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这是话中有话,我们应该好好分析一下他到底想干什么。
2、词汇量要求低。学外语归根到底是“遣词造句”。词汇量要求低,试题难度相对简单,高考英语词汇量要求在3500词左右,而高考俄语要求1500词左右。
3、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弄得敌人扑朔迷离,不知游击队到底在哪儿。
4、1 · 生活压力的问题:面对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学业、事业的压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得不到太多的称赞,更多的是理性的分析和平等的讨论,因此,无论是被夸还是被喷,都是大家所缺失的东西。
5、为一个程序带上一个证明,这个证明写了数学推理的过程,用来论证程序自身没有bug——但我们都知道,数学推理需要有一些公理作为前提,然后才能往后进行推导。
6、另外,有拖延倾向的人,对于个人价值的评判标准是这样的:
7、“不怕表达错误而努力改正”,和“因害怕犯错而不愿意去表达”,你愿意自己的孩子具备哪种?
8、最后,如果需要借鉴更多的识字游戏,我还准备了30个放在后台,在对话框回复“识字游戏”即可。
9、难不成,在语文老师的眼中是怀有这样的一种信念:
10、稻盛和夫告诉人们,“每一秒钟持续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持续的积累,成为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乃至人的一生。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11、识字游戏配套的贴纸,足足有10张,叮当没事爱到处贴着玩。
12、在无意识的语言环境里,我已经把这种恐惧传染到孩子身上。
13、严格来说,必须真的有人证出来两个公理是不矛盾的、可以一起用,我们才可以去使用这些公理。但这些东西太复杂了,很多至今都没有人能搞懂。
14、啊,对,有些家长会说:“分就很重要嘛!中考高考,哪个考不是一分决定胜负?”呃,因为八九年之后的中考,十二年之后的高考,放弃孩子从小练习复杂表达的训练,盲目追求卷面成绩?
15、英语成绩不理想,且对提升英语成绩无信心、无兴趣的学生。
16、由于害怕被评判,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小到更新一条状态,大到推送一篇文章,在我看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就好像心里有个裁判,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随时准备批判你。最后,干脆什么都不做。
17、当时研究形式化验证,我最大的苦恼是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
18、我们在形式化验证里用来推理程序所用的逻辑,它有没有问题呢?其实它也是个黑盒。但这个黑盒跟我上面说的那个黑盒不太一样。它相对比较稳定,不怎么变化。但它背后依赖的数学理论,“自洽性”也还没有人证明过。只是有几个数学家说,这里面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19、担心哪一步做得不好,会影响大家对我个人能力的怀疑和否定。这时,拖延不自觉地又来了。
20、内心是很挣扎的,在一边自我也很痛苦的情况下,还需要安慰学生的情绪。
21、5 他精心写的建议书被束之高阁,领导根本没加以研究。
22、每天都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没多少,写完文案,发现没时间锻炼;练了瑜伽,就没时间阅读;在纠结的选择中,我意识到,是不是时间管理做得不够好?
23、我们现在是半自动化来做这件事。你想象下这个盒子上有一些辅助的把手,当你发现盒子转不动的时候,就需要人工手动去摇一摇,丢进一段代码,吐出来一段证明。这是一个通过人操控的盒子。
24、事实也的确如此。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个方法反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因为这个东西跟其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一样的。人们写软件是用一层一层的stack,“堆栈”,不断垒起来。这种传统的证明方式之所以低效,是因为它没有软件栈,用的全部是最底层的技术,类似if、else、and、or这种非常底层的证明语言,那当然会很累。
25、现在很多形式化验证惯用的方法是:弄一个黑盒,然后丢一段代码进去,黑盒再吐出来一个结果:yesorno。
26、讲座上,常立与学生玩起了故事魔术。常立说,请大小朋友闭上眼睛,然后在脑海中想象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存在的,也可以是不存在的,可以是喜欢的,也可以是讨厌的,可以是你拥有的,也可以是你希望拥有的。紧接着我会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之后我将使用魔法让大家将脑海中的那个东西变成一个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