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格物致知的意思(短句87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7-18 10:37:37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格物致知的意思(短句87句精选)

格物致知的意思

1、王阳明的知行合格物致知什么意思?首先要了解一下王阳明是个什么人物再论!

2、看到这里,您会问:啥叫“格物致知”?断断续续给您念几段话吧!

3、致知在格物出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4、心学中的格物致知,就是帮助众生觉悟的方法。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达成人生的自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去除外在的干扰,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

5、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6、对于“格特致知”分歧的产生,我认为是对于人性的认识(或者说是立论)的不同造成的。后世许多儒士,尤其是王阳明,与早期儒家有一些不同。最早的儒家认为“明明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孟子以降,明明德则是一个“发现本来善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前者认为“明德”是学习的果,后果认为“明德”是性之本善。这个观点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对“格物致知”解释的不同。

7、《礼记》的体系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孔子谈“好学”也是把对待“物事”的态度放在第一位。最典型的是下面一段论述:(格物致知的意思)。

8、(南宋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9、“格”从上述意义又自然引申出“法则、标准”的用法,如《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后汉书•传燮传》: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法则”就是“限止人们的一些不合标准的言行”。后来“格”甚至可以直接指法律条文,如《旧唐书•刑法志》: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

10、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人生进修的八个阶段,被称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1、“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礼记•哀公问》

12、“格物”与“致知”是对等结构,是两个使动式动宾短语的对列。“致知”是“使知至”,“格物”就是“使物格”。由字形、词义分析可知,“格”即“各”也就是“来、至”,所以“格物”就是“使物至”。

13、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14、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15、   要理解古文的确切意思,必须尊重当时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格”在汉代及其之前的文献中,常做“阻止、限止、阻碍”等意思讲,如《荀子•议兵》: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成语“格格不入”中的“格”就是这个意思。它后又引申出“抵挡、抵御”,如晁错《言兵事疏》:劲弩长戈,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1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格”在《礼记》中做“法则、标准”讲的这一现象,因为“格物致知”就是首见于这部儒家经典。同一部典籍之间的词语互证最有说服力。(格物致知的意思)。

17、(唐朝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

18、可是,在汉代以前的所有其他文献中都没有“格物”和“致知”的语言表达,因为缺乏旁证,后世的学者对它的含义陷入了臆测中,莫衷一是。

19、    其实,颜回的“好学”主要不是表现在他的读书学习上,而首先表现在他对待物事的态度上。这是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弄懂儒家思想。

2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致知在格物”和“物格而后知至”这种说法,讲的是“格物”是“致知”的先决条件。其中的道理,《礼记》也说得很明白:

21、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22、又比如说,格物如撞钟,致知如听钟声。“格物”是事,是要下力气去做的,而“致知”却不是事,自然而来。

23、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4、当遇到“问题”事情心乱的时候,不是着急“想办法”,而是格物(正心)。

25、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果是这样,那初学人怎么办呢?这时他又回到日常的具体修行上来了——所以最终他也不能离开日常的渐修,而这正是程朱释“格物致知”的要点。

26、《礼记》还有与“格物”相近的表达,例如:公曰:

27、出自战国曾子《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28、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29、“农民休耕,渔民休渔,事实上就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表现,有文化的农民才会知道休养生息,有文化的商人才会知道兼济天下,有文化的主政者才会知道创造一个持续性、共享性的发展生态。”

30、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31、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感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大学》中,“格物致知”之后,便是“诚意正心”。遁甲格出事物的不足、内心的破缺,下一步便是修补心中的不足和破缺。之后再用遁甲进行新一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不断重复向内求,提升自我。

32、(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33、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宋代以来把它上升为人生价值的核心中的核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许许多多的大中小学都以它作为校训。

34、孔子一生就树立了一个学习标兵,他就是颜回,孔子经常把“贤哉回也”挂在嘴边。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好学,孔子说只有一个颜回好学,可惜不幸早死,尔后再没有听说谁还好学。你看,孔子如此博闻,连听都没有听说有谁比颜回更好学的。然而颜回的“好学”首先表现在他对待食物、住房这些物事的态度上:

35、我们总有些人,经常抱怨世道不公,只看到当今社会黑暗的一面。却不知道自己除了在抱怨和吐槽,似乎也没为社会和国家做过多少贡献。社会不只是一部分人的社会,国家也不只是中央元首的国家,我们每个人都是各种“大家”的主人。若真心爱家爱国,真心想这个社会能够变得更加和谐一点,就不要再有太多抱怨。与其把心思花在无谓的抱怨上,不如从自己做起,先修身齐家,若有余力,再思治国平天下!

36、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

37、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38、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39、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呢?就是从用心去探寻万事万物中存在的本质规律,从中获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者方法。

40、“格”从上述意义又自然引申出“法则、标准”的用法,如《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后汉书•传燮传》: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法则”就是“限止人们的一些不合标准的言行”。后来“格”甚至可以直接指法律条文,如《旧唐书•刑法志》: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

41、除了王阳明把“格”理解成“正”以外,其他几位大学者都把它解释成“来”或“至”。这些解释都是缺乏证据的随文释义,因为“格”在汉代并没有这种意义。虽然在《诗经》上“格”有类似“来”的用法,如《诗经•小雅•楚茨》:“神保是格,报以介福”,然而秦汉已经废弃不用了。

42、机=触发,目=六根,所以其实是“机在目耳鼻舌身意”。所以,入手的方式就是这“六根”。

43、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

44、“可以说,前30年经济建设的爆发力是很强,但现在持续力弱下来了,而文化的力量正是体现在行政力、控制力、持续力上。”郑宇民口中的行政力与控制力不难理解,而持续力,郑宇民认为这是文化最核心的作用,即“格物致知”。

45、人生任何的建功立业,都必须是去除物欲、发自本心帮助别人,才可以有所成就。正所谓因缘和合、因缘际会,必须有大的善因,才会有大的善果。

46、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

47、人是认识的主体,从客体的角度而言,是主体的人使客体的“物、知”达到人心里;从主体的角度而言,是主体的人去推究事物的原理、规律而获取相关的知识。

48、因这类架、栏多有分隔,引申动词有“搁置、分隔、限制、阻止、法度、规正”等义,作名词有“格子”义。“格”有“格子”义不会早于宋代,故“格物”与“格子”实在没什么关系。

49、格物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证”,通俗一点说,做什么事心是否得正,本身的一切行为就可以证明,也是心和行合为一体,就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50、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

51、当然,这样讲有望文生义之嫌,因为“格物”的“格”不是“格子”而是“各”,是动词训“至、来”而不是名词。“格”本是树木的长枝条,所以字形从木,《说文•木部》“格,木长皃,从木各声”,又指张网用的长木桩,再指用木条搭建分隔搁置物件的架子,《字汇•木部》“格,庋格,凡书架、仓架皆曰格”,再通指木栅栏。

52、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食无求饱”是吃饭问题,“居无求安”是居住条件,怎么能与“好学”挂起钩来了?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个人只有限制对物质的欲望,内心世界才能获得安宁,也才能动脑筋学习思考,从而获得进步。这一点很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各种物质诱惑,心情始终处于极度烦躁不安的状态,如此就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思考,也就无法获得知识和智慧。

53、之所以能格物,因其来源于洛书,内含天地造化,包罗万有。九宫也是一个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通过遁甲的模式,将九宫套在某一事物上,便可得知该物的机理、特性、破缺甚至是发展轨迹。

54、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

55、致知的意思就是能够知道事物的原理,或者是可以获得知识。

56、按照上述汉代以前“格”的最通行用法,“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是讲人对待物事的态度。《礼记》中还有同类的用法,如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礼记•缁衣》)“格心”就是心里有做事的道德和礼仪上的标准。

57、肖战视频专访正面回应227事件,先后两次进行道歉

58、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因而,清末引进西方的自然科学,就称为“格物”或“格致”之学。

59、在我们看来,“格物”是道德范畴,而不是“探究物理”的科学观察分析。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道德是第一重要的,它优先于知识和智慧。对此《礼记•大学》讲得十分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大的学习首先在于“明明德”。

6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致知在格物”和“物格而后知至”这种说法,讲的是“格物”是“致知”的先决条件。其中的道理,《礼记》也说得很明白:

61、“知止”的“止”就是“格物”的意思,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懂得何时“停止”追求物事,才能有定力,内心才能获得安静,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这是儒家关于人类知识获得的真知灼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可惜后人误解了原意。

62、那么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

63、王阳明对此有不同意见,旗帜鲜明地反对朱熹。他说,人的心灵都有“知”,这是对的,他还特别提出,知就是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但要说万事万物有“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为什么错呢?因为理根本不在于万事万物上,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头。每个人的心,就是完善的理。也就是他所谓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64、译义: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

65、道家则是“慎汝内,闭汝外,绝汝知,收视返听,外三宝不漏,内三宝自合”。

66、新浪博友:请教万老师一个问题,理学“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么意思?曾听一位讲哲学的先生讲:格物,就是把“物”放进思想中各自应该在的“格子”里。觉得比较形象、新鲜,但还是不能放心。请万老师从文字学的角度给个踏实的说法。

67、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成圣之道就要向人心外探索“理”,不断做加法;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心本来就有完备的“理”了,不要向外求索,而要向内求,做减法,不断地发现和去除不良的欲望,存样原本优良的品性,那就对了。

68、在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阳明格竹”。王阳明(明代圣人,“两个半完人”之一)一心想读书做圣贤,年轻时候到处拜访名师,希望获得成圣贤的方法。后来,他从朱熹那里得知,要诚心诚意格物才行。于是,他对着自家的竹子静坐,夜以继日的盯着竹子看,想获得其中的道理。一开始,还有个好朋友陪他一起“格竹”。三天后,他的朋友坚持不下去了,就先撤了,留下王阳明一个人继续坚持。他格了七天七夜,最终精力衰竭,晕过去了,几天后才醒过来。可是,他还是没格到竹子中的道理。

69、又比如说,格物如撞钟,致知如听钟声。“格物”是事,是要下力气去做的,而“致知”却不是事,自然而来。

70、(唐朝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

71、总之,知行行动不可分开,有知才有行,有行便有知,而知和行为一体,只有一个,那就是良知定能,而知行的行动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致良知。

72、根据儒家的思想,“格物致知”的格,实际是“明通”的意思。参究外事,明通心体。这是修心的根本方法,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都用这个方法修心。这里的物,含“物”意,也含“事”意。王阳明因为当时对“物”理解太狭隘,所以走上岐路。《孟子正义·尽心上》注云:“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礼记·月令》“兼用六物”,皆注为“物,犹事也。”而且,这个物,还包含事物的本质内容。《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就是取的这个意思。

73、他发明了古本《大学》宗旨并主张“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这就是格物的由来!

74、(解 释):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75、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

76、格物后观心,看心里的第一个感觉,不分析。感觉平和的那个状态选择,也可能和这个事没关系去做了别的;也可能想睡一觉;也可能去处理事物……无论做什么都在平和状态。

77、圆融自在的生命,要脱离一切挂碍和枷锁,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如果减少外在物欲的牵绊,在面对一些挫折时,自然难以有一个平和心态。

78、   要理解古文的确切意思,必须尊重当时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格”在汉代及其之前的文献中,常做“阻止、限止、阻碍”等意思讲,如《荀子•议兵》: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成语“格格不入”中的“格”就是这个意思。它后又引申出“抵挡、抵御”,如晁错《言兵事疏》:劲弩长戈,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79、我们期待90后生在谭大施公号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宝贵意见。

80、   其实,颜回的“好学”主要不是表现在他的读书学习上,而首先表现在他对待物事的态度上。这是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弄懂儒家思想。

81、《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可是,宋代人不知道为什么就认为《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于是把它从《礼记》中单独抽了出来。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把《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从此就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公务员”考试用书“四书”之一。

82、现在关于“格物致知”的最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的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现代汉语词典》将它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下面是历朝历代的大学者的有关解释。

83、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84、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85、不管是看小树苗生长,还是看蒸汽,都是今天最常见的科学思维。这种理解丰富了格物致知这个词的含义,却也阻碍了我们理解它的本意。一旦我们把这种理解放在《大学》的语境下,你会发现那是行不通的。

86、“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

上一篇:生活励志语录经典短句独自长大(短句77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励志惜时勤学的名言警句(短句63句精选)
  • 感谢老师照顾孩子的话简短(短句89句精选)
  • 开心健康的网名大全【网名精选65个】
  • 情感失落伤感的句子(短句95句精选)
  • 轻松愉快的网名【网名精选147个】
  • 关于歌颂祖国的经典古诗(短句37句精选)
  • 看起来比较开心的网名【网名精选64个】
  • 歌颂祖国的诗84字(短句25句精选)
  • 男生女生都可以用的网名【网名精选42个】
  • 用喜出望外造句体会人物的内心(短句73句精选)
  • 对恋人的相思情话大全(短句61句精选)
  • 带简字的两个字的网名【网名精选123个】
  • 祝情人节快乐的句子简短(短句39句精选)
  • 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短句49句精选)
  • 冷酷凄凉的网名【网名精选73个】
  • 涂磊说的爱情三个标准(短句101句精选)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公认最好的歌词(短句13句精选)
  • 词语接龙大全两字(短句15句精选)
  • 巴金生平(短句70句精选)
  • 单口相声三分钟爆笑(短句37句精选)
  • 销售团队的三句半搞笑(短句41句精选)
  • 诚信主题手抄报(短句32句精选)
  • 形影不离造句二年级(短句32句精选)
  • 用悲天悯人造句(短句50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格物致知的意思(短句87句精选)
  • 生活励志语录经典短句独自长大(短句77句精选)
  • 励志惜时勤学的名言警句(短句63句精选)
  • 生活励志语录经典短句正能量(短句60句精选)
  • 咏雪文言文翻译简短(短句31句精选)
  • 感谢老师照顾孩子的话简短(短句89句精选)
  • 盘根错节(短句69句精选)
  • 四书五经名言一千句(短句45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