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主要与作者的创作心理和民族文化积淀有密切的关系。在古代的作品中,人被描绘成能变成某种动物,实际上是人类发展到文明阶段以后,一种返祖心理的反映。《奥德修纪》、奥维德在长诗《变形记》中,把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和一些历史人物编织在一起,颇具想象力。一百年后,阿普列尤斯的《变形记》、《一千零一夜》。在中国被描述得最为详尽而且绘声绘色的,莫过于唐代孙頠的《幻异志》中“板桥三娘子”的故事。
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4、阐释学阐释学是中西比较诗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进行阐释。7.“套话”“套话”是形象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习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或外国人。这种称呼往往表示了人们对外国的一般看法。(隐秘而伟大席勒名言名句)。
5、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麽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居里夫人
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8、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9、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游行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10、法律永远不会产生伟大人物,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大的人和英雄。
11、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隐秘而伟大席勒名言名句)。
12、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佚名
13、 (2)?〔法〕梵·第根(当时译为提格亨,现按学术界约定俗成译为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戴望舒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7页。
14、 对于一个人好看不好看,孩子通常是很敏感的,是天生的评判者。
1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6、首先思想与题材有了新的内容与因素这点反映在戏剧上就是伏尔泰等人对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改编与演出伏尔泰将《赵氏孤儿》中的人物全部改换角色通过描写中国汉人与鞑靼人的文明与野蛮之冲突来突出理性能征服野蛮人的思想他借剧中人之口说现在打了败仗的人民来统治打胜仗的君王了我要以身作则从今起我要改用你们的法律正如他改编成《中国孤儿》剧本的副题所说五幕孔子的伦理这一主题还反映在他一系列的创作中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敢说自从我创作史诗《亨利亚德》直至《扎伊尔》以至这篇中国的作品不论它们的成绩好坏这个鼓励行善的宗旨是一直给我以灵感的在这样的工作生涯里我读过了我生命中的四十个年头(21)就题材丰富而言如果说关于中国的故事过去只是作为异国情调的背景之用那么这时就上升为这类作品的纯题材了请看下面这些在十八世纪下半叶欧洲舞台上特别流行的剧目《中国英雄》1752《一批中国人》1753《归来的中国人》1753《中国的节日》1754《中国君子在法国》1754《中国孤儿》1755系意大利引者注《变化多端的人》或《中国的逗乐者》1755系英国引者注《中国和土耳其的芭蕾》1755《鞑靼人》1755芭蕾剧《中国孤儿》1759系英国引者注还有《中国的贵妇人》《中国之神》《中国官》等不止十六个直到后来的十九世纪《中国小丑》1812和《丑角之命运》1815这类戏剧仍风行英国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都是冒牌的中国音乐喜剧场面芭蕾舞或是照中国文学传统从中国市民的观点出发来嘲弄欧洲风格和习惯的滑稽短剧几乎年年都有中国题材的戏演出中国文学题材的道德主题被他们理解成理性内容因而既成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一部分又成了影响欧洲文学变化与发展的一股动力
17、 在年少那个似是而非的年龄,我读这个故事,曾生出同样的疑惑。作为一个总统,应该是理性超于常人的,他何以这般“任性”?可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逐渐领悟到“以貌取人”的内涵。这并不是毫无依据的个人好恶。
18、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麽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价值,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乌申斯基
19、十二木卡姆的和谐之美还体现在它的凝聚功能上。十二木卡姆在民间的表演活动从设计、排练、演出,全都由村民自己自导自演,前来的观众也是自愿而来,这种演出活动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深度结合在一起。首先,这种表演丰富了乡村单调的农村生活,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放松,愉悦,能够直抒胸臆的场地。在有木卡姆演出的活动中,表演者与参与者都沉浸在木卡姆营造的音乐的环境中。每当这时,在木卡姆婉转动听的旋律中,人们已经没有地位等级的差别,忘记了日常生活的隔阂与不快,完全远离了生活中的烦与忧。与此同时,生活之中村民们之间的磕磕绊绊似乎也在此时的木卡姆乐声中得到了良好的消解。因此,十二木卡姆在民间的所具有的促进村落、乡亲邻里和谐相处的凝聚功能由此可见。
20、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鲁滨逊飘流记》
21、比较文学史前史是指比较文学学科形成之前的历史尤其是指那些存在于古代中国和欧洲文学文化史上的比较研究渊源和方法它们都是先有文学文化中的比较后有比较研究的萌芽先有它的客观存在后有它的专门术语并都基于各国文学文化交流随之发展而发展形成的
22、跨越中西方异质文化,正是中国学派的基本立足点,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区别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特色所在。无论是法国或美国学派,都没有大规模地涉及这种跨越巨大文化差异的比较文学研究,而中国比较文学从诞生之日起,便面对着这种巨大文化差异的鸿沟。如何跨越这条文化差异的鸿沟,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的焦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实践基础以及一系列方法论和学派特色的出发点。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真正抓住“中国学派”的灵魂所在。
23、夏洛蒂•勃朗特:英国作家,代表作《简•爱》
24、一个人自己的心灵,还有他的朋友们的感情——这是生活中最有魅力的东西。——王尔德
25、在十九世纪的欧洲作为比较文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一批早期论著则有歌德查勒斯昂拜尔等其标志是一是世界文学口号的提出二是摆脱了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局限恢复了对影响的理性关注伟大的歌德老人在1827年1月31日同他的学生和秘书埃克曼的谈话则是一篇震聋发瞆的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的名论歌德拿中国传奇与小说同法国诗人贝朗瑞英国小说家理查生和他自己的作品作对比分析时指出中国文学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而且三次提醒埃克曼注意中国诗人那样彻底地遵守道德这一特点他还预言这一中国文学的长处还会长存下去是人类共同财产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和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的号召还明确地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目的与口号而法国的查勒斯这位被后人称为第一个真正的世界性的文学批评家他于1835年指出比较文学研究应坚决论述各种影响和联系的相关性
26、注视者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注视者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他者形象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他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
27、10“母题”所谓“母题”指的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它好比是主题中的“基因”,能够从中生发出许多主题。
28、 分析比较题: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的形象比较。《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29、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拿破仑
30、人生有所贵,所贵有始终。——卢仝《感古四首》
31、 中国比较文学在强调民族性及异质文化互补性的基础之上,打破了西方的话语霸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引领了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最新潮流。
32、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33、《管锥篇》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打通了全部文艺领域,以寻求共同的“文心”和“诗心”,此外,关于各个时代各地域之间文学的实际联系,这本巨著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
34、民族文学:按民族区分的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
35、人生以精神贯注而立,大事以一线到底而成。——黄兴《复刘承烈书》
36、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37、例如:在回答“什么是文学”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文论以抒情诗为范本,认为从人的内在心态、感情出发,达到天与地的沟通,这就是文学的本体。而西方文学则根据史诗和戏剧,比较强调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其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对这一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体系中来寻求答案,而要在各种文化体系的对话中寻求新的解释,在这种新的解释中,各种文化体系都将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同时又互相应和,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38、仅以上这些并不全部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论述已足资证明中国文化是如何影响了启蒙运动家们去升起理性与革命这两面大旗了
39、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布尔希特
40、母题:母题是1)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保存并在后世不断传承延续。2)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3)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
41、其次,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铺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打通文明间的壁垒,开启文化交流的通道,从而能够把中国丰富的文学资源引入到世界文学的宏大视野,使其能够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活动中来。
42、第五节:文学与艺术:在文学和艺术各门类的关系中,文学与绘画、文学与音乐的相互渗透与相互影响显得尤为明显。
43、就格义而言如同佛经初传入中国时一样将中国古籍中近似西学概念的词汇来套译阐释如哲学开始音译成费禄苏菲亚后依中国旧说改译为格物穷理之学后来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在对《西学凡》一书所写的评语中也沿用此法说西学的六门课程勒铎理加者文科也斐禄所费亚者理科也默第济纳者医科也勒义斯者法科也加诺搦斯者教科也徒禄日亚者道科也大抵以文入理而理为之纲文科如中国之小学理科则如中国之大学医科法科教科者皆其事业道科则在彼法中所谓尽性知命之极也其致力亦以格物穷理为本以明体达用为功与儒学次序略似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学科界限尚不如现在这样分类清晰因此在当时遍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宗教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文字中我们就很难轻易地断定其是否属于纯比较文学研究还是跨学科的比较文化研究成份只能视为兼而有之的中国特色
44、审美与语言,构成了文学的两个基本维面。与其它艺术相比,审美是它们的共同特质,另一方面,文学又是以语言来把握世界,也就决定了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
45、“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李卜克内西
46、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7、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萧伯纳
48、海明威: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和记者,有“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名言,被成为“硬汉”。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
49、在国产剧中,谍战剧是这些年来颇受人关注的电视剧。
50、10苏联比较文学研究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
51、还有就是风景入画这明显是受中国的影响甚至在达·芬奇及其不朽名画《蒙娜丽莎》里其画面背景就是中国式的山水西方学者埃斯忒堡为此专门写了《达芬奇与中国山水画》一文而哈克尼在《西方美术所受中国之影响》中更明确地指出名画《蒙娜丽莎》的山水背景乃酷似中国山水画中常见之泉石据考达·芬奇生前多年不在意大利惟在远东或竟因此而得见中国美术品亦未可知因此说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受益于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的影响绝不是空穴来风
52、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53、其次,我想结合以上关于优雅的内涵的想法,谈谈日本“物哀”、“侘寂”等日本传统的审美范畴。“物哀”是日本平安时代出现的“和歌精神”,它代表着日本的民族精神。“物”就是自然风物;“哀”则指由自然景物诱发,或因长期审美积淀而凝结在自然景物中的人的情思。今道友信称这种对于自然风物的感悟为“植物美学观”。据他研究,奈良时代形成的美的范畴的总称为“物哀”(意为美丽、细密),其“本来的形象在于植物自我生命的充实的美,即树叶郁郁葱葱,繁茂致密的颤动着的跃动感”。在日本史的《古语拾遗》中,“哀”是一种感叹词,能够代表一切的内在情感,关于“哀”的审美理念在日本的文学史上,最早起源于《古事记》以及《万叶集》,在《源氏物语》中得到确定与发展。“物哀”的日语是「もののあはれ」。「もの」是指客观对象,「あはれ」是指人们面对客观对象时产生的感情,或者说当客观对象和自我心境相互调和时产生的和谐的情趣。这是一种优美、细腻、沉静、具有对照性的理念。《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体现了一种女性物哀。在浓艳暧昧的情爱世界中从“哀”升华到目空生死的“物哀”,这就是《源氏物语》被日本人推崇为最伟大作品的原因。
54、王逸注:“则,法也。秀,异也。稚,幼也。朱,赤也。言美女仪容闲雅,动有法则,秀异于人,年又幼稚,颜色赤白,体香洁也。”黄灵庚疏证:“‘容则秀雅’者,谓容仪秀丽,法则娴雅也。”
55、本书是中国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主要诗歌作品合集,也收录了作者在全球文化领域发表的致敬感言和文化宣言。作为作者的代表性文本,本书为其国际译介外推范本。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辑是诗歌,精选了作者近200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人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意蕴深刻,奔放自由,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二辑是诗人在国际诗歌活动中的文学演讲与随笔精华,展现了中国当代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诗人——吉狄马加所具有的诗歌高度、国际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底蕴。
56、昨天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而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耶曼逊
57、10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题旨,或称母题。题旨或母题是可以从题材中读出来的某种意义,它是一种可以在各种主题中多次出现的因素。
58、无所事事并非宁静,心灵的空洞就是心灵的痛苦。——库柏
59、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60、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莱辛
61、首先,我们谈谈比较文学的历史。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可以追溯到1907年鲁迅发表的力作。《摩罗诗力说》之时,但是从那时起到80年代这段漫长的时期,比较文学一直处于“沉默”的状态。当然仍然有一些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长期以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引用比较的方法,如钱钟书、朱光潜、冯至、杨周翰等等。他们一方面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不断引进比较的方法,使其研究成果有了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以扎实的研究实绩为比较文学在80年代的全面复兴而默默耕坛。他们的研究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在中国乃至国际学术界的崛起是以三个重要事件为重要标志:一是走出国门,进入世界。1983年,中国学者首次出席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年会。
62、节译节译就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加以删削。这种删削往往体现了译语国与原作国之间在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6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变。——培根
64、本书是由《凤凰琴》《村支书》《民歌与狼》《我们香港见》《城市眼影》五篇中篇小说构成的文集,既展现了乡村世界,如贫困乡村教育问题、乡村基层干部问题;又展现了城市世界,如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勾勒出社会世相和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其中《凤凰琴》描写了一群山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和民办教师生存的艰难,高度赞扬了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一曲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
65、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一部小说《爱的悲剧》(又名《阿尔芒斯》)、长篇小说《红与黑》(原名《于连》标志着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真正开始)、《法尼娜•法尼尼》、《回忆拿破仑》、自传性小说《自我中心的回忆》
66、中国翻译事业信而有征,于东汉恒帝(刘志)元嘉元年(151年),安息国太子安清(安世高)译出《明度五十校计经》始。
67、第三讲 探索发展中的开放学科
68、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69、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同时又预言道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70、 元流焕:她收垃圾省的钱已存满七个存折,可说是终极的抠门达人,但她不知我总是多放肉在我汤里。
71、阐发研究:阐发研究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相互阐发,相互说明,以期达到对文学研究在新的层面上的理解,得出具有某种借鉴价值和审美欣赏意义的新结论。用不是本国的文艺理论,来解释本国文学。
72、西方的情况也大抵如此韦勒克与伊格尔顿等许多西方学者都论述过欧洲直到十八世纪文学仍然指的是博学或一切诉诸于文字的知识用文学一词来指所有的文学创作作品在十八世纪得到迅速的民族化可见无论中外在古代浩瀚的文献中文学常常与其他学科的内容夹杂在一起明确这一点对于探索比较文学的渊源来说就不至于以今天对文学的理解和要求去苛求古人从而对夹杂于古籍中的比较文学因素有所疏漏同时又启发了我们应以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真阅读古籍辨认出确实存在的比较文学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