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这些动词铿锵有力,表现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无敌的气势。
2、走在落叶的世界中,看着枝头干枯的影子,又何尝不会想到,冬天就要来临了呢?面对严寒,面对风雪,带来的寒冷,在我的世界中,只有爱才能化解。
3、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4、从斗土豪列绅,到绳缚苍龙,从背井离乡到农工运动,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新中国的建设,毛泽东的诗词虽也讲究想象,夸张,用典,但内容一直基于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5、下面词语书写和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6、A.躁热 教诲 眼花缭乱 B.禁锢 粗糙 油光可鉴
7、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8、成语是定型词语,不能因为说得通便随便改变用字。否则,词汇系统就有可能变得面目全非。从构词角度来说,“仗义”和“执言”都是动宾结构,它们之间密切呼应;而“直言”是偏正结构,改为“仗义直言”,一个动宾,一个偏正,这条成语原有的结构美和节奏感便会受到影响。
9、A.握蒿盘索 业已 络绎不绝 眼花缭乱
10、C.标至可人——标致可人,合颜悦色——和颜悦色
11、A.和颜悦色 杳无消息 藏污纳垢 惨绝人寰
12、C.攥改 封琐 抑扬顿挫 为富不仁
13、而自20—40年代后的50年代始,中国文艺理论则认为需对对作品中正面人物进行重视与强调,因而当时的文艺界则普遍认为《狂人日记》是向传统文化的全面挑战,其势锐不可当。这种锐气从何而来?最简单的解释是:主人公是个战士,一切深刻思想、反抗精神均由主人公的行动言论来完成。当然现今看来这种结论的得出,也是由于对鲁迅先生革命性的赞颂与推崇,是自50年代开始对鲁迅先生本人的“神化”后,反之于作品的必然结果,更何况《狂人日记》本身就是一部有“斗性”的小说。那么研究主人公——狂人也似乎是必然的,“锐不可挡得”了。
14、C.匿名 诘责 禁锢 为富不仁
15、C.藏污纳垢 为富不仁 正经危坐 屏息敛声
16、D.由衷 颁发 杀戮 屏息敛声 震聋发聩
17、D.泄气 呓语 犀利 粲然 小心翼翼 引人注目
18、“横空出世,莽昆仑”,这是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中的突兀峥嵘的破题词句,蕴藏着一股撼五岳、荡四海的势不可挡之“力”。也正因为有了这股无坚不摧之力,才使人们在品读毛泽东的每一诗词时,往往会有一种“横空出世”之感。且我把“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中国。”“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今朝风流人物数我,谁能参与评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A.由衷 酒肆 咆哮 震聋发聩 入木三分
20、诗人无论用哪一种表达方式表达情感,都与诗人的个性有关,与诗人当时所处的境遇和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总之,都是为了真实而生动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21、A.科研人员殚(dān)精竭虑,使我国的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zhà)风云。
22、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