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晚年陈独秀(短句69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6-16 09:58:39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晚年陈独秀(短句69句精选)

晚年陈独秀

1、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在政治界、文学界、教育界地位颇高。

2、用了别人的钱,连馈赠者的名字也不知道,这让陈独秀十分过意不去。(晚年陈独秀)。

3、点击下面链接,可读“朝花时文”近日热读文章:

4、  本文选自《往事堪回首:百年文化旧案新解》,马嘶/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5、     那时的他不仅是共产d的早期领导人,还是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的“精神导师”,那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意气风发?

6、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7、    陈独秀终于成为历史人物。对陈独秀的评价,似乎也在变化。中共在1945

8、那时候,陈独秀的收入主要有两笔,一为《时事新报》主笔的虚衔,每个月可以为他带来160元的收入。

9、    从1932年10月被捕入狱,到1937年8月释出,陈独秀在监狱待了足足五年的时间,而潘兰珍也在监狱中陪伴照顾了他五年!

10、在潘兰珍的照顾之下,陈独秀的身体慢慢变得好了起来,但是两人一直都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太完整的,所以他们两就抱养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是跟着潘兰珍姓的,叫做潘凤仙。本以为日子可以这么幸福美满的过下去,变故还是发生了,在潘兰珍带着女儿回老家的时候,陈独秀被秘书出卖,入狱了。

11、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三伏盛夏,总能看到潘兰珍手挎竹篮出入监狱的身影。

12、  蒋孟麟在《新潮》一文中说:“有一次我忽然接到他(陈独秀)的一封信……”说明蒋孟麟和陈独秀此时没有多少往来(陈独秀1932年被捕后,蒋孟麟去南京狱中看过他),也说明不是北大校方直接经办照顾陈独秀的事。至于钱是北大的根据,除了种种信中提法外,还因为“北大同学会”不是经济实体,无经济能力保障每月付给陈独秀三百元;而且,如果是“北大同学会”资助陈独秀,在没有收到钱后,陈独秀也无理由给北大负责人蒋孟麟去信;此外,陈独秀曾在1941年因为报答北大的资助,将自己的油印书稿《连语类编》送给北大,而不是送给北大同学会。   正因为资助陈独秀的钱是北大的,同时又是北大同学会经手的,所以当事人何之瑜有时候提“北大”,有时候提“北大同学会经手”,……

13、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后来周恩来曾找过陈独秀希望他能返回延安,并计划给陈独秀1000元,但陈独秀拒绝了。

14、     1908年,潘兰珍出生在南通的一个贫苦家庭中,年幼时跟随父母逃荒来到上海谋生。家境的贫寒,使得潘兰珍13岁时就到纺织厂中做童工,年纪稍大一点,又前往父亲所在的英美烟草公司做工。

15、陈独秀的晚年岁月是清贫的。他的餐桌上常常出现粗米和青菜,就连调料都非常简单。但是深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道理的他,显然不会为了生活上的小事儿苦恼。即便吃食简单,他也会苦中作乐,称自己的饭菜乃是仙人的食物,自然要清淡一些。

16、该杂志于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迁往北京并改名为《新青年》。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

17、    自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陈独秀逐渐远离中共领导层,后来又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这个他所创建的组织。

18、陈独秀是一名激进民主主义者,他仇视当时的封建军阀统治,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思想,认为要实现民主制度,必须消灭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规范。李大钊则反对复古尊孔,要求思想自由,号召青年不要留恋将死的社会,要努力创造青春的中国。

19、陈独秀在去世前,坚持饮用一种蚕豆花泡的水,目的是缓解高血压,这种习惯持续了很久。

20、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d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d。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三大)、中央总书记(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

21、可是,陈独秀哪里又安歇得了呢?小鬼子的飞机隔三差五地在鹤山坪上空盘旋,硝烟四起,民不聊生。就在那间斗室,在那张摇摇晃晃只有两屉的破旧木桌上,在那盏昏暗的油灯前,处江湖之远的他又抱病开始反思苏俄、反思共产国际、反思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挥毫写下了《被压迫民族之前途》《战后世界大势之轮廓》《再论世界大势》《我的根本意见》《给西流的信》《给连根的信》《给Y的信》《给S和H的信》等,为国家和民族命运呕心沥血,为反法西斯和抗战,发出了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

22、但是,如果仅仅是惊叹于这位思想家的前瞻、敬慕于这位革命家的执着,后人是否依然只流于把栏杆拍遍的浅吟低唱?

23、陈独秀最后一封信写于1942年4月5日。陈独秀对杨鹏升多年的资助“内心极度不安,却之不恭而受之有愧”,信封的背后,留有杨先生的字迹:“此为陈独秀先生最后之函,先生五月二十七日逝世于江津,四月五日书我也。哲人其萎,怆悼何极”。这位杨先生,后曾任重庆卫戍总司令参议,1949年曾随邓锡侯、王缵绪等国民d将领起义,解放后供职重庆西南美专,任国画、雕刻教授。然而,1954年,杨鹏升先生以“残余历史反革命”罪名被捕,被判有期徒刑20年,1968年病逝狱中。一位极富同情心的人,却没有好的下场。甚为痛之。

24、     婚后两年,她才得知丈夫的真实身份,即使丈夫深陷牢狱之灾,她依旧不离不弃,不管寒来暑往还是风吹日晒,她五年如一日,倾尽全力照顾丈夫。

25、江津的县太爷来了。他是仰慕陈独秀的名气和人品,拜会陈先生。

26、     而他此时内心最担心的却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他的妻子潘兰珍。结婚两年,陈独秀从未对她吐露过自己的真实身份,如今自己深陷囹圄,又是一个五十三岁的老头,年轻的妻子还会再见他吗?

27、     得知陈独秀居住武汉,一时间各路人物纷纷上门拜访,国民d的特务也是遍布周围监视他的动向,树大招风也不过如此。与此同时,蒋介石也竭力拉拢他为国民d服务,先后派出胡宗南、戴笠、周佛海甚至张国焘登门游说,皆遭到陈独秀的痛骂和拒绝。

28、        陈独秀去世之时,他亦在身边,为其送终。这样的学生,无论其政治倾向如何,我都是敬佩的。毕竟,这是一位有品的人。 

29、直到1942年5月12日,由于疏忽,这种蚕豆花泡的水已经变质,未曾及时发现依然饮用,就在当晚陈独秀发生食物中毒,但此刻并未危及生命,但加快的身体的衰败,半个月后,陈独秀就死在了家里。

30、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d再次达成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此同时中共方面向蒋介石提出了释放政治犯的要求。再加上胡适等社会名流的长期呼吁,最终在1937年的8月26日,蒋介石提前释放了陈独秀。

31、晚年陈独秀,没有生活来源,靠卖文为生。他是知名的语言文字研究学者,又写得一手好字。但是,时值抗战时期,物价飞涨。这种润笔之费,显然是难以为继的。于是,各色人等,都向陈独秀伸出援助之手。不过,他原先创建的政d和他的同志,以本人资料所限,似乎未见什么资助,这似乎也是令人遗憾的地方。陈独秀出狱之后,中国共产d理论刊物《解放》曾发表时评《陈独秀到何处去》,欢迎他重新回到“革命行伍”中来。但是,王明、康生等人,却将陈独秀诬为“日特汉奸”,并诬其拿人“津贴”。此举令陈独秀大为不满,他曾于1938年3月17日致信《新华日报》,并以公开信形式回复,表明其心志立场。此后,周恩来曾多次托人,请陈独秀去延安,但被拒绝。当时,陈独秀还是说了一番心里话的。他说:大钊死了,延年死了,d中央里没有他可靠的人了,“他们开会,我怎么办呢?”“我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陈独秀与中共的关系,最终画上句号。

32、   自从他被捕后,蔡元培、柳亚子、胡适、杨杏佛等众多社会名流纷纷致电国民政府向蒋介石求情,希望能对他从轻发落,大律师章士钊亲自出面为其辩护,“国母”宋庆龄更是亲自前往南京,当面给蒋介石施压。

33、他反对斯大林,但更多是剖析产生斯大林的独裁制度,他提出“社会主义也要借鉴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民主化”,“最浅薄的见解,莫如把民主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如果工人阶级国家不比资产阶级国家更加民主,工人阶级奋死斗争又为了什么呢?”

34、延年和乔年的性格完全不同。延年“气宇深沉,不苟言笑”,乔年却很调皮。小时候的乔年喜欢唱戏,常常穿个小马褂,戴一把白胡子,唱伍子胥过关,不仅自己唱还教别的小孩。长大后,乔年还是“依然故我”,他天真烂漫,但工作时却很严肃,一是二是绝不马虎。

35、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d最重要的创始人。

36、投奔邓仲纯时,他的妻子以家中的房间有限的理由,将陈独秀夫妇拒之门外。但他也见识到了人性中温暖的一面,并不熟悉的同乡人为他安排住处,让身处异乡的陈独秀再次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37、  贯休入蜀唯瓶鉢,久病山居生来微。   岁暮家家足豚鸭,老馋烛羡武荣碑。

38、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

39、1937年8月,时值抗日战争爆发,陈独秀被减刑释放。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后被租界当局交给国民政府,经胡适、傅斯年、章士钊等知名人士奔走相助,陈独秀终免一死,最终被判刑13年,并被囚禁于著名的南京老虎桥监狱。出狱之后的陈独秀,辗转颠簸,经武汉、重庆,最后于1938年8月落脚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鹤山坪,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40、        毕竟,陈独秀曾是北大教授,他的人事关系,按现在的说法,似乎一直挂在北大,直到其入狱。陈独秀曾有书信致当年的同事、也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催问汇款之事。

41、     抗日战争胜利后,潘兰珍再度回到上海在一所小学的食堂中煮饭,孤苦无依的她将养女潘凤仙接回家中相伴。

42、     24岁的潘兰珍和53岁的陈独秀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他们后来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43、陈独秀是中国共产d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44、陈独秀是中国共产d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45、潘兰珍经常去监狱探望陈独秀,也帮助陈独秀办了很多的事情。在1937年的时候,日军打到了南京,陈独秀在监狱被炸毁了。这时陈独秀让潘兰珍赶紧收拾东西离开南京,但是潘兰珍却不愿意,她坚持的要留在陈独秀的身边。在一个月之后,陈独秀得到了胡适等人的帮助,成功被释放了出来。

46、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d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

47、在这个院落里,陈独秀“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奋笔写下多篇政论:《战后世界大势之轮廓》《被压迫民族之前途》《我的根本意见》……在这个院落里,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最终形成了以民主为核心的“最后见解”。

48、也就是晚年的陈独秀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加速了病情了,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分享如下:

49、耗费多年心血的《小学识字教本》被打入冷宫,让陈独秀大动肝火。他是个遇事喜欢走极端的人,索性给为这本书作序的魏建功写信,怒气冲冲说道:“此书迟迟不能付印,其症结究何在?若教育部有意不令吾书出版,只有设法退还稿费,另谋印行!”

50、需要补充的是,即便堕入社会生活的最底层,陈独秀也依然保持着他做人的原则与气节。叛徒任卓宣汇给他200大洋,他一看汇款人的姓名,立即叫邮差按地址退回。国民d政要朱家骅曾赠他5000元支票一张,他拒之;朱又托张国焘寄去,陈原物寄回;张再托友人郑学稼寄赠,陈不仅照退不误,并致函郑学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以后万为我辞。”又特地嘱咐,“请国焘以后不要多事。”张国焘接信和汇票后悻悻地说:“仲甫先生,总是如此。”

51、陈独秀晚年,固定的收入,有两个来源。一是好友薜农山让他兼了《时事新报》主笔的虚衔,月入160元。二是北大每月汇来的300元。关于是北大还是北大同学会,学界曾有不同说法。不过,一般的定论,则是北大出钱,而由北大同学会操办(舒芜先生观点)。毕竟,陈独秀曾是北大教授,他的人事关系,按现在的说法,似乎一直挂在北大,直到其入狱。陈独秀曾有书信致当年的同事、也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催问汇款之事。蒋梦麟先生也曾在陈独秀逝世后,在《新潮》撰文说:“陈独秀抗战期间住在重庆江津,生活一直由北京大学维持,政府也要我们维持他……”当时的北大,不仅对陈有所资助,还指派陈独秀当年的学生何之瑜就近照顾。何之瑜,亦名何资深,北大毕业生,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后转为托派。他后来主持了陈独秀的葬礼,并整理出版了陈独秀的全部作品,即《独秀丛著总目》和《陈独秀最后论文和书信》。陈独秀去世之时,他亦在身边,为其送终。这样的学生,无论其政治倾向如何,我都是敬佩的。毕竟,这是一位有品的人。

52、     事后,心有余悸的陈独秀劝潘兰珍离开:“南京是日军轰炸的重点城市,你赶紧回南通老家去。”潘兰珍看着陈独秀,想都没想直接拒绝道:“我是你身边唯一的亲人,我怎么能走啊,要死就死一块吧。”

53、    12年前,他们同在一所公寓中“做客”,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他喜爱她的善良朴实,她敬佩他的学识和品格,一段相差29岁的爱情由此书写。

54、“于今老病干戈日,十年匹马走燕民。”从陈独秀写给朋友的诗作中,人们似乎可以窥见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样子。物质方面的匮乏,并不会对他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55、     各路人物接二连三的拜访,让陈独秀深感武汉不是久居之地,再加上日军飞机来日轰炸,使得他决定再次沿江而上,越过战时陪都重庆,到达四川江津,寄住友人家中。

56、在这个院落里,陈独秀抱病写下了《小学识字课本》这部近代史上的文字学杰作,用科学的方法将中国文字重新分类(注:“小学”指文字学,类似于《说文解字》,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小学)。他也为外面的书馆编书,挣点稿费糊口,“馆中倘能信任,必有与钱相当之稿与之,不至骗钱也”(陈独秀致台静农信)。

57、可是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陈独秀就发现,自己不过是从一个小的牢笼,搬到了一个更大的牢笼罢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国民政府也没有放过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58、陈独秀夫妇避难到重庆前,他的世交好友邓仲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伯父)在江津开了一家诊所,邓仲纯力邀陈独秀先生来他家居住。但邓仲纯的悍妻却担心受陈独秀牵连而拒客于门外,进而恶语相向(陈独秀写给三子陈松年的信中也如此记载:幸亏你们与祖母未同来。竟遭邓太太拒之门外)。

59、    匆匆二十年前事,燕子矶边忆旧游。 

60、     随后他创办《新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是当时很有声望的中国革命运动的先驱者。后来,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d,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

61、     结婚前,潘兰珍曾在英美烟草工厂打工,就时常听到许多工友谈论起陈独秀,自然也知道陈独秀所做的事情都是“杀头的”!想到这,潘兰珍的心中顿时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接连不断地摔落在她的脸颊上。

62、  陈独秀被捕后,解往南京。他的被捕,引起了海内外一些名人的抗议和营救,各报也纷纷发表消息和文章,报道、宣传此事。蒋介石不敢用军法审判陈独秀,就把陈独秀从军政部的军法司解到法院去,交法院审判。在法庭审判时,陈独秀自撰了《辩诉状》,他“四周瞻顾,态度自若”,侃侃申辩,检察长被驳斥得十分狼狈。但最后仍于1933年4月26日“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公民权15年。判决后,陈独秀不服,又上诉到最高法院,历时年余,最高法院刑庭判决为有期徒刑8年。   此后,就如前一章所言,经过多次斗争,他争取得在狱中治学著述的条件,也便有了那样一些著作。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董必武等进驻南京,他们向蒋介石提出兑现“西安事变”协议中“释放全国政治犯”的承诺,蒋介石才不得不同意释放全国政治犯。8月26日,日机夜袭南京,狱中也投掷了8颗炸弹,第二天,这些政治犯们便都被释放,陈独秀便从此恢复了自由。   陈独秀出狱后,与妻子潘兰珍先住进了傅斯年家中,后来又住进金陵女子大学教授陈钟凡家。他们皆是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时的北大学生。蒋介石妄图拉拢陈独秀,派国民d中央秘书长朱家骅来晤谈,要陈独秀组织一个“新共d”,被陈独秀断然拒绝了,后又请陈独秀担任国民政府劳动部部长,他也拒绝了。这样,他坚决抛弃了居家进身求荣、“老有所终”的机会,甘愿过清贫生活。胡适奉蒋介石之命去欧美以外交手段寻求外国支持时,也就为陈独秀联系了美国的一家图书公司,请陈独秀到美国去写自传,那也可以不愁吃穿,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陈独秀托传话人告诉胡适,他年事已高,不愿去美国。他又断绝了一条求生之路。上海的托派组织请他去上海重整托派,他也拒绝了   不久,陈独秀夫妇便离开南京去了武汉。在武汉,他曾应邀到华中大学去讲演,题目是《抗日战争之意义》。到汉口青年会讲演《我们要得到怎样的胜利及怎样得胜利》。在武汉期间,陈独秀不断地为与延安、托派组织、国民d等各种关系的纠葛而烦恼着,他想离开政治,老归山林,做一个平民百姓。   1938年6月,武汉的形势紧张起来,人们都纷纷离开武汉去重庆,陈独秀也想走了。他打算去四川,他手边还有以前刘辅丞送给他的川资500元。陈独秀让包惠僧帮他找船,包惠僧从南京到汉口时,陶希圣交给包惠僧200元钱,说是北大的几个同学凑的,请他转交给陈独秀。陈独秀收到北大同学的钱,很是感动。   1938年陈独秀将从安庆逃难来的老母谢氏、儿子松年、儿媳等几个人用火轮送到宜昌,又将逃难来到武汉的大姐一家人也送到宜昌,他便于7月2日与潘兰珍、包惠僧等去重庆。他暂住在禁烟委员会主任李仲公办事处。   在重庆期间,《时事新报》请陈独秀为他们写稿,一篇稿子付稿酬三四十元。为了生活,陈独秀隔几日便写一篇文章,有时也应邀去演讲。一天,北大的老友沈尹默来看他,见他形容憔悴,气色不佳,便劝他离开政界,到山中歇息一番,不要再计较什么声名了。临别时,沈尹默还以诗相赠。诗中有“声名晦已久,不挂齿颊间。时乘逐入市,曲尽宜归山”之句。这很合陈独秀的心意。此时,他已有归隐之意。   过了一段时间,在江津开医院的邓仲纯来到陈独秀借住的石板桥15号通源公司找陈独秀,邓仲纯是陈独秀留学日本时的同学,那时他在东京帝国大学学医。邓仲纯是想接陈独秀到江津去住。邓仲纯说:“江津是个小城,气候比重庆凉爽,且敌机轰炸也少,白沙镇驻进了不少大机关,国立编译馆也在那里,人们常常提起你。”   于是,1938年8月3日,陈独秀、潘兰珍便离开重庆去了江津。江津距重庆120里,坐小火轮五个小时便到了。陈独秀把老母也接了来住,但到1939年3月22日,78岁的老母谢氏便病逝了。谢氏并非他的生母,她一生未曾生育,陈独秀自幼过继给她为嗣子。   老母逝世后,陈独秀的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高血压、胃病、心脏病接踵而至。他许久没有写文章,也就无从获得稿酬,生活来源也断绝了。陈独秀便陷于生活窘迫、贫病交加之中。   蒋介石曾派胡宗南和戴笠携带水果、茅台酒之类礼物去江津白沙微服私访陈独秀,陈独秀不卑不亢地应对了他们的来访。   后来,江津县长黄鹏基安排陈独秀夫妇迁居到江津县城大西门外15公里左右的鹤山坪施家大院——“延陵别墅”。这是江津一中校长施明璋的家。这是个偏僻的丘陵之地,环境清幽静谧,他暂时安顿了下来。   一天,陈独秀到江津县城的旧书摊上去翻书,见书摊上有一本《杨鲁丞读〈皇清经典〉》的稿。他觉得对自己撰写《小学识字教本》很有参考价值,便购得了这部手稿。第二天,他与邓鹤年叔侄谈起手稿之事,他们告诉他:这杨鲁丞是清朝二甲进士,家中藏书颇丰,著述亦很丰,他家就住在鹤山坪施明璋家二里远的地方。杨鲁丞的孙子杨庆余是江津中学教员,他想把祖父著述的六部遗著整理出版,希望有一位名家代为校正、整理并作序。不久,杨庆余知道了此事,便邀请陈独秀住到他们杨家旧宅,帮他完成这夙愿。   陈独秀高兴地接受了杨庆余的邀请,便与潘兰珍搬进了鹤山坪石墻院杨鲁丞旧居——杨氏山庄,一直住到他逝世。   关于陈独秀晚年居住的鹤山坪,靳树鹏在《陈独秀辞世前后琐事考》中有着较详的描述。靳树鹏是1992年4月去江津采访,他去了陈独秀晚年居住和病逝的石墻院,访问了一些老人,他所采访的人中有四位见过陈独秀。他写道:

63、陈独秀在江津完成的《小学识字教本》,原定由教育出版社出版,陈立夫前后两次批示,预支两万元稿费给他。可后来,二陈却为书名发生争执,相持不下。陈立夫以为如今新学已起,“小学”二字不妥,要陈独秀更改书名后才付印,而陈独秀则坚持己见,不同意改名,认为“自汉代起即称语言文字之学为小学,章太炎也以为小学之名不符,主张改称语言文字学,脱了裤子放屁,何其烦琐也!”陈立夫也来气了,你陈独秀不同意更改书名,我就不给你出!

64、“江津独秀画中游,翠峨碧波客不休。”江津隶属于重庆市,是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65、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66、陈独秀终于成为历史人物。对陈独秀的评价,似乎也在变化。中共在1945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中称陈独秀为“投降主义”;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d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则改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2002年版《中国共产d历史》又改为“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2004年4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则改为“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可见,我们d在正视历史方面,正在彰显理性。毕竟,综观陈独秀一生,他数次坐牢,都没有变节。当年章士钊先生为其辩护,他还曾在庭上大声自辩,坚称其革命立场,这就是历史事实。他终究还是一位讲气节的人,令人尊敬。

67、晚年的陈独秀很贫困,于是就来到了上海隐姓埋名地开启自己的新生活,也是因为他来上海,所以才遇到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叫做潘兰珍。潘兰珍是一个江苏人,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面,吃不饱也穿不暖,十分的困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没错,潘兰珍从小就十分懂事,在潘兰珍4岁的那年,就随着父母来到了上海。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能够有很多的发展道路。

68、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四川江津的鹤山坪逝世。临终之时,他还牵挂着他的《小学识字教本》。这本书,他正诠释到“抛”字,也是富有宿命观点的。“抛”世而去,还是人世“抛”弃了他?在场的人,无话可说。其时,送终的人中间,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他就是包惠僧先生。当年,他曾受陈独秀委托,参加了1921年的中共一大会议,成为中共的创始人之后脱d,解放后回国,在北京度过余生。

上一篇:三生三世菩提劫全本txt(短句31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三生三世菩提劫全本txt(短句31句精选)
  • 正能量三句半台词大全爆笑(短句75句精选)
  • 励志个性签名简短哲理(短句34句精选)
  • 产品质量好的句子(短句44句精选)
  • 入木三分造句一年级(短句24句精选)
  • 父亲节给爸爸的祝福语(短句127句精选)
  • 答非所问造句(短句59句精选)
  • 畏惧造句(短句37句精选)
  • 孺子可教造句二年级(短句27句精选)
  • 镇定自若(短句44句精选)
  • 郑重其事的意思和造句(短句39句精选)
  • 用之不尽造句(短句73句精选)
  • 泰坦尼克号英文名怎么写(短句79句精选)
  • 泰坦尼克号未删减完整版时间(短句38句精选)
  • 与日俱增的意思和造句(短句53句精选)
  • 郑重其事造句二年级(短句54句精选)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公认最好的歌词(短句13句精选)
  • 词语接龙大全两字(短句15句精选)
  • 形影不离造句二年级(短句32句精选)
  • 用像造句子比喻句(短句41句精选)
  • 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介绍(短句94句精选)
  • 中学生个人自评50字(短句46句精选)
  • 关于爱与关爱的名言警句(短句98句精选)
  • 六六的蜗居中性的描写(短句79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晚年陈独秀(短句69句精选)
  • 三生三世菩提劫全本txt(短句31句精选)
  • 正能量三句半台词大全爆笑(短句75句精选)
  • 励志个性签名简短哲理(短句34句精选)
  • 产品质量好的句子(短句44句精选)
  • 入木三分造句一年级(短句24句精选)
  • 父亲节给爸爸的祝福语(短句127句精选)
  • 答非所问造句(短句59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