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去鼎湖)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2、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3、变生意外→外柔内刚→刚毅木讷→讷言敏行→行不逾方→方骖并路→路人皆知→知羞识廉→廉明公正→正色厉声
4、(jiāolóngdéyǔ)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5、龟龙片甲〔guīlóngpiànjiǎ〕: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6、(lónghǔfēngyún)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
7、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
8、望子成龙 (wàngzǐchénglóng)
9、(龙化虎变)《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10、 régatesdebateauxenformededragon
11、活龙活现〔huólónghuóxiàn〕: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12、龙骧虎视〔lóngxiānghǔshì〕: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13、骥子龙文〔jìzǐlóngwén〕: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14、 leprétenduamourdeMaîtreYepourlesdragons
15、 sensfiguré:bellecalligraphiedontlestraitssontvigoureuxetcoulants
16、画龙点睛、龙潭虎穴、车水马龙、望子成龙、鱼跃龙门
17、(shìhuǒzhòulóng)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18、(chēmǎrúlóng)谓车马众多,繁华热闹。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风烟匝地,车马如龙。”蒋光慈《鸭绿江上·兄弟夜话》:“这里有的是光滑平坦的马路……这里有的是车马如龙,士女如云。”参见“车水马龙”。
19、打凤捞龙〔dǎfènglāolóng〕: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20、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睚眦变成了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
21、 亦作“龙蟠虎踞”。①《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锺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②借指南京。③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④喻斑斓的纹理
22、龙马精神,龙马精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lóngmǎjīngshén,意思是比喻旺盛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23、亢龙有悔〔kànglóngyǒuhuǐ〕: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
24、虎踞龙蟠、虎略龙韬、龙骧虎跱、真龙天子、马如游龙
25、直捣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26、画龙点睛〔huàlóngdiǎnjīng〕: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27、我喜欢乡下的那片宁静,胜过于都市的车水马龙。
28、(2)我爷爷说他已经是龙太龙钟的老爷爷了。
29、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足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遗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一麓堂后稿》卷十二)
30、龙吟虎啸〔lóngyīnhǔxiào〕: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31、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出自):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译文):天目山的山,是苕水的发源地,山势的蜿蜒雄壮,集中在临安。
32、骥子龙文〔jìzǐlóngwén〕: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33、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二子,古代史书记载其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34、龙形的吞脊兽,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35、李东阳的门生杨慎曾听他老师谈过“龙生九子”的事情,很钦佩老师“不蔽下臣之美”的“贤相之节”,根据自己的印象记下了九子的名目说:“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铺首。又有金吾,形似美人,首尾似鱼有两翼,其性通灵不寐,故用巡警。”(《升庵集》卷八十一)
36、暴腮龙门〔pùsāilóngmén〕: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37、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38、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39、又名宪章,形似虎。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