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必先苦其心志( )
3、安乐使人怠惰,导致人死亡和国家、事业的衰败。
4、 第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居富思穷,居强思弱。
5、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于”:介词,“给”;介词,表比较,“比”)
6、(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7、孟子:(前31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提出“仁政”“王道”“民贵君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9、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
10、春秋时楚国人,曾隐居海滨,后被楚庄王举以为相(令尹),楚国因此富强。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12、(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还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波斯商人坐船出海,之前没尝过坐船的苦,哭闹得让人心烦,大家百般安慰也无济于事。一位哲学家把他推入了大海,几经沉浮才拉他上船。从此,波斯商就非常安顿,有说有笑。原因何在?哲学家说,历经灭顶之灾的忧患,才知安乐的价值。
15、(2)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
16、A.本文第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17、⑵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8、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
20、殷朝武丁时代的宰相,原为泥水匠,后被殷王武丁起用。
21、 富贵福泽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求的愿望。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接受的。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人们都希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孟子却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不愿贫贱忧戚,张载却说这是“玉汝于成”,帮助你成功。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一部中国历史,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这种精神,完成了撰写《史记》的伟业。
22、理解:孟子在阐明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并指出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之后,才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23、特别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直接导引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创造的一条极重要的美学原则的形成,这就是“发愤抒情”这一美学创作原则。
24、(1)人恒过,然后能改。
2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千古警句,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都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26、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
27、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也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28、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29、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0、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31、孟子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
32、 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33、发:兴起,指被任用。畎(quǎn)亩:田地。举:选拔、任用。筑,捣土用的杵。
3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35、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36、
37、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8、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原文选段:
39、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40、第2层(故天降……其所不能):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41、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4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确语序为“于忧患生,于安乐死”)
43、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4、(4)①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②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
45、管夷吾:即管仲,家道中落时做过当时地位卑微的商人,当过士兵。辅佐公子纠,公子纠兵败被杀后因为管鲍之交,鲍叔牙举荐,管仲被齐桓公重用。
46、示例:(1)“拂”通“弼”,辅佐。(2)易:换。
47、2008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堆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48、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
49、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了解,明白。
50、《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担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5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2、 百里奚举于市(正确语序为“百里奚于市举”)
53、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乙文的主要观点: 防患于未然 。
54、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55、(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56、A B C
57、忧患:忧愁祸患。安乐:安逸享乐。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指时时警惕,才能杜绝祸患。也指仁人志士为国家、百姓的忧患而奔波劳碌,为国家、百姓的安乐而奉献生命。
58、问答题: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59、sūn孙shū叔áo敖jǔ举yú于hǎi海,
60、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6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2、但,无论面对何种处境——或者说面对上天的考验,他们的态度都是努力、坚强、忍耐,认真地对待苍天给出的试卷。错了就改,如果小心翼翼害怕犯错而不敢尝试又怎么会有改进的机会呢?
63、示例:苦其心志。我认为现在的社会虽然物质丰富,生活条件好,但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参加各种历练,多吃些苦,才会让自己有能力去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才能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64、(2018深圳中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8——30题。(9分)
65、答: 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分 。
66、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6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作议论文。这篇文章通过舜、傅说等古代圣贤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而终于大有所为的事实,说明一个人想要完成自己的天赋使命,必须经历种种挫折和考验。
68、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69、(1)代词,这,这些。(2)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70、 第要戒除享乐主义,奢侈思想,培养勤俭美德。
7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2、[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73、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4、能。(乙)文通过写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一观点,符合(甲)文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可以作为(甲)文的事实论据。
75、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李隆基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为了讨好杨玉环,把她的堂哥提拔为宰相;无心朝政,一心与杨玉环享乐;判断朝政失误,重用安禄山等奸臣,使唐朝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玄宗在长安陷落前,仓皇出逃。到马嵬坡,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玄宗缢死杨贵妃。唐玄宗最后逃到成都。
78、C.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 “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