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2、《韩非子·定法》:“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3、“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4、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5、表达意思:意思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为历代儒家所推崇。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6、“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7、 破家为国:为了国家,不惜损毁自己的家庭。
8、 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
9、精忠报国、匹夫有责、碧血丹心……这些成语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国庆节,把这些关于爱国的成语知识教给孩子吧。
10、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11、释义:赤心:忠诚的心。用一片忠诚的心报效国家。
12、出处:出自《北史·答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翻译:你们深受朝廷的恩情,应当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13、 (示例):某等愿从众志,~,兴复宋室。◎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精忠报国(jīngzhōngbàoguó)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14、 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1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职责。
16、存亡继绝: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17、 (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18、《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19、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0、“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21、尽忠报国,汉语成语,拼音是jìnzhōngbàoguó,意思是正义、忠贞的伟大气节。出自《北史·颜之仪传》。据传“尽忠报国”四字为岳母教子时所刺,俗又传为“精忠报国”。后此典喻指竭尽心力,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22、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23、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24、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经典故事和文化典故,其中一部分流传至今演变成我们今天习惯使用的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25、出处: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翻译:我是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26、“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27、“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28、尽忠报国、忧国如家、碧血丹心、匹夫有责……这些成语,带着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感悟中华文化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
29、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30、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臣空有赤胆忠心;无能回其万一。”
31、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32、 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忙国家减轻困难。
33、表达意思:意思为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34、 (出自):《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