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2、柴侍御兄弟呀,我在贵州你在武冈,虽然很远,但宝宝心里不苦。
3、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③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4、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最简单的送别诗)。
5、这首送别诗,没有送别时情绪万千的忧伤,更没有友人分别的哀怨。而是写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这更像是男子汉的送别,更像李白式的送别,心中虽依依不舍,但表现出来的却是那么的潇洒、豪迈。(最简单的送别诗)。
6、但王维却一脸平静,他又挥挥手,指向远处的一间房:
7、这首诗的内容与李白其他很多诗歌一样,都是在与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的情感,并且注入了自己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极致追求。
8、B.“故山知好在”两句是说王缄此来,让自己知道故乡人事依旧,因而稍感宽慰。但有感于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因而又不禁悲从中来。
9、C.词人寄语建康水,自己归退不再怕“风波”,“风波”双关,暗指政治风波。
10、B.“正钱塘江上”两句,写江水气势磅礴,银白色的浪花奔涌着向前,极具画面感。
11、E.这首诗不以意境取胜,而以叙事、抒情见长,诗句虚实结合、有声有色,增添了诗的韵味。
12、A.“既相逢,却匆匆”中的“既”“却”关联词使用巧妙,写出了词人与徐州友人相逢既晚,相处尤短,却不得不匆匆离去的无奈之情。
13、B.“拂荆扉”实写好友乘舟上路,不久后便回到家里,叩开自家的木门。
14、D.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15、送别的凄恻在王勃这里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明“友情深厚,江山难阻”。
16、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7、我们不知道李白送的这位朋友是谁,也不知道他即将去向何处,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是重点,因为从第一句开始,我们就被诗人的文字带进一个充满离别、感伤,对友情眷恋无比的情感圈。
18、(注)①野人:乡野之民,农夫。②筠笼:竹笼。③细写:轻轻倾倒。④讶许同:惊讶如此相同。
19、众人这才看清,此人胡茬唏嘘,面如刀削,眼神凌厉。外面天寒地冻,他脸上竟布满了8克拉的汗珠。
20、B.颔联中“未于”既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于的情景。
21、B.颈联中“冰雪”“风尘”具有象征意味,刻画了一个清贫廉洁、忧国辛劳的官员形象。
22、而李白不仅将送友人的诗写得情真意切,还立意新颖风格独特,成为送别诗的经典之这首诗就是《送友人》。
23、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28个字里,没有如何话别,没有感情深厚的描写,只有李白望着孟浩然乘坐的小舟,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中,久久没有回头。
2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25、你的进退升沉都命中已定,用不着去询问善卜的君平。
26、(2)清人有言:“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 。
27、(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28、A.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离宴,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
29、今年结伴去福建,听说那里招海员,不怕出力不惜汗,咱也行行万里船!
30、B.颔联中的“何时”“重”两词表达了李白渴望来日能够再与好友相逢畅饮的心情。
31、B.“携手”句使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词人与别筵上的歌妓分享的情景;“残红”使用借代手法,既渲染了气氛又点明了离别的时间。
32、有一种朋友,即使是送别时,也不愿让你悲伤。
33、(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4、 古诗文中,用典是非常易见的写作手法。刘禹锡《陋室铭》中的“① ,② ”,是以古代明贤自比;杜牧《泊秦淮》中的“③ ,④ 。”,写到了荒淫亡国的陈后主;陆游《书愤》中用“⑤ ,⑥ 。”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35、第一首写的是少女的形貌气质,这位少女歌妓,气质体态轻盈美好,就像初开的豆蔻花,正是因为她这样的美好,让诗人难分难舍,在离别的路上,看到那些卷开珠帘探望的女子,总免不了拿和她比,但是她们远比不上她的美好。
36、A.首句中“秋风”点明送别的时间,“十驿”极言襄阳至荆门路程之长,渲染了离别的伤感。
37、(注)①录事:低级官吏,相当于今天的秘书,低于掌书记。饶州:在今江西,治所在今鄱阳。②建业、浔阳,分别指金陵和江州,即今天的南京和九江。③督邮:汉代官名,职责是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归太守管辖。唐官制无此官名,这里代指地方官。
38、而且,这句诗应该是整首诗中最不工整的地方,可是读来却让人百转千回。李白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写这一句诗的时候让读者不会感到任何不流畅和拗口,反而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即便不工整,也能让读者回味无穷。
39、人类曾有过无数的送别,在唐诗中送别诗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能够引起后世读者共鸣的送别诗,一定是抓住了送别中感人的细节,或许是故作坚强的微笑,看似洒脱的转身;也或者是依依惜别的眼神,亲切又悲凉的嘱托,慢慢消失在街头转角处的熟悉的背影……
40、众所周知,如果领导要搞大事,通常是因为不用他自己干。
41、它通俗易懂,初读简单,越读越有味。就好比要评价一首歌好不好,就看你会不会单曲循环它。
42、当时的李白可谓是踌躇满志,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然则面对故乡的山山水水,他也心生怀念。更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样豁达的诗句来描述故乡壮丽景色,也更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游子之情。
43、离别的悲伤、无友人可共悲欢的失落,都在这一句中了。
44、E.就诗歌的章法、布局和构词看,李攀龙的这首诗带有盛唐送别诗的影子,但细细比较能发现李诗的别具妙旨处,可见他不是一味模仿。
45、C.“殷勤且更尽离觞”中,“离觞”即离杯,指离别的酒宴。此句写词人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面对诸多烦恼的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46、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47、A.开篇四句写作者与友人关系亲近,近在咫尺,却日夜思念,以此比衬别后之情。
48、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延续了李白一贯的写法,首先是"简单"绝不炼字炼句,李白讲究一气呵成,就像他在另外一首诗中写的那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次,这简单的诗句中却不失豪迈与大气,"碧空尽"、"天际流"便显示出他的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