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三。
2、格言大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这句诗多用来说明,胸襟开阔,善于取他人之长,是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好办法。
3、译文: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4、格言大意: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5、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魏征的名言名句镜子)。
6、译文:朝廷里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么要求天下的人行为端正呢?
7、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8、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2、贞观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带领学者将古籍分为四部,并对其进行校定。
13、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14、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来支援王世充。五月,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并将其生擒。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用魏徵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
15、 格言大意:人都是会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司马迁的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常被用于鼓舞人们为正义的事业而奋斗、牺牲。(魏征的名言名句镜子)。
16、 格言大意: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更高的一层楼。这两句诗借描述登高望远的情景,倡导一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17、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
1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19、●作文如何得高分?收下这份作文结尾集锦吧!
20、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21、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22、应该时刻以他人为鉴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23、魏徵死后,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为镜子,可以知晓兴衰更替,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魏徵去世后朕派人到他家里,得到他的一页遗表,才刚起草,字都难以辨识,只有前面几行,稍微可以辨认,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安定,任用恶人国家就衰败,公卿大臣中,感情有爱有憎,自己憎的就只看见他的恶,自己爱的就只看见他的善。爱憎之间,应当审慎,如果爱而知道他的恶,憎而知道他的善,除去邪恶不犹豫,任用贤人不猜忌,国家就可以兴盛了。’遗表的大意就是这样,然而朕思考这事,自己恐怕不能避免魏徵所说的这些过错。公卿侍臣,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手板上,知道朕有过错一定要进谏。”
24、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六年(旧唐书魏徵传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徵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此举逾越了礼制。李世民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感叹魏徵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特地派人前去赏赐给魏徵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你正直,现在见识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在李世民并未有所表示的时候,长孙皇后直接对魏徵加以赏赐,并暗示自己会给予支持,可谓给魏徵注入了强心剂。也正是因为有长孙皇后这样的靠山,魏徵的正义直谏才会这般顺利。 不久魏徵晋升爵位为郡公。
2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6、(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27、魏征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28、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29、译文: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
30、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31、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谥号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李世民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一次李世民让魏徵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装作没看见,李世民顿时着急,问“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魏徵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尽管李世民这样追思妻子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却是一个天子的真情流露。
32、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33、宽容如一场小雨,给人以清爽,焕发激情,即使大地污秽,也依然会洒满它的周身。
34、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35、 格言大意: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乐此不疲。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37、释义: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38、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39、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4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41、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3、贞观七年(633年),魏徵代王珪任侍中,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李世民命魏徵秉公处理。魏徵不大熟悉法律,但能抓住根本原则,依实际情况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
44、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45、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46、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7、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48、 格言大意:(莲花)虽生长于淤泥之间,却能保持洁净不污;虽洗涤于清水之中,却风姿天然,不显得妖媚。这是歌咏莲花高洁清白的名句。我们做人也要有莲花一样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守美好的情操,不随波逐流。
49、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50、太宗说,梁公说:“以铜为镜,可以佩戴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把人看做一面镜子,你可以看到得失。朕尝宝用这三面镜子来保护自己。今天,魏徵死了,然后他像一面镜子一样死去。"
51、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含义:以铜为镜子可以看穿戴是否得体,整理服装;以古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王朝得失兴替的缘由;以忠贞进谏的人为镜子,可以认识到自己每一天的得失。主要是唐太宗表达对魏征的肯定和对失去他后的惋惜。
52、 格言大意: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53、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5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5、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
56、“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57、格言大意:有抱负的人志在四海,这样,即使相距万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就像离得很近的邻居一样。这是曹植与其弟弟曹彪分别时写的诗句,后来,人们常用它来互相勉励,抒发昂扬的情怀。
58、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9、格言大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60、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1、格言大意:长达千丈的大堤,由于有小小的蝼蚁而崩溃。这句话比喻小问题不注意,会酿成大祸。后人也常说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
62、格言大意: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
63、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64、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65、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66、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67、长孙皇后见他怒发冲冠暴躁如雷,心里思索——谁能令堂堂天子发怒到如此地步还不被立即处斩?只有魏征办得到。
6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9、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70、格言大意: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较粗犷,但却有“闻过则喜”的好品质,所以孟子用这句话赞美子路。
71、 格言大意: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话表明,坏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点点形成的,所以不要轻视了细微的事情。
72、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73、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74、格言大意: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75、格言大意:(莲花)虽生长于淤泥之间,却能保持洁净不污;虽洗涤于清水之中,却风姿天然,不显得妖媚。这是歌咏莲花高洁清白的名句。我们做人也要有莲花一样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守美好的情操,不随波逐流。
7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7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列传第二十二魏徵》:“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78、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79、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80、 格言大意:恭谨勤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常用以赞美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
81、 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82、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83、 格言大意: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会获得益处。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得。
84、 格言大意: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这是劝导人们行孝的歌谣。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养育者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85、 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
86、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87、 格言大意: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88、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89、他不知道凳子已经被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了禅师的头上,下地后看清是禅师,惊慌得深深低下头去。禅师像没那回事似的,反而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快回去休息吧!”这件事悄悄发生,悄悄结束,禅师也没有提起,但全寺一百多个学僧从此再也没有夜游的了。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90、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9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92、贞观十四年(640年),魏徵向李世民上谏,让李世民要善始善终。
93、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9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95、格言大意: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96、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97、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98、 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