈家祠,但是还有一个祠堂比陈家祠更牛更犀利:因为这个祠堂比陈家祠还古老,比陈家祠更核心,是广州市中心最大最古老的祠堂。
60、 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61、陶渊明为晋代文学家诗人,散文名篇有《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名篇。
62、这个最大最古老的祠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芳草街48号——区家祠,也被称为“林石家塾“。
63、以上三篇短文写的都是贞元末年的弊政以及永贞元年对此类弊政的改革,韩愈对这种改革的赞赏,从“人情大悦”“市里欢呼”之类的字里行间烁然可见。对贞元末年的弊政,韩愈自有切肤之痛,因为上书揭示京兆地区“天旱人饥”之实情,请求赦免当年税赋,得罪李实而由监察御史贬为阳山令。所不同的是,在韩愈笔下,这种德政是唐顺宗主导的,没有挂在王叔文的那个“永贞革新”派的名下。韩愈之所以称王叔文、王伾为“用事者”,就是因为柳宗元被贬,并非因为他参与了这些使“人情大悦”“市里欢呼”的“贞元之末政事为人患者”的改革,而是他卷入“二王用事”的朋d圈子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