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说,自己不过是一个写作者,不过是一个黄昏收集者,各处旅行,认真生活。(七堇年怎么读)。
2、从成名作《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开始,以关注青春成长为题,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世界成熟的思考,风格受史铁生影响颇大,偏向深邃沉静,又有鲁迅、余华的凌厉尖峰。厚实的文字,锐利的语言是七堇年作品风格之作品中也不乏显出黄碧云、张爱玲等的影子,相似的老辣和冷峻,相似的女性关注,《蓝颜》、《碧云女子》、《澜本嫁衣》、《生如夏花》等均是代表。
3、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并于2007年首次出版,获得瞩目
4、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于人生的思考,也正牵引着喜爱着她的人,勇敢地往前走。我想,这是笔者与读者之间,最为动人的默契。
5、一双灌满了稀泥的旅行鞋变得沉重无比,我坚持走完,在终点停下来脱掉袜子鞋子,穿上凉鞋。我们坐在路边百无聊赖地等车,望着那双变成了泥制模型的鞋子,忍不住笑起来。
6、终于安顿下来,住在他家颇为气派的双层四合院子里,放下行李简单收拾好物品便去洗鞋。晚饭吃得狼吞虎咽,只觉得非常饿。强打精神去看篝火晚会,摩梭族人能歌善舞。
7、堇菜,草本植物,花白色,带紫色条纹,全草可入药。
8、小说结尾,苏铁在经历地震之后回家,并且得知一直盘旋在他的心屿附近的森莺正是母亲,似乎显示了某种“回归”,事实上在猎游训时,阿尔法的一段话已经为苏铁和母亲的和解提供了契机。“你要原谅你母亲,她不是故意和你对立的,她只是完全忘记了她也年轻过,忘了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有这些心思,这些感觉,年少的心性和体验,随着她的年纪,都淡了,消失了。而人一旦心淡,她的心屿、梦伴……都会消失,这一切对很多成年人来说就只是一个梦,醒来就忘了。”(第95页)
9、旦夕之间,情知对于生命的千般流转,尽需付与无尽的忍爱。深情既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你真是一个令人欢喜的人,你的杯不应该为我而空。
10、初到香港那夜我以为我坠入了繁星之城,满目灯光细碎闪耀,宛如钻石项链镶嵌于成片楼宇,于浓浊夜色中勾勒出一栋栋魑魅的轮廓来。光之瀑飞坠,溅得满城云蒸霞蔚。
11、因为肩负对苏铁的责任,母亲常年坚持在酒店做清洁工,并且忍受来自主管的性骚扰。而苏铁在母亲严苛的棍棒教育和以爱之名的裹挟下日趋孤独和隐忍,终于在某一次冲突爆发时直接用钢琴压断了自己的手。不同的是,不再有《大地之灯》中拯救者一般的淮,而简生当时刺入胸口的决绝狠烈也被作者以更加克制的语言代替。
12、因为,这整个一部作品集,都在塑造一个叫作“青春”和“成长”的主人公形象。集子里一篇篇看似无序而琐碎,其实是七堇年“赋形”“青春”以不同的侧面和投影,合起来是一个立体、丰满的形象。
13、七堇年的文字中处处体现着思想成熟的细腻和灵性,虽然被称为“后安妮宝贝时代”的代表,不过不同于安妮宝贝的自白似的慵懒和漫不经心,七堇年的文字相对于同时期作家显得更加沉稳,通透直白。
14、但观音阁后街的叶抄手还是那么销魂,西安北路的翘脚牛肉还是那么绝,曹家巷的“最牛苍蝇馆子”还是那么人满为患,春阳水饺有分量江河日下价格蒸蒸日上的趋势,但味道还是算得上独此一家。所以整座城市再怎么堵车,各路食客依然前仆后继。每到周末,寻欢作乐的成都人便蠢蠢欲动,各处餐馆无不人满为患。就连平时一到深夜,城市各个角落都会支起无数烧烤地边摊。犹记得新城市广场那个繁忙的闹市路口,一到深夜,都会被烧烤摊占据,摊子足足快要铺到马路中央。如果是夏天,便吃烧烤配冰啤酒,谓之冷啖杯;冬天,就来煮啤酒,由醪糟枸杞配啤酒煮成,相当巴适。
15、可现实中有多少远嫁他乡的女人,真的那么自由,想回家看看就回家看看的呢?我相信真的很少,能回家看看的女人,那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很多女人都是通过网络视频,当见了面,一年都不能现实中见面一次。
16、经过西昌停留下来,看了邛海。吃到了彝族非常地道的烤土豆和手抓肉,极辣。次日清晨便从西昌车站搭乘唯一一趟早班车去往泸沽湖。行车漫长,在云山间沿着盘山公路行进,阳光因为浓浓云雾而忽明忽暗。
17、可以说,七堇年是“80后”作家中难得地赋予成长的主题以美感的人。这样一种姿态,在她的一篇散文中有极为精彩而形象的表述:
18、行文至此,不妨荡开一笔。《奇葩说》第五季有一期的讨论辩题是“在外地不开心要不要告诉父母”,双方一番唇枪舌战后高晓松说了如下一段话(大意):中国的父母仿佛他们没有独立生活,独立人格,不配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相濡以沫,只能把自己捆绑在子女身上,仿佛孩子就是他们的第二人生。这是大多数中国传统父母很难走出的精神困境。
19、七:其实是我自己的一份答卷,就像一座私人博物馆或者私人展览一样。这本书的风格可能更轻松自在一点。可能与当下年轻人的一些人生选择相结合,希望会有一些稍微不一样的风格呈现。
20、那些事儿永远都是可笑和难忘的,高三三诊考试之后,和朋友们背着书包就去玉林小区的小酒馆,喝完一杯加了牛奶的啤酒;偶尔周末返城借住在同学家里,看影碟,听CD,翻漫画。在操场上和隔壁班打篮球赛,冬天阴冷,手指总是红肿起来。那时候我还那么痴迷电影,每到周末就写纸条让朋友去玉林小区的碟子店淘电影。死党周末返校从家里带来的麻辣兔头一定会在周日当晚就被室友一抢而空,却专门为我留上两三个。
21、▲七堇年作品,新版《尘曲》2015年8月上市
22、整只鸟,它的身体,习性,生命,迁徙……我都一无所知——并且也不打算有知——进而避免沦为判断。
23、没低到尘埃里的种子,开不出花。 ——七堇年#七堇年语录#
24、△3日凯德广场《晚风枕酒》读者见面会人山人海
25、米兰昆德拉有言,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而小说的另一个精神却是连续性,“每部作品都是对它之前作品的回应,每部作品都包含着小说以往的一切经验。”以此观之,七堇年所一直念兹在兹的关于个体的成长、孤独、原生家庭、友情、爱情等主题在其长篇《大地之灯》《平生欢》,甚至包括最新的《无梦之境》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连续和拓展。
26、然而“一个悲哀的事实便是,每个个体,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活在了他人的期待当中……而期待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你永远要继续更符合期待。”(《无梦之境》第3页,以下所引皆出自该书,不再说明。) 苏铁与母亲的矛盾即源于此,母亲的人生悲剧使得她更加偏执地将自己的期待投射在苏铁身上,仿佛苏铁就是她人生的全部意义。于是一切爱恨、怨念、委屈、不满、辛酸、悲哀、寒心、绝望也就由此滋生了。强烈的爱演变成强烈的控制欲,母亲总是试图控制苏铁每一分钟生命的用途、轨迹,她的初衷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保证苏铁走最少的弯路,并冠之以“为他好”的道德高点。而苏铁,在努力满足这种期待的过程中从未得到来自母亲的肯定和认同,不堪重负,最终滋生出强烈的反叛心理。需要说明的是,苏铁自有意识以来一直不能理解在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同意才会被允许进行的世界里,为什么独独将他带到这世上来这件事没有询问过他的意见。
27、暌违五年,七堇年的最新长篇《无梦之境》于今年4月面世。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科幻元素的置入。熟悉七堇年的读者肯定都知道,这并非作者第一次在小说中引入科幻因素,早在几年前她就曾经在一个app上发表过《Brainternet》《九月十三》等短篇科幻故事。显然,这是作家有意为之,借用“科幻”的外衣,探讨人类在未来时空生存、生活的各种可能。或者借用一个读者的表述:“窥探人类未来命运”。
28、而今开始了在这座城市的上班族生活,赫然发现四处都在搞拆迁,建高楼,挖地铁,道路随之改道的改道,封闭的封闭,禁左转禁右转禁直行的标志布满每个路口,加上无数固定或不固定的单行道,开车时真是叫人抓狂,朋友都调侃“成都,一座不能左转的城市”。
29、而“孤独”本身作为成长的必经课题,即使是在一直充满爱的并喻型个体李吉身上也不可避免,“在这个宇宙中,每个人都是一颗孤星。内核沸腾,但路过的人只看到冰冷的外壳。那些独一无二的颜色,光度,明度、色温,气息……需要多大的偶然,多小的几率,才能刚好契合在彼此可见的区间。”(第190-199页)更多时候“在这个注意力分散,话语权弥漫的时代,眼球成为最稀有的资源。被关注成为可变现的价值。因为骨子里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这再次证明人类从来没有克服对渺小的恐惧,从原始狩猎阶段到现在都一样。”(第230页)
30、可以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七堇年创造了一种打破了散文和小说的边界、介于它们之间的新的文体形式,或可称之为“散文体小说”,这是七堇年的独有贡献。遗憾的是,她以她无意识的行为投入真情完成了这一创造;一旦她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时,已意味着昨是而今非。
31、再读散文,这时的七堇年已和写《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时的那个七堇年不一样了。
32、堇假借为“仅”,表示少。作名词,是一种菜名,是堇菜属植物泛称的略称。
33、我作为一个伪成都人,平日里最喜欢在夜里去文殊院拜佛,白日里喧嚣的人群都隐匿,整个文殊院安然隐匿在宁静脱俗的古韵之中。无灯,无人,唯有林木森森,红烛灼灼,佛光隐现,千年一梦。红墙外有位拉二胡的大伯每天晚上七点半准时端坐开弦,在院中闲庭漫步,便会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寒春风曲》等古曲不绝于耳,其声其境安宁之极,濯人心扉。
34、作家,黄昏收集者。已出版作品:《大地之灯》《平生欢》《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澜本嫁衣》《尘曲》《灯下尘》《无梦之境》等。2019最新出版《晚风枕酒》。
35、一个人愿意为心爱人卑微一辈子,那么至少会有往后余生某年某月会感动到对方,或是对方突然感悟,领悟了,觉得太对不起你,突然懂得爱了,知道爱应该是相互的,那么你这样卑微的爱,最终就换来了春季,就会开出花来。
36、在七堇年的个人简介中,她描述自己是“写作者、黄昏收集者”,如今,三十而立的七堇年将自身所爱更多地融入写作中,担负起身为写作者的更多责任。这次来成都,是为了新书《晚风枕酒》的读者见面会。
37、这些都是远嫁他乡的女人所避免不了的,在七堇年的笔下却说,这样的女人,在这个地方,就像没有自己的家一样。那么间接就是在说远嫁他乡的女人,远在他乡流浪啊。就如三毛所言一样,心灵没有栖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流浪。
38、“在这个吵得人分不清东南西北的世界里,我们手里所持有的干干净净的初衷,不多了。
39、七堇年,1986年10月5日生于四川泸州,原名赵勤,中国作家。
40、七:想法挺久了,这本书写到的是斜杠青年。斜杠是现在一种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是现在年轻人比较热衷的。可能更强调独立自主性和自我认同的确定性等。是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所以会勾画出这样两个有个性、酷一点的年轻人放在书里面。
41、作家。黄昏收集者。认为人生苦短,甜长。沿途只想多看风景,认认真真地浪费生命。
42、我拍下一张照片:在房间里仰望黑色的瓦片屋顶,缝隙间射入丝丝缕缕的阳光,烟尘穿过那一束光线,飘渺的姿态清晰可见。
43、——2016年11月16日,晚,好久没写文章了,文笔生疏了
44、一个人要卑微到什么程度才终于看到自己的卑微?又要耗尽多少回忆才会发现手上已经没剩多少回忆可以用了?到底要卑微到什么境地才肯清醒?又要耗掉多少回忆才肯放手?——张小娴《谢谢你离开我》
45、有一种成长的标志是沉默——因为生活的渐渐复杂,因为这种渐渐复杂的难以言说,无法言说,不愿言说,或者不能言说。
46、逾十年来,七堇年的写作不断趋于成熟,以风格独特的洗丽文笔著称。
47、但对于成都,我想只能说,带上你所爱的与所恨的去那儿吧,因为那里就是人间。
48、2014年起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2015年主编岸口系列第一辑《近在远方》,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出版文集《灯下尘》。
49、紫堇,草本植物,花紫色。全草味苦,可入药。
50、生活常常令我暴躁,那些堵得水泄不通的路口,喇叭,灰尘,冷漠而空洞的人,疲倦而茫然的脸。唯独写作的世界是令我平静的。像在大雾的清晨于林间散步,空气清洌如泉,你心有山海,身轻如燕。
51、因为恋恋不舍,朋友曾又在冬季返回泸沽湖,照片中她站在枯黄的草海中迎着阳光微笑,或在山腰的凉亭上闲坐读书。夜里见到流星坠落,谓之“星光下的睡眠”。
52、七堇年2002署名发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并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并于2007年首次出版,获得瞩目。200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澜本嫁衣》;其后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尘曲》等文集出版、再版。
53、七堇年的作品中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厚重的人文关怀,擅长人物的内心独白和时代感的塑造,人物素描清淡却又回味悠长,现实主义风格浓烈,悲喜剧交织,笔触轻盈而内容沉重。
54、2002年,七堇年署名发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并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崭露头角。
55、而一旦在卑微中清醒的人,人生自然是另一种风景展现在自己面前,自然可能尽兴去活好自己的下半生,可以选择再去爱,或是一个人好好爱自己,都是可以的。但从卑微中清醒的人,谈何容易,没有五年,十年,很多人都清醒不了。
56、夜里关了灯,房间倏然之间更加阒静。天地间唯有鸡犬相闻、蛙虫欢鸣,窗外大片寂静的草海沉沉入梦。水波荡漾,撩动桨声淡淡低吟。抬头便是月明星稀,光色洒然。
57、我记得在成都双流机场,有句城市宣传语是“China’sChina,Chengdu.”——是的,这令我想起那个下雨天,寒风刺骨,我经过一条小街,空空荡荡的米粮店门口,泥泞的卷帘门半掩,伸出的屋檐滴滴答答掉着水,刚好足够遮住一张麻将桌。四个人围坐,专心致志地在屋檐下搓麻将,任凭路边人来人往,寒风凛凛,落雨纷纷,四人犹如仙人下棋一般,之淡定,之投入,叫人叹为观止。其实再没有比这更加市井、庸碌的画面了。但这却是一种只有平原沃地才能造就的人文气氛与集体性格,不可言,不可说,会心者,可懂其中禅意奥妙。
58、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
59、仔细翻看目录章节名“爱在第三杯与第七杯之间”“风眠湖”“查尔斯河的月亮”“火夏”“刀锋与丝绒”“你是我心底的青苔”;有了樱花划入残雪的春天、蓊郁盎然的夏天、风起叶摇的秋天、低音鼓一般的冬天;有了铺着薄雾的清晨与鲜艳的云朵被晚风撕碎的黄昏……这些极其富有诗意的名字是属于七堇年的小巧思。七堇年带领我们走进了她的私人博物馆,将她收集过的四季一一展览。
60、 在每一栋傲视港岛闹市的摩天大厦里,在每一座卑微逼仄的深水埗公屋里,人事酸甜每每都是世俗传奇。但在成就为传奇之前,香港在一种极其注重实干与现实的社会普世价值观驱动力下,“每个人都在默不做声地抢路,”——秩序,礼貌,冷酷而又安静——“只剩下心里的一片嘈杂。” 学校有一位教授专事研究香港流行歌词,我借来他的书读,看到早年著名词人黄霑写的歌词《忘尽心中情》,“用笑声送走旧愁,让美酒洗清前事。顺意趋,存心自如。任脚走,尺躯随意。” 还有郑国江写的歌词:“残红黄叶似在舞秋风,野外不再青葱,花飞花落,醒春梦。斜阳无力挂在晚空,已渐消失海中。西山枫树,映天红,暮色要比秋水多一分洁,晚风乍动。夜空漫天星星,星光闪烁,似真似梦。秋风吹动,风霜重。银河明月挂在半空,我愿将那星月编织秋梦,秋之梦,幻梦。” 而今的林夕,黄伟文等等,作词同样精湛,写尽人情爱恋,即便不是刀刀见血,亦每每击中人心。“拦路雨偏似雪花,饮泣的你冻吗。”如此的歌词,实在是艺术品。他们延续粤语歌词文化的风骨,即使式微,依然是一笔光辉岁月的黄昏。
61、她的文字华丽沉重,她的文字也干净凝练,从年少时轰轰烈烈的愤世嫉俗,到如今自得其乐的热血难凉,她的笔触温暖着每个暗夜赶路人。
62、但我记得的泸沽湖,是一条织满了阳光的夏日蓝裙。裙袂的花纹上有着月光、虫鸣、桨声、草海,和用十九岁的脚步走过的路。
63、这一成长的模式在她的其他小说如《澜本嫁衣》和《尘曲》中都有延续。《大地之灯》围绕主人公简生展开了对一家三代人各自不同的成长过程的叙述。虽然说三代人的经历各异,但在对孤独和创痛的感受方面彼此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为三代人身处不同的背景,其具体形态和表现不一样。
64、李吉:并喻型。一切生活经验、人生智慧、价值观等都是在同辈人之间习得的,而不是仰仗长辈的灌输和教导。
65、更:以往作品基本都是百万佳作,对这次的作品有什么期待呢?
66、蒙塔莱(EugenioMontale,1896—1981),意大利诗人、散文作家、编辑、翻译家。隐逸派诗歌代表人物。著有诗集《乌贼骨》《境遇》《暴风雨及其他》等。197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67、在她看来任何艺术形式的终极追求都是表达内在外在的美,由此反对以词藻堆砌为由批判年轻作者的表达。她说,在对语言美的盲目回避渐成潮流时,还没有能力做到笔致极简包容万象时,以为选择了粗劣无趣的平白叙述就是所谓大气,或许才是可笑。
68、小说第一章讲述了前喻型个体苏铁(从侏罗纪开始虽然经历过三次大灭绝但依然幸存的植物)的成长历程。苏铁的母亲囿于自身梦想未能实现的执念,定制了完全符合自我期待的前喻型个体(即苏铁)作为自己三十岁的生日礼物,同时开启了单身母亲抚养孩子的漫长之旅。
69、2015年主编岸口系列第一辑《近在远方》,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出版文集《灯下尘》。
70、作家。黄昏收集者。认为人生苦短,甜长。沿途只想多看风景,认认真真地浪费生命。
71、我们并不知道有多远,只是一味地向前走。似乎是应验着“旅行者选定了一条路,从来不问那条路有多远”。渐渐地,越来越疲累,终于走到了那座栈桥。
72、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读完了七堇年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最早知道七堇年这个名字,是在大学的时候。好像是跟朋友一起在学校的小礼堂里听报告,报告会枯燥而生涩,乏味得让人恹恹欲睡,但是因为要写关于报告会的稿子,所以不得不请打起精神,认真地听着。快要睡着的时候,朋友给我念了一段自己的摘抄:
73、 懂一个人,是真的要花五百顿饭,五百瓶酒,五百个日夜,去一点一点接近的。若不是因爱之深,怎舍得这般耗费。
74、作为8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窃以为七堇年当下所要面对的是如何实现自我突破与转型。而《无梦之境》在某种意义上更像一部“问题小说”。诚然,作家要实现自我突破并非易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愿意期待七堇年的下一部。
75、当然也有对上一辈人物的刻画和描写,对时代苦难的自我理解,《远镇》、《大地之灯》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七堇年的作品多给人以沉重悲剧的色彩,家庭环境导致七堇年比同龄人更加早熟。个人文化积淀与经历在作品中有很大的体现。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内容关注生死、宗教、信仰与情感。
76、写作十年,青春早已不再是七堇年身上的标签。她的写作亦在不断趋于成熟,相继推出了《平生欢》《无梦之》等长篇作品。小说多次发表于国内顶级文学期刊《收获》《人民文学》上,并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