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论语原文及译文)。
5、8子曰:“君子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5)友不如己者过(7)则勿惮(8)改。”
6、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9、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10、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是智慧的。
11、"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论语原文及译文)。
13、翻译: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4、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15、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这些时间)来思考,也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更好。
16、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7、7子夏1)曰:“贤贤(⑵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注释)卓尔:高大的样子。末:没有。由:途径。
19、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译文:孔子说:“对于学问德行,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有以它为乐的人。”
22、(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23、“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24、虚数,极言很多。百、千都一样。此句中泛指多个人。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翻译:“几个爱好相同的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25、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26、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2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8、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29、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30、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夜不睡觉,用(这些时间)来思考,没有好处,还不如学习。
3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3、译文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34、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35、(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i)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
36、(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37、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8、(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39、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0、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1、译文:孔子说:“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类是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
42、“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43、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4、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4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6、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4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48、(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4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50、(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5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2、(2)千乘之国:乘,音she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53、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4、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5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57、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8、5子曰:“道(⑴)千乘之国敬事(⑶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60、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61、译文:孔子说:“听到马路消息就到处传播,那是违背道德的。”
62、孔子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知识你理解它了吗?知道它就是知道它,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6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64、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65、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6、译文:孔子:“把看到听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勤求学问,从不自满;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我是否都做到了呢?”
6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6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