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在共同相处的日子里潜移默化,而不能在其犯错误时危言耸听。
2、汉武帝与亲近的臣子们在未央宫设宴取乐。突然听到有人告诉他说:“老臣冒死启奏……”却看到在房梁上坐着一个老翁,身高有八九寸,拄着一根拐杖,佝偻着身子前行,看起来甚是苍老。老翁沿着柱子滑下,放下拐杖,行稽首之礼,沉默着并不说话,就仰头看了一下殿宇,俯身指了一下汉武帝脚下,忽地不见了。东方朔说:“那老翁的名字应该叫‘藻’,春天在茂密的森林里筑巢居住,冬天就潜居在深深的河底。最近建造宫殿,怕是砍伐到了他的居所,所以来向陛下诉苦。他仰视殿宇,宫殿名叫‘未央’,是告诉陛下您正侵犯他的居所不到一半。往下指了指陛下您的脚下,是足啊。希望陛下满足于现在这些宫殿,不要再造更多了吧!”汉武帝为此停止修建宫殿的劳役。(潜移默化造句子)。
3、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潜移默化造句阅读书籍能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潜移默化造句子)。
4、教师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著学生。
5、例句:父母的言行对我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扩展资料近义词:
6、通常情况下,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7、C.甲文在景物描写中巧妙传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听见水声的高兴——发现小潭的欣喜——欣赏美景的愉悦——难耐凄清的悲伤。
8、许多人都在潜移默化的时光里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熟悉又陌生,陌生又熟悉。
9、从词性来看。“耳濡目染”是中性词,而“潜移默化”往往只修饰到的方面,如道德风尚。
10、(1)“由(遵从)”,“独(独自)”,“道(道路)”;
11、老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12、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中的是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宋濂心中有他认为最快乐的事情一读书、学习,其他的他都不在意。他以学为乐,学习中的苦自然就算不上什么了。
14、当一个单词在某个句子中的意义被确定之后,这个词就在潜移默化中被记住了;当领会了某个句子的意义,这个句子就会用了。
15、做人也是这样,如我们天天浸透在冗长的东西里,就会使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提升。去读那些好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下去,对我们好的素质一定会有潜移默化的力量。
16、时刻提醒孩子:能在现在用汗水解决的事,就不要留着以后用泪水,况且,泪水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17、C.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18、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
19、A.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20、(2)注意正确翻译以下词语:甚,很。玩,把玩,欣赏。以,用。
21、宗教信仰所产生的心理感化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其它手段难以到达和替代的。
22、(2)结合材料“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可知,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方面,没有合理利用,没有环保意识;通过“明年无鱼”“明年无兽”和,短文中人类对动物随心所欲地滥杀可以推知,人类乱砍滥伐、不顾后果,对大自然的无度索取,给自然造成人为的灾难。
23、(1)句意为:华佗通晓养生的方法。晓,通晓;
24、A.甲文是作者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湖南永州,为排解内心苦闷,探山访水而写的一篇精短游记。
25、宗教信仰所产生的心理感化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其它手段难以达到和替代的。
26、宝贝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咿呀学语,蹒跚走步,再到学习难题,这都是一个个现实的坎,每一步,都需要坚持,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加油打气,让孩子在困难中磨练自己,跨过一个个障碍。
27、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28、小朋友们就是在这种游戏场景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获得对小动物特征的认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9、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个人观点就是不要看作文书,看作文书,不是阅读。因为作文书仅仅是在同龄人当中,相对优秀的孩子所写出的还不错的文章,这些文章不是经典。我们不能把这样的文章作为孩子平时的阅读。作文书当中的文章仅仅是从功利的角度去给孩子们提供写作的范本,供他们参考而已,里面的养分是极为有限的。所以我个人觉得阅读所有的书都好,哪怕是漫画,但是不要去看作文书。
30、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思想,而现代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文化审美观念。
31、“换”即替换词语。文言文中多用单音节词,翻译时要用现代汉语词语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替换单音节词。
32、孩子,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读书时候的辛苦,远不及工作的十分之一。
33、(注)①善芥:美丽的水草。②暗:愚昧,不聪明。
34、(9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本题的重点词有:
35、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36、教师良好的情绪智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可以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师生创造力水平,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7、我每周星期日会发布这一星期的背诵内容,孩子们可以摘抄到本子上了再背诵,也可由家长打印出来了让孩子背诵。三年级是部编版的新教材,也是作文训练的起步阶段,老师和家长指导好孩子进行摘抄,并坚持不懈地积累下去,相信一段时间后,大家的积累与写作肯定有质的飞跃。
38、 识字,孩子们的识字,更多的就是一种机械记忆,看到了这个字,通过在课堂上的模仿写,尝试着把这个字的字形给记下来,把这个字记住,然后回家通过报听写来进行巩固。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可以慢慢的尝试,结合中国汉字的特点,就是中国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39、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40、(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4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