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魏征名言以人为镜)。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魏征名言以人为镜)。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4、格言大意:古代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有非凡的才能,而且因为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句话强调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敢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坚持不动摇。
5、正如同魏征在他的《谏太宗十思疏》所说的一样:“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可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君主是群臣万民的表率,君主品行不端,势必上行下效,危及社稷,甚至祸乱天下。假如开元、天宝有魏征,万民或可免受安史之苦。
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7、大部分作家都是如此,我心里稍微有些安慰,但是发表的作品没有瑕疵才是我的追求,我这时感到“东方邮都”是我的贵人,因为他指不指出作品的问题,我的作品的问题就在那里,我不知道就永远无法去改正。我想,与其让他在发表后指出毛病,还不如在发表前让他过目,呈献在读者面前的是无瑕疵的作品不是更好吗?于是我加“东方邮都”为好友,并不断地麻烦他审稿,从而提高了我的作品质量。
8、稻盛和夫说: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够基于理性,从利他角度作出判断的话,那么就自然会永远确保采取正确的行动。只是实际中,这一点很难办到,我们更多的是根据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心来进行判断,并做出行动。而“反省”,正是为了净化我们充盈着利己之念的心。
9、“股神”巴菲特有一个习惯,每年都会发布一份致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公开信。到今年,已经是第53封。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1、格言大意: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较粗犷,但却有“闻过则喜”的好品质,所以孟子用这句话赞美子路。
12、 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诱惑,才可成就大事业。
13、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14、我们通常所主张的换位思考,只停留在想象、假设的层面。所获得的印象自然也是浮浅的。湖南卫视的《变形计》却把“换位”付诸实践。有了亲历亲为的生活体验,这种认识自然会更加深刻。曾有一期《变形记》讲述了两位少年的故事:一位少年生活在繁华的西安都市,家庭条件优渥,却颓废消沉,终日沉迷网络;另一位少年生活在贫瘠的贵州山村,父母务农,他一人在家操持繁重家务。在湖南卫视的安排下,两位少年交换角色生活。
15、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
1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7、格言大意: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8、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唐太宗对她无限思念,遂在宫中建起了一座高楼,用来眺望亡妻陵墓。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0、唐太宗自己讲,怕魏徵。可想想看,文韬武略、杀伐决断的唐太宗李世民怕过谁呢?他不过是心中有敬畏。因为敬畏,所以自省,因为自省,所以给自己立了一面镜子。而魏徵,就是这面镜子的具象载体。
21、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22、格言大意: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这两句话意在说明人们之间的感情是互动的,关爱、尊敬别人,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
23、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5、格言大意:(莲花)虽生长于淤泥之间,却能保持洁净不污;虽洗涤于清水之中,却风姿天然,不显得妖媚。这是歌咏莲花高洁清白的名句。我们做人也要有莲花一样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守美好的情操,不随波逐流。
26、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河北巨鹿县人,生于隋朝官宦人家,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他喜欢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朝末年,他任瓦岗寨李密元帅府文学参军,就是掌管文书卷宗的。李密失败后,魏征降唐,被太子李建成收为东宫僚属。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就是专门挑皇帝决策和行为毛病的人。
27、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又一说为贞观八年),长孙皇后为唐太宗李世民寻访美女填充后宫,听说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郑氏年方十六七岁,容色绝美,在当时没有人能够比得上,遂访求得之,奏请李世民纳入后宫,作为嫔妃的备用人选。李世民满心欢喜,当即下诏封其为充华(隋制九嫔之唐初改为“充媛”,位居后宫第十三位,九嫔之末),择日行册封礼。诏书已经颁布,在宣旨的使者正要出发之际,魏征得知郑氏女已经许嫁士人陆爽,只是还没有迎娶。立即上表谏阻太宗,说:“我听说皇帝为民之父母,当抚爱百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君,皆以百姓之心为心。当陛下您住高楼的时候,要想到让老百姓也能有安身之所;当陛下您吃好喝好的时候,要考虑怎样使老百姓无饥寒之苦;当陛下您纳嫔妃的时候,要考虑到让老百姓也能有婚配成家之欢;这才是身为人主的常道。可眼下,我听说郑仁基的女儿早就许配给了陆爽,但陛下您却取之不疑,无所顾忌,这种事传之四海,这难道是皇帝为民父母之道吗?我听来的传闻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我怕这件事影响到陛下您的圣誉,所以不敢隐瞒,希望陛下您能慎重考虑。”唐太宗听后大为吃惊,立即手诏自责,下令即刻停止派遣使者前往册封,并把郑氏女送还原定的丈夫。
28、格言大意: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会获得益处。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得。
29、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31、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32、格言大意:一根枝条成不了树,一棵树成不了树林。后人引用这两句诗,说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善于团结人,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5、他在文章里曾写道,自己会在每天早上洗脸的时候进行自省。回想起前一天自己的不当言行,就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厉声叱责,“岂有此理!”“你这个蠢货!”
36、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3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8、某集团公司征地建房时,与相邻的建材商因土地边界问题发生了纠纷。由于建材商有社会背景,并有与政府相关部门签订的场地租赁合同,不肯相让。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与政府相关部门交涉结果,让企业等到合同期满之后再收回土地。老板处理问题心切,命令办公室主任请社会人来处理此事。假如你是办公室主任会怎么处理?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40、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4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2、格言大意: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这句话后来常备有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用它来比喻,只要意志坚定,心思专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4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4、格言大意: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5、格言大意:聪明而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这句话表明,要想获得真知,好学和善问缺一不可,而要做到这两点为,都需要有谦虚的态度。
46、格言大意: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句话表明,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长进。
47、格言大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4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9、作为贞观名臣,魏征呕心沥血,整饬朝纲,为大唐的兴盛耗尽了毕生心血,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d,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品行,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50、原文: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子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征不已,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51、格言大意: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5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53、格言大意: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54、格言大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55、格言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56、正所谓,为人臣者尽忠之不易,“铮臣”是一个高危职业,夏有关龙逄赴火,商有比干剖心,即使贤明如太宗者,亦时有杀魏征而后快之心。一天,太宗皇帝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边走边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要杀谁?”太宗憋屈的吐槽,魏征经常在朝堂上使他难堪,必欲除之而后快。长孙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听后恍然大悟,怒气全消。此后更是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
57、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
5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60、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61、格言大意:虽然贫穷却不谄媚,虽然富贵却不骄横。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赞誉的为人态度。孔子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如果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更好了。
62、格言大意:(莲花)虽生长于淤泥之间,却能保持洁净不污;虽洗涤于清水之中,却风姿天然,不显得妖媚。这是歌咏莲花高洁清白的名句。我们做人也要有莲花一样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守美好的情操,不随波逐流。
63、贞观六年,太宗与长孙皇后所钟爱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授意有关部门准备了比长公主还多一倍的嫁妆,魏征认为这样不合礼法,极力谏止。唐太宗下朝后将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感叹道:“以前我只是听说陛下倚重魏征,但是不知道个中原因,通过今天这件事,我明白了魏征果然是国家社稷的肱股之臣啊,魏征作为臣下能够秉公直谏,这份品行实在是难能可贵啊!”太宗于是改正了错误,并特意嘱咐魏征:“我希望郑公能够一直将这份敢于直谏之心保持下去,认为不对的就直说,不要因为君臣之礼而有所讳言。”
64、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
6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6、格言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67、他对唐太宗的谏言有着这么一句:君之所以明,是因为兼听。也就是说能听得进旁边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后面还有一句,之所以暗者,是因为偏信,对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忠言警告,意思是不能偏信,而是要考虑全部人的意见,广开言路,然后才能分清是是非非,这才是圣明的君主,这句话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如今看来,不仅是为人,处事,都应该以此句话作为座右铭,来衡量我们自己。
68、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69、格言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这两句诗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勤俭和奢侈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教训,成为警世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