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源不绝: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接连不断。(成语川流不息的意思)。
2、(释义)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成语川流不息的意思)。
3、甬道上的空间最先是被熙熙攘攘的吆喝填满的,然后才是一整天川流不息的生意。
4、古城满眼繁华,眼花缭乱的商铺、客栈、茶坊、酒馆和五彩缤纷的人流,擦肩接踵、川流不息。
5、(辨析)误读致误。犷,音guǎng,不读kuàng(旷)。犷从犬,本指兽类的凶猛不驯。《说文》的解释是:“犷,犬犷犷不可附也。”“犷犷”就是凶狠、狰狞的样子。“粗犷”’,义为粗野而蛮横,原是一个贬义词,后逐渐演变为褒义词。形容一种狂放不羁的个性。旷从“日”,本义指光明、开阔,如“空旷”“开旷”,也可用于精神层面,如“心旷神怡”。
6、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7、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人民大街的自行车川流不息。
8、(释义)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9、有的同学在写受益匪浅这个成语的时候,会将“匪”这个字写成非常的“非”字,这样写肯定是会扣分的。受益匪浅的意思就是指有很大的收获。
10、(辨析)形近误读致误。菅音jiān,不读guǎn。从草,义为野草。所谓草菅人命,就是把人命看得如同野草一样,任意残杀。语本《大戴礼记保傅》:“其视杀人若芟草菅然。岂胡亥之性恶哉?”管从竹,义为竹管或竹管制成的物品,也可泛指管状物。“管窥”“管见”是常用的谦词。管、菅二字字形十分相似,但音、义迥然有别。
11、(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12、若遇下雨或浓雾天气,我就早早地来到单位健身室,透过窗外看夜色散尽,车辆川流不息。
13、(提示)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的成语
14、上上下下的游客川流不息,盘道两侧的松柏璧刻红绿相衬,景色奇美。
15、(辨析)简化不当致误。“迭”原是‘叠”的简化字,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作了调整,明确“叠”字恢复使用。迭、叠的分工是:“迭”为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如前后交替为“更迭”,前后相连为“迭起”;‘叠”为空间上的上下关系,如上下相加为“重叠”,上下折连为“折叠”。“重叠”写作“重迭”是违背现行汉字规范标准的。
16、(出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17、(近义词)人山人海、源源不断、接踵而至、车水马龙、接连不断、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奔流不息、熙来攘往、纷至沓来、连绵不绝
18、白天是川流不息的街道,如今空空荡荡,两旁的街灯显得凄怆。
19、(释义)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20、一场本就没有多大吸引力的业余足球比赛,有必要为了撑场面找人充数吗?即便主办方和当地部门领导固执地认为,只有炮制“万人空巷”的虚假繁荣才能彰显赛事的成功,也断不能让学生充当工具。
21、这个成语的拼音是:yánjiǎnyìgāi,有些同学会将“赅”这个字写成“该”,这两个字很相像,只是偏旁部首不同而已,言简意赅的意思是形容说话或者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繁琐。
22、(释义)喉舌:代言人。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
23、(辨析)形似误读致误。祟,音suì,不读chong。“祟”是会意字,从示从出,“示”代表鬼神,所以《说文》的解释是:“祟,神祸也。”古人把天祸称为灾.人祸称为害,神祸称为祟。“祟”是鬼神出来作怪,贻祸人间。“崇”是形声字,其形符为山.本义指高大,由高大又引申出祟敬、崇拜义。鬼、祟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所以可以重叠连用,表达一种不光明正大的行为。
24、自负盈亏恩重丘山从善如流熙熙攘攘劫后余生有恃无恐迫在眉睫没事找事天衣无缝皇帝子孙
25、(出处)《明史·范济传》:“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犂庭扫穴为功。”
26、(释义)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27、2: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前的人川流不息,普天同庆。
28、(提示)指罪恶累累像钱串已满,末日来临的成语
29、“不胫而走”是说没有腿却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应是“胫骨”的“胫”(jīng),不是“大相径庭”的“径(jìng)
30、(提示)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入方式的成语
31、构建信任与规则并举的共享经济业态,是对共享平台的要求,也是对公共监管的要求,更是对每一个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的人的要求。街头闹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边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方便快捷,一边是乱停乱放、堆积如山的混乱无序,共享单车从萌芽阶段到势如雨后春笋,一直在被点赞或被苛责的舆论场域中前行。
32、(例句)喜讯传来,首都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