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和于丹一起,从孔子的简约朴素中,领略社会人格的自我实现、以身践行。
3、译文: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4、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考验。一个人如何能做到临大事而不乱,最终能够战胜风险,这一定跟他平时的涵养、陶冶相关。
5、“四书”中最难解的我以为是《中庸》。《中庸》的前三句最为关键,也最为难解:“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对着三句话的解读基本可以看出一个学者的学养和功力。读到解读好的常常兴奋地击节赞叹,深深叹服,内心充满喜悦。(论语中有名的句子)。
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第七》)
7、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8、解读:生命的意义何在?孔子的回答是“闻道”。儒家的“道”并不玄奥,就是“忠恕”。如果终其一生都没有求“道”的意识,“道”的门也没有摸到,那是比较令人遗憾的。
9、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0、解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本是这个看门人对孔子的讽刺之语,哪知道却变成了对孔子的最高赞颂之语,这一赞颂就赞颂了两千多年。
1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2、今天的孩子,很多都是少年壮志,远离家乡去求学或者工作,父母在的时候怎么能不远游呢?
13、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4、有人说,读懂它,不仅能够悟透人生哲理,还能窥见普通人的成长秘籍。
15、很多事情,越是急于求成,反而越达不到目的。
16、(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7、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18、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19、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0、但孔子告诉我们,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有没有能力。
2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3、圣贤为什么那么强调“丧礼”、“祭祀”?这句话揭开了谜底:善待逝者,祭祀先祖,使国人知饮水思源,心怀感恩,则民风淳厚,这是圣贤开创名教的用意所在。
24、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5、解读:颜渊,字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学生,是孔子准备传授衣钵的人,却走在孔子前面,孔子为此极为悲痛。作为孔子最为得意的学生,颜回对孔子的理解也比一般学生要深刻。这就是颜回赞叹老师孔子学问、人格伟大的由衷之语。因是由衷之语,所以千载以下,读之仍令人欣然向往。
26、解读:叶公是楚国的地方官员,本想向孔子炫耀下他治下的地方民风有多好,反被孔子教训了一顿。这句话也提出了一个尖锐的伦理学问题:父母有罪,是大义灭亲?还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2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
28、解读:对父母尽孝要讲“敬”,祭祀先人、拜神同样要讲“敬”。有的人进了寺庙,对神像一通乱拍,这就不好了。你可以不信神,不进去,但进去了就要对神心存敬意。自古道,王道治明,神道治幽,三尺之上有神明,不可不敬。
29、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第七》)
30、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第三》)
31、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32、《论语》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她深深地影响了、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
33、(大意)三观不一致的人,不要和他一起做事。
34、一个人内心有智慧,敏感多思,而且愿意好好去学,甚至乐意向比自己差的人去请教问题,这是一种难得的态度。
35、但是,《论语》里一直在提倡:“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真正的君子,他心中所想的是担心自己没本事,从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6、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
37、(领悟)无论是婚姻还是合作伙伴,三观一致,很多事情就很好沟通,不然三天两头干架,是做不成事的,家庭也不会幸福。
38、在我看来,儒家最为可贵的就是“恕道”。我国自古以来很少发生大规模的宗教冲突,儒释道三教以儒为主、和谐共存,之所以能如此,跟儒家的“恕道”、包容有绝大的关系。
39、 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40、在这个社会上,一天到晚求他人给个机会,给个岗位,提携一下,这样的人不少。不是说这么奔忙的人不好,机遇固然要抓住,但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是你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41、解读:杨绛先生写过一篇《命与天命》,引用了这句话。还是要说,自古至今,中国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精英都是读《论语》长大的,可见这部书的伟大。
42、(领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做到这样的有几个呢?但是如果能做到,自然会成为人们信赖和喜爱的人。
43、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44、但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仅在逆境中能放下恩怨,更能不计前嫌,去拉他人一把,扶他人一步。
45、《心得》《心得》《感悟》,于丹解读经典三大力作。
46、 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有缺点错误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4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