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候豺乃祭兽的意思是说,到了霜降节气的第一个五天,古人发现像豺狼这样的野兽,到了这个时候,扑捉的猎物不是马上就把吃掉了,而是会存放一段时间,古人看到豺狼这样做就像祭拜天地一样。其实,是豺狼感觉到冬天要来临了,在为过冬储备食物,因为,到了大雪封山的时候,食物就找不到了。(农谚谚语和意思)。
2、谚语说:“十月水上田,来岁必荒年”。不难想象,在农历十月出现中到大雨,那么预示着来年田地荒芜,不利于粮食丰收,是个歉收的预兆。
3、很多农村老农民认可这种差别的,因为在农业种植中,同一块田地相差一天,种植长势和收成却会截然不同。(农谚谚语和意思)。
4、这是在农夫的家乡湖南这边所流传的一句经典俗语了,听农村的老辈人说,其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早上如果是有霜,也就是说当天是大晴天,那么在明年的时候雨水就比较少,很有可能会出现旱情。在国内多个地区都有这个说法,比如在广西地区有农谚“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意思是冬至当天没有降雨,在第二年的夏至节气期间少雨,极有可能会出现旱情。
5、“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门”:就是说有晚霞的话,以后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早霞出现的话天气就会变坏。
6、这条农谚和“正歪树”息息相关,树长歪了,优秀的木匠可以把它修正过来,变废为用,而不能简单地弃之不用或跟着歪树把自己也带歪。
7、“三九不刮风,来年一场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8、据预报预测,5月11日到12日西北、内蒙古、东北等地区以及华北大部分地区,将会出现降温天气,幅度在4-8℃之间。并伴有大风和小到中雨及雷阵雨天气,甚至部分地区还将会有大暴雨。
9、唐代诗人白居易在16岁时,写了一苜脍炙人口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10、(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
11、在农村谚语中,“立春要早,立秋应晚”,其中考虑的就是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与降水。立春来得早,天气转暖快,降水和温度也会迅速提升,减少了倒春寒的几率。
12、“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
13、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头伏萝卜二伏菜”。
14、古代是农耕社会,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生产生活,在这过程中古人通过日常劳作总结出很多农谚。这些农谚都是古人口口相传,语言生动,道理直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15、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说明农村粮食收成差,农民吃不饱饭,浑身没劲,走起路来腿都迈不动。另外,“春在五九尾,吃糠喝凉水”;“春在五九尾,家家卖黄牛”,表达的也是立春在五九尾的不好的年景。
16、农谚在我国流传相当久远,在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
17、冬天暖和,会导致越冬作物像小麦、大蒜等作物年前容易出现旺长,抗冻能力下降,发生冻害,使产量下降。
18、(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
19、谚语这样说:“十月水满沟,十成九不收”。农谚俗语中,“水满沟”和“水上田”,意思大致相同,都是寓意雨水比较大,多是中级以上的大雨。如果是这样的话,预示着来年粮食作物歉收,可以说十成只能收一成,九成粮食歉收减产,看来不是好兆头!
20、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8天,寒食节的后一天。古书记载:“斗指丁,为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结清洁而明静。”,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太阳黄经达到15℃为节气开始。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21、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它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在农村,芒种前后是一段农事活动非常忙碌的时间,既涉及收获,也涉及播种。
22、雾:早雾晴,晚雾阴/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23、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24、刚刚探讨了上面的谚语,看来“十月水上田,预兆来年不是好年景,其他农谚怎么说呢?
25、“三月三雨,鱼儿田沟死”,“三月三落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等农谚,也是表达三月三这天下雨,年景可能会不太好,会出现旱灾等自然灾害。
26、“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27、意思比较简单,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有霜,那么在年前的时候会有降雪。这同样是古人多年观察后的经验总结。类似的说法还有“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其意思是冬至当天有霜,在腊月份就有雨雪,而这个时候降雪是很好的,瑞雪兆丰年。
28、还有的谚语说:“收麦不收麦,十月见三白”。也就是说要是农历十月出现三场降雪就好了,这可是个好兆头,毕竟是瑞雪兆丰年吗!自然利于小麦生长,来年喜获大丰收。
29、我在株洲上班。刚结婚时有次我去买菜,菜店里两个女营业员旁若无人地叽叽喳喳扯白话,半天头也不回一下。我火了,大声喊道:“买北瓜!”吓她们两个一跳,抬头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我,看我是不是个神经病人。我又说一遍:“买北瓜”。其中一个走过来,说有南瓜,冬瓜,水果店里有西瓜,没有听说有北瓜。我一性急,说了安乡土话,马上就改口说:“买南瓜,买南瓜。”她一边给我切瓜称秤,一边小心翼翼地注视着我,生怕我是个神经病乱来。
30、实践经验:夏秋季台风影响有不少是出现在最高气温高于35℃,再过5天左右的时间;在春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在闷热的天气条件下易出现雷阵雨;配合夏秋季适用谚语“日暖夜凉,东海也干”,可领会到凉、热、干、湿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瓦片云,晒死人。(夏季收获时节,天上成片透光高积云,多属副高系统影响下晴好天气)云挂帆,水流人。(雨季、台风季对流云容易出现断虹,降水常较强,容易引起山洪暴发或涨大水)
31、古时候上巳节这一天,一些相互有好感的青年男女也会借这次机会,表达爱意,赠予对方“芍药”,作为定情信物。这个芍药有啥特别呢?其实没啥特别,只不过是芍药的“药”字通“约”字,代表相约。古人谈恋爱和我们现代不同,还是比较含蓄的。所以,那个时候的芍药是男女间的定情信物。这种表达爱的方式也是有记载的,在《诗经•郑风•溱洧》记载:“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描述了老祖宗在上巳节这一天,在溱洧河畔男女青年游春相戏,互结情好的动人情景。
32、由于每一次循环的开始都是以“甲日”开始的,所以,古人认为每个甲日都会影响到之后那几日。拿到天气情况上来看,老话有“初一十五天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以及“夏雨甲子,撑船入市”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甲子日这天如果下雨,那么接下来十多天下雨的天气也会比较多,而“甲子日”下雨,那么接下来60天内,降雨的天气就会比较多。
33、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34、今天和大家交流一句过去民间老话,看看还有没有道理了,是这么说的“六月初一看当年,八月初一看来年”,是什么意思?下雨好不好?先来看一下前半句“六月初一看当年”是什么意思?农历六月初一是“半年节”一些地区的民间会举行活动来庆祝丰收。这一天人们会用糯米磨成浆后,搓成团,里面放入糖馅,再用红麴染成红色,做成红白二色汤圆来食用。亲朋好友会一起敬拜天地、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此时气候暖和,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
36、意思是说,牛年马年里风调雨顺,庄稼都会有好收成,不愁不丰收,而鸡年和猴年的收成一般都不好,或旱或涝,往往歉收闹饥荒。
37、郭沫若《玉兰和红杏》一诗,朴实无涩,也是写物候南北差异:
38、看天经验:冬春季同安西、北面山头方向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夏秋季南一东南方向海口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预示未来12~48小时内本地天气的变化,闽南方言“允冬”意即晚季稻生长收成这一季节
39、这三个节日今年连成排了,一个挨一个,还是非常难见的。其中,三月三上巳节在过去有一段鼎盛时期,由先秦时的浪漫到魏晋时优雅再到唐朝时热烈,可是谁也没想到,上巳节到了宋代时就清绝了。所以,到了现在人们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上巳节”这个传统节日,只知道“芥菜煮鸡蛋”了,只有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在过三月三上巳节。
40、上半月为早立春,下半月为晚立春。2022年立春在正月初所以属于早立春。
41、在古代早期的时候,人们会在上巳节这一天“淋水除垢,袱除不祥”,通过沐浴洗濯达到祈求去病消灾的目的。在古代每年这一天人们穿上新缝制的衣服,相约在水边嬉戏沐浴。在沐浴之前大家也会相互赠送兰草,在古人的认知里,兰草所释放出的香味,能够有驱邪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