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
2、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龚自珍的爱国诗)。
3、这正是龚自珍打动我的地方,至少是在这一刻,龚自珍绝不再是那个高唱着主旋律,起码让别人觉得他是个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操碎了心的龚自珍。
4、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龚自珍参加乡试中了举人。第二年开始,他参加会试,连考了四次,次次落榜。道光九年(1829年),龚自珍终于考中,这已经是第五次了。他虽然考中了,名次却不怎么好,是第95名。
5、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6、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7、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8、“风雷”比喻革命风暴。一个“恃”字展现了龚自珍的高远见解。在众人还沉浸在清朝王国的美梦中时,龚自珍已经清晰地嗅到了国家危亡的信号。而且他认为,要想挽救危亡,振兴国家,只能变革,别无他法,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精神。
9、但可惜的是,龚自珍不是学问不好,而是因为书法不好。龚自珍后来虽然做了官,但书法问题让他很难升迁,在从七品内阁中书——类似于官员秘书的职位上,晃悠了好几年。
10、1841年9月26日,清朝诗人龚自珍去世。他在江苏云阳书院暴死,享年49岁。
11、15:张培亮主编走进界首市新联会读书会诗歌讲座
1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宋代:于谦《石灰吟》
13、宋诗派的形成与主要倾向 郑珍诗的艺术开拓 桐城派的新趋向 姚门弟子梅曾亮的散文 曾国藩的湘乡派与曾门弟子的海外游记 新体散文的萌芽 周济与常州词派 传统词坛名家蒋春霖 邓廷楨等人的爱国词作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每个人的复习进度不一样,如果觉得自己惰性比较大,很难自主安排复习时间。那么,建议跟着大师兄一起复习。在文学考研商城,订阅“古代文学-第一轮复习资料”,每天坚持,然后签到。
16、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陆游《示儿》
18、道光十二年(1832年),龚自珍用1700文钱买了本字帖,估计是想没事练练字。他在《跋某帖后》里,还后悔说,早在13岁时,先生就让我练这个字帖,可惜我没听话。就因为书法不好,“不得志于今之宦海”。
19、龚自珍(1792-1841),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清代诗人。往往,在“诗人”前面,我们还要加一个形容词,“爱国主义”。
20、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1、后两句“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直抒胸臆。诗人在《己亥杂诗》中曾有“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的愤慨,正可作这两句的注脚。立志革新的诗人,本想以“剑”与“箫”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而今写了一些满纸幽恨的词章,丝毫无助于补偏救弊,岂不是徒具狂名!最后这两句写得很狂,同时又有着一种淡淡忧伤。
22、3:《青年诗人》编委王长征荣获“郭小川诗歌奖”
23、《己亥杂诗》里面涉及爱情的诗篇不少,其中第二百六十二首,那真切的文字和蕴含着的缱绻情感,绝不亚于古往今来各大情圣的手笔。
24、可纵然有才有学,他的科考之路还是充满了艰辛坎坷。一方面是因为清朝末期科考舞弊风气十分猖獗,公正性完全没有保证。另一方面是因为,龚自珍性格孤傲,文章屡屡揭露时弊,太过崭露锋芒,不被考官看中。
25、注: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6、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代:戚继光《望阙台》
27、·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古人一直讲究心存家国,立身立德。不少文人墨客,也借诗词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2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