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正因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
2、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领悟十分专心。不管周围怎样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3、一说古诗词,人们可能就想到深奥难懂。其实古人的好作品恰恰是最通俗易懂的。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明白如话,但又不只是“白话”,这里面又有音乐、有图画。因为诗的功能是审美,并不是难为人。
4、“欣欣向荣、愁眉锁眼、甚嚣尘上、打入闷葫芦”这么多新鲜词,我不觉眼前一亮,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文字,说不清是雅,是俗,只是觉得新鲜,很美。放学后,我就回家找来大人的《毛泽东选集》读。我就是这样开始读毛文的,并不为学政治,是为学语言,学文章。
5、我对马、恩著作的阅读也是半主动,半被动的。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革”以前,囫囵呑枣,如私塾背书一样,只是储存了下来;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结合形势重新验证马恩的观点,又去主动温习。因为我是学文科的后来又做新闻,一方面是专业要求,一方面是工作需要,所以读了不少也忘了不少,留下印象的有《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一些原理是刻骨铭心的。比如,“环保”这个概念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可是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抵消了。”(《自然辩证法》)这种深刻、彻底,你不得不佩服。又如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神圣家族》)多么朴素的真理。一部经典不可能全部背下来,只要做到读懂原理,知道观点,记的一些警句,要用时能很快查找出来就够了。
6、家时,人们还找不到新郎。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穿着旧袍,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
7、李密,隋末辽东人,少年时候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好动,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关于读书的故事100字左右)。
8、车胤,晋代南平人,年轻时就爱读书,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苦,没钱买油点灯。日子久了,车胤觉得长久下去,将不知浪费多少宝贵时光,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才行。一晚,他见一群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飞来飞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几只萤火虫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们所发出的光来读书吗?此后,他就每晚靠着萤火虫的光来读书,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9、我想爸爸的话是对的。从现在开始,我要把阅读养成习惯,培养成爱好,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天进步一点点。
10、闻一多结婚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十分热闹。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可是就在迎亲的花轿快到
11、深溪虎:我认为读书是一个人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很重要的方法,当有了足够多足够深的知识储备之后,人会开始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且会对外输出自己的影响力,这里面包括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知识体系,方法论以及行为准则。最大的影响就是“体验别人的世界,如果你还不能亲身涉足的话。”
12、李密认识杨素,赶紧下牛拜见。杨素又问他读的什么书,李密说:“《项羽传》。”交谈中,杨素发现李密真是个人才。杨素回家以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学识、才能和气度,比你们兄弟几个强得多。”于是,杨玄感便结交了李密,他俩成为好朋友。
13、深溪虎:可以这样理解,不过还可以进一步的延伸。正如戏如人生,但其实人生往往比戏剧要复杂的多,很多名著的作者都是对于人世间有着深刻洞察力的大师,然后付诸纸上,正因为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读名著是有一些困难的,比如红楼梦,比如战争与和平。又比如平凡的世界,有的人读完可能没有什么感觉,有的人却会泣不成声,大概就是因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4、我7岁时,慢慢的懂得书中的优美词句,知道了欣赏,妈妈见我爱上看书了,又去书店给我买了三本书,书名分别是《爱的教育》、《三毛流浪记》、《蓝色的海豚岛》,我看的如痴如醉,每天晚上都不想睡觉了。
15、三岁的时候,幼儿园老师鼓励我们看书,可我就是不爱书,妈妈买回来的《幼儿画报》和《巧虎的字母》,已经放了十几天了,可我一直不看,只知道玩儿。一眨眼我已经快5岁了,有一天到幼儿园去,看见几个同学正在抢一本《幼儿画报》,便也上去跟着抢,最后我抢到了,我坐下来津津有味地看着……哇!书里面的内容真好看,以后每天放学回到家,我就开始看《幼儿画报》,没几天,妈妈买的《幼儿画报》和《巧虎的字母》都看完了,从五岁开始我爱上了读书。
16、书籍就像一块饥饿时想吃的面包、甘甜的泉水、生活的方向盘。每本书都会把我带到书里多姿多彩的世界。
17、 你有精彩好听的故事吗?请和爸爸妈妈一起录一个,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8、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这样,他领悟到六
19、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20、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本电子书,这书的功能可真多,体积虽然只有一本《老鼠记者》那么大,可是里面却能装很多书,我马上就买了好几本书,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超级厚的书。
21、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阅者,看也。但是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是有目的的、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比如,我们说:阅兵、阅卷、阅人、阅尽人间春色,就不说“看兵、看卷、看人、看尽人间春色”。而对不须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东西,消遣、娱乐的,则常说看,不说阅。如看电影、看风景、看热闹、看耍猴,不说“阅电影、阅风景、阅热闹、阅耍猴”。所以当我们说阅读的时候,心境是平静的、严肃的,也是美好的、向往的。
22、弟弟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家人每天都听我讲故事。有一天,我在家里找零食,无意中我找到几颗绿豆,我看着绿豆发呆,突然想起我可以拿绿豆做实验,我可以让小绿豆发芽。写观察日记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书中学到的形容小绿豆的词语,像酵母一样发挥了作用。妈妈看了作文给我写了一句话:“你真棒!”
23、通常的做法是将一叠白纸一折为然后居中间缝上一道线。在原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刻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有的还加上标题。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旁边留出的空白处有用铅笔、钢笔作的粗细实线、虚线,X、+等各种记。
24、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领悟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仅学习并领悟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习并领悟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25、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刻读书,特意把自我睡的木板床的1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一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26、经典作品里总是有原理体现。马恩作品里有一般社会原理、哲学原理;毛泽东作品里有中国社会的政治原理;黑格尔的作品里有美学原理。哪怕每一个小的学术分支,只要它够得上经典,就必然会揭示出某一部分的原理,或者可以说,只有含有一定原理的作品才能够得上是经典作品。比如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当年我20多岁,读它时还没有从事新闻工作,书中也不讲新闻。但是它关于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原理却指导了我后来几十年的新闻写作与新闻管理。这也反过来说明,阅读,不管读哪一类作品,一定要读经典,这样你收获的就不只是粮食,而是种子;不只是几条鱼,还有渔具、渔法。当然再经典的作品也只能作为客观的阅读对象而存在,要收到好的阅读效果,还得发挥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这颗种子,种出一棵属于自己的树。
27、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篇幅1000-3000字左右,并可随文配图。同时,欢迎您提供摄影作品及音频、视频作品。
28、可是有一天,我的“怪物本”用完了,妈妈又恰巧出去了,怎么办呢?我在家里静静地闭目养神了二十多分钟后,我实在是坐不住了,心里闲得发慌,心想:“晚上堂哥回来时总是捧着一本有字的书,他看的那么认真,看的那么入迷,里面有什么呢?我就带着好奇心慢慢走到书柜旁,挑了一本带拼音的书,一看:哇哈哈,这只小猪可真有趣,它可真胖!因为我找到的书那么有趣,所以我津津有味地看起来,那本书就叫《小猪唏哩呼噜》。
29、一上扶手电梯,左边第八排的就是我要找的艺术类书籍了。我直奔那里,不一会儿就找到了我喜爱的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等名人的书籍,他们画的名画,图文简介,我看得翻着翻着,渐渐地了解了不少我不知道的名人和他们一生画过了什么画,画里的主要细节等等,还看了一些人体每个关节部位是怎样画的。
30、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
31、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读古诗。当我想偷懒,不想读的时候,他们就用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来“诱惑”我。我每次都没忍住,总是乖乖地读完,好领奖品。天长日久,这些古诗我就会背了。像什么《鹅》、《春晓》、《望天门山》……等等,我都背得滚瓜烂熟。诗集就算是我最早时侯读的书吧。
32、李白虽然自幼聪明过人,但并不是个能持之以恒做完一件事的孩子,每次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有一次,他觉得手中的书枯燥无味并且深奥难懂,于是便跑出去闲逛。在河边,他看见一位老婆婆手拿一根粗大的铁棒在磨刀石上不停地磨,神情专注,他就奇怪地问:“您磨大铁棒干什么?”
33、六岁时我已经上了小学,我非常不爱看书,根本就不读。有一次我出去玩,在山上,我妈妈带了一本书,我死活就是不看,我的亲人他们都叫我看书,连爸爸也是,我回家时就想书有什么好看的,全是字,看的头昏眼花,无聊!我顺手拿起一本书在装模作样。
34、毛主尤其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
35、“这可能是作者本身的想法,因为是手抄本,作者随便改改;也可能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你要说哭就卖不好,因为当时喜欢喜剧,有一个版本的《红楼梦》把里面的悲剧删了很多。”任天解释说。每当他在自己的阅读中有所发现,就通过《红楼梦新证》等书寻找答案。
36、经老师的点拨,同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樟寿虽小却语惊四座。
37、不过我看着看着,渐渐被书本的内容吸引进去,越看觉得越有意思。短短的一个中午,我竟然把一本100余页的书都看完了!
38、有一天看得太久了,一直看到晚上十点,我的听写和背诵都没做。我只好放下书快快的写作业。
39、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钟爱读书,在任何状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我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40、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
41、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正因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面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