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楼主家境非常非常一般,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的那种,性格比较内向,甚至有点自卑。大学是在某所二本大学的郊区读的HR专业,期间过的很憋屈,因为本科学校比较形式主义,老师讲课都很敷衍,还跟高中一样交很多没有营养的作业,学生每天也都活的很累。但是,大一到大三上我一直都还在乖孩子的定位中没走出来,一直认为拿奖学金才是大学中最应该追求的事情。所以,在差不多大学前两年里,我都并没有很认真地去想过自己以后要干什么。直到大三下,我的舍友们开始陆陆续续去找实习或者都做好未来打算的时候,我开始着急了。她们一个个都比我优秀,最重要的是比我了解自己,我也打从内心羡慕。当然,很多时候人们都说因为羡慕,所以才会有蹩脚的模仿。。。
2、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3、公元前551年(春秋末期),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早年经历颇为不幸,三岁丧父,七岁丧母。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二十多岁开始从政。二十六岁时开始开办学校。四十七岁修著《诗》、《书》、《礼》、《乐》,五十二岁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五十五岁开始周游列国,六十九岁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
4、而苏格拉底是一位不收取学生的学费,从未对学生发过脾气的老师。他和孔子一样,施教的对象也不分贫富贵贱,年龄长幼。对任何人提出的问题他都认真回答,任何人愿和他谈话和回答他的问题,他都乐于奉陪。而且他的教学通常是在彻底取得了学生的信任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教学态度非常平易近人,不自以为是,不好为人师,不强人从已。
5、其次,在教学的侧重点上,相对来说,孔子强调“学”,苏格拉底侧重“思”。
6、“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孔子的伟大思想对于整个中国的历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也指导着我们当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古希腊三贤之一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也是凝结了丰富智慧的结晶,前面我们已经详细比较论述了二者的教育思想,下面分析带给我们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
7、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他们都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重要内容。
8、另一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传说一直被后人所称道,撇开其中枯燥乏味的历史考证,单从形式而言,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孔子一定是“宽衣博带”,彬彬有礼地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仙般的老子作揖顿首请教问题,老子则以世外高人的姿态“教训”了孔子一番,孔子非但没有生怨,反而回去以后在他的学生面前赞叹老子像龙一样难以企及。而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当衣衫褴褛、面目丑陋,不着边幅,一年四季光着脚的苏格拉底面对温柔敦厚、崇礼重乐的孔子的时候,当东西方文明的魁首初次见面的时候,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惊心动魄而又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
9、面对生死的考验,二人所表现出来的从容与镇定,超越个人生死的理想主义精神,又是何等的相似。这或许就是作为一个道德哲学家所共同的特征吧。
10、坚持“有教无类”思想。作为中国教师始祖的孔子,首开私学,广收弟子,打破了春秋之前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苏格拉底学生也是来源于各个阶层与领域。(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异同)。
11、①孔子注重礼,主张爱人,强调人的伦理道德,注重人的社会性,目的是维护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压抑人性。
12、在个体道德修养方面,都是注重身体力行、节制自律。但孔子的德以礼为基础,而苏格拉底的德是以法律与理性的至上精神为基础。
13、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14、(1)智者学派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认为,判断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这一学说本质很容易产生将人的主观感觉和思维看得高于一切的危险,从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因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并不以人是否感觉而存在,且客观事物的性质也不是以人是否感觉到它而发生变化。
15、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中国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中国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16、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7、孔子作为中国的教育祖师,他是完美道德化身的圣人,上天将宗法制道德赋予了他(“天生德于予”),他的使命是“诲人不倦”,学生只能接受他的权威思想。
18、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即认为思要以学为基础,否则只能陷入冥思空想。因此他强调在博学的基础上去发挥思考的能力。
19、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则常常通过一系列机智地安排好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他常以“无所知”自勉,为承认自己无知是认识真理的第一步,所以他并不是以一种对答案似乎早已了解的态度来对待教学情境,而是把教学看作是充满着疑问的,他自己首先扮演了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的角色。当学生尝试着问答了一个问题之后,他又会进一步地提出新的问题来证明的答案是不恰当的。通过一步步地反诘,使得学生了解他先前认为是真的东西,原来是假的;他先前认为是对的,原来是错的。这样就会迫使学生积极思索,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避免了填鸭式的硬性灌输,所着眼的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激发人们自觉去探求知识,其教学方法定名为“产婆术”便深刻反映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指导思想。
20、所以,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基本一致,都是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进而服务社会,为国效力。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较强,参与政治的意识也较为明确。
21、如果把孔子放在中华文化整个大背景下来看,孔子的思想无疑跟整个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一致的,我们不敢说是孔子创造了中华文化,因为孔子一直把自己定位在“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位置上,也就是在扮演着文化传承和发扬者的角色而不是文化创造者的角色,他自身的文化理论与之前之后的中华文化整体特征是一致的,而这个一致,最核心的就是他的“道德哲学”,也即“伦理学”,整个中华文化也是沿着这个道路穿过了漫长的历史黑夜而走到了今天。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并没有跳出整个中华文化的内在规定性,而是在这个规则内发挥了个人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最大作用。因此可以说,与其说苏格拉底在和孔子进行比较,还不如说在跟整个中华文化比较。
22、相信大家也已经看过各种复习的经验了,我当时也是在网上看了之后就执行的。感觉还是比较科学的,所以也跟大家简单说说:
23、第这两位思想家都特别的重视教育,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道德品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4、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25、通过《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在实际教学中很善于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有时学生问一个问题,孔子只简单回答,以引起学生的追问和思考,学生一步步追问,孔子的回答一次比一次深刻。这种答问方式,即有针对性又有启发性,也反映了孔子的“善待问”。有时孔子对待学生的提问,则不直接作答,而是从学生的问题中提出问题,或反问一句,让学生思考并表述自己的意见,最后孔子才对学生的意见加以肯或否定。有时孔子对发问者的问题,好象自己一无所知,“空空如也”,不作正面的答复,而是尽量从问题的正反两面提出问题,启发问者思考,克服疑异,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即“叩其两端而竭焉。”这说明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灵活而生动的。
26、在个体道德修养方面,都是注重身体力行、节制自律。但孔子的德以礼为基础,而苏格拉底的德是以法律与理性的至上精神为基础。
27、启发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民主的气氛,师生关系是否谐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象孔子、苏格拉底那样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和毫无掩饰的表现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不轻易给学生以伤害性或压抑性的批评,并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师生关系不但能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28、苏格拉底注重逻辑与思辨,要求概念反映本质特征并具有普遍意义,结论依赖于推理与论证过程;而孔子注重于感悟与经验,结论不需要详细的论证过程。
29、 教育学大概的复习计划怎样呢?
30、内在式的批判 继承性的创新——兼谈思维训练与思想力的培养
31、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32、在个体道德修养方面,都是注重身体力行、节制自律。但孔子的德以礼为基础,而苏格拉底的德是以法律与理性的至上精神为基础。
33、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34、和以上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一样,事实上的苏格拉底的确是古希腊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一个异类。
35、苏格拉底注重逻辑与思辨,要求概念反映本质特征并具有普遍意义,结论依赖于推理与论证过程;而孔子注重于感悟与经验,结论不需要详细的论证过程。
36、(3)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
37、中国哲学:保持世界性与本土化之间的必要的张力
38、但孔子具有君重民轻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苏格拉底则不然,他认为人人都需要获得知识,那是神所赋予的。
39、追求知识的传统与独立的批判精神的结合,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特质,西方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特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中国读书人缺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追求知识的传统,更多地流入或依附于政治领域。
40、(1)儒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孟子提出“仁政”思想;荀子提出“仁义”“王道”“人定胜天”的观点。儒学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不被统治者重视。
41、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美国的一些顶尖寄宿中学采取的“圆桌教学法”就来自于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42、而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把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思索、去发现真理,因此在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通过层层推理的问答教学,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这一方法也有片面性,因为它不是在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现象和阅读掌握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其结果是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化,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如果完全按照苏格拉底的类似诡辩的方法进行“辩论”,学生的思想往往不是更清晰而是更混乱了。
43、至于我为什么考教育学,理由大致跟你们其实差不多:可能是因为它不考数学,也可能是因为喜欢孩子,但是更多可能是长大后对自己的没有变坏的庆幸与感恩,我也想将来做一个像我初中班主任那样好的教师。
44、错误。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在当时并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当时主流思想仍然是理学和心学,主要原因是当时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上实行专制。
45、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
46、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及他们各自哲学认识论上的差异,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如下:
47、孔子为了其“克己复礼”的理想曾不辞艰险周游列国,一度面临生死的考验,尽管最终没能成功,但其对历史的忠诚和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足以让人感动,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主义精神更是感召着历代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价值实现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塑造了最值得继承和发样的“士大夫精神”。
48、(2)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
49、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50、儒家是唯道德理想主义吗?——先秦儒学所内蕴的公平正义资源
51、最后,两者对于神的看法也不同。孔子尊重等级制度,认为祭祀先祖是必要的,所以也就承认鬼神的存在,但是孔子对于鬼神是很理性的,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苏格拉底则不然,在苏格拉底之前,德谟克利特的院子论与阿那克萨各拉的努斯都是机械的,所有的运动都是偶然的,但是实际上世间的运动都是必然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有神的存在,并且神是有意志的,神按照善的目的为世间万事万物做出安排。
52、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53、要说他们的不同,必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答案肯定也不唯一。但我更愿意从阶级属性和他们思想各自服务的对象上来说:孔子,说到底是贵族阶级的代表,他的平等也好,仁爱也罢都带有阶级差别,都是为了统治阶级而服务的,究其根本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54、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主张及地位。
55、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56、(3)“三纲五常”。去除其中的封建成分,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孝道”注入社会主义道德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满封建意识,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57、苏格拉底反对智者所谓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他认为有关道德、正义等定义不是人们主观的意见,而是客观真理。在他看来,事物的意义是在人出生之前已存在于人的心灵中;但在人出生时,由于肉体的干扰而使他忘记了它们。所以他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不在于从外部向人们灌输真理,而在于引导、启发人们倒出他肚子里固有的知识与真理。
58、④王夫之——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59、论道德心性的普遍性——兼评儒家伦理是所谓“血亲情理”
60、(4)都努力地去提高个人的素质,并且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完成此项事业,重视教育的作用。
61、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62、(6)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重要问题。
63、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中国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中国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64、孔子的教育内容一是教授文化知识,《论语·述而》里记录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里的“文”是指文学,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学典籍“,行”是指品行,“忠”是指忠信,“信”是指信实。对于“行忠信”的培养就是孔子的另一教育内容,那便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孔子的重要教育内容,对于道德的规范是“孝忠恕信仁”,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道德教育是处在优先地位,是他教育内容的重心。三是对于个人技能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六艺”的培训—“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对于文化知识技能的培养都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65、在教育对象上,“有教无类”的思想让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平等,虽然我们也知道教育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平等,但是对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教育现状的改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进而促进到教育事业的改革和教育方针政策的调整。在教育方法上,我们力图打破那些“灌输式”、“填鸭式”的错误方法,更多地提倡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这使得老师的角色定位变得更加明朗清晰。在教与学中,“教”的内涵变得丰富起来,学生应是主体,学生接受知识不应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积极的,这就要求老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能力过硬才能实现,我们当今教育事业对于教育者的培养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66、苏格拉底身处雅典民主制面临危机的时代,公民各行其是,政客趁结d营私,造成审判的不公正,而苏格拉底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所以苏格拉底希望教育能够促进政治的发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从政人才。
67、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68、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长为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中国人的智慧》《中国思想的创造性转化》《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熊十力哲学研究》等。
69、(2)明王阳明创立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
70、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1、(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起到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72、(3)都认为对个人和社会的了解比对自然的了解更为重要。
73、2016的9月,我的实习还没有结束,但也是因为这份所谓的需要很高“EQ”的实习,让我彻底地看清了自己,或许真的不太适合去一个需要每天扮演百面玲珑的角色的工作(这并不是贬低我的本科专业,可能更多的是工作特点本身的需要)。加上,我也不想永远处于工作状态,一年中没有几个星期连贯的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于是我不想再去从事本专业了,开始踏上了教育学考研之路。
74、结束了中间这段小插曲,后期我就一直处于强化学习的阶段了。8月份,辅导员学姐让我大概把6本参考书的框架背了一遍,既每次辅导都会抽查上一次任务章节的框架(主要是一级和二级标题,比如孔子的思想从教育目的,人性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以及他们的论点),然后会问我一些有关的更细的知识点,看我理解了没有(例如化性起伪,教心的图式等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9月份上旬我还没有开始系统的背书,就是再过了一遍讲义,整理了下自己之前的笔记,结合着辅导班给我的一些思维导图,再次把自己的思路整理了一遍,也看了一些北师的习题包括它的真题(不包括13——16的真题),但是并没有做。下旬快结束的时候,我开始了痛苦但是有效的背书阶段。
75、先秦儒家弃绝私利吗?——涉及生存权、财产权的“制民恒产”论及土地、赋税、商业政策之平等观
76、②苏格拉底崇尚人性自由,强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注重人的个性。
77、苏格拉底侧重于思,孔子侧重于行。这样差异的更深的根源,是由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认知特征不同,东方人不善于主客体分化机制,虽然能质朴地接近与再现自然,但也阻碍了抽象化的理性与逻辑的发展。
78、追求知识的传统与独立的批判精神的结合,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特质,西方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特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中国读书人缺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追求知识的传统,更多地流入或依附于政治领域。
79、明清时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