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2、(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修辞手法的赏析赏析文章语言,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描写;二是修辞。对描写的赏析,应注意抓住其中具有表现力的字、词,分析其表达效果;对于修辞手法的赏析,则应该按照以下答题结构进行答题:
3、 反诘。即为了强调某一观点,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反洁是无疑而问,无须回答。如“除却诗书何所癖?独丁山水不能廉。”
4、 勇气使我们产生力量;勇气使我们产生信心;勇气使我们坚毅不屈。
5、 稻子的头颅排列得很美丽,尤其是它们聚成山或堆成海的样子。
6、(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7、小学语文常用560个生字笔画笔顺表,强烈推荐!
8、反复是在歌词中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反复的作用是强调所要表现的内容。恰当使用反复可以强调重点,突出重点,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也可以增强叙述的条理性和生动性,加强节奏感。
9、比拟也叫做“转化”。就是在描写某事物时,“转”变被描写对象原来的性质,“化”成另一个本质截然不同的物类,来加以形容叙述的修辞法。
10、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11、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12、用典就是采用典故的意思,一般分为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13、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14、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15、《跟着共产d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16、例如:散文这枝花,现在自然也和“文学树”上各个枝丫的花一样,都必须盛开。
17、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18、《东风破》: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温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贮立在窗口……(句子中的“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抽象词语,都被转化成了几乎可以触摸得的实体,变得特别形象,使歌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19、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
20、⑤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21、 勇气,是巨浪奔腾的动力,让浩瀚的大海充满着豪迈的气息。勇气,是擎天立地的泰山,纵横主宰着天地的浮沉。勇气,是正义天使的身躯,坚贞不屈地守护着神圣的正义。勇气是豪迈的,勇气是伟大的,勇气是神圣的。
22、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23、比拟的特点: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4、明喻:一般有“像”、“仿佛”、“犹如”、“好比”、“似”等比喻词的,都是明喻。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