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2、(典故出处)语出《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3、笔者从事专业研究三国历史文化四十余年,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以及其他史料中发现和搜集了不少东汉末年与三国鼎立时期所出现的成语典故,为此,笔者与侯素柏合作编著了《三国成语典故》图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工具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全国发行,在这其中,产生于汉中定军山下的三国成语典故就有三十个,它们是:
4、五内如焚(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5、对酒当歌(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6、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现在用来表述以出色的辩才使众人折服。
7、舌战群儒 ( shé zhàn qún rú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8、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平定汉中后,诸葛亮(181—234年)等众将领劝刘备进位汉中王,刘备不肯,众将公推诸葛亮劝刘备说:“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深思之。”于是,刘备在沔阳设坛场(今陕西勉县城东二公里旧州铺),“群臣陪位,御王冠,遂立为汉中王。”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10、(典故释意)今比喻知道情况而不愿反映或检举。
11、作奸犯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2、先礼后兵: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13、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14、望梅止渴三国演义中的成语篇3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15、督邮捡回一条命,却上告定州太守,太守下命追捕刘关张三人。全国各地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朝廷。各地来的奏折都被十常侍藏了起来,稍有反对十常侍的官员都被陷害,自此没有人敢再向皇帝进言。何进趁势命令袁绍;领五千御林军在灵帝的棺柩前,立刘辩为太子。但董太后不乐意,后来听了十常侍的建议,亲自主持朝政,封刘协为陈留王,封峒中为骠骑将军。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8、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19、敝帚千金(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20、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21、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22、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23、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4、欲擒故纵: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5、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6、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27、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28、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29、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闻夏侯渊被杀,汉中失利,急亲率大军赴汉中与刘备决战,此时,正遇其子曹彰引军相救。曹彰,字子文,曹丕的同母之弟,少善射骑,臂力过人,能与野兽格斗,但不喜读书。因此,曹操当时告诫曹彰说:“你不读书而好弓马,此匹夫之勇,将来怎能显贵?”曹彰回答说:“大丈夫应当学卫青、霍去病(皆汉武帝时大将,曾北击凶奴,屡获大胜),立功沙场,长驱十万之众,纵横天下,怎能去作博士。”(汉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官员)曹操又问曹彰志向时,曹彰答说:“好为将。”曹操问“怎样为将?”曹彰回答说:“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听后大笑。身先士卒:将帅亲自带头作战,走在士兵的前面。
30、如入无人之境(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31、(典故释意)今形容领导带头,处处干在前面。
32、不知所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33、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34、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35、不容偏废(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36、[成语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37、(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章节。
38、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39、危急存亡之秋(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0、坐视不救: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
41、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42、尽管“空城计”这个故事完全属于虚构,当时在街亭与马谡交战的是张郃,根本不是司马懿,司马懿当时还在镇守宛城(今天河南省南阳市),西城在今天的安康市,地理位置也是南辕北辙。但是,《三国演义》为赞美诸葛亮智慧,将失街亭的史事连贯而绘形绘色地描写,使虚构的“空城计”故事妙笔生花,逻辑性强,故世人皆信以为真,妇孺皆知,便流传千古。在《三国演义》的传播影响下,自古至今,不少人认为,“空城计”就发生在今天的勉县的阳平关。
4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4、(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武侯弹琴退仲达”章节。
45、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46、名不虚传(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47、出类拔萃: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即超出群体的才干。
48、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4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50、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1、最后授予了刘备一个小小的县尉。刘备遣散了兵马,带着关羽和张飞来到安喜县就任。朝廷的督邮来到安喜县对因为军功受赏的人进行筛选淘汰,督邮作威作福,还要陷害刘备,张飞和关羽都觉得继续呆在这里不值当,于是刘备将官印还给督邮,就此告别。
5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53、草船借箭 诸葛亮算定三日后长江水面上有大雾,因此敢于让鲁肃带着扎成草人的船只,到曹营水寨旁边擂鼓呐喊。
54、勿怠勿忘: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55、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56、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57、[成语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58、同符合契(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59、一臂之力(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60、(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章节。
61、(典故释意)今形容缺乏锻炼经历的富贵人家子弟。
62、三顾茅庐:本指刘备三次亲临诸葛亮所住的茅庐去邀请诸葛亮为之效力。现在用来比喻真心实意地一再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