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宝十二年(753),高适五十岁,受田梁丘荐举,至哥舒翰陇右节度镇作左骁卫兵曹,充掌书记,颇受名将哥舒翰的赏识。
2、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3、这是高适《燕歌行》中最著名的两句。广大士兵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可将帅们却不恤士卒,仍纵情享乐。将、兵苦乐如此不均,多么鲜明的对比!
4、那年中秋节,他在别业附近的淇水卫地送别了好友魏并写诗《送魏八》记录此事,送别时还讲义气、关心地告诫他,若无知己,不要明珠暗投。
5、他信任李白大哥和杜甫弟弟,引为知己。经常给他们写信,交流新诗,互相鼓劲。
6、如果我们再来看看晚唐诗人此类题材的诗,就是伤感多了。陈陶《陇西行》写道:
7、另外,我还有一个猜测。高适提到李广,可能也在感慨他自己。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三十九岁高适的仍未有一官半职。提到李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适也有“李广难封”这一层的感慨了。
8、唐朝很多的诗人都描写过思乡之作,但是在那些诗歌中,没有高适的这种平缓的语调,而且也正是这种看似非常平缓的语调,却是使得这首诗,越发的更为令人伤感。
9、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擢谏议大夫。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
10、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
11、就这样高适在淇水隐居交友生活了几年。之后,他返回了宋州宋城。返回途中曾收到从塞外回来的人写的诗《燕歌行》,他读后感慨大唐边疆战守情况,也写了一首《燕歌行》,从此,他的诗名流传越来越广。
12、公元704年,高适出生,出身“渤海高氏”。他的家族也是官宦世家。
13、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14、天宝年间,凡是干谒入朝为官的人都很注重文词。高适已经超过50岁,时间褪去岁月的浮躁,静下心来留心于诗歌;诗歌整体风格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以质取胜,几乎每创作一篇,便成为千古绝唱。宋州刺史张九皋深以为高适是一位奇才,举荐他以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让高适做汴州封丘县尉,高适必以为然,辞去职位,游离河西地区,当时河西度使哥舒翰见到他,知他天赋异禀,便让他当左骁卫兵曹,在哥舒翰幕府中掌书记,曾跟随哥舒翰面圣,哥舒翰在玄宗面前把高适夸得无所不能。
15、在《旧唐书》的记载里,这篇文字被认为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为了自己的家乡,想必高适在写这封信时是用尽了自己所有的文学技巧,说尽了好坏和情理。
16、后八句倾诉胸中不平,并以“我”与“君”的对比扣合诗题。诗写悲愁,却毫不消沉,而是峰峦迭起、波澜层生,充满激昂顿挫之势与强烈的情感力度,构成贤人失志主题在开元盛世中的典型表现。
17、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⑵,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⑶。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⑷。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⑸,李公效节。适忝斯人之旧⑹,因赋是诗。
18、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13酬司空璲少府高适飘飖未得意,感激与谁论。
19、卷211_3「塞上」高适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20、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感情深挚,现实性较强。诗风雄健有力,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蓬勃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21、唐朝诗人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也正是由于那个伟大的时代,当时无论是在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那都是世界一流,另外当时的长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那些诗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自然充满了自信,为此在文化上也是高度自信,同时也高度自觉;那么他们的这种自信,也是令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显得与众不同,尤其是当时的边塞诗人,他们表现出了一腔爱国热情,可谓是心怀天下,从而也有一种远大的人生志向。
22、2塞上高适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23、发刃于少年时的名剑,直到知命之年,铿然出鞘,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天地为之久低昂。
24、以分析《燕歌行》所蕴含的复杂情感为主线,对诗句进行艺术感知与解读。另外,在分析本诗的同时,还会适当拓展,了解一些其他的边塞诗。
25、换作李白或杜甫那样的官场小白,恐怕早就被对手整死了。
26、安史之乱,朝廷召哥舒翰讨伐叛贼,高适被升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哥舒翰战争失利,高适从骆谷向西逃走,奔赴玄宗所在的地方,向唐玄宗慷慨陈词地分析潼关一战失败的原因,唐玄宗十分赞赏他,升为侍御史。同年八月,玄宗下诏命高适出任谏议大夫,义薄云天的高适,敢于直言,权贵佞臣,都敬而远之。
27、高适此诗虽为乐府旧题,却通过对浴血沙场的勇士形象的塑造,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开篇四句写跨马从戎,次八句写战阵的壮阔,后八句写安边定远的壮志,人物的生动形象与精神状态跃然纸上。
28、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别董大二首》唐代: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9、在长安蹉跎一年时光后,高适东去梁宋,自此时起,直到开元十九年,他一直客居宋州,以躬耕渔钓为生。
30、李广不但武艺高强,还是一位深得属下爱戴的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
31、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32、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