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明确文体(不得写诗歌)。以上三个角度,选择记叙文,要通过记述事件,描写人物写出自己对“得失”的独特体验,选择议论文,要展现对“得失”的独立思考。此题目写成议论文无疑是最为稳妥的选择。其它文体诸如小小说,如无提前构思,最好不要尝试。议论文以其结构化、模式化更易于驾驭。
2、犹记得漫天黄沙中,一代代塞罕坝人不惧艰险,不畏流言,扎根荒漠,历经时间的沉淀,终成就一片绿洲,功不可没;犹记得大学生村官秦明飞在城市与乡村间选择了泥泞,一心为民,时间的沉淀让他多了沧桑,但更多了责任与满足。仰望天空,第一朵绽放于东方苍穹的蘑菇云仿佛从未散去,但它的背后,是邓稼先隐姓埋名,离开家乡与亲人,呕心沥血打造的属于中国人的尊严;俯视大地,田野里是我们一辈又一辈赖以生存的粮食,是袁隆平每天奔波于试验田与实验室之间,不辞辛苦,用汗水和时间播种的最美的种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时间的沉淀不会让灰尘蒙住他们的光辉,反而会让他们的价值更加闪亮。
3、拿今时悬揣故旧,我所见痴迷于此(简直毕其一生)又熟谙此道的首推帕特里克·莫迪亚诺,顶著名的自然还是他那部中篇《暗店街》。王朔看了之后写出《玩的就是心跳》;王小波更是大爱,以致去写《万寿寺》,开篇直接就引《暗店街》第一句译文——我的过去,一片朦胧。和薛立华的译文不同,同样一句话,换到王文融笔下是:我什么也不是。至于李玉民,索性成了——我飘飘无所似,不过幽幽一孤影。
4、“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用荀子名言形容宠辱若惊者再恰当不过了。
5、犀(xī)——生活在热带的一种牛。(灵犀)指犀牛角,传说它感应灵敏。(心有灵犀)比喻心领神会,感情共鸣。
6、释(shì)——释放、手不释卷。负:负重、负担。
7、刘备在寄人篱下的不利情势下,隐藏锋芒,躲避不利,保存自己的力量,伺机东山再起。如此韬光养晦之计,既磨练了自己,亦为逃脱牢笼觅得良机。
8、诚然,生逢盛世,我们大有可为,然静言思之,方知“可为”仅为外因,欲达“有为”之境界,提升个人素质是不二法门。
9、月亮嵌在天上,无私地用她的光泽滋养万物。男孩终究是没有忍住,泪痕划破长夜,惊艳了时光。他已然不是由着性子闹脾气,摔门而出的那个男孩了。长路漫漫,荆棘丛生,前方纵有干难万险,也有人陪伴着他,从始到终,一步不落,一步不差。而男孩,也终将褪去孱弱的外壳,他将穷尽自己的辛苦与努力,照亮彼岸的路,也将照亮陪伴着他的人的心,抵住岁月的磨砺。历经喜怒哀乐,他也将陪伴着陪伴他的人。
10、得与失是相对的,如果把其中一个看作起点,那么,在经历了一个过程之后,另外一个就可能成为终点。因此,充分理解得与失的关系,正确权衡两者的发展,才能收获最美的人生。
11、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 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经历了两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颇具个性的道路。从2020年的“带你走近”,到2021年的“写人与做人”,都表现出独特的风格特点。两道题目,都给人很亲切、很真实的感觉,让考生在感受新鲜风格的同时又能够融入其中。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目,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描红”这一艺术形式的内涵,揭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世间万事万物同理,写人与做人亦不例外。每一种社会现象、每一个社会事件,背后都反映出具有普遍性的生活哲理。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命题准确捕捉各种现象中所承载的生活哲理,进而揭示特定的时代心理,反映辩证关系,为考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一题目具有很强的情境感和文化感。材料以“描红”这一艺术形式为载体,用三幅画面,表现出写人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做人的道理,清楚地提示了写作的方向。如何起笔,如何用笔,如何迂回,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命题者通过描红时的笔法分析,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如何将两者巧妙联系,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需要考生调动细腻的思维,深入体会每一个笔画中所承载的为人处事之理。这样,就可以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挖握出能够反映思想情怀的观点和态度。写作这一题目,需要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借助“描红”这一艺术形式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具体写作时,可以从前三幅画面中提炼出具体的做人道理,以严谨的逻辑思维加以整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立意: 面对困境,应该逆流而上,静水深流。从第一幅画面可以看出,描红时,起笔应该积极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以逆锋深藏的方式,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突出生命的质量感。 追梦路上,应该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从第二幅画面可以看出,行笔中,笔法应该不偏不倚,中正平和,这也如做人一样,怀一颗公平与公正之心,以脚踏实地的努力,追寻美好梦想。 成功在即,应该低调、含蓄,心境淡然。从第三幅画面可以看出,收笔时,笔法应该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把握好最关键的一环,让生命在低调与含蓄之中,表现出淡然、平和的美感。 写人即做人,走好每一步。从几幅画面整体思考,写人就是做人,描红的过程,就是将人写好的过程,其中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小心,这样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升华人生境界。
12、自强不息方显大国担当,非砥砺前行不能破局出新。时代的进程是环环相扣的乐章,时间的刻度是奋斗者的足迹。从辛亥年一声炮响到1949年一展红旗,从南海边奏响春天的故事到联合国大会上响起中国的铿锵呼告,中国在一代代青年的奋斗之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然而,古有暴秦二世而亡,今有霸权主义横行四方,强者若是故步自封,恃强凌弱,强大的皮囊下便点燃了覆灭的火种。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可长治久安,盛世恒昌。揆诸当下,“一带一路”,我们携手并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休戚与共。在21世纪波谲云诡的时代洪流中,中国立足潮头,紧跟新时代领路人的矫健步伐,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谱写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崭新篇章。
13、读音为fēngmángbìlù,锋芒:刀剑等的刃囗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毕:完全,比喻言辞犀利,敢作敢为。
14、方向三:任何事物的价值,都取决于自身的定位
15、体魄强健,方能促进“强之克制,弱之奋进”之坚守自律。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体育健将,“日浴”“风浴”“雨浴”“冷水浴”……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的他,坚持栉风沐雨、磨炼筋骨,才能有73岁横渡长江之壮举。反观当下,无数青年一代将体育锻炼置之脑后,“宅男宅女”更是不计其数。在医疗条件、物质生活条件优异的当下,人们本该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却抵挡不住垃圾食品、熬夜等的诱惑,无数人的身体陷入了健康焦虑的困境。所以毛主席说:“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世界本无强弱之分,强于坚守、弱于不勤,做生活的强者、世界的强者,亦如是。
16、得与失的过程之间,得与失随时在转换,随时会是终点,随时可能是起点。
17、 有时候,纯真的人在现实的社会中,看起来非常的羸弱,但他们却拥有伟大的、理性的和道德的力量。但凡大学问家,都有这样一种天真。而那些老于世故的、所谓“成熟”的人,对那种冒着傻气的人的天真似乎都不屑一顾,这些“成熟人”看似左右逢源,但他们只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必要去探索任何东西。他们永远认为只要存在就一定合理,而合理的东西似乎就没有必要去追究,要做的只是去逢迎而不必去改变;一切只需要适应,而不必坚持;一切只需以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不必去顾忌道德。这种老于世故的“成熟人”,实际上失去的就是人类本来应该有的天真。
18、他第一次参加短跑比赛就锋芒毕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他在英国锋芒毕露,于年给荷李活罗致,赴美拍下多部脍炙人口的佳作,并于年成为美国公民。
20、寡廉鲜耻、五彩鲜艳、屢見不鲜、鲜衣美食、品尝时鲜
21、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得与失这个过程。
22、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23、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高扬时代主旋律,着眼建d100周年,讲述中国发展故事,呼应民族复兴梦想,突出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要求考生表达对现实的思考。d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d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d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一题目,以更直接的方式激发青年的时代责任感,让每一个考生都能够有话可说,有思想可表达。写作这一题目,需要考生站在时代高度,剖析健康自我,表达昂扬精神,展示丰富情怀。
24、抛掉信达雅的苛求。光从字面意义上看,倒也谈不上优劣,各有各的调子。昔日大抵如此,在各自眼中绝非同一种况味。一辈子并不简短,有的是时间去重构自身。重构之中,变迁的不止于当下那个本我,事实上往事历历,也在重构中变得形迹可疑和扑朔迷离了。追忆落实于书写,与其看作是自我自洽的持续修正,毋宁说是奇特履历生出的必然结果。
25、勇担责任,心怀家国,步有为之青云。乌飞兔走,岁月变迁,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责任,但无论哪一代人,责任的血脉中都必将镌刻“家国”二字,生生不息。这是一种血性,是五四青年“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血性;这是一种气魄,是青年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气魄;这是一种志向,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是一种定力,是邓稼先坚守大漠数十年,研制“两弹一星”的定力;这是一种情怀,是袁隆平院士让人类摆脱饥荒的情怀;这是一种挚爱,是戍边战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挚爱……时光流转,一代代中国人勇担责任,薪火相传,有为之士辈出。
26、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27、至此,他才算笃定了自身的安身立命之地,也才可以坦然直面他的“风格过于统体裁相对一致,在在打着鲜明的个人烙印”。好比鲁智深那一谒所云“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知我是我”有时候真需要修持一生的,鲁达临死方得开悟,貌似生冷不忌的徐皓峰要幸运得多,四十左右,已经接近顿悟。
28、观点借鉴李德全《中国共产d百年华诞赋》 嗟乎!以d为荣,复兴圆梦;科技引领,吐故纳新。炎黄子孙,百年忍辱负重;英雄儿女,世代肝胆昆仑。只争朝夕,澎湃为江河之气势;不负韶华,铿锵乃锤镰之雄浑。悠悠岁月,五千年璀璨之文化;拳拳热土,十四亿忠贞之人民。泱泱中华,金戈铁马之刚烈;殷殷血脉,长江黄河之深沉。故而弘远略于四海,启开放之锁钥;播齐辉于黎庶,享德政之垂恩。会万途之来归,铸共同之命运;奋醒狮之长鬣,发民族之强音。赵明昊《发掘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人是节日的创造者和承传者。中国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国人生发成长,或许形式日渐衰微,但其精神早已存续于人心,存续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季羡林先生曾说,“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继承以保持民族性,弘扬促使其现代化,这样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充满激情与热爱。
29、根据提供的词语,作出自己的推断,正确解释“如释重负”的意思。
30、立意鲜明,中心突出。作文从材料出发,选择对“可为”与“有为”的关系进行理解,从不同角度对话题进行深入论述,表现出鲜明的立意方向。每一个角度,都紧紧扣住写作中心展开分析,充分体现议论文“中心突出”的要求。
31、邻居们对塞翁的吊、贺、吊,体现了邻居们把得与失看成是结果,是终点;与邻居们反应相对应的是塞翁依次提到的福、祸、福,体现了塞翁把得与失看成是起点的可能性更大些;而故事进展的一波三折,更是诠释了应该把得与失看成是一个过程的道理。
32、近年来,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总能够在透视生活的背景下反映出深刻的哲理。2020年如何认识“意外与转折”这一作文题目,便表现出思维的多元化特点。2021年“事物的价值”与“时间的沉淀”的关系,更以独特的视角对生活进行观察,要求考生能够由此阐发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33、是否还记得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在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当人们的视线迷失在繁华之中时,只有精神上的固本培元才能使他们在喧嚣中认清初心,勇担使命。铭记纪念日,是为了在迷茫时找回初心和使命,勇担时代责任。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昂扬奋进,在踽踽独行的征程中感受时间的厚重、历史的分量,虽经历风雨,依旧信仰不灭、精神长存。回望历史,南湖的起航、抗日的激战、开放的抉择……中国共产d人用忠诚彰显初心,用奉献勇担使命。
34、毕——繁体为会意字,上边是个田字,下边是个田猎的网。假借表完结,完成;又表全,完全。
35、有时候,当你把旧家具都腾空了,看着空空如也的房子,你会发慌,觉得自己只是失去了,却什么也没得到。但其实,“空”本身,也是一种得到,只不过,它是一种奇怪的得到。你说它有吧,它好像也没有什么东西。你说它没有吧,它好像又有一些东西。它有的是什么呢?是一些你看不见的可能性,等着你慢慢上路,去积累有价值的经验,逐渐把它填满。“失去”里是蕴含着“得到”的,只不过因为它看不见,我们总是低估了它。
36、或许,人生的“得与失”不应仅仅被框定为终点标识,其以过程的形态,为新的起点奠基。
37、得从失中来,有失总有得。今天的事业有成,离不开昨天的含辛茹苦;现在的辛勤耕耘,孕育着未来的丰收在望。或许你牺牲的是自我,但赢得的却是人心。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曾经十一连胜的中国女排,在最近的世界女排联赛中接连失利,痛苦和唏嘘之余,我想这支年轻的队伍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锻炼和教训,以便快速地成长壮大。得失难平衡,取舍须三思。诚如你渴望金榜题名,就得经受寒窗苦读;你选择热闹的城市,就得接受快节奏和喧嚣;你崇尚独身主义,就得忍受孤单寂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得失无情,然取舍有义。你可以不要名利地位,不可不要人格尊严;你可以放弃眼前利益,不可放弃人生追求。不管是以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钟芳蓉,还是对物质生活低要求、痴迷于数学研究的韦东奕,他们都在取舍之间选择了听从内心。
38、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人好表现自己
39、可以看出楼主年级虽小但才气已是锋芒毕露了。
40、她的行为总是锋芒毕露,棱角分明,这对那些敏感的人,有时难免产生伤害感情的作用。
41、(3) 经过他1年的锁闭训练,奥运会上的他锋芒毕露,一下拿下好几个金牌!
42、在他最后的作品中,诺曼?梅勒提出了他对上帝的观点,即使岁高龄,作者并未变得麻木,仍然锋芒毕露。
43、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44、仙露——甘甜的露水,也指皇帝的御酒。琼:本义指美玉,引申为美好的。浆:特指酒。琼浆:美酒。
45、6, 你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去做出成绩,而不要嫉妒别人的成功。
46、思想丰富,才是成熟的模样。对现象洞察秋毫,看问题高屋建瓴,谈观点睿智通达,讲道理无懈可击……当我们的思想不断丰富,当我们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的人生才能表现出成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