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了,说完了十四行诗中的“真”,我们再来说说十四行诗里的“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
2、这样美好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么?!让我们“轻轻挣脱心灵的外壳”、“让灵魂在这高山飘落”吧,相信在大自然的激励下, 人的心灵是可以重塑的!
3、莎士比亚的诗中认为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善美和丑恶对敌的战场,他对人的个性的看法也更强调精神和爱的力量。而诗人的主观世界中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不满,则使诗歌爆发出强大的表现力。诗歌表现了对光明和未来的希望,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不和谐所引起的失望和焦虑。它们不仅仅是个人的抒情,而是体现并超越了自己存在的那个时代。
4、索普版本中的154首诗大致可以分为3组,第1—17首用不同的变换方式述说了一个主题:劝导一位漂亮的贵族男青年结婚,生儿育女,使后代保存他的美貌,从而克服时间要毁灭和耗噬一切的力量。渐渐地,这个主题又让位给了另一内容:这位可爱的青年要永存在诗人的作品中。第18—126首述说的主题都与一位漂亮青年有关(他很可能就是1—17首中的那位男子,但也不完全肯定),不过话题、事态和情绪在不断变化发展。诗人仿佛被社会遗弃,但他为享有这位青年的友谊而感到荣幸和宽慰,答应要用自己的诗歌使友人得到永生。但是,那位青年有时候似乎态度冷淡,有时候又钦慕另一位诗人,因而引发了嫉妒。然后,诗歌发展到高潮:这位青年把诗人的情妇勾引走了。然而,诗人最后自我宽慰,渐渐领悟到他对朋友的爱超过了保住情人的愿望。第127—152首诗是关于一位黑头发、黑皮肤的已婚女人。诗人明知她有种种缺点,却还是被她迷住了。后来,黑肤女郎和诗人最好的朋友私奔,两人的无情无义深深地伤害了诗人。但是,诗人竭力想从挫折中解脱出来。这些诗歌里的一些细节非常难以捉摸,似有线索可循,却又常常断线迷路。学者们一直想弄清诗中这几个人物的身份,解释一些久已存在的疑问,例如:这些诗是莎士比亚本人的真实经历,还是一种虚构的创作?这些诗的大部分是歌颂爱情的,还是歌颂友谊的?是献给一个人的,还是献给若干人的?那神秘的“黑女人”到底是何许人?等等。但诸多的疑问至今得不到确切的结论。
5、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裕市民家庭。七岁起被送到当地的文法学校学习,十三四岁时,因家道中落而中途辍学,转而帮父亲做生意。工作之余,他读了一些文学作品,也常观看当时巡回剧团的演出。据说他曾在乡间任教,当过家庭教师、屠宰店学徒和海员,当过兵,还在律师事务所供过职,接触了社会各阶层的人,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比较了解。他十八岁结婚,大约二十三岁时(1587年)离开家乡去伦敦谋生。据考证,他曾在剧院门口为贵族顾客看管马匹,当过剧院的杂役、演员、股东,后来编写剧本,成了名剧作家。他于1616年4月23日去世。
6、在这里,莎翁歌颂的“善”,是以人文主义为本体的,可以看成是超越世俗的永恒之美。
7、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你却和这不朽的诗句千古长存。
8、诗人把爱友比作“夏天”,其目的就是要唤起读者这样美好的想象。但是诗人觉得这个比喻还不足以表达他对爱友的赞美,因为夏天虽然温和可爱,但由于各种“偶然”原因,或因自然时序的变迁,换言之,夏天虽然美好,但不可能常驻,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终会消逝。同样,他爱友的美也不可能长驻不衰。
9、G:Solonglivesthis,andthisgiveslifetoth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