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2、当年,余老先生用一首《乡愁》感动了全球的华人,我们这辈人从小就读他的诗,那时候不太懂得先生《乡愁》里的一腔真情。
3、余光中,生于1928年10月21日,于南京。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0年因内战迁居台湾。2017年12月14日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4、所以,在写人文章中,加入议论的表达方式或者作者自己的见解与思索,可以让人物更有灵魂,也更有深度。需要注意的是,议论性文字宜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尽量给读者留有丰富的共鸣和思考空间。
5、(6)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余光中《余光中精选集》
6、像一只寂寞的鸥鸟,追着海上的帆船,像一只金色的蜜蜂恋着清香的花瓣;也没有亲近的拥吻,只有深深的感受;也没有海誓和山盟,只有默默的厮守;直守到暗夜的尽头,望瘦了容光如许;才黯然地一同殉情,溺在黎明的光里。
7、④抓一把灰烬,每一撮灰里有我的绝望。每一滴泪里有你的背影,雾起时,你步向茫茫,我步向茫茫,相思如光年般细长。
8、(2)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余光中《写给未来的孩子》
9、2011年3月24日,国立中山大学于其校逸仙馆举办"台湾书写·世界发光余光中诗韵与音符的交响"的讲座,由国立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余光中教授和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陈芳明所长,以谈话的方式面对学生演讲。
10、(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11、相比人人都熟悉的乡愁,余光中的《绝色》写的比较艳丽,情绪也比较明亮饱满。
12、1948年,创作初期,20岁,发表第一部诗集。
13、“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生时不能重回故土,唯有手执中国的地图,无数遍用手指滑过,用头脑梦想过,任由想象飞回魂牵梦萦的故土;死去时,唯愿这具念国的躯体和这颗炽热的心一同葬于故土,叶落归根。
14、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抒发乡情乡愁的诗句。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6、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1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8、错过了自己的童年,多是带了有第二次机道成气,把而路然任是出是自己子女的童年。----《日不落家》
19、在这一首诗中,余光中先生以传统文化的最后坚守者自居, 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对这种文化渐趋失落的隐忧。但也许感到只有其孤身一人仍旧坚持抵抗,未免觉得势单力薄,因诗中也含蕴着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的悲戚感。(蔡建红)
20、时间,你带的走歌者,带不走歌。----《青青边愁》
21、(1)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余光中《绝色》
22、每一次爱情的结局是别离,每一次别离都始自相遇,云只开一个晴日,虹只驾一个黄昏,莲只红一个夏季。为你,当夏季死时,所有的莲都殉情,夏已濒死,甄甄,这是最后的一次一次阵雨,在你的伞上敲奏凄怆,哪一扇窗,明晨,哪一扇窗,你在哪扇多风的窗口,用小而且冷的手,梳那么长那么长黑色的忧愁。――《诀》
23、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24、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25、今生今世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今生今世》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听听那冷雨》
26、作者把月和雪比喻成了译者,这个比喻十分新奇,把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月和雪为什么是译者呢?因为它们让景物换了一种颜色和模样。这一看令人疑惑,仔细一想却再合理不过。
27、事实上,余光中不仅写诗,也写散文和评论,还做翻译,他称它们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28、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风铃》诗,只是生前的浮名,徒增扰攘,上不足疗饥。----《不朽,是一堆顽石》
29、还记得小时候课本里的乡愁吗?《乡愁》是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30、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有客自远方来,眉间有远方的风雨----《读脸的人》
31、1997年,69岁,获吉林大学颁授客座教授名衔及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名衔。获中国诗歌艺术学会颁赠“诗歌艺术贡献奖”。
32、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老了,唯山河不变。细数余光中那些温暖美好的诗句①新月和孤星
3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4、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35、197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
36、青春从你们的指隙潺潺地流去,那么昂贵,那么甜美的青春(停尸间的石脸上开不出那种植物)!青春不是长春藤,让你像戴指环一样戴在手上。等你们老些,也许你们会握得紧些,但那时你们只抓到一些痛风症和糖尿病,一些变酸了的记忆。即使把满头的白发编成渔网,也网不住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