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由人构成,如果外在环境中的恶与人的本性没有关系,那么恶从哪里来?我方认为本能和欲望不是恶,本能和欲望无节制的扩展才是恶。
2、“人之出、性本善”出此三大蒙学的《三字经》开首語,它千百年广泛流传,《三字经》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三字经》开首提到“人之出、性本善”是说人一出生本身是善良的,天性基本上都相差不多。只是后来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形成了巨大的差别!你不应该开场就拿《三字经》的经典说“人之出,性本恶”,没有依据!
3、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大概是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可到底哪一个说的是对的呢?自古以来这个争论好像就没有停止过,似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说的清楚。甚至引申开来,还纳入了很多语言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里,我不想扩大讨论范围,仅仅就我们日常语言和经验中的善恶来做判断。而首先,回到孟子和荀子那里,看看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到底在争什么。
4、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5、(点评:抓住了对方归纳推理的不严谨性进行批驳)
6、(点评:运用了反证法,隐藏了必要条件推理“只有人性本善,人才会心甘情愿遵守道德规约”)
7、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 性恶篇》)
8、人之初,性本善是儒学家孟子的观点,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观点,故称之为亚圣。
9、贪婪、占小便宜、追逐名利,都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没有止境,谭儒最初的欲望是很小的,但当欲望实现之后就会有另一个更大的欲望呈现出来。欲望—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这就是人性!
10、据考证,周口店猿人已经懂得用火来把同类的头骨烤着吃,这种生猛烧烤,是何等凶残啊!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善良的人们为什么会忍心伤害其他的生灵,怎么会忍心侵犯别人的生命?
11、Slogan:组织管理不是思想体系,而是专业的科学技术,定律和效应如同数理化的公式般清晰。
12、(点评:运用了反证法,隐藏了必要条件推理“只有人性本恶,世上才会产生恶”。)
13、我们大致了解了以上所举出中国哲学史上有关儒家对于人性善恶论的一些重要资料,关于人性究竟是善是恶的争端,已经约略明了了大概,如果肯下好学深思的功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便应当知道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西方的学者,或倾心于西方文化的学者,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也可以在这些问题上看出了端倪。
14、孟子提出“性善”论据的重点,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便是人性本自良善的有力证明。而且肯定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所指出人性中本自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作为证明,是有相当的理由。但以水的就下,肯定形容人性的本善,确实有所商榷的余地。
15、孔子压根没说过人性的善恶问题,只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治理方法不同,既可以使人成为无耻刁民,也可以成为恪守法度和道德的良民,跟现代心理学的“泡菜效应”异曲同工。
16、(点评:抓住了正方二辩发言中类比推理的漏洞,利用矛盾律和二难推理批驳对方。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不是一种实质推理,)
17、可见本恶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世界带来什么呢?
18、“鸟为食亡、人为财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世界上的一切不是决对的,你可真有点断章起意了,龙生九种各有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下,接受不同的思想意识,错和对、恶和善本身就是对行事处物的一种理解,加上是非的区别能力走向极端,但不能以概而论。人毕竟是高灵性的物种,有错大多还是善恶有分的,不能和不开智的鸟类相提并论!
19、孟子说,人生来即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
20、其实,说了半天中国哲学史上人性善恶观争辩的要旨,其中最大的关键,就是界说不清,大家只从建立行为道德的要点上争论人性本善本恶的定见,并没有先把行为道德的问题暂且搁置一边,先行严格探寻所谓人性的本身,它究竟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界说关键在于大家所说的人性,是先天——形而上——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性(它是否存在?又是这一问题中的问题)?或者是指有了生命以后的人性?应当先下一个研究讨论的范围,才好对此问题有进一层探讨的线索。总之,上自孟夫子开始,下至明、清以还的理学大儒,他们所讨论人性善恶之说,都是以有了生命之后的人性行为作基准,而由此推测到先天——形而上的人性本体论,界说混淆不清,弄得一头雾水,因此论说纷纭,便成为众盲摸象,各执一端的流弊了。如果以有了生命以后的人性来说善恶,孟子、告子、荀子、扬雄,乃至王阳明诸家的说法,都有理由,可以成立。但可惜的是,这都是与遗传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有关的问题,至于和真正哲学的本体论,则了无牵涉。以之而言行为心理学则可,如果就以此而论形而上学,还大有一段距离,实在需要细加审思探寻。
21、解释尚且牵强,现实指导意义更是有限,多用作进身之阶而已。试问,后人的遵循真的由衷吗?恐怕多是盲从或腹诽屈从,谁让皇权推崇儒学呢?
22、第三:尽管我承认人性本恶,但不意味着人类前途一片黑暗,人之所以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并不在于他白璧无瑕,完美无缺,而在于能有认识自己的勇气,承认人性本恶;人有判断是非的理性,能够扬善避恶,为了矫治本恶的人性,人们不仅制定法律以平息暴力,规范道德以减少争斗,设立政府以处罚叛逆,而且倡导坚贞以反对意乱行迷,编写童话去诅咒忘恩负义,真可谓苦心孤诣、殚精竭虑,而有些人却坚持人性本善,言下之意人类所有的道德教化都是多此一举,全盘推翻了!心痛之余我想请问,如果人性本善,那我们要道德观念,法律法规和交通法规干什么呢?如果人性本善的话个人修养、社会教化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23、这种现象说明,一定是切入角度出了问题:善恶是果不是因,并非人性的底层逻辑!所以无法一以贯之地解释人的行为表现。
24、我们之所以尊重尧、禹以及君子的原因,在于他们能够改变先天的恶性(化性),建立后天良好的人事作为(起伪);良好的人事作为建立起来了,便会产生礼法义理。
25、荀子又承袭道家之说,以为宇宙间一切事变都循着永恒的法则。没有天意的主宰,没有妖祥的征兆。但不像道家的委心任命,他觉得正惟自然有固定的法则,人类可以利用这些法则去战胜自然。他又以为一切人为的法则,即一切礼制,也如自然的法则一般,适用于过去的必定适用于现在和将来。这是他拥护“周道”的论据,也是他反对法家因时变法说的论据。他绝不能想象同样的礼制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可以有绝对不同的效果。
26、之所以如此,要么是自我修养跟不上职业发展,导致的德不配位;要么是插上翅膀的猪在大风中飞起,便以为自己是雄鹰可以翱翔蓝天。都是人格不统一的表现。
27、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
28、自从人学会思考,也就学会了使用阴谋诡计,学会了自相残杀,人类的恶开始甚于动物。
29、所谓善恶,不过是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因三观不同导致的表现差异。比如同样的想要见利忘义,有的人小利即可,有的则需要利益足够大,而有的则是无穷大。
30、到了论争末期,荀子直截了当地提出性恶的论据,恰恰与孟子的观念成为强烈的对照。但要注意孟子与荀子都是历来公认为战国时代的大儒,只是儒家的分号,并非别处的杂货店。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嚷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根据荀子这一节理论,他与西方文化中的唯物思想、经验学派、机械论者似乎都有相同的观点。但在此,只是指荀子对于性恶说这一观念而言,并非以偏概全,认为荀子的整体思想都是如此。如要研究荀子通盘思想与学术,必须熟读《荀子》全书方可,切勿因噎废食,顾此失彼。
31、这句话本身做为一句励志的话,口口相传,不知激励了多少人暗暗努力,奋勇直前,在很多人的心里甚至是座右铭、格言一般的存在,故对于自己能熟背这句话是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