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026-19026),出生于德国梅斯基尔希,毕业于弗莱堡大学,德国哲学家。
2、我们借下列事实阐明某些自明的东西,不过这自明的东西及其全部含义,我们并未致思于它。对另一个人讲,是指:对另一个人说某事,显示某事,使彼此确信所显示之物。与另一个人讲,是指:一起交谈某事,互相显示那在讲中宣告出来以及在讲中说出来的东西,即那自行明朗化的东西。未讲出的并不仅仅是某种无声的东西,而是那保持在未被说出的状态的东西,即尚未被显示出来、尚未达于其显现的东西。那必须完全保持在不讲状态的东西在不说中被收回,作为不可显示者隐于遮蔽状态,这就是神秘。对我们讲出的东西是作为断言而讲出的。断言是指某种透露出来的东西,讲这种东西甚至无须被听到。
3、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自己造了一所房子,虽然在人声嘈杂的地方,但是好像听不到车马的嘈杂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你为什么能达到这个地方,是因为心远了,地自然就偏僻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那种诗意栖居的状态。(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
5、 人栖居,是因为人筑造——这话现在已经获得了它的本真意义。人栖居并不是由于,人作为筑造者仅仅通过培育生长物、同时建立建筑物而确立了他在大地上天空下的逗留。只有当人已然在作诗的“采取尺度”意义上进行筑造,人才能够从事上面这种筑造。本真的筑造之发生,乃是由于作诗者存在,也就是有那些为建筑设计、为栖居的建筑结构采取尺度的作诗者存在。
6、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7、为了能够去思,我们必须去学习思。何谓学习?人们处理一切事情,他这么做,使事情符合那作为本质呈现于他的无论什么东西,这时候,人就是在学习。通过注目于那有待思及的东西,我们学着去思。
8、城里人做一次所谓的乡下小憩就“激动”得不得了。然而我全部的劳作都受到这山野世界以及山野里农人的负载和引导。现在,我在山上的劳作时有中断,较长时间的中断,事务性商谈,学术旅行,学术研讨,还有在这里进行的教学活动等等。但是,只要我又回到山上,在回到山居此在的第一个小时,先前追问中的整个世界就迫不及待地涌上心头,并且与中断前的脉络一摸一样。我简直处于情不自禁的境地,对深陷于其中的隐秘的律令根本就不自觉。城里人常常感到纳闷儿,怎么可能长时间地在山林坏绕的农人中间过着单调的形只影单的生活。然而这却不是什么形只影单,但大概可以说是孤寂。在大城市里,尽管人们可以很轻率地说自己几乎比任何地方的人都孤单,但他在那里从不可能有真正的孤寂。因为孤寂具有母于自己(ureigene)的力量,它不是把我们分成单个的人,而是把整个此在放归一切风物之本质的宽阔的近旁。
9、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觉到诗意的生活。
10、人被称作能够思考的存在者,确实如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ratio,就包含在思中。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话。可是,情况也许会这样:他想思,却不能思。更有甚者,当他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意义上是能思的。但光有这种可能性还不能保证我们能思……
11、 唯有词语才让一物作为它所是的物显现出来,并所以让它在场。
12、一旦我们让自己涉身这样的学习,我们就已然承认自己还无能去思。
13、 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14、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先后涉足现当代文学研究、现代汉语观念研究、鲁迅研究、海德格尔研究等领域。
15、 这个诗句引自荷尔德林后期一首以独特方式流传下来的诗歌。这首诗的开头曰:“教堂的金属尖顶,在可爱的蓝色中闪烁……”(斯图加特第二版,第一卷,第372页以下;海林格拉特版,第六卷,第24页以下)。为了得体地倾听“……人诗意地栖居……”这个诗句,我们就必须审慎地将它回复到这首诗歌中。因此,我们要思量这个诗句。我们要澄清此诗句即刻就会唤起的种种疑虑。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有开放的期备姿态,去追踪这个诗句从而应答这个诗句。
16、 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17、他又觉得各个德文版的《道德经》翻译的不准确
18、 我们绝不应当让恐惧或别人的期望划定我们命运的边界。你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但你能够挑战它。
19、就此,海德格尔完成了对人之栖居以诗意为基础的论证。“诗意”不再是“栖居”可有可无的形容词,他们在本质上实现了统一。
20、孙周兴,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艺术哲学、技术哲学等。著有《语言存在论》《后哲学的哲学问题》《未来哲学序曲》等,主编《海德格尔文集》(30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来艺术丛书》等,译有《林中路》《路标》《尼采》《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
21、而在《“……人诗意地栖居……”》中,天空与大地之间仍然是人类栖居的维度,诸神则变成了终有一死者“借以度量他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栖居的‘尺度’”。“测度是栖居之诗意因素。作诗即是度量。”由此可以看到海德格尔观念的演变:人类在超越的神性与固守的人性的矛盾前不再是被动承受了。人类首先拥抱了人性,再以神性为武器,在人类精神的存在领域占据了主动。模仿的诗歌只是片面的筑造,蕴含测度主动性的诗歌才是“诗意地栖居”。
22、人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最长的距离抛在身后。他把最大的距离置于身后,从而以最短的距离把万事万物都置于目前。
23、 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以往凋谢过——海德格尔
24、但什么是“说”?为揭明此点,我们必须呆在当我们使用“说”这个词时我们的语言叫我们去思的事物的近处。“说”指显示,让出现,让被闻或被见到。
25、 精神仅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26、这就意味着,那在本质意义上内在地要求思及的东西,我们尚未正视它,尚未受它的支配……我们尚未在思,这根源于如下事实:那应该被思及的东西离开了人,很久以前就离开了……只要那有待思及的东西撤回去了,人们并不能真正地思。
27、只有认识到栖居与筑造在本质上是一体的,“诗意地栖居”这个概念才成为可能。“诗意”之所以成为栖居的一种状态,离不开筑造的作用,欣赏诗歌、创作诗歌便是这样一种筑造。当我们遗忘了筑造与栖居的同一性,我们便将栖居与筑造对立了起来,栖居成为了脱离筑造的虚无存在,即人类在日常的生活中无法到达的境界。举例来说,类似道教寻仙炼丹、佛教坐禅苦修、隐士与世隔绝的行为就是这种“栖居”的标准。实际上,贤者是在以这样的行为放弃有害的物质筑造而促进有益的精神筑造,故高僧居士的禅理诗得到人们的推崇,陶渊明隐逸的田园诗能万古流芳;而遗忘者枉羡栖居的境界,全不筑造,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28、 自从读了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一书,我对生活又有了新的认知。世俗的我们如何做到“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描述,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字面上看去,这是一种“栖居”的静态,其实是一种“诗意”的动态生活模式,就像当下我们很多人的生活状态——“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之上”
29、在外面,人们可以易如反掌地通过报纸和杂志就“出名”。这种做法至今还是最保险的途径,在这条途径上,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沉溺于曲解任何东西,随即再将其彻底忘掉就是。
30、本书收集了十一篇文章,除一篇作于1936-1946年间,其余均为1950-1954年的作品。全书编为三组。第一组是对“存在历史”的“另一个转向”意义上的技术之本质、形而上学之终结问题的思考;第二组是对存在的“聚集”运作以及与之相应的本源性“思想”的思索;第三组的主题是早期希腊思想,是海德格尔对存在历史的“第一个开端”的探讨。
31、 对于这些诗句,我们仅作几点思考,而且,我们的惟一目的是要更清晰地倾听荷尔德林在把人之栖居称为“诗意的”栖居时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上面朗读过的开头几行诗(第24-26行)即给我们一个暗示。它们采用了完全确信地予以肯定回答的提问形式。这一提问婉转表达出我们已经解说过的诗句的直接意蕴:“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问道:
32、本篇是我在诗词讲座后撰写的结课作业。与其说是论文,不如说是一篇感想,一次解读。当时的我只知海德格尔思想的一鳞半爪,却将他关于“筑造”与“栖居”的两篇演讲反复读了十遍,把握出了“人生的本质与形式”这样一个主题。无意当中想起,还觉得有两三分意思,就暂且拿来与诸君共赏,以此警醒那遗忘存在的存在者。
33、这样,哲学就不是一种人们可以像对待工艺性的和技术性的知识那样,直接可学得的知识;它也不是那种人们可以像对待科学的和完全专业性的知识那样,可以直接运用的,并可以时时计量其实用性的知识。
34、这里道出了一个问题:“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个问题要求成为首要问题。已经讲解过,它在什么意义上是第一位的。
35、本书是海德格尔著作中值得重视的一部,法国的《读书》杂志甚至把本书选入“理想藏书•哲学类”(世界古今哲学)前十种,把它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哲学史上的经典相提并论了。
36、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哲学绝不会使事情变得轻巧,相反,它只会使之愈加艰难。这样说并非毫无根据,因为日常理性不熟悉哲学的表述方式,或者甚至认为这种表述方式近乎痴呓。使历史性亲在变得艰难,而且是在绝对的存在之根基的意义上这样说,这才是哲学的真正功用。艰难给回万事万物,给回存在者其凝重(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艰难是一切伟大者出现的基本条件之而我们首先会把决定一个历史民族及其伟业的命运算计在内。然而,只有当围绕着事物的某种真知掌控了亲在之际,命运才会出现,而哲学就是开启如此真知的途径和目光。
37、应当是幸福的。尽管,诗人的幸福,只能是精神领域的幸福)
38、时间和空间的一切距离正日益被缩短。以前人们需要旅行几星期几个月才能到达的地方,在今天,乘上飞机,一夜之间就可抵达。从前人们需要若干年后才能获悉的事件,如今通过收音机马上就可以听到有关的消息。在几个季节里自始至终总是隐而不显的植物的发芽、生长的内在过程,如今在电影里只需一分钟便可把它披露无遗。坐落在遥远地方的最古老时代的文化遗址,可以从电影上看到,似乎它们就处在当下车水马龙的市街上。此外,电影还可以通过显示摄影机和正在工作的摄影师,来证实自己所展示的东西。对一切遥远之可能性的废除,已由电影臻于顶峰。
39、人们对哲学表现出兴趣,还不足以证明他有任何去思的准备……恰恰相反,从事哲学比别的任何事情都更能给我们造成一种顽固的错觉:好像只要不懈地“哲学”,就是在思了。
40、《人,诗意地栖居:超译海德格尔》一书是译者郜元宝从海德格尔大量著作中精选160余条语段翻译整理而来。分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栖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五个部分,另附三篇重要论文。大致勾勒出海氏思想的轮廓与话题中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近原著,进入海德格尔极富魅力的、邈无涯际的精神王国。
41、群山无言地庄重,岩石原始地坚硬,杉树缓慢精心地生长,花朵怒放的草地绚丽而又朴素的光彩,漫长的秋夜山溪的奔涌,积雪的平原肃穆的单一。
42、 “……夜之阴影”——夜本身就是阴影,是那种决不会漆黑一团的幽暗,因为这种幽暗作为阴影始终与光明相亲熟,为光明所投射。作诗所采取的尺度作为疏异者——那不可见者就在其中保护着它的本质——归于天空景象中熟悉的东西。因此,此尺度具有天空的本质特性。但天空并非纯然是光明。高空的光芒本身就是其庇护万物的浩瀚之境的幽暗。天空的可爱蓝色乃是幽深的色彩。天空的光芒乃是庇护一切可昭示者的日出口落的朦胧。此天空就是尺度。因此,诗人必得问:
43、 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海德格尔
44、 只要这种善良之到达持续着,人就不无欣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这种度量一旦发生,人就能根据诗意之本质来作诗。而这种诗意一旦发生,人就能人性地栖居在大地上,“人的生活”——恰如荷尔德林在其最后一首诗歌中所讲的那样——就是一种“栖居生活”。(斯图加特第二版,第一卷,第312页)
45、《华夏诗刊》是《华夏风》文学网在一起写网创办的诗刊刊物。
46、 人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的,他是本事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我本身则常有烦恼。处于众人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召唤,期望由此成为本身的存在。
47、 “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荷尔德林在此用他喜欢用的说法“与人心同在”(amHerzen),而不说“在心灵中”(imHerzen)。“与人心同在”,这就是说:达到人之栖居本质那里,作为尺度之要求达到心灵那里,从而使得心灵转向尺度。
48、 译者: 朱松峰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49、 现在我们知道人如何诗意地栖居了吗?我们还不知道。我们甚至落入一种危险中了,大有可能从我们出发,把某种外来的东西强加给荷尔德林的诗意词语。因为,荷尔德林虽然道出了人的栖居和人的劳绩,但他并没有像我们前面所做的那样,把栖居与筑造联系起来。他并没有说筑造,既没有在保护、培育和建造意义上说到筑造,也没有完全把作诗看作一种特有的筑造方式。因此,荷尔德林并没有像我们的思想那样来道说诗意的栖居。但尽管如此,我们是在思荷尔德林所诗的那同一个东西。
50、有我之境是什么?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里感伤的时候,看到花朵的露水,都觉得是花在流泪,心里有离愁别恨的时候,觉得鸟的叫声都让你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