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
2、打比方是指举个例子,即为了使人更好的理解,从简单的例子引申到复杂的问题。举一反三中的举就是打比方举例子的意思。(打比方是修辞手法吗)。
3、D、比喻 拟人 比喻 反复
4、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5、⑨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6、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7、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9、本文由语文阅刊(yuwenyue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10、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11、进行说明或讲道理时,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12、下列四个选项能在语义上与“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构成最贴切的比喻句的是:
13、运用对偶,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整饬。内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对偶,就背离了修辞的目的。
14、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它们常常组成平行句式,有的本体在前,有的本体在后,不用喻词,但其比喻的含义却很明朗,这种比喻的扩大形式叫做扩喻,又叫类比。
15、(第五种)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4)则是贬低、鄙视本体。例如:
16、反问其实是不需要问,就是肯定的意思,只不过是为了加强语气。反问只问不答,因为不需要答。比如,我们小学生,难道不应该搞好学习吗?就是应该搞好学习。再比如:难道我们可以浪费时间吗?就是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17、音序查字法 | 部首查字法 |数笔画查字法
18、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19、(第四种)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20、C、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周总理,你在哪里》)(排比。热情地歌颂了周总理的高风亮节。)
21、再是同一位经济学家,在别人问到他对经济发展的看法时说,经济发展就像骑自行车,太快了会摔跤,太慢了会倒,所以要不快不慢,这是个比较好的比方。因为经济增长太慢,社会问题就容易累积爆发出来。经济增长太快,就容易产生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22、(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23、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组成。
24、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5、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26、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27、用拟人手法:
28、(第一种)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9、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30、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3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32、 D A A B A
33、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
34、(3)全部与部分互代。例如:①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吟罢低眉无写处。
35、63大类修辞手法分别是: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36、淙淙、潺潺、哗哗:都是拟声词,声音由小到大,表明小雨滴汇集起来的力量越来越大。
37、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38、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39、关爱是一个眼神,给学生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青风,给学生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场春雨,给学生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句问侯,给学生春天的温暖。
40、其借喻,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有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进行叙述。如:两只小虫都沉没在松树的黄色眼泪里。
41、③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
42、(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不宜使用夸张。
43、“您的女儿”即“母亲的女儿”,这里又把“祖国”当成“母亲”来写了,这就属于拟人了。因此,这一句属于比喻和拟人兼用。
44、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5、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反对d八股》)
46、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47、用比喻手法:
48、用比喻的手法:
49、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50、⑥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的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51、作用:使句子音韵和谐,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5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是在一句话中,从正反两个方面交替使用强喻和弱喻的例子。作者先以“泰山”为喻体,从正面极言“人民利益而死”的意义比“泰山”还重;又从反面用“鸿毛”设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卖力,就比“鸿毛”还轻。两相对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为人民服务应该具备的生死观。
53、超级全又高效有趣的寒假作业清单来啦!(附各科作业设计方案)
54、④祖国大搞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兴奋地赶来参加,你的领队是数、理、化,理、工、农、医都是你的战友和部下。(高士其《让科学技术为祖国贡献才华》)
55、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 )
56、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57、5)我出了村就过了河,过了河就进了城,进了城就上了车,上了车就睡了觉。
58、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59、 上面这些例句,把“资本”、“教条主义”、“新中国”、“科学技术”、“数理化”、“理工农医”、“冬天”、“正义”、“真理”等抽象概念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60、打比方和作比较都是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要选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但构成方式和作用不同。
61、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62、现在可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63、(第三种)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64、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