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解释: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3、解释:人们常轻易说一些话,就是因为没有遭到失言的责备呀!
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5、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上》
6、诗词丨李煜最悲伤的一首词,道尽人间悲欢,催人泪下
7、(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8、解释:在上位的人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厉害啊。
9、《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10、(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11、解释: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说话诋毁礼义,这叫自己戕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己抛弃自己。
12、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3、解释:有了至诚的心意而没有感动别人,是没有的。不真心诚意,要感动别人也是不可能。
14、孟子讲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气,源于体内的一种物质的气,在孟子看来,这种体内的气与精神上的志气、气质紧密相关。当一个人结合自己的“道义”修养,坚持不懈地培养自己的气,发展到“至大至刚”、充沛全身并“塞于天地之间”的时候,这样也就具有了自信自强、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也就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
15、解释: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16、(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7、能抵住诱惑,捱得住贫穷,不畏惧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人格的标准。
18、一般说来,铺陈排比的写法,固可造成宏大气势;若处理不当,也可致繁复拖沓之虞。其后的汉大赋,由于片面强调了这一特点,往往使人难以卒读。而孟子的这篇文章,虽通篇采用排比句式,却仍给人以行文简洁的印象。
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20、解释:仁人对于弟弟有所忿怒。不藏于心中;有所怨恨,不留在胸内。只是亲他爱他罢了。
21、解释:人穷的时候不丧失道德的标准,而发达的时候也不可以背弃自己做人的原则。
22、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卿、大夫、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厉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
23、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5、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7、释义: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28、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29、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gu)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0、解释: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31、清段玉裁《说文注》:崇,重也,充也。意为增长。
32、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3、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34、解释: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有才干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
3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6、解释:天上出现浓厚的云层,哗啦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猛然茂盛地生长起来了。
37、(3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8、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0、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41、(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4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44、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5、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6、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深处。
47、虽然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阻,哪怕我只是莹虫之光,结局是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依然在所不辞、初心不改。
48、(3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9、七篇名目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50、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51、懂得恭敬的人不会侮辱旁人。懂得节俭(克己)的人不会侵犯旁人。
5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3、(译文)丰收年成,年轻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54、孟子进而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代的圣贤所以超过一般人,就是善于推行他们的好品行罢了。
55、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57、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58、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59、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6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61、(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2、解释:即使是自然界容易生长的生物,如果只经阳光温暖照射一天,却让它寒冻十天,也会没有能存活的。
63、人永远是制胜的第一要素。不要羡慕他人的好运气,强大的武装的自己,永远胜过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