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1192年(绍熙三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六十八岁。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以诗文作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表达强烈的爱国感情。他积极主张抗金,却遭到当权的投降派陷害,终于被排挤罢官。尽管如此,陆游收复中原的信念却始终不渝。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2、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月,刚刚在金陵写完《仁学》著作的谭嗣同,还在江苏候补知府“候缺”期间。当时,谭嗣同二哥谭嗣襄之子谭传炜,随谭嗣同宦游金陵。谭嗣襄32岁英年早逝,彼时谭嗣同又膝下无子,对侄儿谭传炜疼爱有加,视为己出。谭家世代注重子弟教育,彼时金陵尚无谭传炜课业老师适合人选。无奈之下谭嗣同只得临时延请同乡好友刘善涵、黄颖初,先后暂为谭传炜授业。后来有人推荐湖南浏阳籍的邱惟毅以就西席。于是,谭嗣同写信寄往家乡,希望邱惟毅能到金陵,担任谭传炜的家庭教师。
3、从政数十载,他先后担任长沙市岳簏区区长、长沙市委宣传部部长、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社科联第六届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4、光绪皇帝两次召见了拥有兵权并表示过拥护维新的袁世凯,引得顽固派举朝惊骇。一些守旧的大臣纷纷到慈禧太后那里去告状,慈禧的亲信、当时的直隶总督荣禄连忙调兵遣将以备不测。外面纷纷传说荣禄将利用光绪皇帝到天津阅兵的机会废掉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感到处境危机,于是向杨锐下了一道密诏,其中光绪皇帝以紧迫的语气向杨锐叙述了自己的皇位很难保住,慈禧太后随时都会对他下毒手,希望杨锐等维新人士采用新的办法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不要违背慈禧太后的意思,明确表示出自己试图找到一个折衷的方法,使变法继续进行下去。
5、相形之下,格式、内容都有严格要求的八股文章,便令人感到缺乏生气和枯燥无味了。在学海堂学习时期,梁启超逐渐萌发了“弃帖括之志”。
6、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7、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8、光绪二十二年(1896),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据清律“纳贤入官”的规定,为32岁的谭嗣同入赀(捐官)得五品衔江苏候补知府,以求光宗耀祖、荣显谭家门楣。谭嗣同其实志向并不在此,只愿继续践行其深入研修西学初心,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一则因为父命不能违背,再则谭嗣同幻想在补授实职时,希冀能在一地之内先行维新主张,从而便于实验自上而下推动维新运动发展。再加之金陵距维新变法运动的重要据点、开西学东渐风气之先的上海不远,便于接触新人新事,以利师法西方。经反复考量,是年六月廿九日,谭嗣同到金陵,寄寓卢妃巷(亦作庐妃巷,旧在洪武路附近,今已不存)杨鸿渡(彦槻〔规〕)家中暂住“候差”。
9、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他眼中的山水有了人的思想情态。
10、鲜为人知的是,民国初年,金陵曾建谭嗣同的纪念祠。其事见于署名为“渠”之作者,所写题为《金陵四日纪游》,载于1916年第82期《清华周刊》。其言凿凿:
11、0废灶兴耕!张謇对清末盐城农耕经济的成功改造
12、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13、“僵”“孤”写出了诗人当时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反衬“不自哀”,表明诗人志向的坚定不移。
14、但是,《仁学》书中所宣扬的思想和精神,当时已经在社会上不胫而走,得到广泛传播,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一时成为清末维新变法重要的舆论与思想武器。
15、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波仍嫌受约束。从中写出了衣一幅黄河奔腾的雄壮画面。突显诗人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
16、谭嗣同死后,大刀王五收殓了他的尸首。次年,他的遗骸运回湖南浏阳,安葬于城外石山下。后人为了表示对这位维新志士的敬慕,在墓前华表上刻下这样一副对联:
17、当时荣禄是京师的总督,袁世凯以监司身份在天津练兵。光绪皇帝下诏提升袁世凯为侍郎,并要他到京师朝见。
18、2021-2022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