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将军为什么要行军礼?请结合课文和查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2、蔺相如请病假不上朝;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髙头大马过来了,就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他这么做是为了国家的利益,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从而削弱赵国的力量。
3、(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4)身体不(适应) (5)(适用)于学生 (6)(适宜)生存
6、《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1)读选文第1自然段,用“______”画出赞美少年中国的事物,并填空。
8、傍晚十分,他漫步在湖边,步子很轻,手臂自然地摆摇着。他偶尔站定,任晚风吹过他的脸庞,欣赏周围的一切。微风拂过湖面,带了一股子的青草香味儿,十分惬意。一些小青叶缓缓朝湖面落下去,水上一下就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湖的另一边细雨绵绵,相交之地形成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山边缠绕的云烟好似一条长龙,他不仅吟诗一首,声音时高时低,好像那般景色一样,令他心旷神怡。
9、(1)设计(精巧) (2)插图(精美) (3)仪器(精密)
10、我的感受:这一段中“袅袅、淡淡、痒痒”等词将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得可见可触,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11、多份试卷出现采访类活动,基于“新闻采访”的核心知识,创设合宜的情境,考查学生的新闻阅读和实践素养。丽水卷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大情境,通过完成“文化遗产项目推荐书”的系列活动推进阅读,其中采访提纲的拟制,为“实地考察”这一表达与交流实践活动做好了准备。台州卷基于“新闻阅读”这一实用文体,把“补写采访提纲”作为阅读策略。宁波卷提供“提问技巧”“采访提纲”等知识卡片和活动素材,引导学生明确采访要素,学会设计采访问题,并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提升新闻采访的能力。
12、我上四年级之后,有一天,母亲翻出我的旧笔记本、旧书本,开始学习泰文。那时候,我不但没有以她的学习精神为荣,反而觉得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可恼的日子。我被迫做了母亲的教师。当时她36岁,我还未满10岁,而她对字母、发音、语法、字义等无所不问。有些难字我不是没学过,就是还不能理解。
13、(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14、出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鬓之间;皆有喜色。”
15、(3)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 ① )
16、(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17、(3)早晨,同学们(陆续)走进安静的校园,开始了新第一天的学习。
18、(2)选择上题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略)
19、《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0、(1)诗题为“题临安邸”,“题”字的意思是写,书写,“临安邸”是指杭州一家旅店,诗题的意思是写在杭州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21、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呈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22、对着书本(闭目沉思 浮想联翩√) 但他(勤奋好学√ 知识渊博)
23、②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A、B )
24、数学家华罗庚:猜读法 相声大师侯宝林:抄录法
25、(2)根据你圈出的关键词,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26、 26 忆读书
27、“醉翁”的由来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9、A. B. C. D.
30、 14 圆明园的毁灭
31、眼睑(jiǎn√ liǎn) 眸(mó móu√)子
32、(分析)(1)本题考查常识积累。“嫦娥五号”与“祝融号”一样都源自中国古代神话。故选:B。(2)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结合“入围前十的几乎都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可知,“祝融”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另外,由“祝融”二字可以看出,“祝”,祝愿,祝福,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融”,融合,协作。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33、(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4、5*.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能在其他民间故事中找到不可思议的情节吗?
35、(救龙女)——(得宝石)——(劝乡亲)——(说秘密)——(变石头)
36、B.乡先生最初为什么不愿回答苏轼的问题?火月
37、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 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
38、关于地道战,我想了解……①地道是什么样子的? ②地道有什么作用?
39、(3)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白鹭的色素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40、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41、《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2、少年鲁迅带着可质的物件上,一直走到柜台上,把质物递上了。
43、(1)(无价之宝)(联结)(无穷无尽) (2)(商量)(高速公路) (搭乘)
44、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45、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46、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学问渊博,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47、松阳的古村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山下阳村张民来自福建泉州,内孟村孟氏是孟子后……松相有百余个村落保留着古代族谱,详细记载了宗族的起源、迁徒、发展脉络。中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移民活动中,浙西南均是一处重要的避难所,这些多元化的古村落也多由移民繁行而成,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只是,他们费尽心思设计出来的家园,给后人留下了太多谜团。
48、《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9、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日:“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③,则已私识之矣。
50、(4)阅读短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可多选)
51、(剧本)他们三番五次闹了半天,他们俩都疲倦了,于是他俩互相调和起来,协商的结果,肯出四十五吊钱。
52、(2)林鹏遇事不果断,“前怕狼后怕虎”,总是担心有风险。
53、(3)风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54、(1)(粮食)(煤炭) (2)(杀菌)(治疗) (3)(寸草不生)(漂浮)
55、根据材料,推荐一个文化遗产项目参选。项目可以是古村落,也可以是古建筑。请结合文本内容写推荐理由。
56、元元:廊桥是木与水的守望。过路人在此歇脚,常见“⑥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的美景:老人孩子在此休闲,再现“⑦________,⑧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源景象,
57、(2)从语势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
5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59、《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0、(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①句意: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奇,以……为奇。②句意: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既,已经。③句意: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恨,遗憾。(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句话的意思为: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根据意思可断句为: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A.这个问题太笼统,且韩琦、富弼、欧阳修与文章主旨不相关,故探究意义不大。B.这个问题太浅显,先生最初不愿问答,是因为先生认为“童子何用知之”,问题答案很明显,探究意义不大。C.这个问题很直观,苏轼“从旁窃观”《庆历圣德诗》,显然与光明磊落与否无关,探究意义不大。D.这个问题的设计,值得探究。作者逐一写与范仲淹三个儿子相识,更能表现对范仲淹的仰慕之情。故选:D。(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处应选择A,即这句话省略的主语为“他们”。这里的他们指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这句话出自这些人口中可见,不仅作者以此为憾,这些人也引以为憾,更能体现遗憾之深。同时,也于句中的“子”的表意相吻合。据此作答,意对即可。(5)本题考查推测补写的能力。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写了自己对范仲淹的仰慕之情。据此,后半部分应重点写范仲淹的值得仰慕之处。可以写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也可以写他的功绩及旷达情怀等。据此作答,意对即可。答案:(1)①以……为奇 ②已经 ③遗憾(2)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3)D(4)选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若是出自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之口,就表明不仅作者以此为憾,他们也引以为憾,正面和侧面一起写,足见遗憾之深。同时,此句中的“子”,是“您”的意思,选B的话,就不符合逻辑。(5)示例一:赞颂范仲淹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对拥有远大政治抱负又“敬爱”范仲淹的苏轼而言,应该会写进下半部分。示例二:赞颂范仲淹的功业。范仲淹曾担起保卫边疆的重任,写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诗句,表达了“燕然勒功”的愿望,对渴望建功立业的苏轼来说,会将赞颂范仲淹的功业写进下半部分。示例三:共情乐观的人生态度。苏轼一生中,被贬多次,但他都能调整心态、豁达乐观,这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相似。所以,这也可能写进下半部分。
61、《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2、 (3)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63、海郎放生花石斑——花石斑报答海郎——海郎、花石斑结为夫妻——龙王发怒——海郎被抓——望夫成石
64、“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使“我”坚持写作;“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使“我”不断进步。这两种不同的爱,使“我”一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