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光二十二年秋天,曾国藩给诸弟写了一封家信,这是曾氏全集中所收与弟书的第一封。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对兄弟表现出了极大的责任心和殷殷期盼之情,他谈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他谈了拜师交友情况及其益处,“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他谈了读书学习的目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是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辱所生;一者是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他谈了读书学习的关键是要专心致志,“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下的层次是指子女后辈。
2、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3、甲三在三月下旬已能行走,不要别人扶持,还不能说话,没有乳吃,每天一顿粥两顿饭,家妇身体也好,已有生男的喜兆,婢女仆从都与原来一样。
4、伦理教育价值。许多家书不仅体现了写信人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人格情趣,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友弟恭等情感,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优良的道德操守。像长辈写给晚辈的信,体现了家书的家庭教育功能;晚辈写给长辈的信,反映了传统的敬老美德;兄弟姐妹同学之间的信,表现了同辈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和共同进步。
5、对待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别人能宽心不为难,这就是敬和恕吧。但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做反了,不敬不恕,最后一事无成。
6、这套书既有很高收藏价值,又让读者比别人学得更多,看得更透。(曾国藩家书)。
7、黎樾乔老前辈处,父亲未去辞行,男已道达此意。广东之事,四月十八日得
8、《论语·宪问》记载孔子感叹: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若丧家之犬,但他始终没有抱怨过。不怨天,不由人,而知修身立德,完善自我。
9、《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10、都说文正公是清代理学大儒,但是家书中却并非句句都是大道理,在教导自己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包括写给父亲的信中,记载的是曾文正公苦闷纠结的一生,毫无隐晦,如实记录,而这些苦闷和纠结大多也是我们人生中会遇到的,而书中的文正公的心路历程,给人的不是别的,正式克服苦闷纠结的力量。我在书中感受到最深的是文正公身上的儒学思想,是修身齐家的中华智慧。
11、眼下儿子身体如常,每晚早睡,起得也早。只是不能用脑过度,过度了便头昏。所以经常静下心来让脑子不想任何事情,身心优闲以加强涵养工夫,以便谨敬的遵守父亲关于保身的训示。
12、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13、眼下儿子身体如常,每晚早睡,起得也早。只是不能用脑过度,过度了便头昏。所以经常静下心来让脑子不想任何事情,身心优闲以加强涵养工夫,以便谨敬的遵守父亲关于保身的训示。
14、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15、忽的想起一件事,那日我到舅父舅母家拜访,却发现舅舅以前极喜爱的《曾国藩家书》《菜根谭》《大学》等承载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都被束之高阁,我感到疑惑,便问舅舅,舅舅却答“工作忙,表弟也不爱看”,看着表弟书桌上垒起的高高的教辅书籍和舅舅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又想起舅舅以前来我家给我讲国学经典当做睡前故事的情景,一瞬间我感到国学之殇。国学经典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这些经典里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不同于现代快餐阅读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温润与柔和。经典不被青年一代接受,经典渐渐被遗忘在步履匆匆的人们的身后,这都是在折射出一个信号: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边缘化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我读《曾国藩家书》,书中写到曾先生劝勉自己兄弟多读经典,才能修身,我觉得确实该是如此,并对曾先生日日必作字,虽有事也不间断读史的做法感到敬佩,这真真是一个以身传承中华文化的榜样。
16、译文:做一件事要自始至终坚持不放弃、不松懈,不可半途而废,不可朝三暮四。做这件事没做好或没做完,又想做别的事,这样的人做事将不会成功!
17、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亦无完全无隙之交情
18、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从闰三月十四日,在京城城门拜送父亲回家,后来共接到家信五封。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里面有四弟的信,六弟的文章五首。
20、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1、这个词汇表明做事需要关注的两点原则:遵从最简单、通俗易懂的底层逻辑和道理;要从细节、小事上着想和思考。这是曾国藩后面强调的求精。把自己经手的事情做到精彩,做到极致就算大功业。
22、他流传于后世的家书,光通行的本子就有八卷之多。
23、这些家书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
24、道光二十年(1840年),散馆考试,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25、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26、他的儿子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
27、如果一件事情,迟迟拿不下来,那我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焦虑、暴躁、没有耐心……这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28、曾国藩分别举了润花、溉稻、游鱼、濯足四个例子来帮助儿子来理解虚心涵泳的意思。虚心就是需要读者能以空杯心态来进行阅读,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阅读的,而不是来挑刺儿的。涵泳就像咱们说的润物细无声。书就像是水,慢慢读、读得多了,书就会持续不断地滋润着自己的灵魂。
29、还需指出的是,曾国藩专门写给两个儿子曾纪泽、曾纪鸿的书信,风格十分符合旧式家族中长辈对子女的规训教导之词,因此曾氏家人将这部分内容单列出来,编成《曾国藩家训》二卷。据曾纪泽出使英国时的日记,他在光绪十一年(1885)七八月间于伦敦郊外养病时,曾阅读过“文正公家书”与“家训”,这也是两书之名首次并列见诸记载。《曾国藩家训》是中国家训的代表作,直到今日仍对中国家庭教育产生着影响。
30、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31、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32、但也不求很快见效。看他对书的领会程度,已经有些心得,大约只是手不从心,还表达不出吧。
33、在悌的方面,曾国藩对弟妹们关爱备至,真正起到了“长兄如父”的作用。曾国藩有弟弟四人,其家书的精华在于与弟书及训子书,尤其是与弟书,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都超过训子书。一般而言,关心子女容易,关心兄弟姐妹难,因为子女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而兄弟姐妹则会自立门户,渐行渐远。曾国藩在大量写给诸弟信中所充溢的兄弟之情,令人深为感动,这不仅体现其望弟成才的苦心,而且体现其崇高的道德风范。曾国藩对弟妹们的关心是全方位的,既有生活上的关心,又有读书上的关心,还有做人上的关心。
34、(选自《月读》2014年第9期“经典藏书”,标题有改动)
35、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36、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充文渊阁直阁事。
37、我不想多寄钱物到家里,总害怕老一辈由此而太过奢侈,后辈因此而骄纵,钱多而子弟不骄纵的,这种情况几乎没有。我们兄弟想为祖先保留些恩泽,为后人珍惜一些福分,除了“勤俭”二字,没有别的做法。你与沅弟都能勤勉却不能节俭,我稍微有点节俭却又不是很节俭;子侄辈眼界高,花销大,将来恐怕难以挽回,你对此要时时留心。
38、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39、很多人明明艰苦奋斗但始终徒劳无功,大概是因为缺乏这种高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