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短句103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8-22 11:54:24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短句103句精选)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1、  但是,无论是最聪明的,还是最笨的人,脑子一旦糊涂了就没办法理解这种天崩地陷的变化,在这个时候都会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只能从自己的所有的人生阅历中拼凑出这么一句话来:

2、此后把人文领域各种学科揉和在一起的"大文学"、"大叙事"和"大关怀"便成为了俄罗斯创作风格的一种发展方向,后来俄罗斯文学创作中,不必刻板地遵守有一定之规的"创作原则"便成为了一种"创作风格",甚至有意忽略题材的界限,采取混淆、跳跃式结构方式的写作开始不断涌现,一部作品中包罗各种创作形式的"混搭风格"的创新体系脱颖而出了。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若审美与求善、文学与思想、愉悦与陶冶、趣味与心灵救赎等等功能不能兼顾的情况下,作者往往宁肯弱化前者也不愿舍弃后者。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好的作品从来都是思想性高于艺术性,它们都体现着社会使命、哲学深度、历史思考、人道主义关怀和道德觉醒的探索精神,作品的生动与否、可读性的高低都退居次要的地位。所以在那个时候,文学家也就是思想家、哲学家和"启蒙者"。在托尔斯泰之后,俄罗斯作家对俄国历史命运思考的小说"历史化"也一发不可收拾。我们熟知的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者,像帕斯捷尔纳柯的《日瓦戈医生》、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以及A.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都是这种以写实主义的笔调反映社会大变革的"历史+小说"作品形式,当然他们与索尔仁尼琴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些作品仍然都是在文学的范畴之内,其文学的审美价值评价依然很高,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既顾及到道德情节,更要考虑到故事情节。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3、在古拉格饥饿、惩罚、殴打、衣不蔽体、死亡的威胁下生存下来的人,精神和意志已经逐渐变得麻木甚至习惯,即使有朝一日被释放,出来以后可能还要再重新受到精神上的折磨,这种恐惧是永恒的,因为危险可能还会突然降临。而且因为有古拉格的经历,就算被宣布无罪释放,你的妻子、儿女、亲戚、朋友、邻居,曾经的领导、同事也可能会对你敬而远之甚至抛弃,于是又幵始了新一轮的循环:恐惧、隐瞒、背叛、阶层斗争、被揭发、被剥夺自由。

4、应该说,从《红轮》的写作形式上来看,索尔仁尼琴比起托尔斯泰等人的小说"历史化"的趋势来更加剑走偏锋。了解他的心路历程的人都知道,索尔仁尼琴不但性格乖戾,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彻底的"反西化"的"后现代"论者,也可以称作"向后看的""前现代"论者。索尔仁尼琴对"市场化"和"现代化"充满着深深地担忧和反感,他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是人性的变坏联系在一起的,西方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时代,使金钱统治取代了此前一切形式的统治,金钱的冷酷计算是理性主义发展结果。在这种社会里,你会不知为什么会感到可怕,你会想着是不是在事实上已经达到的理想?这是不是终点?你会追问"主"在哪里?索翁的写作从来都不去考虑市场,也不顾及大多数"芸芸众生"的感受,更不在乎出来的成品是个什么东西,他自信只要把"鲜为人知的隐秘写出来",自己的作品就可以"不朽"。 

5、《红论》这部被索尔仁尼琴称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寻找俄国历史灾难中某种最高的宇宙意义"愿望的作品,写下在苏联国内到"迄今为止,没有允许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写作的历史"。而一些阅读过《红轮》的读者对该书的评价并不高,知识界一些曾经对该书给予很大希望的人,都觉得有必要劳神费力化毕生之力搞这样一部没有人能耐心读完的"大作品"。的确,把《红轮》称为"多声部"的"历史小说",着实有点勉强,它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个人视野下俄国历史画卷。若把它归类以小说,诚如读者所感觉到的,书中没有贯穿到底的主角,没有完整情节和人物形象,而且与好莱坞的以扣人心扉的离奇故事来吸引人的"故事主义"相反,出场的人物没有开始与结局,甚至由于涉及的历史线索头绪过于繁杂,也不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章节的。如果把它作为小说来读,一定会一头雾水地大失所望,作为小说的虚构人物,更像是为连接大事件所设计的"串场过渡"或以虚拟身份的"场景再现"。中国读者习惯以读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那样的作品来读《红轮》就很容易陷于误区,因为中国的多卷本的历史长篇、洋洋洒洒上千万字的大部头也不是没有,但虚构的中心的人物和故事脉络都十分清晰,不存在着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相互联系不起来的现象,也少有这样一个场景下的人物与另一种背景下的人物不相关写作手法。而索尔仁尼琴的本意就不是为了讲故事的,更不是为了猎奇的读者寻求刺激而着书立说的。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文学评论界对索尔仁尼琴的著述从"审美的纯文学"角度,历来就是非议颇多,他自己也从来没有把他的作品定位于"长篇小说"。 

6、其实逮捕学是普通监狱学教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坚实的社会理论基础。逮捕根据不同特征分类:夜间的和白天的;家中的、工作地点的、路上的;初次的和重复的;分散的和成群的。逮捕可以依照所需的出其不意程度、依照预期的抗拒程度(实际上在众多场合中人们根本没有预期会发生任何抗拒,当然现实中也的确从未发生)来进行区分。还可以按照预定的搜查的严重程度、是否要作查抄物品记录、是否查封房间或住宅;是否要在丈夫之后把妻子逮捕而子女则送去保育院,或者把剩下的全部家属发送流放,或者把老人们也送去劳改营等等来区分逮捕。

7、当年,在克格勃特务们阴毒的目光下,索尔仁尼琴义无反顾地宣称道:“我不属于我自己,我的文学命运也不属于我个人的文学命运,而是所有那千百万人的命运,他们没来得及写完、低声说完、用喑哑的声音诉完监狱里的命运,和自己过于迟了的劳改营中的发现。”

8、致敬劳动者|优秀校友、杭州湾跨海大桥总工吕忠达与他的大桥故事

9、在20世纪以来的俄国作家,可能还包括20世纪以来的整个俄国知识界,索尔仁尼琴都可以列入影响最大的人物之列。他以作家成名,其《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病房》、《第一圈》等作品无疑是苏联赫鲁晓夫时代"解冻文学"的代表作。当年他也因此成为苏联作家协会成员。他后来获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而非卢图利、萨哈罗夫、曼德拉、昂山素季这类人权活动家与异见人士获得的和平奖,也表明了他的这种成名身份。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10、索尔仁尼琴以他特有的"俄罗斯精神思维"认为,他的作品从来就不是以文学性见长的,他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取悦读者,更不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凡以这二者为指导思想的写作者不过是"无根基"的浅薄文人"混饭吃"的行为,是不配做俄罗斯的精神传人的。实用主义的泛滥早就遮蔽了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东西出现,迎合了凡夫俗子的人自己也就是"一俗人",是不可能理解追求精神升华的救赎性重要意义的,满足了市场的人就等于取消了自己内心追求的人,是那些抵抗不住现代理性工具诱惑的人,功利主义的写作不过是西方"文化垃圾策源地"贩卖过来的"舶来品",随波逐流的"世俗"生活,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想要体现人类命运的"苦难者"所要考虑的内容。与陀斯妥也夫斯基一样,索尔仁尼琴是把自己的整个写作过程看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愿赴难"的体验。在他看来,《红轮》既是为俄罗斯寻找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也是为自己寻找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11、说白了,古斯特洛夫沉没主要还是民族仇恨,苏军并非不知道这可能是民用货船,就是故意击沉,消灭纳粹。

12、“被病魔严酷袭击的保尔,一面向怠工行为展开斗争,一面带头劳动,掀起竞赛。”这是《钢》)中情操卓绝的人;而在《古》中,作者转引列宁的讲话和内务部的命令:“在大城市的哪一个街区、在哪一个工厂、在哪一个村子没有咱称为知识分子的怠工分子?”“鉴于怠工......各地应发挥最大主观能动性,不放弃没收、强制和逮捕手段。”并将这种“怠工行为”指认为“莫须有”罪名的滥觞。 

13、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索尔仁尼琴驾驭材料的能力。

14、这是使人眼花缭乱的。从此,现在就变为过去,而不可能的事却成为现在,这就是逮捕的含义。仅此而已。

15、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新世界》杂志发表了索尔仁尼琴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据《文学报》报道,它是“在苏共中央赞同之下发表的”①。著名诗人、《新世界》杂志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为这篇小说写了“代序”,说它“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特的并且是完全成熟的巨匠进入了我们的文坛……它说明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领域或现象不能给予真实的描写”②。赫鲁晓夫也夸奖这部小说是“从d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③。小说即刻轰动了整个前苏联,在文艺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继它之后,前苏联文坛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流放地。囚车和监狱的作品便大量产生。索尔仁尼琴也于1963年连续发表了3部这类主题的中短篇小说:《克列切托夫卡车站事件》《马特辽娜一家》《为了事业的利益》。1963年,他加入苏联作协。

16、人在精神上的最终归宿,不是泥土、不是功勋、不是后代,而是通过与最高存在的沟通而达成的生命意义。

17、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出版的时候,就想到文学评论界和读者一定会围绕作品的类别发生争论和困惑,人们一定会疑惑他为什么要违背小说的叙述规则,大段大段地描述时代背景或以有感而发的长篇议论来干扰故事的叙事进程,据说有的读者为了尽快了解彼尔、安德烈和娜塔莎之间的感情纠葛,曾向托翁写信要求删除"文学之外"的哲学议论和繁琐的背景介绍,甚至有些学究式评论家认为这些哲学议论是"完美身体上的一块不必要的赘肉,可以统统丢弃不要"。为了避免外界的猜测,托尔斯泰1868年在《俄国档案》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俄国文学思想无法受欧洲长篇小说的范式的约束,我正在探索一种新表达的范式",既然《奥德赛》、《伊里亚特》可以用文学的语言表现宏大的历史场景,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严格遵循欧洲文学作品体裁呢?赫尔岑也认为,在俄国,"文学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人听到自己愤怒与良知呼喊的讲坛",因此它需要背负起超越自己承载量的重担。赫尔岑由此倾向于把政治、哲学、历史的内容引入文学,使文学成为一种带有生命体验的内省和反抗的载体,成为一种"灵魂拷问"和自我完善的工具,成为一种抗衡权力的武器,成为一个思想家锻炼自己质疑能力的阵地,成为一种"启示录"般的使人顿悟的精神遗产,俄罗斯文学需要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的创作道路,创立出一种涵盖其他学科的"大文学"概念。这些观点促成了托尔斯泰的"文学革命",也成为索尔仁尼琴《红论》的写作风格的蓝本,早在索翁写作《癌病房》的时候,苏联作协就有人说,"索尔仁尼琴是非常拙劣的模仿托尔斯泰,放纵自己仇恨的感情"。 

18、这种夜间逮捕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无论是周围的房屋里,还是城市的街道上,都看不见一夜之间到底带走了多少人。这种夜间逮捕吓坏了街坊邻居,对于较远的住户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就像它们没有发生过似的。

19、1968年,索尔仁尼琴谴责苏联劳改营的“残酷”和“不人道”的长篇小说《癌病房》和《第一圈》在西欧发表。1969年11月他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1970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金。翌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小说《1914年8月》。1973年12月巴黎出版他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全书共3卷,1976年出齐),这是一部特写性长篇小说,情节除主人公坐牢的经历外,引用了上百人的报告、回忆、书信和苏联官方与西方的资料,指责从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社会都是“非人的残暴统治”。

20、原因之一是难度太高,西伯利亚越靠近北极圈就越是永冻土,其土壤硬度不亚于水泥混凝土,1955年美国CIA曾有报告指出,苏联使用的是美国发明的“灯芯绒铺设法”,先挖2米深的永冻土,把原木混入麝香等厌氧物质埋入坑中盖上灯芯绒,最大限度的隔绝空气使其减缓腐烂速度,然后再铺上砾石与土壤。

21、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堪与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列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为加速前苏联的民主化、“公开性”进程,推动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2、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从此登上文坛。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

23、在2003年俄罗斯解密的部分资料中,501和503其实是分属两地的集中营代码,为防止泄密将其统称为萨伊铁路,保密级别与苏联克格勃名单相同,因为事关诺里尔斯克这座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那么,将近2000公里的铁路项目又是如何确保绝密的呢?古拉格是关键。

24、说实话,160万字、卷帙浩繁的《古拉格群岛》,在写作和叙述技巧上并不高明,反而有些笨拙。罗列式的事件与“太史公言”的个人评论交叉进行,结构有些凌乱甚至重复,被作者在文章中加了注点和粗体的段落,也让我阅读有种被牵着鼻子的感觉。作者在副标题上写着“1918—1956文艺性调查初探”,但更准确的或许应该叫做“苏联集中营制度资料实录和报告文学”之类吧。我吃惊的是,正是这种貌似笨拙的笔法,既对苦难细节完成了还原,也对苦难全貌完成了全景展示。

25、应当给机关以应有的赞扬:在演说家的讲话、剧院的演出和妇女服装式样都像是从传送带生产出来的时代,逮捕方式还能使人感到一些多样性。你被带到工厂出人口的一旁,在你用通行证确证了自己身份以后——你就被抓走了;你发着三十九度的高烧被从军医院抓走(安斯·伯恩施坦),而医生却并没有对你的逮捕表示反对(他反对试试!);你直接从手术台上、在做胃溃疡手术时被抓走(H。M·沃罗比尧夫,边疆区国民教育局督学,一九三六年)——半死不活地,全身是血,就被送进了牢房(卡尔普尼奇回忆);你(纳吉亚·列维茨卡妮)要求会见被判刑的母亲。给你会见!——而这却是对质和逮捕!你在食品店被请到定购部去,在那里就把你逮捕;逮捕你的人是你看在基督面上让他在家留宿了一夜的朝圣者;逮捕你的是来抄电表的电工;逮捕你的是在街上与你相撞的骑自行车人;铁路乘务员、出租汽车司机、储蓄所职员和电影院管理人员——所有这些人都会逮捕你,你只是事后才会看到藏得很好的深红色证件。

26、 《人类的境况》La Condition humaine, d’André Malraux 安德烈•马尔罗 (1901-1976)

27、一名乌克兰囚犯逃亡后曾公布称:他的队伍从一开始的200人,一路往北3个月后剩下110人,半年后只有50人活着,最后打散与其他同样不断减少人员的队伍重新合编。如果以这个速率计算,第一批5万囚犯在半年后是绝对剩不下一半的。

28、上面说的这种类型的夜间逮捕,在我国很常见,因为它有一些优越性。

29、无力回天 不到40分钟,“古斯特洛夫”号船艏向下,沉入距海岸30公里、44米深的海底。 海面上到处是漂浮的人头,当时的海水水温约4°C,但当天气温只有-18~-10°C,水面漂着浮冰。 距该船只有15分钟距离的“吕韦”号鱼雷艇立即投入救援,但它实在太小,只捞起472人。

30、《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个人喜欢看京派小说,尤其是老舍先生和汪曾祺先生的书,有浓浓的老北京味儿,书中描绘了大量的老北京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祥子在北京城桥头吃老豆腐的那一段。

31、这是苏军波罗的海舰队的S-13号潜艇,在海域四处游荡。

32、然而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忧愁,敢于担当命运。如果屈原忘忧,就吟不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真情;如果范仲淹忘忧,就吟不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如果杜甫忘忧,就吟不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悯。

33、因为这次受害的对象是德国纳粹,而且是战争灾难。

34、德国媒体这么写: 伴着剧烈的爆炸,“古斯特洛夫”号开始向左倾斜,人群一片恐慌,但德国人的素质值得钦佩,持枪官兵只允许妇女和儿童上救生艇,一些企图强行登艇的男人被无情地推下大海。

35、▍人不可能有两颗心脏,世界也不可能有两种价值标准

36、 《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 de Simone de Beauvoir 西蒙娜•德•波伏娃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 上海译文2014年11月出版合卷本版 郑克鲁 译

37、当“五四”遇到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长大青年这样过……

38、对此我们也就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除了发出小绵羊的咩咩叫声:

39、除了老牌期刊《外国文艺》、《世界之窗》外,与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世界时装之苑—ELLE》是中国第一本对外合作的杂志,也是如今国内一本顶尖的时尚月刊。中外合作的另一本杂志《名车志》,介绍、引领时尚汽车生活以独特视角介绍外国文学等各种文化现象。

40、如果要获得进步就要看励志的书,自古英雄出少年。要学习古人成功的经历,失败的教训。这才行。然后取得进步。这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看书不可明白的道理啊。看书一切有意义的书都可以看。有句话说行万里路,看万卷书。就是这个意思。看书要多,但是我觉得要精读,而不要泛泛的读,精华的读才能获得精华知识。大家说对不对啊。

41、原版《古拉格群岛》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来自7个盟国的囚犯和数不清的德意俘虏(苏联官方没有记载),被全部打乱后随机组队分散在501和503铁路沿线,沿途设有数千个临时营房,分不同工种和施工阶段逐一往前进发。

42、一个人,只要不是被催眠,他的动机、价值标准、行动和目的,都是被他个人和群体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

43、这本书,表面上是对苏联最黑暗的揭露,其实满书散发的都是作者对国家的爱;

44、“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也载着1500名难民,海因斯特舰长接到了望哨报告有鱼雷攻击后,救起564人后匆忙离开。 附近的德国舰船纷纷赶来,无奈都是些小船。

45、在劳动改造营的天花板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依旧是用他们能辨识出来和喜爱的红色字体写到——“不劳动者不得食”!胸口猛然发颤!啊,文化教育科的才子们!你们为劳改营的食堂找到了这么一句福音书兼共产主义的伟大口号,一定极为得意了。但是在《马太福音》中说:“工人得到饮食是应当的。”《申命记》中还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

46、图中绿色圆点位置就是德国团队查到的古拉格集中营分布图,其中保存最完整、痕迹最明显的遗址,就是代号为501和503的两段铁路线,前者从萨列哈德前往伊加尔卡,全长近1300公里,后者从伊加尔卡连接诺里尔斯克,约600公里长。

47、凡查抄的东西一概运走,有时还迫使被捕者本人搬运——如像尼娜·亚历山德罗芙娜·帕尔钦斯卡娅就曾把她那个永远精力旺盛的已故丈夫、俄国的伟大工程师的一袋文件和书信扛上——送到他们的虎口里,一去永不复返。

48、我总结这一章,何为思想纯正分子?政治犯=独立思想并坚定!?

49、“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钢》)”《古拉格群岛》便是百万囚犯的末路,是的,他们正是与集体脱离的,可他们的脱离不是逃跑,而是无辜地被那个“集体”抛弃了。

50、 《上帝之美》(又名《魂断日内瓦》)Belle du seigneur, d’Albert Cohen 阿尔伯特•科恩 (August 16, 1895, Corfu, Greece – October 17, 1981)

51、在我们之前就已重复过千百万次的这个问题,从来也没有得到过答复。

52、先要介绍一下古拉格群岛这个概念,古拉格群岛是指当年苏联的“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这些劳改营遍布苏联国土的各个地方,一片一片的劳改营像是群岛一样的呈现在苏联广茂的国土上,像是人身上长满恶疮一样的恶心和令人心惊胆战。这些“集中营”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也就是斯大林极权统治时期,一直到斯大林死后,平反了一些人后,还存在许多集中营,一直到赫鲁晓夫统治的时候,这些集中营还存在,前前后后持续存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想想都是一件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

5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BMMOMBjYpMSJout5wTu2A提取码:6rvh书名:癌症楼

54、查抄的东西一律运走,无一遗漏,有时还迫使被捕者本人搬运——像尼娜·亚历德罗芙娜·帕尔钦斯卡娅就曾把她那个永远精力旺盛、前俄国伟大工程师的已故丈夫的一袋文件和书信扛着——送到了他们的手里,一去不复返。

55、他们在职务上不需要成为有教养的、有广博文化和远大的眼光的人,所以他们就不是这样的人。他们在职务上不需要合乎逻辑地思考,所以他们就不是这样的人。他们在职务上只需要确切的执行指示和对痛苦的冷酷无情,所以他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们这些从他们手里经过的人,至今仍窒息地感觉到他们彻底丧失了一般人类观念的躯体。

56、                               ————索尔仁尼琴

57、美好的新生活没有等到,反而等来了一个更加专制的社会。统治苏联的斯大林在政治上采取高压政策;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模式,用强制乃至暴力的手段实行超高速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增加了农民生活的负担和苦难。

58、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

59、让我想想,一个人如果变成这个样子、而且变得这么彻底,也是很不易的呀?我们都知道,做一个好人不容易,做一个时好时坏的人也是正常的,可是做一个彻底的恶人、而且还是自恰的这么彻底的恶,也是很不容易啊!

60、昨天看了《古拉格群岛》,刚看了开头,我一向不太有耐心看这些煌煌巨著,只是最终还得看,只有看这些文章,才有深刻。

61、 《屋顶上的轻骑兵》Le Hussard sur le toit, de Jean Giono 让•吉奥诺 (1895-1970) 上海译文2013年6月出版 潘丽珍 译

62、 《玫瑰的名字》Le Nom de la rose, d’Umberto Eco 翁贝托.埃科(1932- ) 上海译文2010年3月出版 沈萼梅、刘锡荣 译

63、这部作品写于1958年至1968年问,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古拉格”是苏联“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的俄文字母缩写的音译,“群岛”也不是地理概念,而是代表遍布苏联全境的劳改营和监狱的庞大体系。索尔仁尼琴将每个与世隔绝的劳改营比作海洋中的孤岛,而这样的“岛屿”多了,汇集成群便成了“群岛”。  

64、索尔仁尼琴是这样,漫漫历史中无数的作家也浅浅起身。

65、1974年2月12日索尔仁尼琴被拘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驱逐出境。离苏他后前往西德、瑞士。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后移居美国。

66、本书作者写出了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病房里的各个病人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性格的形成和人性的扭曲。作者写的是人生的坎坷,但实际上是社会悲剧的写照。一个个知识分子和忠心耿耿的干部被捕、流放、劳改的事实,使作者陷入痛楚的沉思,思考产生这些悲剧的缘由。本书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67、为此,德军使用了672艘民船和409艘军舰。

68、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把他驱逐出境。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他先到西德,后移居瑞士,并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了4年后补发的诺贝尔文学奖状。1976年他迁往美国。

69、{一个内心对暴力未作准备的人在暴力行使者面前总是弱者。}

70、所谓“古拉格群岛”,“古拉格”是“劳动劳改营总管理局”的简称直译,代指苏联时期的劳改集中营。实际上苏联并没有古拉格群岛这个地理名称,它是索尔仁尼琴的一种比喻说法,索尔仁尼琴把整个苏联比作海洋,在这个海洋上处处皆是监狱和集中营的岛屿,他把这些岛屿称为“古拉格群岛”。 

71、这是使人眼花缭乱的电闪雷击,从此,现在就变为过去,而不可能的事却成为真实的现在。这就叫做逮捕。

72、1945年2月,他在东普鲁士的前线被捕,按他本人的说法,是因为在与友人通信中“批评斯大林”而“案发”被捕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1957年,终于宣布他“无犯罪事实”,被恢复名誉。此后,他定居于梁赞市,在一所中学里任数学教员。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从事文学创作。

73、《高卢英雄历险记》 (法国最成功的长篇漫画)Astérix le Gaulois, de René Goscinny(Scenario), Albert Uderzo(Dessins) 勒内•戈西尼(脚本),阿尔伯特•乌德佐(绘画) 新星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十册套第一册 蒯佳 译

74、这是刺耳的夜间门铃声或粗暴的敲门声。这是夜间执行任务的行动人员穿着不擦干净的靴于雄赳赳地跨进门来。这是在他们背后跟进来的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干吗要这个见证人?——遭难者不敢想,行动人员记不得,但按条令应当这样做,于是,为了签名作证,他就必须通宵坐以待旦。而且为这个从被窝里被拽出来的见证人设想,一夜一夜地走来走去帮助逮捕他自己的邻居和熟人,这确实也是活受罪人

75、那些去管理群岛的——通过内务部的学校进入那里。

76、 《安妮日记》Journal,d’Anne Frank 安妮•弗兰克 (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 上海译文2011年8月出版 彭怀栋 译

77、两本书,两种命运。因为创作《钢》,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被授予列宁勋章。因为创作《古》,索尔仁尼琴被定义为“苏联作家的叛徒”,被剥夺苏联国籍,被驱逐出苏联。即使在1988年被授予国家奖章时候,因为不满叶利钦的毁灭性国家政策,他拒绝接受。这种际遇的鲜明对比,让我想起了那句名言: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78、《古拉格群岛》是索尔仁尼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索尔仁尼琴的个人经历、227人的故事、回忆、报告、书信,以及引用了档案文牍、法律条文、史料考证等官方和西方的文献资料,内容庞杂,时间跨度大,分七大部分叙述了1918年到1956年,极权体制下的各种荒诞不经和恐惧的事实。

79、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9T52IYU_5PO2kWxzn0Tgg提取码:OCVW 书名:癌症楼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80、在他的诗《普鲁士之夜》中,描写了在东普鲁士城市莱登堡一所住房内目睹的景象:半死的母亲面前横陈着女儿被凌辱后的尸首,乞求“大兵,杀了我吧”。

81、自由只属于那些有勇气追求自由和捍卫自由的人,自由从来不会自动降临到那些企图“守株待兔”的人身边。

82、《飘》(又名《乱世佳人》)Autant en emporte le vent, de Margaret Mitchell 玛格丽特•米切尔 (1900-1949) 上海译文1990年5月出版 陈良廷等 译

83、但是,绝大多数诺贝尔奖(乃至类似崇高荣誉)获得者的获奖根据(作品或社会活动)都是他们终身成就的高峰,此后他们作为"名人"并无更大作为。而索翁则属于剩下的极少数:导致他1970年获奖的文学作品乃至他因而获得的头衔("著名作家")相对于他此后的著述(如1973年起问世的《古拉格群岛》)和扮演的角色而言简直算不了什么。尽管这些著述被一些从"纯文学"角度出发的评论家认为"文学性"不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着述的震撼力远远超过其获奖前的作品。你可以不承认这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却不能不承认这是伟大的思想史文献。 

84、博物馆解说员艾琳特地开小灶给我详细解说了其中的来龙去脉,简单说就是,诺里尔斯克本是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始发站之只可惜铁路还没修完斯大林就死了。

85、 《等待戈多》Enattendant Godot, de Samuel Beckett 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1906-1989)湖南文艺2013年12月出版 余中先 译

86、车站四周熙熙攘攘什么也没有察觉,……爱好旅行的公民们!不要忘记,在每个车站上都有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派出机构和几间监室。

87、从扉页上这句近似谶语的告白开始,我现世中的安详、宁静忽然有种坍塌的感觉。尽管经过二手翻译后,俄罗斯长长的姓名、俄文直译过来喘不过气的长句子,让习惯了中文作品短促、简练、清朗的叙述方式的我,阅读进行得有些艰难,但索尔仁尼琴文字中弥漫的黑暗和苦难,还是迅速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一般吞噬了我。

88、古物爱好者切特维鲁被抄走了关于结束和拿破仑战争、关于组织神圣同盟的的“若干张沙皇谕旨”,以及祈求祛除一八三O年霍乱的祷文。我国优秀的西藏通沃斯特利科夫被查抄了珍贵的西藏古代手抄本(后来,死者的学生们用了三十年才好不容易把它们从克格勃手中抢回来)。他们在逮捕东方学家涅夫斯基时,拿走了唐古特(即西夏)人的手抄本(二十五年后,后人为表彰死者对这些抄本的译释,给他追授了列宁奖金)。卡尔盖被抄走了叶尼塞河流域斯恰克人的文献档案,他所发明的文字和字母被禁用,所以这个小民族也就始终没有文字。

89、 《丧钟为谁而鸣》Pourqui sonne le glas, d’Ernest Miller Hemingway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 (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 上海译文2011年5月出版 程中瑞 译

90、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所以一旦有一个沙哑的声音对你说“你被捕了”的时候,你的世界就天崩地陷了。

91、玛格丽特·米切尔,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她不幸遭遇车祸而逝世。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92、在你的绝望之中,马戏团的道具月亮还会向你闪出光亮:“这是一个误会!会弄清楚的!”

93、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前身是成立于五十年代的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外国文学编辑室。社内拥有不少精通汉、英、法、俄、德、日、西班牙等世界主要语种的资深编辑,书稿的译作者多为在外语和汉语方面以及专业知识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二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

94、得失相成,因癌症而住院的经历成了他的重要素材,他的长篇小说《癌病房》就是以此段经历进行艺术加工而创作的。并且,为了纪念过去的一切,他在获得平反之后开始从事创作,先后完成了很多具有影响力和批判价值的作品。然而在苏联当时极为严格的新闻出版审查制度下,他的作品并没有那么容易顺利出版。转机是在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反斯大林之风刮起,他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得到了赫鲁晓夫的赞赏,并水到渠成地于1962年顺利发表。作品出版旋即震撼了整个苏联,索尔仁尼琴一时名噪国内外。初次成功的欢愉促使了索尔仁尼琴的创作激情迸发,让他在60年代迎来了创作生涯的高峰。他完成了长篇小说《第一圈》的修改稿;写出了新的长篇小说《癌病房》;出版了包括《克列切托夫车站事件》、《玛特辽娜的家》等四个短篇的《索尔仁尼琴短篇小说集》;创作了剧本《风中烛》。最为重要的是,他创作了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卷本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文学上获得巨大成功的索尔仁尼琴辞去教职,从1963年专事文学创作,发表了大批作品,其中有代表性的为《带围腰的扎哈尔》。

95、住宅里的所有人在听到第一下敲门声时就被吓破了胆,而且逮捕对象是从热被窝里拖出来的,他还完全处在半睡不醒的无能为力的状态中,神智不清。所以行动人员在进行夜间逮捕时,在力量上占有优势:他们作为武装人员来对付一个裤子都没有穿好的人;并且他们在收拾东西以及进行搜查时,门口不会聚集起一群为受害者打抱不平的人。于是他们就能按次序不慌不忙地今天去第一家、第二家,明天再去第三家、第四家。这样,编内行动人员就能得到合理的使用,而且能够把多于这些编内人员几倍的城市居民关进监狱。

96、比起德国,苏联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既没有机器,也没有技术,更缺乏资金和产业工人,而占据统治地位的农业,劳动人口多,生产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低,要想实现快速工业化,困难重重。

97、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创作过程决定了文学作品与科学家们的运用逻辑思维创作的学科著作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区别可从以下五方面认识:

98、在俄罗斯国内,评论界和读者对他及他的创作褒贬不苏联另外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叶夫图申科在考察了索尔仁尼琴的创作道路后指出,这位作家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主要是政治事件,而不是文学事件;他的“艺术潜力”曾在早期的一些作品中“闪现”过,但是后来“在走出文学的圈子后就没有能再回到文学中来”。这种看法为俄罗斯文学界相当多的人所认同。有人说“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代表了俄罗斯的良知,而他的一生饱经磨难,却足以烛照未来。

99、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消作协书记处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同时委托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作家们向最高苏维埃提出撤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74年2月12日的命令。

100、除了羞愧和悲哀之外,阅读《古》确实有一种观念的颠覆感。当然,说这部书对我是一种启蒙有些太过了,在这个多元而开放的时代里,政d和主义之类的名词已褪下了神圣的光环。但我还是没有意料到,意识形态对信仰的控制是如此强大,对真相的蒙蔽是如此深厚。起码,在阅读之前,我对一些称呼还是充满好感、充满亲切感的。进入阅读后,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感觉被颠覆了。一些所谓苏维埃、所谓布尔什维克的人物被作者抽丝剥茧,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上,这些高尚的称呼原来也还存在不为人所知的罪恶、欺骗、压迫和奴役的渊薮。

101、只要有恶的受害者,那就一定有恶的实施者。索尔仁尼琴犀利的讽刺、精准的分析,让我们见识到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我分析能力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102、而书中激昂的控诉,愤怒的谴责,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又是这位深情的作家在目睹帝国的崩溃时的脆弱悲伤。

上一篇:生活感悟经典文案(短句44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索尔仁尼琴的名言(87句精选句子)
  • 索尔仁尼琴代表作(短句36句精选)
  • 索尔仁尼琴作文素材(短句100句精选)
  • 索尔仁尼琴说人民就是个jb(短句60句精选)
  • 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名言(短句35句精选)
  • 索尔仁尼琴名言名句(短句54句精选)
  •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名言(短句61句精选)
  • 索尔仁尼琴对中国评价(短句54句精选)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昆虫记摘抄1000字(短句58句精选)
  • 乙肝五项是什么(短句78句精选)
  • 换老师家长真心感谢老师的话(短句50句精选)
  • 词语接龙大全两字(短句15句精选)
  • 赞美龙的词语(短句8句精选)
  • 经典美文摘抄150字以及出处(短句106句精选)
  • 公认最好的歌词(短句13句精选)
  • 腓特烈二世名言(短句87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短句103句精选)
  • 生活感悟经典文案(短句44句精选)
  • 用目不忍睹造句(短句56句精选)
  • 顾拜旦被誉为(短句81句精选)
  • 顾宪成字叔时(短句71句精选)
  • 木心绘画作品最经典作品(短句47句精选)
  • 顾宪成写的对联(短句55句精选)
  • 木心先生的从前慢(短句20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