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可下载)
2、史书上记载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于是各国诸侯纷纷前来学习。这段时间孔子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自然非常快乐。面对失望时,他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而,就在孔子想进一步施展抱负使鲁国强大时,由于触动了权贵的利益,他在鲁国的政治生涯结束了。面对理想与追求的受挫,孔子选择了不放弃,于是他开始周游列国,寻找志同道合的明君。面对绝望时,他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碰壁,现实是如此令他绝望,但孔子选择了坦然面对。他曾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同学们,这就是《论语》,今天读来依旧能够带给我们生命的启发和生活的智慧。仁在其中矣,面对经典,面对生活,让我们一起不断地“学而时习之”吧!
3、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4周年(论语十则ppt)。
4、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那一课里已经联系孔子这一则七十自述,详细讲了他一生的故事,包括他做官的坎坷,宦游的惨状,甚至为政后的争议,比如诛杀少正卯的争议。这一则就没有再多聊,但根据他的精神内核,我们做了一点补充。
8、(生朗读。师板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ppt)。
9、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10、 缩: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四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11、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
12、所以我们学习《十二则》,先从明确君子开始。
13、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14、“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今义:数词,三
15、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体验、欣赏文中“仁、义、礼、信、恕”等观点的内涵美及人物精神品质之美;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
16、(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17、解读:中国上古文化注重于诗的文学境界,它有宗教的情感,也有哲学的情操,上古的诗,就包括了现在所讲的整个文艺在内,所以孔子说,你们年轻人,何不学诗?并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就是肯定文学的观察社会、干预生活、修养身心、治国养家的作用。
18、重磅!不用揉眼:一次性免费获赠8个配套精品PPT
19、解读: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20、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21、(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22、义:原指“宜”,即行为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有君子义和小人义之分,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d也,今所谓“哥们义气”也。
23、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24、初中语文八下期中检测试题讲评课件+试题(可下载)
25、宁拙勿巧——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作文解析
26、课件出炉:盐城市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讲评
27、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28、师:同学们,你们都很了解他吗?认为很了解的举手!师:全班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很了解你。你现在生气吗?
29、(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0、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31、生:温习的时候能“知新”,就是有新的发现,这样的温习才是让人快乐的,而不只是完成作业。师:那么,你觉得复习的时候,或者在看错题本的时候,我们要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才有可能获得“知新”呢?
32、生:注解里说,这里的“之”有的是指学问和事业,有的是指仁德。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孔子是在说,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明白生活的人不如喜爱生活的
33、导入:有一本书能穿越千年历史给人以温暖和光亮,给人以心灵的指引,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
34、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5、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综合练习》课件(可下载)
3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7、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38、谁可称君子?“身份君子”到“道德君子”的转型
39、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40、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