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
2、风光幽美家家户户鸡鸣狗吠鸡犬桑麻水渠纵横深耕细作精耕细作刀耕火种火种刀耕野草杂生
3、夏天,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等夏季庄稼、植物在农民伯伯辛勤汗水的浇灌下,争相疯长,满目青悠,一片绿透。慢慢地,西瓜熟了,葡萄也熟了。西瓜,绿白相间,圆滚滚、懒洋洋地躺在地上;葡萄,晒出了一张紫红色小脸,像水晶球,悬挂在藤架上。小朋友们在稻田里摸鱼、捉泥鳅,在小河里捉龙虾、逮螃蟹,有趣极了。
4、山坡上,两人合抱的松树,比比皆是。人站在树下向上看,树冠如伞盖,几朵白云飘动,真有挺天拔地的感觉。一棵松树,她的生命过程,历经雨打雪压,烈日曝晒。夏天,如一把巨伞,高傲地承受阳光的炽热;冬天,覆盖厚厚的积雪,不屈服恶劣气候的压迫,昂扬地挺起枝干,迎着寒风茁壮成长。
5、站在龙头探海的岸边,看蔚蓝的海天。那潮起潮落的涛声,让人浮想联翩。伟大中国这条巨龙,曾几何时变得千疮百孔,历史的沉思如海浪拍岸。
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用“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一句概括了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一一作出解释。
7、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干净,我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落在电线杆上,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会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鸣啭枝头,一会在空中飞来飞去,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8、阳光温柔地撒在涟漪粼粼的湖面上,闪着道道耀眼的金光,“三潭印月”就淋浴在这霞光里。三座古塔,三足鼎立,露出水面约两米。塔的腹部有五个圆孔,据说每当中秋之夜只要在圆孔里点上一根蜡烛,光束透过圆孔倒映在水面上,可以同时出现真的、假的、虚的、实的几十个月亮。
9、一颗颗星星嵌在天空上,星星还是那么耀眼,湖面还是那么平静。月光静静地泻在一片花朵上,犹如刚刚洗过的牛乳一般,清晰,动人。
10、主持人:书里面的一百个问题是怎样挑选出来的?
11、b.难写的字:争、民、族。“争”字中间一横右边要出头;“民”字的第三笔是竖提,不能写成撇(讲解时避免强化错误写法),“族”字右边分上下两个部分。
12、爬长城的感想就是你爬了10层楼,才走到别人的地下室。
1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因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4、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金黄的谷子在风的吹拂下翻起了一层层波浪;高粱也把头发染成了红色;一个个跳远冠军——豆子们也开起了运动会,一个接一个的跳出了豆荚妈妈的怀抱。这时,孩子们会和大人们一起坐着驴车去田里帮大人们收割粮食。
15、站在长城顶向下望,哇!真美,你瞧!一座座山接连在一块,与天接连在一起。脚踏着山,虽然没有飞在空中的感觉,但有种飘在半空中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在飘,和小鸟一起,飘过北京,飘到了我的家乡……
16、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苏洵在《六国论》中便引用“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来论证贿赂秦国的危害。
17、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在飘飘洒洒的弹奏中,天、地、河、山,清纯洁净,没有泥潭。
18、当今人们只记住了流传很广的古诗词其中一句,却对全诗知之甚少,前后文甚至闻所未闻。
19、顺便提一下前面说到的“酸楚”。这是因为在修筑长城的年代里,普通的劳动人民也曾为长城的修筑而付出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要不为什么会出现《孟姜女哭长城》这样的民间故事呢?但这种代价人们是认可的,它不足以磨灭长城的正面意义。
20、夏日,炎炎烈日酷暑难耐,不妨找一松林,静卧在松树掩映的树下,听听鸟鸣,逗逗松鼠,夏日的那种浮躁,那份郁闷,定会烟消雨散,伴随你的是舒适恬静和怡然自得。这是松树的绿与其它季节又有不同,这是一种苍翠的绿,一种令人羡慕的绿,一种繁荣的绿,一种希望的绿。如果你想要的话,可以在林中听听风声,在树下体会一下落雨,那是你无法想象的意境,如诗如画,似歌似曲,勾勒的是自然的完美,弹唱的是万物的和谐。就如同(唐)韩溉的诗《松》所云: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21、王雪农:简略地讲,长城的定义可归结为三句话:
22、雨后在泥泞的小路上新鲜的空气扑鼻而来,野花的清香袅绕在你的身边,怎么也不肯离去。开始还脏脏的小草,一下子好象顿时脱胎换骨,小树在风雨中顽强拼搏着,碧绿的枝叶多么引人注目呀!鸟儿也在树头高歌,那轻脆地唱声和树叶"沙沙"地伴奏声使人心旷神怡。
23、谈话: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她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美的河山。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几处大好河山,具体地感受祖国的伟大。
24、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5、八达岭长城在北京北部延庆县境内,距离北京市70多千米。高速公路穿山而过,从北京驱车40分钟便可到达。在这里长城如巨龙一般在崇山峻岭之间沿山脊蜿蜒曲折,烽火台和敌楼密布。墙高8米,顶宽8米。游人可以登城领略长城的雄伟和工程的浩大、艰巨。
26、王雪农: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物质象征。一部中国长城的修筑历史,就是一部古代中国文明的轨迹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
27、《阿房宫赋》中以龙和虹为喻,写长桥和复道壮美的句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8、《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29、c.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图片和词语,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
30、今天,看着长城,不禁惊叹与它的艺术建筑,更惊叹于它忠心不悔地守卫了中华国土数千年的坚强毅力。万里长城,相信他不止能在中华国土上绵延万里,可以在那条历史长河上绵延万里,还可以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绵延万里!
31、长城,一条俯卧在群山尖一的龙,深黄的巨石记载着历史的沧桑,一座座峰火台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汗水,而今,我登上了长城,我不能用雄壮的文字抒发追古思今的感慨,我只能用笔记录下我的所见所感,来表达对长城的敬畏与赞美。
32、《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3、 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3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的,如果国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这样的不良印象。
35、风越来越大了。那朵小云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浓云,慢慢地升了起来,扩大起来,渐渐遮满了天空。下起小雪来了。陡然间,落起大块的雪片来了。风呜呜地吼了起来,暴风雪来了。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一切都看不见了。
36、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37、(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有感情的朗读文章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对三字经感兴趣。 进一步锻炼自主识字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感悟能力。
38、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39、以上的长城定义,是着眼了军事和文化两个层面:
40、《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41、长城,曾经是大汉民族抵御异族的一道似乎是不可跨越的界限,是军事的防线,也是心理的屏障。
42、长城,一条俯卧在群山尖一的龙,深黄的巨石记载着历史的沧桑,一座座峰火台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汗水,而今,我登上了长城,我不能用雄壮的文字抒发追古思今的感慨,我只能用笔记录下我的所见所感,来表达对长城的敬畏与赞美。
43、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44、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乡村变成金色的海洋。山野稻田换上了耀眼的新装。玉米成熟了,高粱、大豆也成熟了。水稻的稻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微风中稻浪犹如优美的五线谱,一个个稻穗儿,就是一个个跃动的音符,谱写着农民伯伯丰收后的欢乐与喜悦,记录着农民伯伯所奉献的辛劳与汗水。
45、引读: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46、夏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湖水泛起层层碧波,反射着银色的光辉。柳荫下的青蛙不安分起来,蟋蟀也欢快地弹起琴来。对岸的灯光伴着游船上的灯火轻轻摇曳着,晚风习习,游人在窃窃私语。空气中忽然开始弥漫清幽的香气,静谧之中,恍若听到了荷花绽放的声音……
47、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雪天,银装素裹,河堤边的孩子们在欢快的玩耍,欢笑声,雪飞声,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48、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49、松树,你坚忍不拔。一粒种子,一阵风,一捧泥土,或是在悬崖峭壁中,只要有阳光、空气、水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恶劣环境,你都能生存、生长、成才。不是吗?风在你面前退缩,雨在你面前低头,雪在你面前无奈,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陈毅元帅赞美松树时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0、在无数次民族融和与朝代变换之后,长城被岁月的长河洗练成一道别样的风景,成为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骄傲,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
51、(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游戏等方法的运用,巩固生字。
52、落后是要挨打的,崛起的中华大地迎来了改天换地的春天,用科技修补龙的脊梁,用智慧梳理龙的鳞片。用振兴完美龙的利爪,用巧手放飞龙的明天。
53、主持人:究竟什么是长城?长城的定义是什么?有多长?
54、秋天终于到了!人们的脸颊上露着灿烂的微笑,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地披上了金黄的盔甲,像一位位英勇的士兵。玉米杆上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光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苹果树上的苹果宝宝们可爱极了!它们的脸一个个红扑扑的。还有调皮的柑橘小子,有的已经忍不住跳了下来!
55、五光十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美不胜收,风景秀丽,清澈见底
56、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要赏罚得当。
57、谈话:我们的祖国土地十分辽阔,山川十分壮美。在一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首小诗:“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教师引诵,学生齐诵)这首小诗生动地描述了神州大地的辽阔和壮美。大家再来读一读下面的三字经,看看它写的是什么。
58、站在万里长城脚下,遥望先辈们用血肉筑起的巨龙,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为祖国有如此壮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是啊,万里长城伴着炎黄子孙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度过了多少难望的岁月。
59、长城不仅仅是古时用来抵御外来敌害的工具,更是今天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巧夺天工的设计,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它,是历史的见证。
60、a.出示词语“民族”,请认识的同学读一读,并介绍一下自己是在哪儿认识的,再引导交流识记方法。
61、天黑了,当西湖那沉鱼落雁的容貌就要完全被暮色掩去时,湖对岸的灯光忽然亮了起来,一刹间的一片金碧辉煌令人宛若进入仙境一般。
62、从军事层面上讲,长城是由长距离延伸的一道或若干道高墙为主体,其间设有关隘、城堡、烽燧之类的通道关口、战斗及生活设施、警讯传报系统等等,是一个多功能、超大型的军事防御综合系统。这个体系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及层次性,体系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
6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文章一开篇,魏征就用生活中的木与水作类比,其目的是为了向唐太宗说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64、这样浅的蓝显得天是如此之高。一线雪白的云飘渺如一道浅溪直直流过去。从天的这头,到天的那头。积雪在这样明媚的天色下前所未有地素净,也前所未有地璀璨。遍地晶莹光芒细碎耀眼,看久了,似在眉宇间熠熠生辉,满眼都是清澈的光亮照人。
65、 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66、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执着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晚安!明天爬长城去。
6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原因的句子是: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68、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而王安石则认为自己有理有据,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一一作答,自觉问心无愧。
69、《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