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陈宗明.符号世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2、而事实上,粉都研究中关于元语言和虚拟空间(赛博空间)相关的探讨还有很多有趣的值得发散思考的问题,本文论述推理的部分有限,更多的是对现状的描述。希望能以本文为引,让更多人了解粉都文化的内涵,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非主流语言符号)。
3、(5)陈帅,林滨.论消费文化视域下个体身份认同的异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5):76-
4、当粉丝完成了粉群内部的身份构建,就会有下一步的粉圈政治诉求,包括了在粉圈内的话语权、选举权等。回到接张起灵回家的活动中,如果你参与了,那么你就有了阐释这场活动的权力,或者说你有了进一步生产内容的能力。粉圈内的内容生产力大多数时候与粉圈内的地位成正相关。
5、汉字是自从大汶口文化产生以来出现,直至至今已有6300年历史的文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也是寿命最长的文字。因此对于汉字的寿命,是毋庸置疑的,汉字本来就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设计。而自从互联网诞生、“非主流”文字出现以来,文字的意义就开始发生了变化。源于躲避父母监管的“非主流”文字,能够表达感情的符号,形色生动的文字组合……都在不断扩大着文字的作用范围。
6、(11)庄美英.模因工程——如何打造强势的广告语言模因(J).外语学刊,200(1):1
7、渴望获得流量的媒体,希望制造出第二个爆款李文亮
8、而在这个情况下,又来一篇“李文亮”,又把当时把“警报列为谣言、把专业人士视作造谣者”的官僚政府拉出来一顿骂,实在是不合时宜。
9、前文中将粉丝、偶像和“大粉”比成了一种宗教关系。虽然不太恰当,但是或许可以方便人们理解这种解释权在粉圈中有多么重要:
10、火星探测有多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总共实施了46次火星探测项目,但成功率只有43%左右。
11、在文中一开始提出的越前龙马粉丝抗议事件如果在这样一个框架下思考,他们的行为逻辑是极容易被读解的——这种抗议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收编后的抵抗。将读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权力博弈的话,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著名推理小说家柯南·道尔也在让他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殒身瀑布之后,迫于来自读者的压力,使角色重新回归。
12、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与印刷媒介中的语言符号,规范的现代汉语相比,出现了很多新现象。“非主流”文字作为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符号之展现出了与现代汉语巨大的差异。年轻人们推陈出新的玩弄着网络文字,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下面将列举出11例“非主流”文字实例,并逐一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由于众多例子摘自网络,无法对出处进行一一核实确认,因而在此将不做出处具体考究。
13、纵观网络,“非主流”文字的作者并不是什么语言学家,也不是专职设计师,而是一个偌大的匿名群体——网络中的年轻人。正如报导中采访的学生小光(化名),他说:“造怪字的办法就是搜遍输入法,找一个看上去很酷的同音字”;小光还承认,这些字看起来、写起来都麻烦,不过很好玩。“我们让这些很少用的中国字重见天日了,它们本来设计出来就是有意义的。”尽管社会反对人士称“这是对汉字的侮辱”,讨伐声音不断,但“非主流”文字如今还是好端端的“生存”下来了,并且至今仍在互联网上使用着,甚至成为了90年代出生群体的“主要交流语言”。为何这些平凡的网民,却创造出了一种生命力如此强盛的网络字体呢?
14、(5)(21)和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6):54~
15、(12)郑庆君.流行语“被××”现象及其语用成因(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
16、上述只是用一种尽量简单的形式展现粉丝在塑造个体角色的时候,进行的人物选择,现实生活中这种问答很少会直接出现,但是人们会通过微博内容、同人创作、应援活动等形式来明确自己在粉群结构中的身份。
17、但屡遭查封的文章为他们开辟了一个新思路,用不同的、可以躲避404的方式去创新这篇文章的形式,只要是用户没有见过的,即使他们已经熟知了全文内容,他们还是会乐衷于点开,贡献流量。
18、出处:互联网http://www.pcpop.com/doc/0/330/3302shtml
19、多元文化是多民族社会用以管理文化多元性的公共政策,它采取官方手段在国家内部强制推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网络现象(也指相关人群),通常拼音首字母简写为“FZL”,亦即“非主流”。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喜欢嘟嘴,用很深的腮红,努力睁开像青蛙一样的眼睛。社会上给这类人群冠以“非主流”(Non-mainstream)的称号,这类人群拥有他们独特的服装、语言、文字、音乐、图案等(见图1),甚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非主流”文化。
20、“非主流”文字的产生是一种设计行为,是一种再创造行为。我们在本论文第三章第一节已经有所论述。我想就杉浦先生对于设计的定义,针对“非主流”文字做出我对本论文的结论,即“非主流”文字的生命力所在及其未来发展。
21、(3)劲松,麒可.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0,(11):13~
22、我们被社会所接纳的过程当中,自己也在对自己进行着某种“规训”——商业广告中那种对未来的模糊期待、在小圈子中宣扬的所谓共同信条、甚至于“沙雕星人”的身份,都开始让想象被塑形、无处不在。
23、“非主流”文化作为多元文化之主要通过互联网传播,传播手法是通过它独特的文字系统——“非主流”文字。“非主流”文字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风靡全国的网络语言,是因为它在当今青少年的网络交流中的不可替代性。而这种不可替代性又是通过互联网的特性去大力推动所形成的。“无线电广播问世38年后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诞生13年后拥有同样数量的观众,而互联网从1993年对公众开放到拥有同样数量的用户只用了4年时间。”互联网的特性之一就是传播速度极快,随着信息化建设推进“三个工程”以来,中国的互联网普及速度更上一层楼。我们知道,网络交流的主要软件是MSN、Email、OICQ、腾讯QQ等等,而这类交流软件的表达方式大多是以文字输入为主。在“非主流”文字还没出现之前,在美国、香港的一些地方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缩略的字、词、句。即使用英文及英文简写,如出现在美国MSN上的BTW——顺带一提(Bytheway);出现在中国大陆的MM——妹妹(Meimei),BF——男朋友(Boyfriend)等等。这类简写文字的出现是在网络中进行交流的人们顺应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之快所孕育的。“方便”成为大多数年轻人在以打字为主要交流方式的互联网中所追求的第一目标。
24、首先,“非主流”文字不能够一眼读懂,因而可以说它的设计出发点之一是标榜与汉字的简体字、繁体字的区别,使得与“90后”相比年龄较大的,特别是中年人群体无法阅读或根本无法读懂。其次,“非主流”文字的组合使用了大量的繁体字、简体字、数字、英语、日语甚至外来语,古代汉字等,对传统的文字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繁体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形成的,而简体字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更好的普及,面向国际社会而演变出来的简化型字体。而“非主流”文字则是结合了多种文字、符号演变出来的组合文字,与传统文字截然不同的是,字与字之间组合的目的不是为了方便阅读,也不是为了普及或面向国际社会,而是为了增加阅读难度。另外,因为使用者大都为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人,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监管严厉,更能够进一步推测“非主流”文字或许是为了躲避某些压力而设计出来的。最后,结合用户的特性(年轻)和“非主流”文字字体的特性(阅读困难)分析,这类文字的设计出发点是标新立异,是青少年为了标榜个性、展现与众不同的面貌而自行设计的文字。
25、事实证明,“非主流”文字的确走进了我们的社会,虽然社会人士大都对它不予认可,但它的的确确是以特有的创新面貌,走进了我们的网络生活,QQ签名。只有历经了唇枪舌剑的攻击后,“非主流”文字的生命力方显强盛。
26、德国哲学家卡西尔(Cassirer)指出:“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是自然宇宙与符号宇宙的一个中介”。(18)根据卡西尔的观点,人类在运用符号去认知世界,人类同时又运用语言去记录和传承认知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由此可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19)简而言之,语言就是符号,是人类的专属,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动物界的符号应该解释为记号,它只表示动物界的生存现象,但人类的语言则肩负着社会中的文化传递现象的作用。网络流行语则可以理解为语言在虚拟空间中被固化的特殊字符,这些特殊字符伴随的网络和社会的发展,在新的社会环境和语用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同时肩负着新的作用。
27、当现实世界与影像世界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个体的生活就这样被赋予了形状和意义。在自由选择的伪装之下,人们通过引诱和引导而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把这种由传媒构建起来的虚幻的、由幻觉维持的虚假现实带入到日常生活中时,我们的生活就被图像化、象征化了。
28、线上的沟通交流,往往是只见头像而不见真容,如同化装舞会,众人无不是戴着面具起舞。
29、于传媒君而言,它是社会互动,快节奏生活的必然趋势,是对表达媒介的拓宽,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交的增多而出现的一种符号文化。
30、这篇文章问世后并不顺利,经常是发出第二天就被40后来是只要带有相关敏感字眼的标题文章根本无法发布。但每年因为各种原因被删的文章不计其数,但常规的反向排版、竖版、换标题等方式都失效后,这篇文章开始创新文章的内容,用拼音、火星文、表情符号开始了新一轮传播。
31、(3)挖掘古代汉语,篡改意思古作今用,使用一些汉语字典里的部首、偏旁或极少使用的生僻字对规范简体字作替代;
32、“非主流”文字的设计起源现在几乎无法考究。这种类似乱码的字体在09年也被人戏称为“火星文”。是在“互联网普及后,大量年轻族群成为了忠实网友,火星文于是作为一种网络次文化出现。火星文的使用族群多为使用网络频度最高的青少年群体,他们利用MSN等聊天工具和BBS将火星文传播并迅速流行。青少年的同龄认同心理,游戏心理,标榜自我的个性使得火星文得以流行。”尽管它的起源已无从考究,但是从大量的例子分析,仍可推测出“非主流”文字设计的出发点:
33、点击图片阅读|年轻人的“刷酸自由”,烂脸还是换脸?
34、(2)王长潇,刘瑞网络视频分享中的“自我呈现”——基于戈夫曼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的观察与思考(J).当代传播,2013(03):10-12+
35、人类文化的发展是星光璀璨、百家争鸣的,“非主流”文字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衍盖了文字的五感复合作用中的三感(眼、耳、手,分别为字体在电脑的显示,网络媒体的发声,手的活动),更重要的是正如杉浦先生所说,“总之文字必须能承载作者和读者的声息,传达生命力,而不是简单的符号而已”。“非主流”文字彰显着使用者标新立异的性格,“承载作者的气息”,并且在同龄人间传达着不朽的生命力,反传统汉字其道而行之,脱离了传统法则、简单符号的拘束,造字新奇,感情充沛,朝气洋溢于宇宙之间。
36、这位网友的头像合不合适,自然是见仁见智,不过这一“头像不自由”的哀叹,引发了不少网友共鸣:“多不文静”、“看不懂”、“人家看了还以为你是个男的/女的”、“你拿这个头像咋对接工作”......师傅别念了别念了,我换还不行吗?!
37、通俗一点讲,没有哪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粉群关系会如上图的模型中那般单纯,在粉丝与粉丝缔结的二级关系中,时刻存在着斗争和融合。《我的英雄学院》汉化组终止汉化事件就可以表明,粉丝群体内部存在着结构之外难以读解的复杂关系。
38、“70码”的流行源自浙江富二代在闹市飙车撞死行人这一事件。因为事态的极度敏感而广泛引起社会关注,成为当年的年度流行热词。虽然事件早已远去,但“70码”已跃然成为一个鲜明的特定符号深深地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70码”并不简单地遥指车速,实则代表的是公众对官方公布的测定超速结果的不信任以及对执法不透明这一不公平现象的控诉。“70码”逐渐抽象成为公众对官方公信力缺失这一现象的专有名词和特定符号。套用奥格登和理查兹的语义三角图示,以上流行语可以图解为图2和图
39、组合关系,又称为“句段关系(联想关系)”。话语中的各个词连接在一起,结成以语言的线条性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它们之间结成的关系,叫做“句段关系”。组合关系体现在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各个方面。
40、汉语语音、词汇等多方面的组合不是随意的,要受到限制。比如在词汇上,词与词的组合受到搭配习惯、语用等方面的制约,如“吹哨子“”发哨子“符合阅读习惯,而”咬哨子”则不符合阅读习惯。
41、时下广为流传的网络流行语往往是伴随着被网友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而普及流传。“‘蒜’你狠”、“‘豆’你玩”最初发端于网络,是广大网友对于2010年末通货膨胀从内心深处爆发出的反抗以及无奈的感叹。从修辞的角度看,后一短语使用了拟人的技巧,并且通过谐音的手段来表达老百姓在物价飞涨面前的唏嘘无奈。大蒜和绿豆是不会有施动行为的,但在通货膨胀这个可怕的幕后推手作用下却展现出令人咂舌的威力。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网友只能拿起语言这一武器进行精神层面的反击,宣泄自己的无奈和愤懑。物价的扶摇直上关乎国计民生,能够引起网友的深刻共鸣。此时网络流行语在语音方面的朗朗上口以及一语双关的巧妙运用为此类流行语广泛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此时,强势模因便彰显其顽强的生命力,网友中随即又流传了诸如“姜你军”、“糖太宗”等衍生流行语。这类表达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凭借准确表达词语的语用含义无形中助推了流行语向强势模因成功转变,同时又在流行之后加速了其特有的“言外之意”的传播。
42、来源:学人scholar,2020年3月11日
43、以越前龙马Fans俱乐部为首的越前龙马四家粉丝站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不再承认《新网球王子》中的越前龙马形象,同时,也发表了不再组织任何对《新网球王子》相关的应援活动等形式的抗议声明。
44、(4)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02~10
45、对这篇一直被404的文章采用不同手段进行形式创新,正是网络语言符号的一个典型表现。
46、(内容)游戏是类dota手游,游戏中的玩法以竞技对战为主,玩家之间进行1V3V5V5等多种方式的PVP对战,还可以参加游戏的冒险模式,进行PVE的闯关模式,在满足条件后可以参加游戏的年度 排位赛等。
47、头像的本质,是人们对自我理想状态的期待、对未来生活的设想的图景化、符号化表达:
48、与汉字相比,“非主流”文字没有完全继承汉字的简体繁体,而是融合了众多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的影响,它是一种时代变迁的产物。因此,“非主流”文字是一种设计,但它不是一种“使无生命体得到生命”的设计,因为汉字本来就具有生命,准确的说,它是一种“使生命体获得更强生命”的设计。
49、王海英.索绪尔语言理论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J)
50、二次元偶像因其虚拟性,大大降低了粉丝群体的需要担负的责任。在义务下降的同时,粉丝权力前所未有的膨胀。然而如果说三次元偶像的粉丝的权力边界是法律、公序良俗、偶像本身的意愿所围成的栅栏的话。二次元偶像则基本不具备为自己代言和申辩的能力。即便是他的创作者在粉圈的语境中,也并不能够等同于偶像本身。
51、随着初期的网络语言在网友中流行、传播以至于日渐泛滥,网络语言已悄然完成从昔日的非主流向主流的华丽转身。网络流行语日益被主流传播媒体以及公众所认可和接受。最重要的例证便是近几年流行的“被××”、“楼脆脆”、“范跑跑”、“两桶油”、“‘蒜’你狠”、“‘豆’你玩”、“我爸是李刚”、“我女儿是彭帅”、“打酱油”、“鸭梨很大”及“给力”和“不给力”,以及近期的“高铁体”,这些代表着广大网民感情色彩的流行语见诸《人民日报》、《新周刊》和《华尔街时报》等主流中外媒体的报道之中,并引起广泛重视。同时,伴随着个人空间、微博等新兴的信息发布平台的普及,网络流行语与大众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并且“自然而然”、“责无旁贷”地成为网友发表对时下流行的文化及社会现象评论的工具。因此现如今的网络流行语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猎奇或满足身份认同的早期层面,而是更多地肩负着网友对于社会问题批判、监督等功效于一体的言论工具。
52、例如我们熟悉的哔哩哔哩,在运营初期有较高的准入门槛,成为主流视频网站中被标出的一部分。包括其所代表的的早期弹幕文化都是标出性鲜明的产物。然而众所周知,弹幕目前对于大众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尽管以弹幕为载体的内容生产距离其最初的生产品质已大幅下降,但弹幕这种形式的标出性符号不可避免的已经消失了。
53、(2)简体字、繁体字、现代汉字、古代汉字、拼音、英语、日文、数字和符号自由搭配,混合使用,组合的灵活性极高;
54、随着情感社群的发展,人员的壮大,粉群内部的权力关系也会更加复杂。同样是爱,谁能够在这个群体内部掌握话语权,他们的“领袖地位”又如何确立呢?下文将围绕奇观/表演范式尝试解答上述问题。
55、“非主流”文字历来有之,在互联网时代更是成为一股文化潮流。本文作者认为互联网时代“非主流”文字的兴起,某种程度上是年轻人躲避父母严密监管,自发“设计”并使用,且具有难以阅读、一定保密的作用。而著名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更是认为,这是一种意趣,一种造反,一种难能可贵的自发创造行动。在主流之外,“非主流”文字顽强生长,蔓延流淌,建构着自己的话语体系,虽看似“无用”,但在主流文字传递信息受阻时,却可“接棒”成为另一种传递方式。此亦昨日之“无用”,今日之“有用”乎?
56、英国学者奥格登(Ogden)和理查兹(Richards)在1923年出版的语义学重要著作《意义的意义》(TheMeaningofMeaning)中提出了语义三角论。该理论是指符号、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它强调语言符号是对事物的指代,指称过程就是符号、意义和事物发生关系的过程。(16)这一过程可以用图1来表达。符号学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它已被公认为是跨学科、跨领域的解释和认知社会现象的方法论。符号可以作为解释语言发展与进步的工具,符号是语言的本质,而语言则是符号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艾柯认为,“语言是人类创造的最有力的符号工具,由于语言学的地位比其他符号系统更为确定,符号学在许多方面依靠语言学概念”。(17)
57、需要指出的是,单一的观点、理念或只言片语的信息并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模因。模因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必须能够被复制和传播,模因的这一特点和遗传学中的基因(Gene)以及克隆(Clone)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模因论中,模因往往被描述为“病毒”(Viruses),它可以感染(Infect)受众的大脑或者传染到其他受众的大脑中,而一个人一旦被这种“病毒”所感染,它们就会寄生(Parasitize)在他的头脑中,在往后的岁月里,这种“病毒”会传播给其他人或下一代。这种病毒会改变被传染者的行为,并同时也引起他们着力去宣扬这种行为模式。(7)
58、以上所举的四个例子,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都与“非主流”文字的创作动机、表现形式、呈现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跟着社会舆论对这群年轻人的创造思维一棒子打死的话,实在是一种损失,一种愚昧,事实证明这是不允许的,也是不可能的。
59、图12:《七情六欲系列》;出处:黎少设计,基于“酒”字所做的文字设计.20012
60、3网络流行语的“言外之意”:流行语暗含的力量
61、这一范式将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极为二元的方式呈现了出来,然而,你是否也感到这种范式在解读的过程中,将什么重要的信息含混的忽略掉了呢?
62、作为表征符号的一种,图像所传达的信息、预设、取向、态度,有些时候甚至可以取代语言符号的作用。
63、通过内容(段子、表情包、前线照片、REPO、同人作品、资源整理、内幕消息、cosplay等)生产,可以逐步吸引粉群内部的一些人与自己建立5级的关系(如下图),一定程度上与自己的偶像共用部分粉丝资源,成为所谓的“大粉”。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偶像是神明,粉丝是信徒,那么这些所谓的“大粉”就是传教士。
64、但是,在认识到网络语言的积极因素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重新拾起一个老生常谈的论调,那就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可以滋生和传播暴力,网络同样可以成为“语言暴力”的温床。网络语言受社会阶级、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要小于其他语言变体。网络语言的言语社区(SpeechCommunity)往往相对宽广和开放。网友在网络中的发言大多数情况下不受法律的约束,至多只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这恰恰对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语言暴力”同时也是言语失范行为在网络中的体现。网络语言是特殊的符号,通过模因机制传播。模因与符号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但当模因被使用者用于从事不正当的言语攻击时,模因的催化剂作用以及符号的负面效力便会不可估量地被放大。当网络流行语所折射出的社会种种不公不能得到妥善处理时,“言外之意”就有可能会对重大社会问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会导致语言对社会交际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语言中模因的力量一旦得到认识,就需要有相应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来引导,从外部来抑制恶意模因的自我复制,从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21)模因并无好坏正邪之分,它只是在不断模仿并复制它所承载的信息的工具载体而已,但网络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因却会随着使用者的人为意志转变而产生优劣之别。网络语言这一社会语言变体的性质是可以被人为地决定的。换句话说,网络语言的使用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规约性。任何违反或对公众正确意识的冲击应该被规约为文化禁忌并加以规范和管理。
65、从动物到人类,任何生存在地球上的物种都离不开交流。正因为交流,才使得物种得以生存和发展。作为地球上高等生物的人类,离不开他们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文字。
66、民众愤怒和叛逆情绪的发泄,追求规则内的反叛
67、《社会学原理》中对人类信息交流的发展进行了叙述:“人类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总是不断地创造和使用各种媒介。信息革命也正是通过改变社会的传播结构而催生出一个新的时代”
68、出处:互联网http://www.qq-xia-zai.cn/qq-xia-zai/10html
69、ˉ。ˉ为一个做“喔”表情的人,﹎!解读为一个人汗流而下的无奈表情,符号表示感情变化,即表情文字(EmotionalCharacters);
70、试想一个不婚主义者到了新公司,用萌娃头像被认为是已婚已育,这岂不是很悲伤?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被迫换掉头像,是为了适应新的社交环境,不至于被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