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3、愿将此身报效国家,又何须活着回来呢?这是多少军民的泣血之语,正是因为有了先辈们的视死如归,才有了后来的胜利。(爱国忧民的古诗10首)。
4、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6、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 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10、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1、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13、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14、是成为上阵杀敌、开疆拓土的勇士,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热血澎湃,保卫家国。
15、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16、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7、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18、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9、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20、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21、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2、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23、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2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5、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26、宋•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27、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28、 这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作者借吟咏石灰以言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清白忠贞、矢志不移的坦荡胸怀。诗的大意说: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铁锤的敲击和开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在烈火中焚烧,也好像很平常。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
29、对她的爱——是纵然饥寒交迫,孤独贫困,心中牵挂的依然是百姓的痛苦和国家的灾难,拥有着利他利众的壮阔胸襟。
3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31、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3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3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5、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6、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37、出塞王昌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38、专注中小学生阅读和作文指导;关注回复「领取」千元资料免费领
39、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40、白话文释义: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41、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4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4、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5、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46、落魄江湖载旧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4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8、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50、诗词的大意是说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一样的战袍。君王要出兵打仗,就准备好我们的铠甲武器。咱们共同面对敌人(共同战斗,同进同退)!
5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2、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53、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54、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