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席勒在说明素朴诗与感伤诗的分别时,曾举出过一些生动的事例。例如荷马在《伊利亚特》卷六中写特洛依方面的将官格罗库斯和希腊方面的将官第阿麦德两人在战场上相遇,在挑战交谈中发见彼此有主宾的世交,就交换了礼物,相约此后在战场上不交锋。后来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陀在《罗兰的疯狂》里所写的一段情节颇与此类似。回教骑士斐拉古斯和基督教骑士芮那尔多原是情敌,在一场恶战中都受了伤,听到他们所同爱的安杰里卡在避险中,两人就言归于好,在深夜里同骑一匹马去追寻她。席勒指出这两段诗“都很美地描绘出道德感对激情的胜利,都凭心情的素朴使我们感动”。但是两位诗人的描写手法却大不相同。阿里奥斯陀是一位近代的感伤诗人,他“在叙述这件事之中,毫不隐藏他自己的惊羡和感动”,“突然抛开对对象的描绘,自己插进场面里去”,以诗人的身份表示他对“古代骑士风”的赞赏。至于荷马却丝毫不露主观情绪,“好像他那副胸膛里根本没有一颗心似的,用他那种冷淡的忠实态度继续说,”格罗库斯迷了心窍,把值一百头牛的金盔甲赠给第阿麦德换回一副青铜盔甲,只值九头牛。”这样就处理了他的故事。席勒指出像菏马这样素朴的诗人的特点是:
2、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3、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我们探讨了这么长时间的美,要么就附着于天主的荣光之上,要么就被绑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要么就是对现实的全盘否认,但从席勒开始,人们才意识到,美是多么主观而又独立的事情。(席勒的美学思想)。
4、——论席勒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之二(上)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席勒的诗性政治思想研究”(19FZWB089)的研究成果
6、康德对于感性和理性的调和的非彻底性,在席勒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了二者在美的领域内的和解。正如黑格尔所说,“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哲学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于是席勒把自由从康德式的、高不可及的形而上学拉向了大地,认为审美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7、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提倡古代哲学,主张人以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支配自然本性,借以实践具体而完善的生命意义,但是在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的命题为基础而严格区分心与身——即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实体之后,人即面临一个生命的难题:人无能驱使自身的理性心灵与物质身体进行统合运作,以至于无法为己建构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存有生命;因为理性心灵的运作只依循自由法则,物质身体的活动则只服从于机械决定论式的自然因果原则,二者不仅于本质意义上相互对立,于实质运作上也无法兼容。(1)这种二元论难题纠缠着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家;不管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或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皆无法克服之,前者过于强调人之理性思辨的能力,以至于完全无视身体感觉对于人格养成的影响,后者则过于看重身体感觉在知识建构上的角色,以至于贬抑了人之理性的价值。
8、在马尔库塞生存的时代中,文明的进步反而镇压了人的爱欲本能,科学技术成为统治人性的绝对力量,国家及社会如同牢笼一般紧紧束缚着人性的自由发展,公民在无形之中将自己屈服于这种特殊的统治形式下,逐步丧失自主性,沦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奴隶。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压抑,马尔库塞作为社会批判理论家同样认为唯有审美才可以将人从非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性的复归。在马尔库塞看来,“人的本能的解放之路,实质上是一条通往审美的道路”。于美所表达的是快乐原则,它与人的精神与本能紧密相关,所以美的原则可以使爱欲得到真正解放。这里的爱欲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动物性欲望,而是指在人格完整的基础上使人得到真正自由与快乐的完整的本能,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是使生命体进入更大的统一体,从而延长生命并使之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努力”。所以马尔库塞提出爱欲解放论,他认为恢复人性纯真本质就应该解放爱欲,实现爱欲本能的解放就要以审美克服现实原则的压抑,消除现代工业文明带给人的额外压抑,使人摆脱人性异化的困境,建立一种自由的非压抑文明。
9、因此,席勒主张,要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状态——“从属且并立”,那么,两种冲动之间都要有限制,它们就需要放松,互相不要侵入对方的范围与领域。随后,席勒提出了更为精辟的见解,他认为,两种冲动之间的限制与放松并不是两者之间在意义与价值上的削弱与自我约束,而是通过两者的互动来积极地产生限制与放松,他说:
10、本文刊于《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此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11、巫术说,代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唯一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满地解释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
12、18世纪的德国是人心涣散、环境极其恶劣的国家,人的本性被腐败的封建专制无情剥夺,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表明,狂妄的杀戮暴露了革命的粗暴和野蛮,现时的国家制度和现实状况成为人性分裂的祸根,焦虑和彷徨成为那个时代公民最真实的内心写照。正是在这样残酷的社会背景下,席勒始终向往古希腊人美好的人性,他认为古希腊人的完整性就在于他们将自己的人性与现代文明做到恰到好处的相融,他们处在一种单纯进步的文明状态中,并且将感性和理性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人们没有像古希腊人那样保存自己的尊严与智慧,以至人的本能由于封建的国家制度遭到严重扭曲。所以席勒提出:“为了解决经验中的政治,人们必须通过解决美学问题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对席勒来说,现实的人性分裂严重阻碍了人性自由的实现,而只有审美道路才可以使碎片化的人格实现完整。“美所以能成为一种手段,把人从质料引向形式,从感觉引向法则,从一个受限制的存在引向绝对的存在,这并不是因为它帮助思维(思维包含着明显的矛盾),而仅仅是因为它为思维力创造了自由,使思维力能按照它自己的法则来表现自己。”(席勒的美学思想)。
13、那么,在席勒对形式冲动的描述中,其文字就充满了来自“无时间性”领域的词汇——“这个要求保持人格性的冲动,除了它必然永远要求的东西以外另无其它要求;它现在的决断就是永远的决断,现在的命令就是永恒的命令。因此,这种冲动包括了时间的全过程,就是说,它扬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现实的事物是必然的和永恒的,它要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是现实的,换句话说,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在此,席勒一方面如论及感性冲动时所说,人的行为或者主观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状态是前后相续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的消长相连正是如此,另一方面,席勒着重指出了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在发作、涌现之时,“现在”就是“永远”“永恒”。当然,席勒在这里并没有对形式冲动作为一种行为的“时间性”与在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的“无时间性”做出清晰的区分,但是就其整体论述来看,其思想的核心正是在于强调“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或者“法则”本身是没有时间性的。
14、巫术说,代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
15、3B中,贝多芬最适合上手听,因为他的激情直冲你面门;而想深入古典乐,必然要通过巴赫来打基础;但是站在欣赏的角度,我还是更偏爱勃拉姆斯。我的古典乐入门会系统性的写巴赫和勃拉姆斯吧,不过现在先把美学系列写完。
16、在这里所说的“形象”并不是与“抽象”相对立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其具体的含义正是抽象的范畴或者观念,其实,与“形式”是基本同义的。席勒说,当范畴或者观念变成生活自身,或者说,观念与范畴的原本的、原发性的存在状态自身正是感性的生活本身,而且是愉悦性的,那么,这就是审美活动或者游戏冲动。
17、尽管人格的完满永远无法实现,人类中的有责任的觉醒者还是孜孜不倦的进行着人格的补完。人格,人类永恒的主题。席勒是他所在的时代的积极探索人格补完者之一。
18、从席勒对感性冲动论述中所涉及的时间特性来看,其真正的意蕴是——感性冲动虽然也体现为“长时间的延续”但唯其是一种为了物质满足而起的“激情”,而且这些“激情”的满足是瞬间的,一个“激情”被满足,其它“激情”又继之而起,因而席勒把这种感性冲动称为“变化”,其实也就是由不停歇地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而导致的“促逼”“紧迫”“冲动”的感觉或者行为本身,这种感觉与行为本身的原本状态就是“时间”或者就是“时间性”,也就是感性冲动自身作为一个因果相续的过程,并不是说“因”自身是无时间性的,它只是引发感性冲动过程的一个“出发点”或者“点”,“因”自身就是一个意向性的活动,而且其存在的状态不仅是绵延着的、持存着的,而且“因”在“果”之中是作为一个推动力在持续地起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与“果”之间就不仅仅是由一方决定而触发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因果”相续且“因”在“果”之中呈现出来,因而,两者就再也不是可以截然分立的两者,尤其是“因”不再是优先于“果”或者甚至可以完全孤立存在的事物,而是统整地体现为一个行动级,隶属于一个意向性行为。这种涌动着的感性欲望本身、感性冲动本身正是主观时间原发性的或者源始的现身。
19、席勒首先论证了经由审美路径解放人的可能性,在他的描述中,人首先有其历史使命与历史目的,“每个个人按其天禀和规定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纯粹的、理想的人,他生活的伟大任务,就是在他各种各样的变换之中同这个理想的人的永不改变的一体性保持一致。这个在任何一个主体中都能或明或暗地看到的纯粹的人,是由国家所代表,而国家竭力以客观的、可以说是标准的形式把各个主体的多样性统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使时代的人与观念的人相遇合,因而国家在众多的个体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也有两种方式:若不是纯粹的人制服经验的人,国家消除个体,就是个体变成国家,时代的人净化成观念的人”。也就是说人先天就应该完成“纯粹的、理想的人”这一终极目标。这种具有目的论色彩的判定为席勒以下的论述提供了不证自明的基础。
20、若从文艺复兴时期中之人文主义的研究风潮开始,人之本性的开发与培养于事实上已成就了整个近代欧洲文明的内涵,那么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为何需要重新考察人之存有本质、再次强调实现理想人性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关涉到近代哲学家于存有学研究上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二元论困境。
21、 和歌德在一起,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以及其它论文里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的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这个理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早就提出的。席勒的功劳在于给予这个理想以一种更具体更深刻的内容:人的完整性在于感性与理性的统必然与自由的统一以及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他认识到这种理想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阶级的划分和严密的分工制而遭到破坏,并且指出近代文化危机的解救在于力求恢复已经割裂的统一。应该说,这种认识是深刻的。但是在寻求恢复统一的道路之中,他迷失了方向。从唯心史观出发,他没有看出近代文化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妄想避开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基础的任务,单从人的精神世界来寻求挽救文化危机的办法。他错误地自信在文艺和审美教育里找到了这种办法,依他看来,在这个精神领域里。已经失去的统一可以恢复,具体地见于“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统一于“形式冲动”,统一于所谓“活的形象”。就强调文艺须兼备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来说,他的美学观有它的正确的积极的一方面。但就强调“存在”(Sein)与“显现”或“形象”(Schein)的对立,因而避开社会实践而把人的精神世界看作孤立和独立的世界来说,他的美学观点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反映当时德国知识界“庸俗市民”习气,而且隐含着消极浪漫主义和颓废主义萌芽的。许莱格尔、叔本华和尼采等消极浪漫主义者思想中有些因素都可以溯源到席勒。
22、要改变当下中国社会物化的人性状态,人们必须追求自身及群体之间的和谐生活,注重自我与社会的并头发展,追求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在自我和谐中以本能和谐最为典型,本能和谐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与核心。由于尊严、智慧和自由是人自然天性的代表,是人作为自我完整存在必须坚守的人生原则,人的自然本性应该为其自身实现人性的完满和自由服务。人的自我和谐所追求的是按照快乐原则使其本能需求得到满足,其最大特点就是非功利性,是抛除客观外部世界的限制之后最为原本的自我需求呈现。面对已然分裂的人性,审美之维自然成为现代人实现人性自我救赎的重要思维方式,审美的非功利性与人性本我的内在本质得以融合,从而化解人性欲望与文明的冲撞,超越自我的自私状态,在理性原则的指引下实现感性和理性、状态和人格的统一。另一方面,在达到自我本能和谐的同时,人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审美情趣得以释放,每个人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全面发展,此时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便逐步超越其自身的功利性,实现自我和谐系统及社会群体系统的双重发展。由于审美的本质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审美可以弥补社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裂隙,揉合文明链条中社会发展与人性相悖的反向因素,并且激发人性审美情趣和个人生活趣味,提高人性本能的内在品质,在个体自我本能的释放之下逐步实现人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在审美思维的指引下,人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找到自我存在价值,超越物质需求和现实利益对人的束缚,使之生活在一种审美化的文明方式中,实现中国社会和谐化发展。
23、席勒认为,封建腐朽的国家严重阻碍着人性的全面发展,所以他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在批判国家制度对人性的压迫中揭示了自由是人性得以全面发展的核心,并提出只有通过审美道路才能实现现代社会与人性自由的真正结合。在审美消除人性异化的过程中,人的自由本质开始显现,人开始进入一个自由王国,人的双重天性得到内在和谐统“这种和谐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自由显现:在人格的显现中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的状态,在人的状态的显现中充满着人格的光芒,人和他所呈现出来的生活世界作为自由显现的主体及其对象共同构成了人的作品——人不再只是自然的作品,而是他自身的作品”。席勒的审美思想是医治资本主义国家封建专制造成人性创伤的良药,使人性的内在自由本质战胜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对人的压抑和束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人才会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与协调,实现人性完整,摆脱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压迫与统治,将人从封建愚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24、 希腊人在人道中还没有丧失掉自然,所以在人道以外遇见自然,并不使他们惊奇,他们也没有迫切的需要,要去寻找足以见出自然的对象。他们还没有自己与自己分裂(即内部分裂——引者注),因而自觉为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必然坚守人道为他们的大原则,努力使一切其它都接近这个原则。
25、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是其美学思想的中心,这与席勒的游戏冲动说相比,虽然都是对人自由本质的追求,但与游戏冲动说所主张的感性与理性统一不同的是,爱欲解放论主张释放人的爱欲本能是实现人自由本质的重要前提和必经之路。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基础之上提出,“爱欲的目标是要维持作为快乐主—客体的整个身体,这就要求不断完善有机体……这个目标还产生了爱欲自身的实现计划:消除苦役,改造环境,政府疾病和衰老,建立安逸的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直接源于快乐原则,同时,它们也是把个体联合成更大统一体的努力”。马尔库塞提出的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相似,但马尔库塞的出发点是提倡爱欲的全面解放而不只是劳动的公平。由此,马尔库塞提出解放人性异化下爱欲的途径就是消遣,“消遣的基本特征是,它是自在地起满足作用的,除了本能满足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消遣功能的产生和运作是人性异化的解脱方式,消遣作为一种心理满足手段使人感到极大的放松与愉悦,实现爱欲解放。
26、说到底,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80)
27、┈┈┈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
28、在通常状态下,这两种冲动各行其是,或受制于感性内容,或受制于理性形式,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只有一种“游戏冲动”才能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统一的结果便是美。这样,便改造和发展了康德的“游戏说”,从而揭示了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特殊本质。
2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152/I
30、席勒是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十二封信之中最直接地提出时间性问题的,或者说系统地从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何以提出时间性问题,其具体的体现就是——以此厘清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在存在状态上的不同体现,而且这一依据或者标准并不是来自于两种冲动之外的第三者,而是作为两种冲动固有的、内在的属性,自然而然地、如其所是的那样存在的。这为在第十二封信之后详细论述感性冲动、理性冲动与游戏冲动之中的时间性问题的渊源、状态及其构成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这既是席勒美育思想之中最为精彩的所在,也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或者基本枢机。
31、审美教育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被提出,是席勒的贡献。他的美育思想,“是根据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传统哲学对人的心理结构作知、意、情三分的理解,特别是康德的‘三大批判’所阐述的思想,而提出的针对‘情’这一心理内容所开展的教育”。在席勒之前,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都表现出明显的忽视人的感性存在的特征。尤其是康德,认为自然和自由之间存在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理性的理论领域与理性的实践领域分属于人的知和意。康德并未将审美视为人性的完美状态,他的最终目的在于道德,称之为道德至上也不为过。
32、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都提及对感性的认识,这对实现人性完整和自由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性在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审美之维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二者对于感性活动的理解也存在诸多差异。
33、在这段文字中,席勒是从充分发达的、教化程度较高的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的角度,来谈论两者之间关系的,感性冲动的放松不是感觉迟钝,形式冲动的放松不是使人堕落的意志与思维的衰微,而是一个“自我”在行动流之中的积极主动的选择,他以人格的活动来节制感性的强度,以感觉的丰富性作为人格的源泉,也就是说——由对方的积极活动来限制与放松双方合理的领域。这正是游戏冲动最典型的特征。
34、由此可以看出,席勒和马尔库塞都是基于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基础之上深刻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自然本性的侵犯,在人性分裂和人性异化的严酷形势下,只靠变革社会政治制度很难实现人性解放,所以另辟蹊径以真正实现人性完满和本能解放成为最重要的任务。
35、 弗里德利希·席勒(1759——1805),天才的诗人、戏剧家,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代表。在文学史上,席勒和歌德一起并称为德国文学的“双子星座”。《埃福尔特学者报》的评论家盛赞他为“德国的莎士比亚”。对于席勒在美学上的成就,他的好友歌德曾高度评价他“为美学的全部新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就连“素来不肯轻易的牺牲哲学来推崇一位不是专门研究哲学的思想家”的黑格尔也赞美他是“一位心灵深湛而同时又爱作哲理思考的人”“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黑格尔认为正是由于有了席勒“哲学才达到了它的绝对的观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学家,国内对他的研究却相当的薄弱。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国人对席勒的研究多集中在在文学领域,对他的美学思想研究多是一些零星的评介。1980年代之后,国内对席勒美学研究成果逐渐多了起来,并出版了几本学术专著。但整体而言,这些著作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所欠缺。这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席勒的美学声誉在中国不能像他的诗歌、戏剧创作一样能够尽人皆知。
36、“自席勒的时候起,现代的头脑即已意识到,关于世界中有神的存在的观念已经丧失”,席勒所处的时代,恰恰是一般所说的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动时期,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与改造。具体来说,前现代社会在政治结构上是以皇权、神权为核心的,其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是对皇权、神权,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差序社会的神秘化与神圣化。而现代社会的政治结构上则是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对皇权、神权的颠覆和消解,对个人权利的肯定和伸张就成为各类思想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方面,前现代社会的经济往往是脆弱和小规模的农奴经济、小农经济、家庭手工业,这些都不足以催生出更加强大的利益集团从而对神权、皇权、贵族权力提出挑战,由于规模狭小也不足以形成广泛而复杂的交往行为从而构成文化上的冲击。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当资本主义成为一种普遍的事实,就必然因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和文化上的巨大冲击而构成“交往—选择”问题。在文化方面,前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整一性与封闭性,只要不是以多元的政治力量为后盾,就难以形成百家争鸣式的文化竞争、文化博弈关系,传播上的诸多限制与低效率必然导致文化的不发达,同时文化所遭受的政治压迫也相对巨大。而在现代社会,文化上的多元主义已经成为普遍承认的原则,更关键的是,对文化、信仰的个人选择的至上性也获得了广泛的承认,这就使得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促成了文化的发达。
3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152/I
38、第游戏冲动或者审美活动的冲动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意义寻求与实现行为。
39、如果把席勒的上述话语进行现象学式的时间性哲学转换,那么,就可以陈述为两个方面:
40、但是席勒显然不满足于在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二元世界中探讨人的解放问题,因为在他包括无数以前的哲人看来仅仅仰赖于“灵、理性、精神……”或“肉、感性、物质……”都无法让人进入更加完善的境界。因此,摆在席勒面前的路径有要么在人身上发掘二元以外的“第三元”;要么寻求二元的融合再生。对此,应该说席勒所选择的是一条兼容折中的路,为了解决这个古老的问题,他创造了“游戏冲动”(Spieltrieb)这一概念,他认为当“人同时有这双重经验,即他既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他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绝对地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就会完全地观照到他的人性,而且那个引起他观照的对象,对他来说就会成为他那种已经实现的规定的一个象征,因而……也就成为无限的一种表现”。可以看出,在席勒的描述里,游戏冲动的出现取决于一种“双重的经验”,用席勒的说法就是既意识到自由又感觉到生存,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这样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统一状态。而游戏冲动既与感性冲动、理性冲动相悖,但又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经过一系列辩证的推论,席勒创造出的“游戏冲动”成为他建筑审美教育大厦的基础。
41、这就是说,在希腊时代,人与外在自然还处在统一体,所以能如鱼与水之“相忘于江湖”(用庄子语):人的内在自然(感性与理性功能)也还没有分裂,人体验到为人的快乐,在自己身上就可以认识到自然,所以人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道本身,是人物和行动。这是他们的人道主义。他们看自然,也“努力使它接近这个原则”,所以把自然加以人格化和神化,把平静的必然转化为活动的自由。这正是产生素朴诗的心理情况。
42、(2)(日)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一版.
43、游戏说,代表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是富于启发的。
44、席勒从德国现实情况出发,提出腐败的封建专制使人完全丧失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与协调,人长期处于两种情感的各执一端中走向分裂,这种分裂使人最终不是走向兽性的粗暴就是走向道德的颓废。席勒以古希腊人美好的人性为蓝本,倡导将时代特征与人自身的尊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实现人性完整与和谐。所以他从人性的自然本性入手,将有限本质的人划分为人格和状态两种概念,由此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基本法则,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形式冲动)。由于人是人格和状态的有机统席勒将这两种冲动进行整合,提出游戏冲动说,这是席勒提出的通过审美实现人性完整的重要思想。游戏冲动是人对物质需求和内在法则的统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统“游戏冲动作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集合体,作为实在与形式、需求与自由、情感与精神、有限与无限的统既是人性的圆满实现,同时也是美的发生和完成”。席勒将游戏冲动说的对象定义为“活的形象”,“这个概念用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总而言之,用以表示在最广的意义上称为美的那种东西”。显然,席勒从游戏冲动中深刻挖掘人双重天性的统并且使之在美的形象中使人的自由本性和审美自由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既消除了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性,同时突破了封建制度对人的统治性,克服人性分裂,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实现人性自由的复归。“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整的人,使人的双重本性一下子发挥出来。”
45、 在这篇论文里,席勒从分析人对自然的爱出发。他所理解的自然是广义的,包括外在自然(现实)和内在自然(人的本性)。人对着自然风景以及还在自然状态的人性(例如儿童和原始民族)都感到一种喜爱。这种喜爱不是由于对象本身,而是由于“它们所表现的一种观念”,“我们在它们身上爱那种寂静的在发展过程中的生命。……那种按照自己特有规律的生活,那种内在的必然性和永远和自己一致(15)的统一。”这些特性为什么使我们爱自然的对象呢?席勒回答说:
46、在席勒之前,几乎没有人把审美的作用提高到拯救世道人心、建立理想世界的地步。更没有人尝试以审美为途径来整合人类的思想资源,并确立审美的中心地位,席勒的这种努力无疑是开创性的。在席勒之前,人们要么将理想世界归功于宗教,以“世俗之城”的反面来想象“上帝之城”,通过对“人国”的否定来设计人的完美世界,同时极度排斥人类的世俗生活和欲望,这一逻辑的内在谬误显而易见。要么就将人类的福祉寄托于“理性”,相信凭借于对万事万物客观性法则的认知和人类的认知能力,就可以建构起完美世界,而忽视了人的自然需要和审美需要。无论是“上帝之城”,还是“理性之城”,这两种想象和努力都诉诸人类自身以外的某些要素,试图以外在于人类的法则与秩序奠定起人类的乌托邦。而席勒则不然,“为了从感性规定向意志的伦理规定过渡,康德提出以宗教为支援,而席勒却提出艺术”,他诉诸人类的内在世界,让人类的内在法则为人类社会立法,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47、因此,它不可能是结合,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冲动或行为同时具有的两种特性。之所以说是“一种”冲动,正是为了突出体现其整体性,或者混融不可分割的特性。即便是在学术理论分析的角度,也要确保其构成上的基本特征——“主客不分”,而且这种“主客不分”不同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中的“主客不分”,尤其是不同于形式冲动之中的“主客不分”。自游戏冲动与感性冲动的差异而言,因为席勒与康德一样,轻视视听感官之外的其他感官,也就是说——把视听感官之外的其他感官所指向的对象都排除了。自游戏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差异而言,形式冲动虽然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主体也是始终指向对象的,但是主体却要永远与对象之间保持一种冷静、客观、中立的态度。
48、《席勒美学引论》在研究方法上延续了张玉能席勒美学研究的一贯立场,即回到原典与立足当代相结合。所谓回到原典在有两层含义:其回到原典是说学术研究要立足于对原典的研读之上,而不是依靠别人的介绍,人云亦云。在张玉能开始席勒美学研究时,国内仅有一些席勒美学的零星介绍和寥寥可数的几篇译文,席勒的美学著作多数还未翻译过来。张玉能不畏艰难,坚持从第一手资料出发,认真研读席勒美学著作。他用了大约十五年时间,把席勒的全部美学著作译成了中文。他的《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席勒美学论稿》以及《席勒美学引论》都是奠基于此。这就导致了其上述著作在写作时多引用席勒美学原著作论据,而不是第二手的转述。譬如,在《席勒美学引论中》作者在提出关于席勒美学思想的观点后总是会引用一大段席勒美学原著进行印证,然后再对所引文本进行阐释。在具体论述中再引用席勒美学著作作为论据,“做到每一个观点,每一个阐释,每一个论述,都有比较充分的文本根据”,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可以读到大量的席勒美学著作,并由此开启通往席勒美学胜境的道路,而不单是论者对席勒美学的转述与阐释。所谓立足当代,是说作者对席勒美学的阐释不是简单的还原,而是站在当代立场上与之对话。我们承认席勒是伟大的,但他的时代毕竟已经距我们200多年了,他的美学思想自然不可能直接用来解决我们当前的美学问题。张玉能席勒美学研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站在当代审美文化的立场与席勒美学进行对话,重新认识和发现席勒美学价值,真正做到返古开新。例如,在《席勒美学引论》中,作者站在新实践美学的立场肯定席勒“技艺”的概念是“马克思美学的‘实践的生成论’”的直接先驱,但他也区分了两者的不同,指出“席勒的‘美的技艺生成论’”“仍然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生成论”“是错误的,难以成立的”。再如,在论述《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学思想时张玉能认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完成了西方伦理美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实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社会本体论转向’或者‘实践转向’”,直接启发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转向。席勒试图通过美、审美和艺术来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使人类经由审美王国到达自由王国。尽管席勒建构的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般的审美乌托邦”,但张玉能却通过席勒美学研究肯定了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现实性,指出“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过程中,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在社会的所有制革命完成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运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进行的审美教育,就可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伦理审美意识,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就这样,在当代与原典的对话中,张玉能找到了席勒美学思想与当代美学的契合点,肯定了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49、——论席勒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之二(下)
50、书中认为现代文明是造成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割断了人性内在的联系,由于“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上”,必然造成人性的分裂。
51、《席勒美学引论》除延续了上述特点外,还呈现出了一些崭新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