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弗洛伊德简介(短句51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7-01 11:59:42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弗洛伊德简介(短句51句精选)

弗洛伊德简介

1、“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海明威以精通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冰山”理论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集中的体现。他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就是根据“冰山”原理来创作他的作品,形成他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他的作品的文体与结构上。

2、说明一下,诗句中的夏姆斯是鲁米的同性恋人,灵魂伴侣。(弗洛伊德简介)。

3、三大流派分别应对潜意识、行为和自我完善三个层面的治疗与心理发展,恰巧相互支撑和相互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大体系。

4、所谓客体关系心理学集中研究三岁前的母子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其中的“客体”指的是早期的重要他人,特别是抚养者,与孩子建立的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深处,成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现在的心理学界,客体关系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主流,我们会在第三章“关系”中,详细介绍它。(弗洛伊德简介)。

5、当弗洛伊德再次重申力比多的性本质特征时,他与荣格展开论战,并指责对方在将力比多简单视为精神力量的同时,实则已经弃绝这个概念的内容。依据力比多在精神生活中发挥的中心角色,弗洛伊德在很长时期都坚持认为,他的力比多理论从其本质看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之上,尽管当时这门科学还并未给予他所寄期的理论支持:“既然我们不能等待另一门科学为本能理论提供最后的定论,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对心理现象的综合分析,考虑如何去阐明生物学中的这些基本问题。”

6、女儿:安娜·弗洛伊德(1895年12月3日-1982年10月9日),奥地利维也纳人,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曾担任《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主编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安娜·弗洛伊德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系统总结和扩展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心理学方面的成就包括自我心理学、对防御机制的诠释和儿童精神分析,提出了精神分析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观以及诊断图、发展线索等理论,并将儿童精神分析思想应用于教育、法律、儿科学等领域。

7、弗洛伊德首创了精神分析疗法,又称洞察力疗法,是指引导患者洞察现有症状与过去起源之间关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自由联想、梦的解释和移情技术。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强调通过对以前经验的再分析来解除压抑,是潜意识欲望化为意识并在情绪上有所领悟。

8、对此,玛格丽特•马勒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她看来,客体关系从幼儿共生自恋或初级自恋时期就开始发展,其演变进程与她所谓的“分离-个体化历程”发展相平行。此外,从精神病患儿面对离别时表现的恐慌情绪出发,她还引入了“共生性精神病”的概念。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她假设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都存在所谓的“正常共生阶段”。马勒的这些观点已被那些顺应个体心理学潮流的精神分析师们所继承,并应用于儿童和成人的精神分析治疗之中。

9、  这类型的人,既是内倾的,又是偏于直觉功能的。他们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内倾直觉型的人,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幻想,观点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荣格认为,艺术家属于内向直觉型。

10、(2)如果我们能把歇斯底里的痛苦转化为寻常的不愉快,收获就相当可观了。

11、梦的内容多是最近发生的,并且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的事。

12、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前,传统心理学除了行为主义外,都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虽然历史上也有学者论述过潜意识问题,但是真正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体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首创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传统心理学往往从外向内探索,而精神分析心理学则从内向外、从深层向表层研究。虽然精神分析理论体系有些不合理之处,但是弗洛伊德还是为心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新道路。

13、这些学者坚持认为婴儿在出生后就即刻感知到了客体的存在,并将自恋现象看作是力比多攻击本能和个体防御的主动表达,因为这时婴儿感知到客体与己分离且不同于己。因此,隶属第二个派别的精神分析学家倾向于认为,可以根据当场发生的转移关系对自恋现象加以详细解释,而且他们尤其重视对医患关系中突然出现的分离焦虑进行解释。在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中,这里要介绍梅拉尼•克莱因以及后克莱因精神分析学者赫伯特•罗森菲尔德和汉娜•塞格尔,而安德烈•格林和奥托•克恩伯格又部分继承了前两位学者的研究工作。

14、从我(指弗洛伊德本人)对自己的梦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在梦的隐意里的确包含着儿时的某些经历,而且这些经历可以把整个梦都反应出来。

15、弗里德里希·尼采(《卡门》的仰慕者)是非道德伦理学的伟大哲学家,我们总能记得尼采的杰作的标题是“道德的谱系”,不是“伦理的”:两者不可混为一谈。道德事关我和别人关系中的对等性,其最起码的规则是“你所不欲,勿施于我”;相反,伦理处理的是我和我自己的一致性,我忠实于我自己的欲望。在列宁《唯批》(MaterialismandEmpiriocriticism)1939年版的后面的空白页上,斯大林用红色铅笔写下了如下笔记:

16、199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使得精神分析学飞快地发展起来,很多热衷于研究这方面的青年学者都聚拢到弗洛伊德门下。他们共同创立了星期三心理研究小组。可是这个组织很快就瓦解了。因为荣格、阿德勒等人和弗洛伊德的理念相差很多。

17、很快,在他的帮助下,弗洛伊德医生于1882年进入维也纳全科医院。弗洛伊德在与布洛伊尔交往过程中,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布洛伊尔引导他去研究新的方法治疗歇斯底里症。比如,从布洛伊尔的病人安欧娜的病例中,他掌握了催眠和宣泄疗法。

18、在精神分析影响日盛的时候,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由于学术见解的不同,矛盾日益加深,组织开始出现分裂,主要原因是阿德勒、兰克和荣格等人均因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合而逐渐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理论和风格。

19、“教条和十字军、教阶制和恐怖的迫害,并不像那些无知的人说的,是用来压制理性的。它们恰恰是为了艰难地捍卫理性才有的。人,出于一种盲目的本能,知道如果要猛烈质疑某件事情,那么理性首当其冲。牧师免罪的特权、教皇界定权威的特权乃至宗教大法官吓人的特权——这一切都不过是围绕着某个中心权威建立起来的黑色防卫措施,那个中心权威更加不可证明,比任何东西都要超自然——那就是作为思想者的人的权威…… 一旦宗教没有了,理性也就没有了。” 

20、三大流派主要受益于美国的心理学实践,具备直接和系统的对于异常心理的治疗方案和手段。获得了更多来自精神科专业医生和组织的认可。

21、回顾历史,我们有理由认为,或许正是弗洛伊德对转移的这种构想阻碍了他去审视消极转移。其实,弗洛伊德之前就曾对积极转移和消极转移进行过描述,然而他仅将消极转移视为与积极转移发展相对的抵抗形式,这也正是缘何他认为难以将抵抗作为转移中的一方加以分析的原因。不过,基于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者们的研究工作,我们可以在整体上对转移加以考虑,并依据他们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转移进行润饰。

22、在支持非客体自恋阶段的学者中,我还要提及贝拉•格伦伯格(B.Grunberger)和海因茨•科胡特采取的观点。格伦伯格(1971)认为自恋是心理结构的真正组元,并将“自恋分析关系”看作治疗的核心动力因素。海因茨•科胡特而言(1971)则采取了精神分析治疗自恋病症的原初方法,并将那些呈现理想化转移的患者的治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回归至初级自恋状态,随后的第二个阶段则对转移进行润饰或“调理”,这时最初的心理平衡便被打破。

23、1897 年,在父亲去世后的一年,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的自我分析。进行自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自己的梦。在进行了两年的自我分析后,他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他把分析的结论写成了《梦的解析》一书并于1899年出版(出版日期写的是1900年)。该书后来被许多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然而这本书也遭到大量批评。在其一生余下的时间里,弗洛伊德一直坚持自我分析,每天工作的最后半小时被用于自我分析。

24、From1882to1885,heworkedasadoctorinViennaGeneralHospital,engagedinbrainanatomyandpathology.Thenprivatepracticetotreatmentalillness.Theconceptofpsychoanalysiswasformallyputforwardin18

25、在器质性疾病之中,我们都知道对于遭受身体器官疼痛折磨的个人,不仅对外部世界毫无兴趣,而且还会撤回在性爱对象上的投注;只有个体痊愈之后,这种投注才会重新建立。其实,睡眠与疾病作用机制类似:“在睡眠状态中,个体将力比多自恋式地回撤至自己身上,或者更确切地说,回撤至唯一的睡眠愿望之上。”

26、这儿的关键当然是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两小节诗句当中的颠倒:两者的内容在表面上看来是一样的——坐在家里、吃东西和讲述经历的愉快场景突然被横插进来的“起来!”的命令打破了;可是,在第一节里,甜美的梦被现实中的起床命令粗暴地打断了,而在第二节里,愉快的社会现实是被幻觉的(毋宁说,想象的)粗暴叫喊所打断的。这一颠倒提供了强迫重复症(Wiederholungszwang)之谜:为什么主体仍然摆脱不了野蛮的叫喊“Wstawac!”的纠缠,这一命令为什么还能够重复出现?如果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是外部现实的介入打搅了梦境,那么在第二种情况下,打破社会现实的平滑功能的,就是创伤性的“真实”(Real)。如果把弗洛伊德的第二个梦稍稍改动一下,我们很容易想象一位大屠杀的幸存者梦见自己的儿子,父亲未能把他从焚尸炉中救出,死后纠缠着他,指责他:“Vater,siehstdunichtdassichverbrenne?”(父亲,你没看见我在燃烧吗?)

27、(2)临床精神病学的层面,精神分析治疗在化学疗法和行为疗法面前很快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

28、在这里,应当注意到关键的区别:梦的无意识欲望不是移置,转译为“梦的”的“梦的潜在思想”,而是铭写在潜在思想“扭曲为”梦的外在纹理的“变形”之中的无意识欲望。在梦的工作(Traumarbeit)中有一种悖论:我们想要去除压迫我们、扰乱我们的某种思想,但我们完全意识到它,因此我们扭曲它,把它转译为梦的象形文字——然而恰恰是由于梦思的这一变形,另一个更为根本的欲望写进了梦中,而这个欲望就是无意识的和性的。

29、现实在本体论上的这种“模糊性”难道没有为我们开启一条现代主义绘画的新方法吗?所有模糊了现实主义表达之透明性的“污斑”,作为“污点”强加于画面的“污斑”,难道不恰恰表明了构成的现实之轮廓本来已经是模糊的,而我们接近了模糊的“原现实”(proto-reality)的前本体论水平吗?这里要观看者完成一次关键的转换:污斑不是阻止我们直接达及被表达之现实的障碍 ,相反,它们“比现实更真实”,破坏了现实在本体论上的连贯一致。用旧式的哲学术语说,它们的状态不是认识论的,而是本体论的。 

30、婴儿要用嘴吃东西,这是婴儿的头号需求。如果婴儿期,一个人常被饿着,那这个人长大后就容易成为一个严重的吃货。

31、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如果特别爱吃,那就可能是固着在了口欲期。

32、如果我们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这些屈打成招“不是为了任何世俗的目的”(“servednoearthlypurpose”),那么:它们被人“束之高阁,被人遗忘”,因为它们实际上的陈述对象不是这些现实的人,而是虚拟的“大他者”。可以用这个大他者来解释《苏联大百科全书》(GreatSovietEncyclopedia)在1954年贝利亚垮台之后的著名事故。百科全书的字母B下面本来包含着“贝利亚”(Beria)这个词条,一篇2页长的文章,赞颂他是伟大的苏联英雄;在他成了叛徒和间谍之后,所有的订阅者都收到了出版社寄来的信,要求他们把有关贝利亚的这页纸剪下来,寄回去;作为交换,他们迅速寄来一个2页纸的“白令海峡”(Beringpass)词条(附有照片),这样一来,只要把它插入卷中,其完整性就得到了恢复,历史就不再“开天窗”了……神秘的是:完整性(的假象)为谁而恢复?要知道,每个订阅者都知道这个猫腻(因为这是他们亲自干的)。唯一的答案当然是:为了大他者的无辜凝视。在这个意义上讲,斯大林主义在骨子里是神学;恰恰由于这个原因,斯大林主义拼命地维系合适的外观。这样的谜底使得我们摆脱了“斯大林是信徒还是犬儒?”的二难问题:这完全是个假问题,其实他两者都是。就他个人来讲,很多时候当然明白官方说辞是撒谎;因此,他是犬儒,然而他同时也忠诚于自己他捍卫“大他者”的纯洁性和真实性的努力……

33、从技术性观点来看,那些将初级自恋——也称“非对象自恋”——视为个体正常发育阶段的精神分析学者倾向于认为治疗中出现自恋现象相对而言属正常情况。因此,在解释自恋现象时,他们很少去揭示自恋性转移的冲突层面,正如弗朗西斯柯•帕拉西奥-艾帕萨所评论的。此外,我们也可以将安娜•弗洛伊德、玛格丽特•马勒、温尼克特、巴林特和科胡特归入这个派别。

34、这种退行在动物身上也有,例如猫有“踏奶”的动作,就是将它的两只前爪搭在主人身上,以一种稳定的节奏按来按去,嘴里则发出满意的“呼噜”声。

35、接下来我便发现,小蝴蝶一辈子都是个严重的吃货,比如给它喂猫罐头,它会一头扎到里面,把自己弄得脏得不行,以至于要常给她洗澡。这种情况直到几岁大后,才有好转。

36、口欲期的阶段,是一岁前,这期间婴儿的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吃东西和用嘴感知事物,都会给婴儿带来快感。

37、“更为轻松:他只需要负责那些世界的居民们需要了解的部分。比方说,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可以暂付阙如,起码在有人‘挖地三尺’之前可以这样,到那时在填补所需空白也不晚。要是最遥远的星星太模糊了,也没有人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它们,并且发现那里缺少了些什么。”

38、这个理论的重点,是在前三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人格发展程度和各种复杂心理,可以在6岁前找到各种对应。

39、这就是非道德伦理学的简明陈述;与之相反,总是遵守道德规范并担心自己罪过的弱者,代表了一种非伦理的道德,尼采的“怨恨批判”的对象。——然而,斯大林主义还有一种限制:它不是太不道德了,而是偷偷地太过于道德了,依旧依赖于一个大他者的形象。可以争议的是,对斯大林主义的恐怖最为聪明的合法化——梅洛-庞蒂(MauriceMerlau-Ponty)写于1946年的《人道主义和恐怖》(HumanismandTerror)指出——恐怖被当作博取未来的赌注而得以合法化,几乎就是帕斯卡的神学模式,怂恿我们赌上帝存在:要是今天的恐怖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光明的共产主义未来,那么结果将回过头来证明恐怖的事情不过是今天不得不做的革命行动。无独有偶,甚至一些斯大林主义分子也被迫承认(通常在私下里)大清洗的许多受害者是无辜的,他们之所以被捕被杀,是因为“d需要他们的血来巩固联盟”,想到最终胜利的未来时刻,所有的受害人就“死得其所”了 ,他们的无辜和他们为事业做出的最高牺牲将得到追认。这就是拉康在他论《伦理学》的研讨会上提到的“末日审判的视角”,这一视角在斯大林主义的关键用语中昭然若揭,那就是“客观上的犯罪”和你的行为的“客观意义”:虽然你是最忠诚的个人,有最真诚的意图,但如果你的行动为反革命力量效劳,你还是“在客观上有罪的”——当然,你的行动究竟有何“客观意义”,由d说了算。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末日审判的视角(它构成了你的行为的“客观意义”),而且看到今天的行动者已经有独一无二的能力从这一视角出发来判断今天发生的事件。

40、弗洛伊德不仅仅革新了心理学,创立了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系统,他在社会学中也是一位有很多独到的看法。

41、当前,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技术的观点来看,精神分析学家们对自恋的看法依然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他们所采取的治疗手段也有所不同。在我看来,要对援用不同术语体系和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所有流派进行详细归纳也并非毫无可能。不过,根据他们对自恋概念的使用来看,我们认为在精神分析师中存在两种主要的派别。一方面,有些精神分析师继续沿用弗洛伊德初级自恋的构想,认为存在生命之初的状态,其中儿童还尚未认识客体;对他们而言,这属于儿童的正常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其他精神分析师则认为,个体在生命之初就与客体建立了关系,这些学者属于克莱因学派;对他们而言,儿童不存在弗洛伊德所谓的原初自恋阶段,而存在多个自恋“状态”。在对自恋病症进行分析治疗时,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就必然会导致不同的技术方法。

42、这是一个“危险”的作业,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作业。

43、温尼克特(1955—1956)同样认为原初认同在生命之初起支配作用,且认为儿童相信自己与母亲互为一体。不过,温尼克特却很少使用“初级自恋”的概念。在这个阶段,婴儿幻想自己创造了客体,而母亲则维持了这种幻觉的存在,直至最后儿童才有能力抛弃这种幻觉。在个体心理发育不良的情况中,人们会发现不少与“原始情感发展”有关的病症。对这些患者而言,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就是要让他们回归到儿童情感依附早期,其中分析对象和周围环境将营造出初级自恋场景,而“真正的自己”由此得以发展。对巴林特(1952)而言,有些分析对象会表现出身体接触需求,这其实与个体回归至“原初客体爱恋”的需求相符合,且后者在他看来等同于回归到了初级自恋:精神分析程序使患者回归至某个情景之中,可谓“退步中的进步”。

44、近年来,有了新一波的胜利欢呼,说精神分析如何如何死了:随着脑科学的新进展,它最终被遣送到它早就该去的地方——探索潜藏意义的前科学的、蒙昧主义的杂物间,与宗教忏悔和圆梦者为伍。如ToddDufresne所言,人类思想史上没有比它的本质主义更大谬不然的人物了——也许有人会加一句,“马克思除外”。不出所料,继臭名昭著的《共产主义黑名单》(TheBlackBookofCommunism)罗列共产主义罪状之后,2005年出版的《精神分析黑名单》(CatherineMeyer,Lelivrenoirdelapsychanalyse)罗列了精神分析的所有理论错误和临床骗局。通过这种否定的方式,至少能够让大家看到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之间牢不可破的深刻联系。

45、然而,在形成自我理想之后,个体会不断考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无疑就造成个体对自我要求过高。为此,弗洛伊德假定,这个角色由“道德良心”来扮演,且他还经常将其描述为压抑的来源:“如果我们发现一种特殊的心理结构,它负责确保个体实现来自理想自我的自恋性满足,且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不停地观察真实自我并与理想自我做对比,我们对此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在他看来,对自我要求过高的情况不仅会在病态形式中出现,如在观察狂热状态中那些假想有人揣测自己想法或监视自己行动的病患,它同样也出现在正常个体之中,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都可以发现“这种观察、认识并批判我们意图的力量”。这种道德良心的形成,它首先受父母对孩子批评的影响,后来又受教育的影响,且最终还扩大至整个社会。而且,他在1900年所描述的“梦的稽查”也是塑造良心的影响因素之一。除个人层面之外,自我理想也同样具有社会层面,它同样是一个家庭、一个集体或一个民族共同的理想;对于这个主题,弗洛伊德后来在研究群体心理学机制时还深入进行了探讨。

46、我认为很有必要对赫伯特•罗森菲尔德的主要贡献做个简短评述,因为他对自恋性转移的分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罗森菲尔德认为,弗洛伊德所描述的个体在感知客体之前所经历的初级自恋现象更应该看作是真实客体关系的原始类型。在他看来,自恋建立在“自己”的全能性和理想化之上,而后者又通过理想化客体的内射与投射性认同获得。这种对理想化客体的认同就导致主体否认了自我与客体之间的区别和界限。他还说这也正是缘何“在自恋型对象关系中,个体基于自己与客体分离认识之上的防御发挥着决定作用。此外,罗森菲尔德也同样认为嫉妒在自恋现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生本能与死本能冲突的启发之下,他继续深入研究,并于1971年区分了力比多自恋和毁灭性自恋的概念。他认为当个体放弃对客体的自恋态度之后,仇恨和愤怒在所难免,因为当患者发现外部世界的客体拥有特定品质时,他会感觉自己受到了羞辱。当我们去分析患者内心的怨恨时,就会发现他们已经克服自己的敌对转移:“患者会逐渐意识到,分析师对他来说是外部世界中值得珍惜的个人。”然而,当毁灭性自恋占据主导之后,嫉妒就会出现,个体于是希望捣毁分析过程,并企图袭击分析师,因为这时医师所代表的客体就真正成为了鲜活、美好事物的来源。在罗森菲尔德看来,不论自恋中的毁灭力量如何强大,在临床中都应该找到它所依赖的力比多途径,以削弱个体仇恨和嫉妒的影响,从而使患者建立起良性的对象关系。期间,患者会在自恋位点(其中客体被否认)和对象关系位点(其中客体被感知)之间不断摆动,在对此加以详细分析之后,我们相信最终可以达到上述治疗目标。

47、  由于荣格的性格类型的划分是根据他的里比多学说,而里比多是本能的力量,所以这一理论忽视了人格的社会性,并且带有神秘色彩。另外,荣格提出的8种机能类型,并不是从实际中归纳出来的,而是用数学的综合方法凭主观演绎出来的,各种类型之间界限不清,几种类型的特征也说不清楚。不过,他对内倾型和外倾型论述部分内容是符合实际的,这种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为这种简单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现在已有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维度),心理学家编制了测量内外倾的量表,在EPQ和MMPI等量表中也都包含有内外倾分量表。近年来,心理学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内倾性与外倾性具有复杂的结构,它们由许多特质构成。

48、在心理学的类型论中,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最为著名。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就已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

49、这就是拉康在强调弗洛伊德的死亡驱力和所谓“涅槃原则”之间区别时的用意所在。根据所谓“涅槃原则”,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倾向于最低的张力水平,最终朝向了死亡。但实际上,“空无”(虚空,什么内容物都没有)并不等于最低的能量水平,两者是矛盾的;坚持“有”反而要比坚守“无”(即最低的张力水平,或者说是消解了一切秩序的虚空)更“便宜”(消耗的系统能量更少)。这一差距构成了死亡驱力(即这种驱力本身,因为“任何驱力其实都是死亡驱力”):它与涅槃原则(消解一切生命张力的追求,回到原始空无的渴望)毫无共同之处 ,死亡驱力是超越和反对涅槃原则的一种张力。 换言之,涅槃原则并不是对立于快乐原则的,而是快乐原则的最高和最激进的表达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死亡驱力代表了它的对立面,代表了“未死”的方面,即一种超越(生物)死亡的灵魂生活。

50、20世纪20年代末期,不少精神分析学家指出,被弗洛伊德归入“自恋性神经症”的病患也无可争议地表现出了转移现象,这与弗洛伊德所持的观点完全相反。这些学者当中有鲁丝•麦克-布伦斯威克(R.Mack-Brunswick)、梅拉尼•克莱因、哈利•沙利文(H.S.Sullivan)和保罗•费登(P.Fedem),他们所持的观点认为,在这些病患中消极转移趋向于压倒积极转移,不过对此依然可以予以分析。这些开拓者的研究使具有诸多神经病症的患者都有了分析方法,而之前人们则认为无法对其进行转移分析。因此,不仅要发展儿童和成人精神病的分析方法,还要发展针对躁郁症和性倒错的分析方法,而且要对我们当前归于病理边界上的新病症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边界状态和自恋人格型病症。总的说来,人们已经抛弃了弗洛伊德对自恋性神经症和转移性神经症的划分,因为在以前认为的那些纯粹性神经症患者之中,我们发现他们同样存在自恋病症,反之亦然。因此,当今的精神分析师会经常遇到“异质性”患者,其中的转移既存在神经症演变元素,又存在诸多原始元素,且后者包含的精神病、性倒错或自恋症元素的比例还处于变化之中。

上一篇:弗洛伊德潜意识(短句70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人生感悟语录句句精辟透彻(94句精选句子)
  • 爱情佳句摘抄大全(短句44句精选)
  • 弗洛伊德潜意识(短句70句精选)
  • 拟人的句子(37句精选句子)
  • 浪漫爱情诗词名句(短句45句精选)
  • 仔细的近义词是什么(短句21句精选)
  • 励志的图片背景图正能量(97句精选句子)
  • 鲁迅关于爱情的名言名句(短句83句精选)
  •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句子(短句66句精选)
  • 所谓爱情经典语录(短句90句精选)
  • 关于成长的好句好段摘抄(短句60句精选)
  • 情人节表白语简短(短句85句精选)
  • 林则徐名言警句感悟(短句43句精选)
  • 情不自禁造句三年级(短句27句精选)
  • 杨绛语录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短句57句精选)
  • 想念爸妈流泪心情句子(短句102句精选)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公认最好的歌词(短句13句精选)
  • 词语接龙大全两字(短句15句精选)
  • 形影不离造句二年级(短句32句精选)
  • 用像造句子比喻句(短句41句精选)
  • 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介绍(短句94句精选)
  • 中学生个人自评50字(短句46句精选)
  • 风筝时而时而时而怎么造句(短句27句精选)
  • 关于爱与关爱的名言警句(短句98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弗洛伊德简介(短句51句精选)
  • 弗洛伊德潜意识(短句70句精选)
  • 仔细的近义词是什么(短句21句精选)
  •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句子(短句66句精选)
  • 关于成长的好句好段摘抄(短句60句精选)
  • 林则徐名言警句感悟(短句43句精选)
  • 杨绛语录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短句57句精选)
  • 中秋节的故事或传说(短句75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