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蒂芬·平克在他的《心智探奇》(6)中对这一观点做了重要的辨析。平克认为,上述基于天性的辩护混淆了身为人的目的和身为基因的目的。虽然传统中国文化常说人活着就要传宗接代,但在现今这个时代,我们似乎都难以接受所有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基因。人活着的目的可以有很多,可以是追求真理、可以是享受快乐、可以是寻求美、可以是实现梦想,这些目的并没有哪一个在生理层面上等同于传播基因。一个体系的目的和其组成成分可以是不同的:人和其基因(假如我们认为基因有目的)的目的当然是不一的。
2、在进入正题之前,请允许我描述一下现代意识结构的挑战,因为所有的正义理论都是对这些挑战的回应接着,我将扼要阐述一下从霍布斯到康德的哲学发展过程因为这一点构成了罗尔斯选择正义论的背景在主要部分,我将分析"理性"的正义概念和世界观的道德"正确性"各自所要承担的论证压力以便讨论"重叠共识"的论证结构所遇到的难处最后,我将列举一些证据,来阐明一种程序主义的"理性公用"概念,在我看来,这种概念更切合康德的观点如果这样来理解政治正义性的话,那么,民主的自我立法问题就会取代消极自由在政治自由主义当中所占据的地位。这样一来,情况就会变得对一种康德式的共和主义有利。
3、但是,一个哲学家不能仅仅依靠逻辑分析。如果他希望自己的向题和建议引起在特定领域中更内行人的兴趣,那么,他对于所谈论的问题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往的大哲学家往往是某些专门领域的内行:亚里士多德精通生物学,笛卡儿和莱布尼兹在数学上都是内行。如果你不了解物理及其历史,你就不应思考物质变化概念。如果你不懂法律,你就不能很好地思考刑事责任的概念。然而,某些概念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有关,如知识本身和谬误比较的概念、真理和谎言的概念、人和事物的概念、正确和错误的概念。
4、但是,鲁迅没有想到,他学习成绩优异,竟会引起一些日本学生的嫉妒。在这些日本学生眼里,中国留学生是"低能儿",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他们甚至认为,鲁迅所以每回考试都是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把考题透露给了他。他们看不起中国留学生,这使鲁迅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刺激。1905年学校里发生的另一件事,给鲁迅的刺激更大。
5、现在,我把道德哲学和一般哲学区分开来。我所提供的新旧信念冲突的例子,有些与事实的信念,即何为实情的信念有关,而其他的例子则与价值或规范的信念,即与我们行为方式的信念有关。哥白尼和托勒密的天文学理论间的冲突,或者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进化论与不同物种是被分别地创造的传统理论教义之间的冲突,与事实的根据有关。诡辩家的公正依从社会的观点,与传统的公正是绝对的观点之间的冲突,或者关于惯偷犯是否应受到惩罚或接受药物治疗的新旧信念之间的冲突,是关于规范的冲突。更确切地说,第二组信念是混合的;它们既是关于事实(情况是什么)的信念,也是关于规范(应当做什么)的信念。关于公正的争论明显地是关于价值的观念;但是,它也包括不同社会的法典中确认了的差别是否包含基本道德观上的差别这样的关于事实问题的争论。关于惯偷犯的争论涉及社会在处理某类违法者方式上的不同观点;但是,它也是这些违法者是否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面对引诱时是否有力量抑制偷盗问题上的争论。这个问题是事实问题。这样两种论题的混合使分析和阐明所用概念更为必要。
6、他所描述的四种境界之人分别为:生物的人,现实的人,道德的人,宇宙的人,他们由低级向高级渐次而成,前一个境界是后一个境界之基础。生物的人追求的是吃饱穿暖喝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用,满足的是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现实的人则在生物的人基础上,追求自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急功近利,唯我独尊,惟利是图,以自我的实用和提升为中心,表现为自私自利自立;道德的人,自我要服从社会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和伦理的需要,自我以行义为目的,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我的所作所为应是道德的组成部分,此时的自我与道德的关系,就好象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地球的自转是紧紧围绕太阳的公转的,如果没有公转,那么自转也就失去了意义;宇宙的人,以事天为宗旨,人不仅是社会的人,还是宇宙的人,人是宇宙的一分子,人与天地寿,人与天地参,表现为自在自为自适,以天地为旨归,天人合“物物而不物与物”。
7、当前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无视体育运动,甚至连体育课也大多被文化课抢占。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目前这样的情况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真的优秀吗?如果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羸弱多病的书生,那这些人不但做不了未来的建设者,还可能会是浪费国家医疗资源的“病汉”!教育,不仅要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有体育运动素质的培养。正如毛泽东所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反面论证体育运动之重要意义。)
8、事实上,道德哲学对于这种探求并不能提供结论性的答案。换句话说,它不能完全地实现其批豹I评价标准假定的主要目标。但是,即使部分地实现了这一主要目标,也具有实践意义。哲学的争论能.够达到完全否定的结论,认为某一组信念,由于其内在的不一致,或者由于建立在虚假的事实假定上;因而应当拒绝接受。结论是否定的,只是向我们表明“不”接受什么,并不表明我们应合理地坚持什么样的肯定信念。在缩小我们仍旧必须从中做出选择的可行性范围方面,否定的结论仍然具有实践意义。(关于道德的道理论据)。
9、在康德传统中,实践理性决定着公正判断规范和基本原则的视角。这种"道德视角"是依靠不同的原则或程序而展开的--要么是绝对命题,要么是米德(HerbertMead)所说的一种理想的角色转换,要么是斯伽龙所说的一种论证原则,要么是罗尔斯所说的一种原初状态的建构,这种原初状态对各派的合理选择作出了恰当的限制。这些不同的设计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一种协调或沟通,以便使我们的直觉结果受到同等的尊重,并且把所有人都团结起来。由于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得到广泛承认,因此,真正实现的一致必须落实到认知意义上。重要的理由必须具有一种认知内涵,而不能仅仅表达出某个人所认为的合理内容,因为个人所说的合理内容,一般都和他们各自的偏好有关。
10、柏拉图曾说过,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精神教化固可以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但没有健康的身体做支撑,一切便会归零。这就如同拥有一辆报废汽车,就算有一桶上等汽油,也是无法开动起来的。由此可见体育运动之重要,只有体育运动才能造就强健的身体!(承接上段,进一步强调体育运动之重要意义。)
11、哲学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其特殊性之一是不能被轻易或者简单地定义。事实上,对处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的人来说,哲学可能含有绝然不同的意义。为便于阐明观点,我打算从道德哲学的角度讨论。但是,我必须强调指出,我的定义并未被广泛接受。我认为,相当多的当代哲学家会同意:我的论述方法是合理的,尽管我与他们可能使用的术语未必相同。然而,定义上的微小差异无关宏旨,理解哲学本质的最佳方式是取得一些实际经验。
12、但是在道德层面上,如果我们接受人有在不干涉他人生活前提下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那我们就可以肯定的说,攻击同性恋这样的事是错的。
13、义利之辨,古已有之,但论者多失之一偏:或归义于利;或义利相峙。冯友兰认为,义与利是不同的,但又是相反相成,可以一致的。有人以为重义必轻利,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是不明层次的说法。重义的人不重己利,这是一层;但重义的人,必重他人之利,必重社会之利,这又是一层。冯友兰举例说,孟子见梁惠王,不让梁惠王言利,而他自己却大谈其利。原来梁惠王所谈者己利也,而孟子所谈者公利也。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利。
14、天下大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宋〕陆游
15、消费本应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求,而如今有些消费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存在需求。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16、在论证“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要用到一些论据,这是我们平时要做的积累。我们来看一段写作案例:
17、天地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在此境界中的人,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始能尽性。只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才是圣人,才具有真正的理想人格。因为,在冯友兰看来,天地境界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职,即能事天、乐天。也就是说,只有天地境界的人,才深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尽人之性,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就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来说,天地境界是最高的亦是最佳的境界。
18、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心,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
19、罗尔斯把"政治"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以此来阐明其正义概念,满足自由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世界观或全备性学说(comprehensivedoctrines)保持中立。罗尔斯用"政治"一词对中立性作出了独到的解释:
20、针对这样一种现代意识结构,罗尔斯提出了一种充分中立的正义概念,有了这个概念,公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宗教观念或形而上学观念来建构一种政治的基本概念。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一般都认为,他们的使命在于为规范和原则的传统论证形式寻找到一种理性的等价物。在传统社会里,道德是救赎历史世界观或本体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指望自己得到公众的接受。道德规范和基本原则是一个合理的"事物秩序"(具体表现为一些价值观念)或典型的救赎途径的组成因素。我们这里主要关注的是,这种"实在论"的解释会以具有真理内涵的断言命题形式出现。但是,随着宗教解释和形而上学解释的贬值和经验科学认知权威的上升,规范命题与描述命题以及价值判断和经验命题逐步区分了开来。不管人们如何讨论存在与应然,随着现代的发生,自然或救赎历史当中所体现的客观理性都被人类精神的主观理性取而代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规范命题是否还有认知内涵,如果有,又该如何加以论证。
21、“趋利避害”是人生的一种常见形态,由于内容和方式等的差异,往往会有层次的区别。请写一篇文章,就这一现象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
22、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即人生的“有我”阶段。对于客观存在的世界我们努力去感知,对于实在存在的外物我们尽力去体察,并且相信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
23、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24、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汉〕刘向
25、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26、学霸 | 单身 | 熊孩子 | 网络暴力 | 老人
27、由此看来,霍布斯的前提也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本来,霍布斯用这个前提是想把实践哲学带出死胡同的。霍布斯试图把实践理性还原为工具理性。霍布斯所开创的契约论传统迄今为止依然有一些不错的命题,它们都从合理动机的角度理解道德理由,并把道德判断归结为合理选择。社会契约被认为是一种程序,从参与者的自我利益那里可以得到满足。契约双方只需考虑,他们的愿望和偏好是否合乎他们的目的,或者说,是否合理,以便他们接受一种行为规则或一个规则系统。但是,众所周知,正如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的问题所表明的那样,这样一种策略缺乏强制规范或有效的道德命题所具有的特殊的约束性。我想附带说一下斯伽龙(T.M.Scanlon)在反对功利主义时所提出的论据:
28、(3)菲利普·津巴多.(2010).路西法效应:三联书店.
29、重建主义哲学不总是怀疑传统信念的结果。古希腊和中世纪的犹太人和基督教的哲学家们综合了圣经宗教和希腊哲学,而对于圣经宗教没有产生重大怀疑。面对他们努力消除的明显冲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丝毫不受传统宗教信念真理的干扰。确切地说,看到许多希腊哲学的理性力量之后,他们断定,希腊哲学明显的真理性必须与他们坚持的天启宗教勿庸置疑的真理性相一致。这意味着,哲学质疑精神并不像这个时期的宗教哲学那样彻底。此外,中世纪最重要的宗教哲学家千方百计地想为他们的宗教信念提供理性的支持,并且使其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相结合。
30、曾子的儿子吵着要跟母亲去市场,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
31、政治自由主义是对多元主义挑战的一种回应。它的主要关怀在于建立一种政治的基本共识,从而确保所有公民都具有同等的自由,而不管他们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个人生活方式有多大的差别。在政治正义性问题上追求共识,不能立足于一种渗透到全社会的传统习性。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还共同期待,他们能够公平地相互合作,而且无须诉诸暴力。实质性的价值共识扎根于一个得到全社会承认的世界观当中,尽管缺乏这样一种实质性的价值共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呼吁道德信念和道德规范,并且每个人都假定,这些道德信念和道德规范应当得到所有人的接受。不管一种纯粹的生活方式是否足以说明问题,人们还是用理由来讨论道德问题,因为他们认为理由是起决定作用的。无论在日常生活或在政治领域中,乃至在宪政问题上,他们都使用道德话语。道德冲突能否用论据来加以彻底消除,这一点尽管还不是十分明朗,但道德话语依然在继续。公民悄悄地相互假定了一种道德意识,或者为正义假定了一种超越了世界观界限的意义,与此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对不同的世界观保持宽容,使它们成为不同的合理意见的源泉。
32、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33、不太令人信服的是,罗尔斯在从自我指涉的角度使用"开放"时,还提出了另外的要求,而且是理论要求。他似乎认为,政治领域当中的"开放"理论,在哲学领域当中有着同样的地位,并且回避了一切形而上学的争论("不触及哲学")。如果不对哲学问题表明立场,我们就根本无法指望罗尔斯为阐明开放的正义概念的认知地位。哲学问题虽然没有彻底归入"形而上学"范畴,但还是处于"政治"领域之外。
34、自然境界的人是无所求的,随着人的觉解程度的提高,人就要从无求走上有求。人之求也是有不同层次的。冯友兰认为,人生追求的最低层次是从"我"开始的,严格地说,是从追求我之名、我之利开始的。追求我之名利的精神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功利境界”。
35、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苏霍姆林斯基
3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
37、哲学家对传统假定的质疑,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凭空地产生。它经常由新、旧信念之间的冲突引起。古希腊世界中某些巡回教师(称为`诡辩家’,但这个词最初并不含有诡辩的意思)发现,不同的社会有不同伪习惯和不同的法律体系;从而导致了他们对于自然假定的怀疑,这些假定作为他们自己社会的法律规则,被认为是神圣的、天赋的、绝对正确的。人们一眼就会看出,现代欧洲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或者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论),与传统的宗教信念发生了冲突,并且引起了哲学的怀疑。心理学上最新研究成果得示,某些犯法的人,例如惯偷犯,不能克制自己,因此,不应当受到谴责或惩罚。这里存在着新知识与有人所认为的法律实施中传统假定之间的冲突。
38、 ⑥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
39、出自《世说新语·贤媛》。(解读)温良恭俭让的人,是以道德为根本的。
40、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罗尔斯不承认观察者视角和参与者视角之外还有第三种视角。在获得"重叠共识"之前,没有任何主体间共有的视角,能够使公民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不偏不倚的判断。正如我们可能会认为的那样,没有"道德视角"能够让公民在共同的商谈之中形成和论证一种政治概念。罗尔斯所说的"理性的公用",前提是要有一个公共平台,也就是已经取得的政治共识。而只有在把他们各自不同的基本信念重叠起来之后,公民才能进入这个公共平台:
41、只有从各自的解释系统出发,公民们才会相信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正义概念具有真实性。这种正义概念能够证明自己是公开论证宪法原则的公共平台,具体途径在于,它赢得了所有参与者的赞同,而且无须公开论证。具有不同动机的非公共理由在结果上竟然取得了一致,这种巧合具有公共的有效性,也就是说,结果就是,所有人都接受的"重叠共识"的内涵具有"合理性"。各种观点的前提不同,但结果是一致的。罗尔斯理论当中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参与者只能看到这种一致性是社会事实:
42、有人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同时住着“大我”和“小我”,不同的人生经历都有过“大我”的追求和“小我”的体验,或者更多是这两者密切牵手的过程。对此人们会有许多各自不同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43、“伦理理论需要一个假定行为人行为无前因的理想化模型,它的结论是合理而有用的,即使从科学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没有无前因的事件。只要逻辑推理还没有被彻底胁迫或是出现功能障碍,这个世界就足够接近自由意志的理想化,令道德理论能够得到有意义的应用。”
44、出自北宋王安石《荀卿》。(解读)自爱是仁的开始,由此可以推广到对别人的爱。
45、(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46、出自《论语》。(解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47、昨天大学堂的推文里写到“同性恋在我国从古至今都有,同性恋既不是罪也不是病,而是自然的”。乍看上去,生理上的天性是可以作为其合理性的论据的,但假如我们再仔细去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并没有看上去的这么简单。
48、在我看来,哲学的主要目的,正如在西方传统中那样,是假定和论点的批判性评价。每一个社会和每一个文化团体都容易毫无疑问地接受大量的信念。这些信念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作为青年教育的组成部分,被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意见。例如,原始部落可能毫无疑问地假定,象暴风雨和瘟疫这样的灾难性事件,是由需要安抚的上帝发怒引起的;而某个个体的死亡则归因于另一个体施行的巫术(一种不甚普遍的信念)。西欧中世纪社会认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中叙述的大部分事件都是确凿无疑的。
49、● 分类归纳,超级好记!!高考「常考文言实词」分类汇总!
50、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深为灾难深重的祖国命运担忧。二十一岁的鲁迅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的真理。在日本,他最初在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此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思想十分活跃,并积极参加反清活动,和当时以反清为目的、在东京组成的革命团体"光复会"的一些成员发生联系。1904年9月,鲁迅按照其通过医学救国的理想,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他学习极为刻苦认真,深受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赞许。
51、学贵乎成,既成矣,将行之也;学而不能成其业,用而不能成其学,则非学矣。——〔宋〕杨时
52、为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你不仅必须知道何为“充足的理由气而且必须知道,正被仔细检查的信念意味着什么。在你能够断定上帝-作为创造者的信念是否正当之前,你应当弄明白“上帝”和“创造”两个术语的意义。其他例子,同样如此,例如,你必须弄清“变化”和“原因”、“感觉”和“被感知的事物”的意义。“上帝”和“创造,的术语含糊不清,而“变化”、“原因”、“感觉”却是清晰的。但是,事实上,问题也出现在更为世俗的观念上。以我们通过感官接受事物的观念为例。当我们看红色的日落时,太阳和云本身是红的吗?这一点是不清楚的。如果它们不是红的,那么,在这种情祝下我们“感受到的事物”是什么?是太阳和云,还是太阳和云的部分假像?显而易见,对这个问题的说明,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即我们所感知的事物当无人感知它们的时候是否还存在。
53、今后的每个周日,专栏君还是会跟大家分享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书籍、电影、表情包,或是——探索和思考。
54、生命之初的善良,生命之中的苦楚,生命最末的超脱淡然。人存一世,不必太过执著。正所谓那句佛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55、另一方面,通过把政治和形而上学明确区分开来而达到回避的策略是否卓有成效,则是另外一个问题。罗尔斯最初采取的是康德式的前进策略;他在《正义论》当中提出了这样一项使命,即借助于"原初状态"来阐明"道德视角"。但是,"作为公平的正义"这样一种建构无论如何都要依赖于一种实践理性,它具体表现为道德人格的两种"高级能力"。在"杜威讲座"当中,罗尔斯进一步发挥了这种"康德主义的建构论"这种建构论在他的《政治自由主义》第三章当中也有涉及,但已有所变化,理性失去了其重要性。实践理性似乎被剥夺了道德的核心内容,沦落为一种合理性,依附于用其他方式论证的道德真理。至此,正义概念的道德有效性也就不再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实践理性,而是用理性世界观的偶然性来加以论证,而且,这些理性世界观的道德内涵还是完全重叠的。不管如何,罗尔斯原来的正义概念与他现在的理论之间不是完衣无缝了。
56、 ③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柏拉图
57、(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和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58、哲学中的主要运动就是以这种方式从不同信念间的明显冲突中产生的。哲学批判性地检验那些支持相反信念的假定和论点。哲学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应当相信这种信念?我们有理由吗?那是一个充分的理由吗?什么是充分或正确的推理?”批判的评价可以以怀疑论作出否定性的结论—“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或者以重建哲学作出肯定性的结论—“只要这样理解,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
59、 典型任务限制。关于“体育运动”,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要围绕“体育运动”来构思立意。考生要“以上述名句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谓合理就是要合乎逻辑,且两三句之间要进行有机关联。
60、享受一对一的指导,名师带你周末提高解题能力
61、有的人将“道德哲学”作为”伦理学”的同义语使用;关于正确与错误、好和坏假定的哲学讨论,也被看做一般的观念,用于个人的私生活。在道德哲学研究的历史中,这一术语应用得更为广泛,也包括在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中以及私人关系中规范观念(也就是价值观念或什么是应当做的)讨论。它特别包含政治和法律哲学。在一些大陆国家中,涉及这些问题的主要学术内容被称为“法律哲学”。但是,这里译作“法律”的术语包含纳入法律的道德原则的观念。无论如何,在我看来,当人们看到抽象伦理学和关于法律的和政治的哲学问题之间的联系的时候,研究道德哲学的目的更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本书中,我将采纳道德哲学在传统上的广义用法,说明伦理学观念如何与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的某些问题相联系。
62、②“道德底线是法律条文”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严重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逾越道德底线的行为并非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都应受到社会的谴责。
63、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第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第苹果砸到了中国人,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个选择就是吃了。”
64、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看见山觉得山不是山,看见水觉得水不是水。即人生的“无我”阶段,你发现原本以为是你的那些东西都是特定时空条件下才可以成立的“幻相”,无论是有形的外物还是无形的名利权情,来来去去,白云苍狗,你永远都不能真正拥有什么,你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65、"政治"一词在其第二层意思当中所涉及到的就不是一定的实质内容,而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地位,而这正是政治正义性概念所追求的目标:它们要把自己当作是合适的部件而组合到不同的世界观当中。它们也只有在一种全备性学说当中才能得到解释,尽管它们的引入被认为和被"解释"为独立于世界观的语境,也就是说,它们的引入是令人信服的。政治自由主义也希望能得到这样的地位。由于政治概念同时又必须在政治自由主义理论框架内得到解释,因此,这里所说的"开放"(freistehend)也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为一切可以进入"重叠共识"的正义概念明确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谓词"开放"本身又必须符合解释它的理论:"作为公平的正义"是最佳选择。从自我指涉的角度对"开放"的使用,可以说是一种政治要求。罗尔斯希望自己的理论在"无限思考均衡"(4)的前提下能构成一个基础,以便让美国社会(乃至任何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都能获得一种政治的基本共识。
66、范围问题是哲学和科学存在差异的另一个方面。为便于自我批判或阐明自己的概念,科学不需要哲学。但是,特殊科学的从事者很可能看不到或者不会处理两种一般科学领域之间的不一致性(例如,物理学和生物学关于说明的观念之间),特殊科学领域和其他已经确定的思想体系之间的不一致性(例如,在行为责任上的心理学和法律之间)。哲学家能提出较全面的观点,并且习惯于在像解释或责任这样的极普遍概念的使用中寻求变化。
67、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68、"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两种情形作出区分:一方面是政治概念如何被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是在一个全备性学说中它又如何只是一个构成部分,或者说是可以追溯的"
69、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责于知之。——〔宋〕司马光
70、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7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战国〕荀子
72、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
73、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他的“行知”认识论对于我们的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74、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明〕王守仁
75、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76、和霍布斯一样,罗尔斯也着重讨论了政治正义性问题,并吸收了霍布斯的思想,认为我们所追求的共识必须依靠非公共的私人理由。和霍布斯不同的是,在罗尔斯那里,得到赞同的意见之所以能够被合理接受下来,是因为不同而又一致的世界观具有道德内涵,而不是因为个人的偏好。罗尔斯从康德传统出发,对政治正义性作出了道德论证。具有道德说服力的理由所支持的共识超越了生活方式。但是,这些理由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来公开地加以检验,因为理性的公用依靠的是一个必须建立在非公共理由基础上的平台。和妥协(Kompromi?)一样,"重叠共识"也立足于参与各方的各种不同理由;但和妥协不同的是,这些理由具有道德特征。
77、信用是一种道德品质。(论点)信用是人与人之间因为能够履行诺言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个人守信反映的是个人较高的道德修养,整个社会守信反映的是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程度。可以说,信用就是一种道德品质。松下电器创始人曾说过:“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理论论据,名人名言)信用既是精神层面的力量,也是物质层面的财富。守信的人更易获得成功。《墨子》有云“言不信者,行不果”,《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都是告诉我们不讲信用的后果,失去了信用终将一事无成。(理论论据,名人名言)因此,我们要诚实守信,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78、这种冲突的解决可以采取下列三种厂式中的任何一种。首先,人们可以决定保留旧信念拒绝新信念。其次,人们可以采取相反的形式:接受新信念,摒弃旧信念。第人们可以得出结论:两种信念均含有一些真理,但是,一种信念或者两种信念必须修改以消除两者的不一致之处。在三种形式中,第二种和第三种在哲学史上是最重要的。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79、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80、 冯友兰认为,就社会现实说,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功利境界之中,功利境界是常人的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心态各异,所干的事也不尽相同,求名利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无论是求名的,还是逐利的,或者是求名利双收、以成就我一番事业的,他们的人生目的都是共同的。
81、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二境界。
82、既然功利境界是很不完善的人格,至少也是不很完善的人格,所以,它必然被较完善的人格所否定,这个较完善的人格,冯友兰称之为道德境界。道德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他是社会的一员,他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83、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
84、 ①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皮埃尔·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
85、当然,现在存在一些根据不充分的新信念比如,由于这种或那种原因,心理失衡的人们甲涌现的新信念。这种与传统信念相冲突的事实不会产生哲学方面的怀疑,因为没有迹象表明,新信念比旧信念的理由更充分。当一种冲突真正产生哲学怀疑时,正是因为这种新信念似乎理由充足。即使如此,`三种可能的形式中的第一种—拒绝新信念保留旧信念,在哲学家中是不常见的。这种形式,是由对新信念没有采取理性支持措施、思想保守的人采用的。他们的看法不能赢得其圈子以外人们的尊重,并在短期内即走向消失。被理性思考所驱使的人赞成处理冲突的第二或第三种方法;或者他们拒绝传统的信念并因而产生一种怀疑哲学;或者他们试图通过修改调和新旧信念并因而产生一种重建主义哲学。
86、义与利是相反亦是相成的。求自己的利的行为,是为利的行为;求社会的利的行为,是行义的行为。在此境界中的人,对于人之性已有觉解。如果说,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以“取”为目的的话,那么,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则是以“予”为目的的;如果说,功利境界的人,多以为社会与个人是对立的话,那么,道德境界的人,则多以为社会与个人是统一的。这些差别都源于这两种境界的人觉解的程度不同、其人生目的之不同。道德境界的人比功利境界的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对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已有了解和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