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1:青藏高原山上白雪皑皑,山下青草依依,这也说明高下的差异。
2、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3、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物候现象也不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春季和秋季都比内地来得迟。因为海洋吸收太阳热量多,春季不如陆地升温快,到了秋季,海水的热量散发慢,所以沿海地区的秋季也比内地来得迟。就以山东来说,烟台在沿海,而济南在内陆,每年烟台苹果树开花要比济南晚半个多月,正好花期避开春寒,这是烟台苹果丰收的原因。烟台的秋天也比济南来得迟,苹果有较多的成熟时间,这使烟台苹果更美味可口。 (关于物候现象的农谚)。
4、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5、这时的天气可能晴冷干燥,白天红日当空,气温较高,可是夜间散热快,气温急剧下降;也可能这时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旗鼓相当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产生低温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春耕播种季节,遇到这情况往往造成烂种烂秧,严重影响春耕生产的进行。
6、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有点水。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
7、(第6-----10段,四个要素也是有一定的顺序,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主到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接着是高下的差异,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高下是同一个地点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而且对这四个因素的解释有一系列很明显的连接词,显得文章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8、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9、(特别说明:其他课文,可能集中体现“审美鉴赏与创造”或“文化传承与理解”)
10、盖大自然即是一册完好教本,一粒花种种入于地,由发芽而至成长、开花、结子,若日日注意考察其生长状况,则所得何尝不胜读一册自然教本也。
11、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12、(3)归纳总结:从刚才几名同学们的展示中,我们看到了,语言生动的文章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另一个是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
13、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14、 生5:很生动,题目不说“物候”或“物候学”而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
15、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有点水。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
16、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物候现象也不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春季和秋季都比内地来得迟。因为海洋吸收太阳热量多,春季不如陆地升温快,到了秋季,海水的热量散发慢,所以沿海地区的秋季也比内地来得迟。就以山东来说,烟台在沿海,而济南在内陆,每年烟台苹果树开花要比济南晚半个多月,正好花期避开春寒,这是烟台苹果丰收的原因。烟台的秋天也比济南来得迟,苹果有较多的成熟时间,这使烟台苹果更美味可口。
17、 师:你说得真好,作者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用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向我们介绍物候和物候知识。那么这篇说明文都介绍了哪些有关物候的知识呢?请结合课后第一题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作适当的批注,完成问题。
18、文章原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教材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改得好不好?学生抓阄分成两派,找到各自的理由(能找几个算几个,看哪一方找得多;注意:理由之间在逻辑上不能重复),展开小型辩论。
19、 生1: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20、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1、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2、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有关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板题)
23、生2:新疆,冬天比内地冷,夏天比内地热。这是由于经度的差异。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25、(注)立夏刮东风即下雨,麦子就会毁了收成。芒种刮北风,意味着天气干旱,田里的青苗自然也就长不好。
26、 生1:作者把物候知识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更能吸引读者,引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27、 ②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28、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29、劳动人民是最好的研究者,他们不仅仅从书本上找经验,更从生活中总结经验,积累了很多谚语。你知道哪些有关物候的谚语?能不能说说这些谚语传递的物候现象?
30、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
31、 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
32、等待: 等候、听候、守候、稍候、候车、候诊室、候补、候选人。
33、本单元的写作专题就是“说明顺序”,因此,各篇课文的教学要突出“说明顺序”的梳理。四篇课文的说明顺序,简单说,依次为逻辑的、逻辑的、时间的、逻辑的。其实,事理说明文,基本上都要采用逻辑顺序。本单元的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学会判断哪种顺序,而是要深入探究“具体是哪种逻辑顺序、为什么是这种顺序”。
34、要晓得学校教育,尤其是书本教育,不是惟一的教育。
35、紧扣文本特点,突出了说明文文体特征,知识点的教学能够落到实处。
36、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诚”“勤”两字来表示。……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37、 生1:第一幅燕子飞得很低,这预示着要下雨了;第二幅小鱼跃出水面透气,这也是要下雨的表现;第三幅蚂蚁搬家,也是一样,这些现象都预示要下雨了。
38、(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1--3)
39、如果没有竺校长这样一面的镜子,我们也许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竺校长提出的那些办学理念,我们似乎不仅能够理解,而且也都能够做得到:会想办法延揽名师、会关心学生、会向政府争取资源,……该做的也都做了,但人们似乎都不怎么买账,还是张口闭口竺校长好。
40、明确:第一部分描述现象,由表及里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做出解释,话题转到农业上,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第三部分推究原因,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阐明意义,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物候学,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1、(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42、“许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侯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2分)
43、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44、每年的农历五月的时候,地里能够干旱起来的话,一定的干旱能够使农作物的根系向土壤发展,为后期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六月份是一个降雨比较多的月份,如果能够连续阴天降雨的话,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快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速度。
45、“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46、“候”是一个会义字(“侯”是“候”的本字,古代“侯”“候”通用。“侯”是形声字,从人,侯声)。
47、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总结全文,点题并照应开头,进一步说明物候学研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48、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这是本段的中心句。)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所有的近海的地方都如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所以”得出结论,说明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的影响。)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连用两个例子,并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本段中心句——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49、竺可桢(17—19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