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绅,字公垂,,生于乌程县,亳州谯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代表作有《悯农》、《乐府新题》20首。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关于节约的名言警句或古诗词)。
2、 ID:gzywxxzs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D.桃花喜欢热闹,却因为寂寞,因为寂寞,所以喜欢热闹
5、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
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8、云冷江空岁暮时,竹阴梅影月参差。鸡催梦枕司晨早,更咽寒城报点迟。人事纷华潜动息,天心静默运推移。凭谁荡涤穷残候,入眼东风喜在期。
9、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四海烟尘犹隔阔,十年魂梦每相随。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戎昱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1、(3分)参考答案:图谋成就王业没有成功的,最坏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评分说明)词语“王”“弊”各1分,句意1分。
12、二年级上册语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
1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经典古诗词大全关于名言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14、 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 —— 爱默生
1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6、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17、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1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9、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唐·李商隐)
20、第③段中,作者认为宋襄公“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请具体说明③段至⑤段是如何对此展开论证的。(6分)
21、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贵(平达)
2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23、《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
2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25、C.桃花因为寂寞,所以喜欢热闹,喜欢热闹,却因为寂寞
2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27、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宋公,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②焉,有丧拜焉,非列国诸侯之所敢敌也。而曰“及楚人战于泓”楚,夷狄之国;人,微者之称。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③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不辩。
28、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2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30、 汉语拼音 看图写话
3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32、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3、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3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7、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3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9、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41、 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4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43、 ●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亚里士多德)
44、 —— 王永庆 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4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4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4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8、东汉班固为了入仕当官,在撰写《汉书》时,对刘汉政权隐讳真实,肆意溢美。南朝沈约为了跻足政坛,撰《宋书》时,大肆颂扬豪门士族,达官显贵,对被皇帝随意诛戮的文武大臣,均隐去真实死因。史书的失真,带来一系列荒谬。这种荒谬常常作为改头换面的“正史”、“国传”又汇编于新的历史著述中,如此循环往复,欺骗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有对历史文献表示怀疑者。最早以证实精神审度历史文献的史学家是司马迁。他撰述《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反对“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没其真”。他整理考订原始文献与亲身调查访问史实,具有追根穷源的开拓意义。对于一时难以理清的问题,采取了“疑则传疑”的审慎态度。
49、B.“鹧鸪啼处”写鹧鸪的悲啼,与李白诗句“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有异曲同工之妙。
50、(2)请就此寓意,另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子对偶,用语简明,不超过30字。
51、答案:(示例)(1)“年年有鱼,餐餐无余”的寓意是厉行节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5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53、 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54、语出隋·王通《中说·关朗》。不勤劳不俭朴,不能出人头地,指勤与俭是创业、守成的根本。
5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56、价值层面的判断,则是不仅要就事论事,还要把人物史事的善恶、是非揭示出来,也就是给人物史事定性,这种判断受史家意旨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班彪评论司马迁《史记》“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这是中国史学上较早对史书中的史家议论做出的直接评价。班固所撰《汉书·司马迁传》,亦持此说。对此,范晔这样看待:“彪、固讥迁,然其论议,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从思想上看,班氏父子批评司马迁“轻仁义”“贱守节”,范晔则批评班氏父子“轻仁义”“贱守节”愈甚。范晔之所以与班氏父子表现出对于“仁义”“守节”的不同标准,是具有切实社会历史根据的。一方面,他的历史研究和撰述的对象——东汉时期——有重名节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他所生活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个人对传统儒家道德规范正不断进行着突破和修正。从中国古代史学的求真精神和信史原则来看,史家议论当以事实判断为先。洪迈言“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无差忒,乃可传信后世”,正是此义。
57、“秉笔直书”、“实录毋曲”是古人著史作典的起码原则和治学品德,其实说起容易做起难。有人为沽名钓誉,为利禄奔波而不惜臆改讹误、伪造史实,从而贻累古人,延误后学。
5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5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0、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6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6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6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6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67、答案: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
68、第四句话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末清初朱用纯,大意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一碗粥或者一碗饭,都要想到它得来不容易;对于衣服上的半根丝或者半根线,也要想到物资获得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