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感受古人对读书的认识。
2、生:《秋天的怀念》美在“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理由是这时的史铁生双腿瘫痪,暴怒无常, 而母亲已是肝癌后期,脸色憔悴。 可是“我”一直不知道母亲已病入膏肓,她却劝“我”要好好儿活…… 她从没替自己考虑,而是为自己的儿子活着。
3、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员。
4、瞅瞅老院好悲凉,房院依旧人事更,兄弟出息迁新居,老母辞世住别人,忆起童年欢乐梦,难忘父母养育恩,惆怅悲伤失母爱,兄弟嫂侄情更浓。
5、前面我们已经自主预习了课文,谁来简要地说说课文写了件什么事。(形容母亲平凡而伟大的段落)。
6、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7、同学们,学了本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完成下列填空。(出示课件2)
8、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9、(1)父亲的反应: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10、抓住母亲的语言,走进母亲心理,感受母亲之温柔之爱。
11、接下来作者抒发母亲离我而去所带来的哀痛和自己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作者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正如上两段所概括指出的,母亲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的人,她身上体现着不被任何困难压垮的坚强意志。这些正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赖以进步的最可宝贵的品格。所以,作者的母亲是伟大的,她是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历史的伟大人民的一员。在这里,作者把母子之情与热爱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感情融会在一起了。(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第七课)
12、台下学生作为观众就自己的疑难向作者提问,台上同学予以解答。预设问题:
13、从结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质疑”为线索,以“思考”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释疑”的教学思路。在阅读全文后,我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是什么意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何要用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为何又不用引号?这些问题从中心句入手,引起学生注意,产生疑问。接着,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以便解决问题,使析疑、释疑的过程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14、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听的同学可以给他提问题或者意见。
15、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只有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尤其是新的品德课堂,它反对说教式的品德教育,强调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学生在体验或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让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只有让孩子亲身去感受,去体验,去接触社会,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我们的学生才能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16、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17、母爱也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人以母爱为题,写出的文章便滋润蕴籍;乐师以母爱为题,弹奏的曲调便清柔幽美,余韵绵绵。
18、母爱是盎然的绿地,芳菲而宜人。她使空气清新、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
19、在开课导入的环节,我利用充满感情的描述将学生导入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让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自然地和同学们去进行交流。在指导交流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所想说具体。我也将本环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不仅出示了交际要求,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20、丰收时节,一时护不到搬运的工人,他就一咬牙自己上不知不觉间扛了200多个来回,面对恶劣环境,他发出感叹,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也不想放弃。他似乎永远不会累,一个劲的劳动者。日夜不停的劳动着,在葵花地中劳作。与兔子鸡狗相伴,但与自然融为一体。度过孤独的生命,生活时光仿佛成了他生命的写照。
21、(3)比较了解以孩子的视角写不同主题的文章。
22、 我妈妈的爱好,我一说你们一定很吃惊就是:爱工作,怎么样吓到你们了吧。每次已有人给他打电话他就马上出去办事,有事还能把我们姐弟俩都能给忘了。
23、老师就是作者,谁来当母亲来夸夸,看谁最像“我”的母亲?指名读——齐读。
24、 从显眼的词句中深入:在研读时对字、词、句、段上是必须要下功夫细细体会的,不能轻易放过。《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中,把握重点词句,同时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细读,从句子中落实到重点字上,都是值得推敲和品味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解读。
25、母爱是盎然的绿地,芳菲而宜人。她使空气清新、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
26、 恰似(sì) 如饥似渴(sì) 似的(shì) 差不多(chà) 禁不住(jīn)
27、(1)认识“腼、腆”等生字。正确认读“糟糕、誊写、谨慎、极端”等词语。
28、通过各种各样的读以及适时、具体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29、彩的耀眼之处,通篇多处闪光。又如穿上母亲经过缝补的新花绵袄时,文中道:“这时我便像放飞的春燕,径直向河边跑去,清清的河水里,即刻便映出一个轻巧的身影来,引得那些游鱼儿们直往我的脚面上挤”。当穿上母亲用红布头做的新红肚兜时,文中道:“这以后不久,桑干河清亮的河水里,便融入了一点透红。那是我鲜艳的红肚兜,它映红了河水,也映红了堤岸,引得岸边人们直匝嘴”。
30、她挑唆小孩子干坏事。家中养了金鱼,实在可谓“色泽光鲜”,深受小孩喜爱。她便叫孩子们回去求着大人,赶紧去某某地方买(其实那里根本没有卖金鱼,)大人要是不同意,就拼命纠缠,用不吃饭来“威胁”,如何如何。
31、李娟的母亲也是一个执着的,真实的,单纯的母亲。
32、本篇散文故事的设置,若以岁月划段,从童年到少年,至此基本告一段落,如若以地点划段,从河北怀来到内蒙商都也已告一段落,昭示了作者,思路清晰,明断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