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别?似乎根本的原因是,孟德斯鸠的政治哲学还是更古典一些,隐含了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区分。
2、1^https://mp.weixin.qq.com/s/y12kvJ4efkIXyYjpYRKeyg
3、孟德斯鸠说自然法先于第一节最后提到的各种法,那就和霍布斯拉开了距离。在霍布斯那里,自然法是在《利维坦》第14-15章讨论的。相应的,著名的对自然状态的讨论在第13章,而对宗教的讨论在第12章,在自然法之前。另外,霍布斯说的自然法其实就是道德法。所以,霍布斯给出的先后序列基本上是:宗教法-->自然法(道德法)-->政治法和公民法。孟德斯鸠则说,自然法在别的各种法之前。那么该如何理解孟德斯鸠说的自然法呢?似乎将其理解为更为“自然”或“物理”意义上的法则。(然而,根据下文孟德斯鸠对数条自然法的列举,这个说法真的能够成立吗?)
4、对某人某种思想的崇拜或赞誉,首先要确保本身具有智慧,他的思想产出是为了大众服务。假如他本身就是恶的化身,不管是依靠权威逼迫人们的崇拜,那就得唾弃。否则只能助长恶的繁衍,给自己及社会造成无穷无尽的危害。
5、不存在永恒的政制,甚至不存在永恒的国家,英格兰将会死亡,正如罗马、斯巴达和迦太基会死亡一样。
6、这一点很有趣,因为在早期近代政治哲学里,对上帝形象的理解往往是与对主权者的理解是密切勾连在一起的。之前我翻译过一篇文章,美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施尼温德(J.B.Schneewind)写的《唯意志论与功利主义的起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指出:
7、关于第一个问题,可以和第一次读书会上读的“序”里的第一段相参照。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孟德斯鸠在全书的开头拿自己和柏拉图相比这一事实,那么就应当将《论法的精神》也视为一部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著作。进而,我们可以认为,即便孟德斯鸠的政体划分既不同于柏拉图,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传统,但他仍然遵循了古典政治哲学的传统,即政体的划分指向了人的生活方式。
8、“我们可以规定在每一个政制中都包含有三个要素或者三种权力。一个优秀的立法者必须思考,在这三种权力的名目之下,对于各自来说最为便利的东西是什么。三者中的第一个是审议性的要素,与公共事务有关,并且与严格意义上的政制有关,第二个是管理性的要素,第三个是司法性的要素。”
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1748年)里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所显示出来的是制度的逻辑。这种逻辑,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
10、这是“序”的最后一段话。读书会上有同学提出,孟德斯鸠说自己并非毫无才具,可能是和“无母之子”的题词有对应关系。如果从“才华和自由”的说法来理解题词,那么说自己有才具,就可以理解为再次暗中强调,虽有才具而无自由。这样的话,那就又和孟德斯鸠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政体的判断关联起来了。
11、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首先,它是在森林中被发现的,这一点暗示了我们什么?。这就暗示我们,它是合乎自然的(natural)。在某种意义上,根据孟德斯鸠时代仍然影响力仍然十分巨大的思维方式——他在某种程度上分享了这种思维方式——合乎理性的便是自然的。自孟德斯鸠那里,我们还可以读到,
12、“我们看到了旧时的弊病,试图予以纠正,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纠正本身也会有弊病。如果担心坏会变得更坏,那就莫如别去碰它,如果不相信好能变得更好,那就莫如也别去碰它。我们观察局部,只是为了对整体作出判断;我们考察一切原因,是为了看清一切结果。”(6)
13、“这部著作如果能够获得一些成功,我认为主题的宏伟是主要原因。不过,我并不认为自己毫无才具。当我看到法国、英国和德国的伟人们在我之前撰写的那些著作时,我满怀敬仰之情。但是,我毫不气馁,我与勒科莱乔一样,也要说:“我也是画家。””(7)
14、孟德斯鸠说,柏拉图会因为出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而感谢苍天。然而,他说的并不是“柏拉图因为遇到苏格拉底而感谢苍天”或“柏拉图因为能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而感谢苍天”,而这两种说法好像才是更“正常”或容易想到的说法。当孟德斯鸠强调“苏格拉底时代”时,他应当是把一些更宏观的东西给包括了进去。确实,柏拉图能够写作这么多伟大的对话,是基于他对老师苏格拉底之死的反思的。而众所周知,苏格拉底之死是被雅典人一票一票给投出来的。
15、我们若将后者继续引申,所谓的没有自由,应当是和当时法国的旧制度相当,而这句话也当被视作孟德斯鸠对旧制度的曲折批判。
16、这里的“借此”说的是对这一具体的政府的称颂,也就是对他在前面提到的英格兰政府的称颂。他继续写道:
17、所以,宗教不能代替历史的科学。道德也不能。孟德斯鸠一开始就极为谨慎地提醒我们,在他说政治时不要理解为道德。德性(vertu)也一样,“这不是道德的德性,也不是基督教的德性,而是政治的德性。”(《论法的精神》,说明)而如果说他曾不厌其烦地回到这个说明上,那完全是因为他撞上了最普遍的成见:“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国家,道德都是需要的。”(《论法的精神》,说明)霍布斯和斯宾诺莎说过同样的话:绝非世间所有的义务(devoir)都能构成一种认识的开端;道德想要把人从他所是的样子变成他所不是的样子;所以明显不过的是,从道德出发的人只能承认那些统治着他的法是不道德的。所以,如果人们想彻底了解那些法,他们就下定决心,把道德拒之门外吧。当孟德斯鸠试图去理解中国人和土耳其人的那些耸人听闻的习俗时,他们就曾用人类的德性和基督教的德性来反对他!“但这些都不是论述物理、政治与法学的著作应该讨论的问题。”这里同样应该区别不同的秩序(ordres):“一切政治上的恶行并不都是道德上的恶行,而……一切道德上的恶行也并不都是政治上的恶行。”(《论法的精神》,第十九章,第十一节)每一种秩序都有其法则,它只想得到属于自己的法则。他对神学家与道德家的回答是,他只想从人类方面谈论事物的人类秩序,从政治方面谈论政治秩序。他在这里保卫了自己最深刻的信念:政治的科学向来只能奠定在其特有对象的基础上,奠定在政治作为这种对象的根本自主性的基础上。
18、孩子,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阅读无限)
19、18世纪的欧洲人一度热衷张扬中国。法国学者托克维尔(1805-1859)批评经济学派时写道,“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个人在他们著作的某一部分中,不对中国倍加赞扬。”“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政府好比是后来全体法国人心目中的英国和美国。”他不以为然地指出,“被一小撮欧洲人任意摆布的那个虚弱野蛮的政府,在他们看来是可供世界各国仿效的最完美的典范。”“这些人由于对中国还很不了解,他们对我们讲的尽是些无稽之谈。”(《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页203)
20、老师说:一个班级的孩子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荐读)
21、“序”开头的这段话非常有意思。孟德斯鸠似乎是把自己比作了柏拉图,或者说,他至少认为自己写作的处境和柏拉图写作的处境是很有可比性的。
22、斯宾诺莎(BaruchdeSpinoza,1632-1677)(图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