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2、人生是苦的,充满烦恼,如果放下执着,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当下就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
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6)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5、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6、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7、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静心听佛语经典语录,欢迎大家浏览!
8、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9、(粒米成箩)粒米成箩--将一小粒、一小粒的米集合起来,就可积成一箩米;如果因一粒米小而轻视它、漏掉它,怎能积成一箩的米?
10、7)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11、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脱,首先应该做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样获得。明白人既能努力改变环境,更能努力改变心境;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佛语禅心经典语录)。
12、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佛语的语录76条,欢迎大家分享。
13、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由于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佛语人生,你深进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4、(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众生。
15、心尘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6、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7、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18、(不要执着小爱)有些人的爱只执着于自己的眷属,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产生怨恨。
19、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0、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随天际云卷云舒。
21、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
22、送人财物是为了人家日后报答自己,是不净布施。
23、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24、时时都念兹在兹来修行佛法,不是修行佛法时,正在拜佛,一回头就骂;或者一回头就拿把刀杀人,那不是精进,那还是在那儿尽做一些假的。
25、诸法虽生,不住自性,是故无性。如婴儿定住自性者,终不作匍匐乃至老年。
26、(及时行善)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身体,趁能自由说话、走动的时候,赶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扬佛法和导人向善的事。
27、4)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8、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指对那些富有哲理与特殊意义话语的记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语录?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佛语禅心:佛语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30、自我净化的同时,奉献无私的爱心,是人生中最伟大、最崇高、最神圣的事。寂天菩萨说:"我愿把我的身体、财富以及过去、现在、未来所积累的一切功德毫无吝啬地用于为众生牟利的事情上。由于奉献给了众生,因而获得涅槃的成就,从而使你的心也达到寂静。在所有的奉献中唯有为众生利益奉献是最神圣的。"
31、能力有限不要紧,努力将有限的能力全部发挥出来,利益他人、利益社会,生命便有意义,人生也不失精彩。
32、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33、佛语是有一种以出世间为指归的信仰为理念,所以它对于人生、爱情等有自己的一番论述。且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语文谜为大家分享佛语经典语录100句:(人心与佛性)心与性是一样的,于佛称为「性」,于人叫做「心」。
34、(别让良知睡着了)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着了。良知一旦睡着,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侵袭你的思想。
35、初祖达摩说:“不谋期前,不虑其后,不念当今。”
36、做人不可让贪欲堵塞自己的心智,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物欲太强会让人的灵魂变态,变得永不知足以致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37、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38、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9、(时间成就一切)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40、(无条件地奉献)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无条件地奉献,做到事事圆满。
41、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他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
42、(14):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43、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44、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45、四季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46、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7、又来人间走一遭,哭也未必是真哭,笑也不一定是真笑,一切都不是结局,不管是微笑,不管是叹息,细细地品味这一切。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能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却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少一些欲望,少一些争斗,少一些索求,我们的世界就会是一个没有阴霾的晴天。相信明天,还会升起一轮崭新的太阳,重复也罢,轮回也罢,送给世界一个最美的微笑,收获自己希望的硕果。
48、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因它出生于污泥,绽开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层涵义。
4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0、14)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善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51、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无奈、怀疑、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一个人要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做到内心宁静安适我们的人生才一定会美好。
52、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感情,可以回到原点,却也不像从前。时光不能倒着走,失去就别再回头。有缘惜缘,真心相对,不离弃,更不抛弃;无缘放下,淡然一笑,别强求,更别后悔。
53、佛云: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不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磐。是名少欲。
54、(7):很多时候,我想去一个远离尘世喧哗,有着明媚阳光,有着绿草拥簇的地皮上,静静的,静静的躺在绿草上,聆听着大自然的禅语;这样就算人生短促得像花开的声音来不及温暖瞳孔,我也愿意紧闭双目慢慢地睡去。
5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56、有和就有安乐,就有幸福,一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就幸福美满,一个单位和谐,这个单位就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谐,这个民族就强大昌盛,整个宇宙和谐,就会充满和平、安乐、祥和。
57、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很难得到别人的心,有时,不仅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很多朋友。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偏不走他的善良,人生却因此多了许多朋友。糊涂些,你还是你,他还是他,世界还是世界,谁也少不了什么。
58、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59、耕耘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去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60、(真菩萨)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61、17)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62、如果孩子们在家里和学校里,都能够在一种温暖的气氛下长大,那么他们成年后入社会,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孩子就算和人第一次见面,也不会紧张,不会害怕跟对方说话,他们会让整个气氛都不一样,让人不再觉得那么孤独。
63、诸法空寂,佛无定相,一切都是心的体现,关键不在于行住坐卧本身,而在于自性是否开悟:性悟则无往而非禅,性迷则坐卧皆非禅。
64、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65、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66、24)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67、23)大智心,不著我相。大愿心,广修善行。大悲心,救众生苦。
68、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69、摄护意忿怒,调伏于意行。舍离意恶行,以意修善行。智者身调伏,亦复语调伏。于意亦调伏,实一切调伏。
70、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71、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72、(用慈施悲)把贪念转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满足,还可发挥「用慈施悲」的爱心。
73、梵净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