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第四洞天:西玄山洞,号“三玄极真天”,杜光庭认为在金州;
4、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5、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道家语录)。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7、大意: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8、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9、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10、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11、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1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14、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15、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7、(大意):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2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21、这就是“二生三”中的“三”,也就是“和气”。
22、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2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4、随意漂流,不知道有何追求;任心狂放,不知道去向何方;无拘无束,游于无穷。我又知道什么。
25、记住,我们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
26、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28、这是道家文化的基础思想,详细阐明了万物产生的根源。
2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0、成功有个副作用,就是以为过去的做法同样适应于将来。
31、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3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34、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心之治乱在于道德,得道则心治,失道则心乱。
35、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36、无私无争的品格。私欲会迷惑人的眼睛,迷乱人的心智,争斗会伤害彼此。不计较个人得失,保持善良、真诚,格守信用,以崇高的品德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37、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8、(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39、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40、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41、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4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3、遵循“自然之道”。老子倡导“无为”,但“无为”并不是不能作为或无所作为之意,而是要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滥加干预和破坏。
44、大病自救法: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家励志语录篇3全阳为仙,全阴为鬼,半阴半阳为人。人的一生就是逐渐衰老,走向“混沌”。没有了阳气(五藏六腑的功能)生命也就停止了。
47、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48、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next88)。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9、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幸好还有差距,不然,谁还稀罕理想?
50、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51、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52、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5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6、1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5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58、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5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0、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61、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62、(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63、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64、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65、(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6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7、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6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69、叹气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哭泣是最浪费力气的行径。
70、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7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7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7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74、1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75、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76、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阚泽记载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黄老之书升格为经在汉武帝尊六经之前。
77、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7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9、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